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怀特海(精)/最伟大的思想家
内容
编辑推荐

北大、人大、复旦、武大等校30名师联名推荐,哲学专业学生、文科大学生及哲学爱好者的必读书。

一本书读通过程哲学创始人怀特海:他为何将建构规定为我们所经验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

《怀特海》将怀特海的思想按照不同的方面,如他的“形而上学”、“先验客观主义”、“时间与实在”、“现实事态”、“宇宙论”以及“自由”等,进行细致、深入地论述,帮助读者全面认识怀特海的思想世界。本书由菲利浦·罗斯著。

内容推荐

《怀特海》为西方思想普及入门丛书《世界思想家译丛》之一,主要介绍了思辨哲学家怀特海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围绕着思辨哲学的方法和目的,思辨形而上学及宇宙论,主要着墨于刻画“现实事态”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怀特海》将怀特海的思想按照不同的方面,如他的“形而上学”、“先验客观主义”、“时间与实在”、“现实事态”、“宇宙论”以及“自由”等,进行细致、深入地论述,帮助读者全面认识怀特海的思想世界。本书由菲利浦·罗斯著。

目录

篇名缩写

1 思辨哲学:方法和目的

形而上学、美学和价值

2 思辨形而上学

价值形而上学

时间与实在

3 宇宙论

自然:内在的自我超越

自由、美与真理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和在他之前的康德一样,怀特海也为数学的抽象和世界的具体运作方式之间明显的和谐一致所吸引。事实上,这种知觉到的和谐给他的印象如此之深,以致于在《过程与实在》开头几节怀特海就宣称哲学的首要事业“是说明更抽象的事物产生于更具体的事物……真正的哲学问题是,具体事实如何能够展示从自身中抽取出来,而又为自己的本质所分享的实体”(PR,p?20)。正是为了回答由我们的高度抽象(如数学)和具体的特殊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而提出的问题,怀特海提出了他的“范畴图式”。“范畴图式”构成了他整个体系的一个纲要或概要,一个自明的骨干或框架,“体现了必然在我们的反思经验中预先假定的一般概念”,并把那些概念结合在一个融贯的、一致的、恰当的和可应用的“思辨形而上学”体系之中。(PR,p.18)因此,该图式为我们的抽象事物起源,并应用于具体事物提供了可能性条件。

康德自己的“哥白尼式革命”,也是由对心灵与世界间这种“预定和谐”的惊异所推动的。和他一样,怀特海的“范畴图式”最好被理解为一种“先验”分析的一部分,即一种哲学上的“相反工程”,旨在勾勒出为经验可能性所必需的最小条件。和康德一样,怀特海的图式可以因此被读作心灵与世界间高度相关性的可能性条件的一个纲要。

在怀特海看来,哲学的工作或任务不是解决和说明“具体事实”(即直接地和简单地被发现的事物)的实存问题,因为具体事实仅仅是其所是,无须说明。相反,哲学的任务是勾勒出需要被赋予具体事实的最小条件,以便恰当地解释“主观”经验的“客观”性质。换句话说,哲学的任务是勾勒出最一般意义上经验的可能性条件。怀特海在康德的“建构”观念中找到了这一条件。

康德把经验秩序的源泉或中心放在认知的自我意识主体的建构活动中。与他不同,怀特海把经验秩序的源泉或中心放在构成经验整体的多元的事物或“实体”领域中。怀特海采纳了康德的建构原理,并将之运用于一般客体,把客体规定为“自我组织”或“自我建构”的系统,以及作为我们经验的决定性力量影响着我们的效验要素。因此,对怀特海来说,经验客体的统一性条件不像康德所认为的那样存在于认知主体的自我建构活动或能力中。相反,一个客体统一性的条件存在于客体自身的自我构成、自我组织活动中,这样的客体被定义为自我实现或自我构成性“事态”或“实体”。康德的先验分析在取向上是“认识论的”,把经验客体的统一性放在认知主体的建构活动之中,而怀特海的取向则是“本体论的”,使经验秩序的源泉或中心超出了自我意识的或认知的主体,达于事物本身关系性的多元领域。

通过把客体统一性的源泉或中心扩展到事物本身非认知的多元领域,怀特海能够避免康德的“先验唯心论”,把康德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建构论转换为可以称为“先验客观主义”哲学的东西,结果是一种“客观建构”的实在论形而上学,一个把经验客体统一性条件放在世界整体客观条件之中的框架。因此,在怀特海的世界中,建构的力量可以说是一路追溯下去的。认知经验只不过是事物自身自我构成、自我组织性质的一个高度发达的复杂特例。

尽管怀特海的“图式”在取向上是本体论的,但它不应被视为对莱布尼茨下述问题的回答:为什么某物存在而无不存在。毋宁说,怀特海的分析所关注的是对事物一般的本体论结构或性质给予解说,因为它用“创造性”或建构主义术语规定实存或现实本身。如前所述,这一任务是通过下述方法完成的:把康德的建构原理客观地扩展为普遍的“创造性”原理,这个先验原理使建构本身成为实存本身的一个客观特征。P31-34

