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狼贝尔/大自然生态儿童文学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小狼贝尔》是新近儿童文学界里冒尖儿的动物小说王子袁博的中篇小说合集,袁博以他九零后年轻人的视角,带领读者认识了中蒙边境生活的小狼贝尔一家。

全书收录了《小狼贝尔》《星宿海上的野牦牛》《忧伤崖的狼》《向往自由的鸵鸟》《鸵鸟囚徒》《可笑的鸵鸟》《野兔的故事》七部儿童文学作品。

内容推荐

《小狼贝尔》是新近儿童文学界里冒尖儿的动物小说王子袁博的中篇小说合集。袁博以他九零后年轻人的视角,带领读者认识了中蒙边境生活的小狼贝尔一家;星宿海畔千里草原的小牦牛黑子和老牦牛铁角;曾驰骋在非洲沙漠,后被贩卖到中国的鸵鸟特雷西;在养殖场出生、长大的鸵鸟王乌隹;家园被人类破坏的野兔土丘和白尾。这些动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它们的生存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许多故事取材真实、还原真实,其背后,严肃地痛斥了那些对自然环境肆意破坏的人类行为;对以森林为家,却因森林遭到破坏而无家可归的动物感到心痛;对被迫离开家园,过上囚徒生活的动物感到屈辱……这些故事,都是作者对保护大自然而发出的呼喊,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希望终有一天,人类能与大自然达成共识,在利益与人类、动物生存之间,找到最合适、最完美的平衡点。

目录

小狼贝尔

星宿海上的野牦牛

忧伤崖的狼

向往自由的鸵鸟

鸵鸟囚徒

可笑的鸵鸟

野兔的故事

后记 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

试读章节

当小狼长到两个月大时,就很少再进入它们出生的地下狼窝了。除非在风雨大作的时候,它们才会躲进狼窝避雨。平常绝大部分时间,它们都在狼窝外活动。

一个月前,白尾在距离生育幼崽的狼窝几百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安全的藏身之处。这个地方离水源较近,方便小狼口渴时,能及时喝到水,而且这里四周被稠密的锦鸡儿灌丛遮掩,是一个养育后代的理想地点。

既然爸爸不带贝尔玩,贝尔只好跟妈妈一起玩了。贝尔磨磨蹭蹭地不想回到锦鸡儿灌丛里,磨磨蹭蹭地在铁丝网附近徘徊。它讨厌跟它的弟弟妹妹们一起玩——它们太幼稚了,只知道相互拉扯皮毛和尾巴,或者压住对方的脑袋。

贝尔先到水源边喝饱了水,又叼来一根树枝,要妈妈陪它玩扑树枝的游戏。妈妈不情愿地呜咽着,开始心不在焉地陪它玩扑树枝的游戏,不时地望向锦鸡儿灌丛的方向。狼妈妈唯恐留在灌丛的另外四只小狼醒来后,到处乱跑,引来食肉动物。白尾对这个淘气的儿子,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只能顺从它的想法。

两个偷猎者悄悄钻入了锦鸡儿灌丛。

几天前,他们就侦察好了地形。他们在离锦鸡儿灌丛不远的地方挖好了一个半人深的坑。昨天夜里,他们将两辆摩托车藏在远处的芦苇丛里,把羊粪抹到自己的身上,以此消除人的气味,以免引起狼的警觉。

他们潜伏到早已挖好的坑里,只等成年狼离开锦鸡儿灌丛,就可以把5只小狼一网打尽。他们早已找好了买家,每只小狼卖2000元。五只小狼总共能卖1万元。

在金钱的诱惑下,贪婪的偷猎者无视法律,闯入自然保护区,更丝毫不顾及这些野生动物的生命与自由。

一声声小狼崽尖锐的嚎叫声,从锦鸡儿灌丛中传来。

白尾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它条件反射般尾巴伸直,脚蹼张开,奔向锦鸡儿灌丛。它慌慌张张,双眼紧紧地盯着锦鸡儿灌丛。一块巴掌大的石头出现在它的脚下,它下意识地踩了上去,以便弹跳得更远。

