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
内容
试读章节

1

前年十二月七日,圣诞节前的倒数第三个周末,科防院发生了一件不能算严重但是奇怪的事情。没有人能够确切地分析出到底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才使有的人的生活发生了转变,使一些人和另一些人相互了解。然而确定无疑,它衍生出了很多事情,还催生了几种情感——某种情况下,这是读者最愿意在书上看到的——爱情。一生的大多数时候都是这样,每个人都被迫或无意识地生活在自己的那条笔直的轨迹中,总会有件事情使几个人的轨迹同时产生一点小小的弯曲,有的人凭借这点弯曲逐渐延伸走到了一起,还有一些向外弯曲的人,则越走越远。

这其实是件有头无尾的事情,407室的一个女生在夜里半睡半醒之间看到一个面目模糊的男人正坐在她床头,等她意识到不对头的时候,那个男人已经不见了。然而这件事被闹得很大,之后的一个月里,近半数的女生一入夜便不由得恐慌。政委为此前后盘问过二十多个学生,依然没有结果。夜袭者仿佛山顶的白雪,春天一到便蒸发得无影无踪。科防院的学生也渐渐不再提及此事。新年过后,所有的女生换到了另一个宿舍楼,面对着完全不同的居住空间,继而遗忘了去年冬天的恐慌。然而即使在去年,她们也不过是在幻想着经历恐慌。春天之后她们却一并遗忘了最不应该忽略的女孩,只有她一个人遭遇过这件事。我在大学的一年里认识过她,她的名字叫石云睫。

2

具体的时间应该是七日的凌晨。据407室的另一个女生马裴阳回忆,她们在七日夜里不到十点就熄灯。按照要求在周末可以晚一个小时到十点半关灯,但是政委那几天不在学校,很多寝室都是过了十二点才陆续睡觉。407室这么早休息是因为她们第二天要去香山看雪。“以前我们去过香山,”马裴阳说,“那是十月底,没有雪。”当时整座山都被枫叶映成红色。为了摘下来的枫叶,她们还在下山的路上被管理员拦住罚了几十块钱。显然这次看雪令石云睫更为着迷。407室住着四人,彭倩是北京本地的,马裴阳和杨柳郁分别来自沈阳和四平,漫山的白雪她们见多了。只有石云睫来自长沙,打从北京下第一场雪她就觉得,到了冬天,全北京覆盖在棉花糖一样的白雪下,生活被夏冬截成两种状态该是多神奇的情景。

石云睫说起初她并没有睡着,只不过是熄灯之后她没参与其他三个人的谈话而已。以前也是如此,对于407室的聊天,她通常都是静静地做一个倾听者。并不是不喜欢和别人说话,她只是不觉得在那么一次完整的谈话或一件事里有她自己。她从没想过在世界各色的戏目中有她的一份角色,更没想到会成为朋友谈论的中心。她没有预料到,三个小时后,她成了夜袭事件的主角。

虽然没插进一句话,她觉得自己也是最后一个醒着的。407室的谈话突然停下来,黑暗中只留有重重的呼吸。她抓着身下的床单想,一定是她们三个先约好一起睡觉的。醒来之前她曾做过一个梦,直到第二年她还能完整地说出梦的内容。梦的地点在开往湖南的列车上,“十五车厢三十四位”。她说那一夜她并未睡着,但在梦境的火车里却睡得很香,直到被急刹车摇醒起身上厕所。十五车厢的厕所是锁着的,她倚在门前守了一刻钟也不见有人出来。“被列车员锁住了。”坐在门旁吸烟的老汉冲她摆摆手。她向下一节车厢走去。那里卫生间的门开着,但是有一个巨大的行李箱横放在里面,上面铺满了扑克。