序言

贺麟先生在抗战时期写道:“西洋哲学之传播到中国来,实在太晚!中国哲学界缺乏先知先觉人士及早认识西洋哲学的真面目,批评地介绍到中国来,这使得中国的学术文化实在吃亏不小。”贺麟先生主持的“西洋哲学名著翻译委员会”大力引进西方哲学,解放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的“哲学”和“政治学”系列以翻译引进西方哲学名著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联书店、上海译文出版社、华夏出版社等大力翻译出版现代西方哲学著作,这些译著改变了中国学者对西方哲学知之甚少的局面。但也造成新的问题:西方哲学的译著即使被译为汉语,初学者也难以理解,或难以接受。王国维先生当年发现西方哲学中“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不少读者至今仍有这样体会。比如,有读者在网上说:“对于研究者来说,原著和已经成为经典的研究性著作应是最为着力的地方。但哲学也需要普及,这样的哲学普及著作对于像我这样的哲学爱好者和初学者都很有意义,起码可以避免误解,尤其是那种自以为是的误解。只是这样的书还太少,尤其是国内著作。”这些话表达出读者的迫切需求。

为了克服西方哲学的研究和普及之间隔阂,中华书局引进翻译了国际著名教育出版巨头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现为圣智学习集团)的“华兹华斯哲学家丛书”(Wadswonh Philosophers)。“华兹华斯”是高等教育教科书的系列丛书,门类齐全,“哲学家丛书”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中“哲学系列”的一种,现已出版88本。这套丛书集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每本书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论述的哲学家的著名学者,发表过专业性强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在为本丛书撰稿时以普及和入门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绍哲学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烦,而不泛泛而谈,特点和要点突出,文字简明通俗,同时不失学术性,或评论其是非得失,或介绍哲学界的争议,每本书后还附有该哲学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书目,供有兴趣读者作继续阅读之用。由于这些优点,这套丛书在国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学畅销书,不但是哲学教科书,而且是很多哲学业余爱好者的必读书。

“华兹华斯哲学家丛书”包括耶稣、佛陀等宗教创始人,以及沃斯通克拉夫特、艾茵·兰德等文学家,还包括老子、庄子等中国思想家。中华书局在这套丛书中精选出中国人亟需了解的主要西方哲学家,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梭罗和加缪等富有哲理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改名为“世界思想家译丛”翻译出版。中华书局一向以出版中国思想文化典籍享誉海内外,这次引进翻译这套西文丛书,具有融会中西思想的意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思想文化频繁交流的全球化时代,没有基本的西学知识,也不能真正懂得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是青年学子的必修课,而且成为各种职业人继续教育的新时尚。中华书局的出版物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引领时代风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值得赞扬和支持。

张世英先生担任这套译丛的主编,他老当益壮,精神矍铄,认真负责地选译者,审译稿。张先生是我崇敬的前辈,多年聆听他的教导,这次与他的合作,更使我受益良多。这套丛书的各位译者都是学有专攻的知名学者或后起之秀,他们以深厚的学养和翻译经验为基础,翻译信实可靠,保持了原书详明要略、可读性强的特点。

本丛书45册分两辑出版后,得到读者好评。我看到这样一些网评:“简明、流畅、通俗、易懂,即使你没有系统学过哲学,也能读懂”;“本书的脉络非常清晰,是一本通俗的入门书籍”;“集文化普及和学术研究为一体”;“要在一百来页中介绍清楚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也只能是一种概述。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种概述很有意义,简单清晰的描述往往能解决很多阅读原著中出现的误解和迷惑”,等等。

这些评论让我感到欣慰,因为我深知哲学的普及读物比专业论著更难写。我在中学学几何时曾总结出这样的学习经验:不要满足于找到一道题的证明,而要找出步骤最少的证明,这才是最难、最有趣的智力训练。想不到学习哲学多年后也有了类似的学习经验:由简人繁易、化繁为简难。单从这一点看,柏拉图学园门楣上的题词“不懂几何者莫人此门”所言不虚。我先后撰写过十几本书,最厚的有80、90万字,但影响最大的只是两本30余万字的教科书。我主编过七八本书,最厚的有100多万字,但影响最大的是这套丛书中多种10万字左右的小册子。现在学术界以研究专著为学问,以随笔感想为时尚。我的理想是写学术性、有个性的教科书,用简明的思想、流畅的文字化解西方哲学著作繁琐晦涩的思想,同时保持其细致缜密的辨析和论证。为此,我最近提出了“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的主张。我自知“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现在还不是现实,而是一个实践的目标。本人实践的第一步是要用中文把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片段和观点讲得清楚明白”。欣闻中华书局要修订再版这套译丛,并改名为《最伟大的思想家》,每本书都是讲得清楚明白的思想家的深奥哲理。我相信这套丛书将更广泛地传播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使西方哲学融合在中国当代思想之中。

2013年10月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书评(媒体评论)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既简述了西方著名思想家的生平,又紧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联系当前的现实,绍介了他们的最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和命题,目的是激发读者思考问题、生发新的思想和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

——张世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集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每本书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论述的哲学家的著名学者,在为本丛书撰稿时以普及和入门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绍哲学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烦,而不泛泛而谈,特点和要点突出,文字简明通俗,同时不失学术性,或评论其是非得失,或介绍哲学界的争议,每本书后还附有该哲学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书目,供有兴趣读者作继续阅读之用。由于这些优点,这套丛书在国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学畅销书,不但是哲学教科书,而且是很多哲学业余爱好者的必读书。

——赵敦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怀特海(精)/最伟大的思想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菲利浦·罗斯
译者 李超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97344
开本 32开
页数 139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83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02-05-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2013249257
中图分类号 B561.52-49
丛书名
印张 4.8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18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Thomson Learning
定价
印数 1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