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平面构成(第2版互联网+新形态立体化教学资源特色教材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精品系列教材) |
内容 | 内容推荐 《平面构成》(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对原有理论基础知识进行了精简、提炼,对案例部分进行了更换,对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并添加了相关立体化教学资源。本教材以简单抽象的形态构筑复杂变化的结构,这不仅是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创造观念。构成的过程基本上是由形象上升为概念,是从感性到理性思维的一种飞跃,凭着这种概念,再去设计新的形态造型。本教材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目录 第一章 概念与法则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一、平面构成的定义 二、平面构成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起源与发展 一、包豪斯的发展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二、平面构成课程的确立与发展 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法则与表现形式 一、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1.形态构成中的和谐 2.形态构成中的对比 3.形态构成中的对称 4.形态构成中的平衡 5.形态构成中的比例 6.形态构成中的节奏与韵律 二、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 1.视觉元素的分类 2.形的分类 3.形的正与负(图与底) 三、平面构成的元素点、线、面 1.点的形象 2.线的形象 3.面的形象 四、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 1.重复 2.近似 3.渐变 4.发射 5.特异 6.对比 7.密集 8.肌理 第二章 构成形态与训练 第一节 项目一 平面形态构成与作品设计 一、课程要求 二、设计案例 1.招贴设计中点、线、面的形态表现 2.形态表现与内涵拓展 三、知识点 1.生活中的点、线、面 2.提炼与重构 3.基本形的复合 四、课堂训练 1.点线面的练习 2.形态构成练习 五、图库、相关参考资料和信息 1.素材图库 2.字库网站 3.摄影网站 第二节 项目二 空间形态构成与作品设计 一、课程要求 二、设计案例 1.平面设计中的空间构成元素表现 2.平面构成元素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三、知识点 1.平面上形成空间感的方式(图2-141) 2.矛盾空间的构成形式 四、课堂训练 1.发射与渐变组成空间感的练习 2.矛盾空间构成的练习 五、图库、相关参考资料和信息 1.国外设计协会 2.国内设计协会 3.广告创意网站 第三节 项目三数字形态构成与作品设计 一、课程要求 二、设计案例 1.数字媒体中动态影像构成规律的表现 2.数字媒体中动画构成规律的表现 三、知识点 1.数字媒体的概念 2.数字化的处理手法 3.多元的表现形式 四、课堂训练 1.数字图像构成练习 2.连贯性思维的训练 3.动态构成练习 五、图库、相关参考资料和信息 1.网站设计 2.广告公司网站 第三章 欣赏与分析 第一节 国内外设计师经典作品 1.设计大师经典作品欣赏 2.现代平面设计作品赏析 第二节 师生优秀作品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平面构成(第2版互联网+新形态立体化教学资源特色教材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精品系列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徐欣//秦旭剑//李孟宣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4395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1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22-08-01 |
首版时间 | 2022-08-01 |
印刷时间 | 202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58 |
CIP核字 | 2022058153 |
中图分类号 | J061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9 |
宽 | 20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