“他们在打牌呢。”列车员微笑说,“上车的人太多了。”石云睫看看卫生间,根本没有人。她的心忍不住地向下沉。车厢里的乘客寥寥无几,而行走的人却像练太极术一般跨着大步小心前行。“没有多少人呀。”她回驳道。“还没有?”列车员笑了笑说,“地上都躺满人了。”列车拐弯时晃了一下,石云睫打了个冷战。一阵寒风穿透车窗从她眼前吹过。地上是的,她想,随即向坐在座位上零零星星的几个人——望去。叮当!她听见一串钥匙落在地上。顺着声音她看到六十八号位戴帽子的男孩。那男孩也以从帽檐下射出的惊悚目光回望着她。她与这男孩对视了十几秒。她看到他不停地说话却听不见一个字。即使很久以后现实中的事情——都被遗忘,她也会永远记得那种极度惊恐的表情。“就好像终点不是湖南,而是火车穿过隧道,开往炽热的心似的。”她对我们这样形容。梦中的石云睫死死盯着那男孩,没想过问他什么,也未曾启口。或许是他受不了如此锐利的目光,弯下腰去捡钥匙。本来她打算盯紧他,看他起身后手里是不是真的有一把钥匙。但假如梦境也可以算是另一个世界,那么此时很不幸,石云睫在这个世界死去了。她醒了。

梦的幻觉继续缠绕着她。醒来她眼前还是一把钥匙如那夜一般轻轻晃动。黑暗里她眨了眨眼睛,窗外的路灯光反射在长长的钥匙链上。她翻过身,背对着合上眼。“大半夜的不睡觉,”她语句模糊自语,“又来折腾我。”她以为杨柳郁还在跟她闹着玩儿。

杨柳郁在后来的交代材料里对政委承认上星期二凌晨上厕所回来时确实捏过石云睫的鼻子,原因只是她“想测一下到底多久才能醒”。但十二月七日那夜石云睫并没有完全醒来,翻身后她继续享受着睡神的恩赐。可惜这次她没能如愿地返回驶往长沙的火车,而是很莫名地掉进一个透明的球体里。尽管这情景很奇妙,然而她还是多少有些失望地从那个梦的球体里逃了出来。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喜欢上了掉钥匙的那个男孩,对于这古怪的念头她自嘲地笑了。门被轻轻地关上,她觉得只有等杨柳郁上厕所回来,自己才有可能在那次列车上复活。或许是时间太久,或许是耐心不够,等待的途中她窜进又一个梦中。第三个梦简短而混乱,刚一睁眼便忘记了梦的内容。

杨柳郁还没有回来。  石云睫翻回身,盯着门口,把头压在枕下又等了一刻钟,之后她低

声叫了杨柳郁的名字。

“到。”马裴阳在睡梦中回答。

“杨柳郁?”

“到。”

杨柳郁没有回答。石云睫跷起双腿踢了踢上铺床板。床随之摇了一下,彭倩在上铺翻了个身。一束光影贴着墙壁缓慢移动,窗外有汽车急驰而过。她从床上摸到手机,看了看时间,三点四十三分。是不是该永远记住这个时间呢?她下床打开灯,黑黑的屋子忽然变得透明。都在床上!她倒吸了一口气。她坐回床头,审视一遍床上的衣服和钱包,锁上门后她不慌不忙地穿好衣服。最后她站起来背顶住宿舍门,咬了咬嘴唇,仿佛尖叫般大喊:“都起来!刚才有男的闯进来了!”P2-6

目录

开篇

石云睫

马裴阳

其他人

杨柳郁

李佳毅

结尾

创作谈

序言

二○一二年春天我在南京,有天下午去一家书店避雨。很小一张门面,要弯着腰下几级台阶才能进去,里面几乎没有灯,所有的书都零散地堆在地上,我要跟跳房子一样找地儿下脚。书架上反而没几本书,仿佛从书架到书垛是条单行道,读者把书从架上拽下来,翻几页扔在书垛上,老板就懒得把它们再一一塞回去了。我以为挑不出什么,可在雨停之前还是找到两本书准备结账,一本是梁实秋的集子,他是我在写作文的年纪就喜欢的作家;另一本是我朋友的旧作,以前见到他都是假装看过这本书,读一读让自己别那么心虚。诡异的事情在结账时发生了,我拿到门口问老板多少钱。他一脸茫然,皱眉看着我。我知道这种小书店价钱不定,有些是全价,大部分会打折,具体的折扣要看出版的年份和版次,甚至要考虑那年代的物价,这是个复杂的换算。他把两本书放到公平秤上,告诉我一斤二两,算我七块。我没明白,问他怎么算的。好像我在怀疑他的业界良心,他让我再看秤,指着上面的数字大声说:“六块一斤,十元两斤。”