只听“啪”的一声,它的一个前脚趾被捕兽铁夹夹住了。它哀嚎着在原地打转,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偷猎者在它面前提走了它的四只幼崽。

贝尔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怔怔地叼着树枝,望着悲痛欲绝的妈妈。过了好一会儿,它才从惊吓中回过神来,跑过去帮助妈妈啃咬铁夹。

铁夹是偷猎者前几天挖坑时,一起埋下的。他们为了防备成年狼追撵,预先在撤退的必经之路上,埋下了好几个连环铁夹。他们先在地上挖几个坑,里面垫上搓细的羊粪,放入支好的铁架子,再在上面盖上羊粪。盖上这些动物的粪便,能够遮挡住铁夹子的铁锈味。狼嗅觉灵敏,只有这样,才能不引起它们的怀疑。

白尾冲着贝尔急促地吠叫着:这里危险,赶快跑开。

贝尔不顾妈妈的吠叫,拼命啃咬着铁夹。它一定要帮妈妈挣脱铁夹!白尾心急如焚,朝着铁丝网所在的方向哀声长嚎着。它希望青背没有走远,还能听到它的嚎叫声,回来带走贝尔,救出四个被偷猎者捉走的幼崽。

狼有很好的听力。在顺风时,一只狼能与另一只狼在相距3至5千米远的地方听到彼此的叫声。不幸的是,青背已经走远了,超过了5千米的有效范围,而且还位于白尾的上风口,根本听不到白尾的叫声。

两个偷猎者把四只小狼扔到一个麻袋里,并将麻袋绑在摩托车的后座上。然后,两个偷猎者朝贝尔和白尾大步走去。其中一个偷猎者手里拿着一个张开口的麻袋,另一个偷猎者手里拿着一条一米多长的木棍。

白尾厉声吠叫着,催促贝尔离开。

可是,贝尔怎么都不肯离开它的妈妈。贝尔来来回回绕着妈妈转圈,它要咬开铁夹,把妈妈救出来!

白尾都要急疯了。情急之中,它低头用力向贝尔的屁股咬去,一口扯下贝尔的一撮皮毛。贝尔哀嚎着跑开了。

不过,偷猎者已经看到了贝尔。两名偷猎者骑上摩托车,轰鸣着追了过去。

贝尔毕竟年幼,没有耐力,一会儿就跑不动了。两个偷猎者提起贝尔,把它和它的弟弟妹妹一起塞进麻袋里。随后,他们提起木棍,把白尾打昏,把它也装进麻袋里,绑在另一辆摩托车的后座上。抓住一只活的母狼,能够比小狼卖更多的钱。

两名偷猎者开动摩托车,沿着乌尔逊河,朝北边的呼伦湖方向奔驰而去。锋利的铁夹夹断了白尾的脚趾,伴随着摩托车飞驰而去的呼啸声,一滴滴鲜血洒在草地上。P6-9

后记

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

八岁时,我写了我的第一篇小说,是一篇动物小说。

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已经连续创作动物小说十六年了。可以说,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跨过了我的童年与少年时代。之所以对动物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与我的一段童年经历有关。

上小学时,我在一座被群山环抱的养殖基地里生活了三年。养殖基地占地面积巨大,由数座连绵的山丘组成,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养殖基地中的围栏依山而建,相当宽敞,给成群的梅花鹿、鸵鸟、孔雀等动物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动物在野生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进入不同的野生动物养殖区域,就如同进入了不同的世界。

在特种野生动物养殖基地的三年生活,是我童年记忆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喜欢静静地观察梅花鹿在围栏中散步,喜欢追逐在丛林中出没的野兔,喜欢寻觅在地下奔跑如飞的鼹鼠。傍晚时候,夕阳留下的残霞染红了西方明净的天空,远方黛青色的山峦吹来新鲜而潮湿的晚风。黯然的暮色蒸起浅蓝色的夕露,新生的露珠沾结在斑驳的草叶上。喜鹊从眼前扑翅而过,回到林间的巢穴;雁群穿过苍蓝色的天空,飞往未知的远方。我穿过林中草丛,聆听着断断续续的虫声,呼吸着大自然甜美的气息。

养殖基地的东北角位于地势平坦的山脚下,是黄沙连绵的鸵鸟养殖区,被围栏隔开的鸵鸟群踏起滚滚黄尘。负责饲养鸵鸟的,是一个饲养员爷爷。他是一名很有经验的野生动物饲养员,曾经在南非、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野生动物农场和私人动物园工作过。他养过非洲野水牛、养过斑马、养过鸵鸟……甚至还养过一头非洲象!

那时,我最喜欢看科普书籍。从书上,我知道野生的麻雀可以驯养为宠物。于是我想,鸵鸟应该也可以驯化的。在我的一再央求下,饲养员爷爷开始和我一起驯服一只两三个月大的小鸵鸟。没多久,我便在饲养员爷爷的带领下,骑着鸵鸟到附近的山村小学上学了,所到之处,赢来一片赞叹声。那时的我,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我想:“我应该是中国第一个骑着鸵鸟上学的孩子吧。”

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饲养员爷爷是我最好的朋友,常常给我讲一些来自非洲热带草原和牧场的动物故事。饲养员爷爷说,花豹和狒狒群是非洲草原上的世仇,在非洲的旷野中时常能看到狒狒群与花豹争夺领土的场面;非洲野犬是非洲草原最聪明的动物,在一只受伤的非洲野犬最困难的时候,饲养员爷爷曾经把肉块喂给它吃过;在非洲时,饲养员爷爷曾经参与过捕捉野生鸵鸟的行动,以便得到优良品种;繁殖季的雄性非洲野水牛脾气非常暴躁,饲养非洲野水牛需要十分小心……

在辽阔无边的星空下,我依偎在饲养员爷爷身旁,听着雄鸵鸟雄浑的吼声,想象着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大陆……我以饲养员爷爷口中的故事为原型,写下了许多关于非洲动物的故事,这是我最早创作的一批动物小说。

在特种野生动物养殖基地的三年生活,不仅使我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并且,那段生活使我深深地着迷于动物世界。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我研读了大量动物学、动物行为学、社会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的学术著作,为我的动物小说创作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生物学基础。在我十六岁时,获得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保送至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同年,也出版了我的第一本长篇动物小说《鸵鸟家族》,并与动漫公司签订改编协议,被改编为52集动画连续剧《鸵鸟太阳雷》。

出于对动物学的兴趣,我成为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后来转入中文系。现在,我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的博士。由于所学专业的原因,六年以来,我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云南、贵州、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地方进行动物学、民间文学和人类学考察,与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教合作。草原和高山上的太阳、月亮、星辰、疾风,以及那里形形色色的生灵,都告诉了我许许多多书本上读不到的哲理。

与动物和自然相处的经历,是我进行文学创作的起点。这些经验不仅为我提供了动物小说创作素材,更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自然,影响了我的文学创作观念。

自从有了人类,大地上就有了歌声,就有了一种生灵可以用审美的眼光去描述这个世界。文学艺术丰富了人类的生命体验,让平凡的万物一跃而成为可供审美的物象。

当一个孩子学会了用语言去歌颂闪烁的星空,他知道了什么是梦中的远方;当一个离家的游子歌唱起故乡的草原和群山,他明白了什么是思念;当一个老人在行将覆灭的记忆里回忆起他年少时读过的诗句,他会发现,他一生中见过的所有风景和这些诗篇再也分不开了。