这是让每个写作者都会心碎的一句话。我去过很多城市、很多书店,我从没想过会在这里问出菜市场一样的口令——这书怎么卖的,多少钱一斤?而事实上,菜市场也很难找着比十元两斤更便宜的东西。猪肉十五元一斤,牛羊肉三十元一斤,香蕉苹果也不止这个价。真的,每个字要写多重才能生存?

我十四岁立志当作家,十八岁开始写作,小时候以为作家可以有很多种活法,像歌德那样高光,像卡夫卡那样阴暗,像拜伦那样多情,像福楼拜那样孤独,像格林那样居无定所,像厄普代克那样足不出户。他们都写过好书,都曾激励我前行,可我从来不敢想象,有一天这些大师的作品就像牛羊肉那样滴着血,放在秤上论斤卖。

对文学而言,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视听艺术更快捷、更准确地替代了文字阅读;人均每年读书不到五本,其中还算上中小学生的二十本教材;图书出版每年以百分之五十的速度向下递减;近十年的研讨会都在讨论文学是否已死,或是还有多久会死;那些剩下的作家,仿佛邪教成员一般稀少而古怪。这种种的一切让我在三十岁的时候开始质疑:最初的梦想是不是一个死胡同?十五年前王小波就自问《我为什么要写作》,他说他要做那个反熵的人,他认为他有文学才能,他要做这件事。他提醒过我们做这件事有多苦,只是他没说有那么苦,而且十五年后会更苦。

我于二○○四年出版第一本书,到现在正好十年,陆续出版几本长篇。或好或坏,但我一直在努力。有过一些吹捧之辞,说我如何坚持,如何有实力、有潜力,早晚成大器。这些恳请不要再讲,听起来说起来都像是酒醉之后的失败之音。说多了没意思,我肯定往前走。也有人劝我做些富贵事,反问我,继续写作有意义吗?难道写得过博尔赫斯吗?说这话的是前辈,我担心是好意,所以没翻脸离席。我想回答他,首先,我也不知道我下一部作品能不能写得过博尔赫斯,他站得再高也没挡着我的路;再说,就算写不过,就算一万个写作者才能顶出一个博尔赫斯,我起码可以为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白骨贡献一个单位,不要那么怀疑地看着我,我没粉饰自己,总要有人做白骨。

这十年所有审判文学的研讨会我都没参加,我不相信文学会死,我不相信我的梦想是一个死胡同。没有理由,我必须信,因为只有相信这些,我才有力气干好这件事。也许这些可以解释,我为什么还要写作。这是文学最坏的时代,但也是最需要我们的时代,要是文学哪天真的守不住了,那我就做一个文学守陵人,告诉来往的后人,文学曾经葬在这里。

二○一四年五月

内容推荐

蒋峰编著的《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内容介绍:有人进了女生的宿舍,并试图非礼睡梦中的石云婕,被发现以后迅速逃走。宿舍女生开始展开调查,目标锁定了几个可疑男生,并围绕着他们的背景、生活和嗜好做案件分析。随着调查的深入,女生们对这几个男孩也越来越了解、越来越熟悉,她们似乎忘记了她们最初的目的,四男三女反倒成了最好的朋友……

编辑推荐

蒋峰编著的《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内容介绍:生活在继续,青春却已一去不返。那些或激情四射或迷茫彷徨的大学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1.最新修订,双封书装,青春时尚兼顾经典收藏的设计理念,品相上佳。

2.蒋峰是“80后”作家里受主流文坛赞誉最多的作家,并得到著名导演张艺谋、叫兽易小星的高度评价,多次摘得主流文学奖项,是新一代青年作家中的实力派。

3.带着鲜明的悬疑风格的青春回忆类小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842754
开本 32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3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2014277054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0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