上古时候,人丁稀疏,野兽繁盛,我们的祖先与万物杂居,在自然之中成长。我们的祖先相信自然万物的互通性,平等地去看待各类生灵。他们相信自然之中蕴含着一种比人生世事更深刻的道理,而比这些道理更为深邃的是自然本身。《诗经》《江格尔》《玛纳斯》《格萨尔王传》《布洛陀》……在这些古老的诗歌中,充满了祖先对于自然的尊重与理解。

民间文学的情调中常常含着一种悠远的气质,或是慷慨悲歌,或是空灵飘逸,我们的祖先都能用最简练的文字,传递生命的节律。我希望,能够将这份文学情调传递到我的动物小说中,使我的每一本小说都能成为拥有民族文学特质的艺术品。

文学不仅用于书写人类社会,也用来书写自然和生命最本质的哲理。而动物小说是用作者的体验,去审视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的一扇窗口。在我的动物小说中,我试图去书写一段生命的历史,写下一个种群在自然变迁的历史背景中的生命际遇。

人类有人类的历史,自然也有自然的历史,自然的历史远比人类的历史更为漫长。地球并不总是现在这个样子,自从我们这个行星形成以来,它就在不断变化,不断孕育出新的生命。浩浩荡荡的自然历史长河,曾经是多少生灵的舞台?辽阔的大地和浩瀚的海洋,曾经是多少动物的家园?从前寒武纪到现在,地球几十亿年的自然史中见证了无数种群的兴衰变迁。

自然史动物小说——这是我给自己的动物小说的一个全新定位。这些作品既不同于以往的动物小说,也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小说。我试图去书写一段生命的历史,写下一个种群在自然变迁的历史背景中的生命际遇。历史带给我们的感受,总是苍凉而空阔的。不断变迁中的历史,可以评判一切功过得失,可以告诉我们最深刻的生命哲理。

我的动物小说中,特定的自然史背景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我更关注的是沧桑变迁的时代背景中个体的处境,是不同物种在它们的生存环境中回光乍现的辉煌瞬间。

比如:在《霸王龙兄弟》中,一起长大的霸王龙兄弟在刚刚成年的时候彼此相互离弃,各自历经一生的波折之后,在迟暮之年温暖地相逢,又为了年轻一代霸王龙的逃生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剑龙不流泪》中,由于侏罗纪末期气候变迁,剑龙家族面临的是一个种群日渐衰落的时代,所有剑龙的后代都必须坚强,使自己的族群生存下来,并且生生不息。

在《鸵鸟家族》中,从非洲到亚洲,截然不同的背景,演绎了一代代鸵鸟不同的命运,不变的是它们灵魂深处一脉相承的刚毅与勇气。

在《狮子的心》中,一只白色的狮子在孤独中成长,却不放弃任何生存的希望——因为它相信自己有着一颗狮子的心。

这些故事中,包括了执着的坚守、拼搏的勇气、难得的温情、群体的良知。这种生命的辉煌不仅仅属于人类,而可能属于所有在自然历史上出现过的物种。正如著名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说:“这是群星闪耀的时刻”,是生命真正的尊严所在。

每天,我都在和动物小说一起成长,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自然精神的体验者。

书评(媒体评论)

袁博让我们领略了动物小说的美感,或者说具有美感的动物小说。

——曹文轩(著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袁博写动物小说,有他自己的优势。他修读过生命科学、人类学、文学三个专业,知识储备在同行里首屈一指。可以说是学者型动物小说作家。

——沈石溪(著名动物小说作家)

袁博的作品文字洗练,颇得中国古典文学气韵。他的动物小说阳刚有势,一气呵成;在作品细节上,又能体贴入微,充满诗情画意。

——张之路(著名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袁博是一位值得期待的青年儿童文学作家。他的动物小说以对生命近于本质的洞察,诠释了一个个平行于人类生活之外的动物社会,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书写个体在种群变迁中的际遇。

——李东华(著名作家、评论家,《人民文学》副主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狼贝尔/大自然生态儿童文学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480898
开本 32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2016106524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10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