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实业之父盛宣怀/中华商圣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常州的盛氏是江淮一带的大姓,在常州一带极具影响力。传说他们的远祖是周文王的儿子邸叔武,到穆王时把■改为盛,因而后代就开始以盛氏传承。及到后来盛氏又划分为南北二宗,南宗自古梁迁到广陵,宋王朝南渡时再次迁至金陵。直到明朝,有个名叫盛睿的老祖宗,带了全族老少迁居到了常州,就在城西北的龙溪河畔修建房屋居室,自此在常州长期定居下来。时光如白驹过隙,盛氏子孙更加枝繁叶茂,族大根深。那个地方也就变成了盛家湾,成了盛氏家族常州一脉的最大的发源地。

常州又叫做龙城,有龙溪河沿着城角而过。龙溪河附近连通运河,远处到达长江、太湖、大海,可以获得襟江带湖之美与鱼米舟楫之利,因而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的盛誉。可是,这个龙城自古以来从未出过什么龙子龙孙和异士名人之类,文臣武将与富商巨贾倒是出了很多。直至明清两代,更是富商巨贾云集,百舸争流,物华天宝,应有尽有,以至康熙帝与乾隆帝多次御驾光临。如今被称为“御码头”的地方,直到今日还竖立着乾隆帝当年题写的御碑,一共6块,那里据说是皇帝弃舟上岸的地方。

盛氏能够成为地方大姓,不只是人数众多,并且在于历朝历代,都曾经出过知名的人物。唐朝时的盛彦师,喜好读书,少年就行侠仗义,唐高祖出兵讨伐汾阳时他就作为大将。史书记载“晋城一役斩李密及王伯,当以功封葛国公,授武卫将军。,由此可以知道他是个帮助朝廷缉拿农民起义军的干将。唐贞元年间的盛云鹤,学富五车,有通经为略之才。授翰林院侍讲学士,直到后来还当上了皇帝的老师。

时至宋朝又出了个盛度,端拱二年考取进士。西部契丹来进犯中原之时,他“从幸大名使陕西,同览疆域,参质汉唐故地,绘为河西、陇右、西域三图以上”,由于他治边有功,最终当上了副宰相。宋宣和年间,盛家又出了一代忠臣,名字叫盛俊祥,在朝廷里做御史,南渡后因为揭发秦桧篡权误国,被秦氏放逐,被逼无奈“乞病回乡”,幸而以忠臣的名分得以长留史册。他返回家乡后书写了“孝弟忠信,礼义廉耻”8个大字,用来教育后代,不可以辱没门风。

直至元明两朝与清代前期数百年间,盛氏家族的仕途与功名都没有什么为人称道的地方,只不过出了几位艺术人才——盛懋是山水画家,盛或为诗人,盛寅是一代名医,盛时泰也成为画家,盛年变成了清代的围棋高手。

然而,到了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盛家的门风又开始变得显赫一时。首先是盛宣怀的祖父盛隆在1810年中举,做上了浙江海宁知州,紧接着他的父亲盛康在1840年中举,之后更是在1844年考中进士,荣获了封建社会的最高学位,当上了工部主事,后来外放为地方官员,前后历任铜陵知县,庐州、宁国府知府,和州、直隶州知州,湖北督粮道、盐运使、盐法武昌道兼布政使、按察使等职,并且曾经一度负责过山海关海防转运的相关事务。他在常州与苏州也办过不少善事,他创办的人范书院(后改为人范小学).就是专门培养盛氏子弟的一所学校。凡是入读该校读书的盛氏子弟,不用交学费,因而在盛氏大家族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盛家两代人居外做官,家底渐厚,盛宣怀的父亲和叔父在常州城里建起了前后九进的深宅大院。盛康快要告老还乡的时候,又在苏州买下一处很大的旧式园林,精心修整后,作为盛家的别墅和祠堂所在地。这处园林,就是现在号称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的留园。P9-10

后记

纵观中国历代名商,大多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精神,自我完善,自我升华,最终成为商界翘楚、商人典范,成为巨大财富的拥有者。

本书结合时代大背景,从中国名商巨富的成功与发家史中,学习他们积极进取、独立创新的精神;感受他们渴望变革、勇于突破、善于发现机会的品质。每一位有志于成为财富拥有者的人都会受到启发。品读本书,我们不仅能体会到中华商圣们艰辛的创富历程,还能体会到他们的处世和经营智慧。希望通过这些伟人的财富人生解读,以期给创业者和读者朋友以帮助和启迪,教你们掌握真正的中国式商道。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众多专家、教授的大力支持,以及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多位教授、博士的亲临编写、设计现场给以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要特别感谢安徽省濉溪中学的一级教师田勇先生在本书编写、审校过程中给予的辛苦付出和大力支持!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文献资料,谨对这些资料著作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有些资料因为无法一一联系作者,希望相关作者来电来函洽谈有关资料稿酬事宜,我们将按相关标准给予支付。

目录

第一章 非常之世:时势塑造的英雄

 新事物与旧制度的碰撞

 孕育奇人的巷子

 神秘的降生传说

 十年寒窗苦读

 辗转各地避战乱

 初步认识洋务思潮

第二章 初涉商海:实业之路的开启

 经世致用的积淀

 开阔眼界尝试新路

 得到李鸿章的青睐

 锋芒微露才初现

 成为李鸿章的左右手

 迈出洋务运动第一步

 居举足轻重之位

第三章 屡经波折:饱经风霜的历练

 招商局存在的问题

 八年努力付之一炬

 点燃埋藏心中的愿望

 狼狈不堪的结局

 进军新兴领域

 中国电讯业的鼻祖

第四章 大权独揽:全面掌控洋务企业

 掌舵中国轮船局

 惩前毖后的举措

 再次战胜洋商

 昔日旧交一朝反目

 寻找执掌织布局的时机

 四大产业尽收囊中

第五章 步入巅峰:人生理念的实现

 在其位谋其政

 失之交臂的遗憾

 兴办铁路之争

 出任铁路督办

 冲突与妥协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银行业

第六章 乱世徘徊:风口浪尖的尝试

 伪钞案失利

 培养大批人才

 义和团运动与东南互保

 奔走于议和与筹款之间

 推行币制改革

第七章 风雨飘摇:令人欷歔的晚年

 互为知己的背后

 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铁路引发的风波

 成了朝廷替罪羊

 最后的战斗

 落寞的晚年

第八章 斯人已去:实业之父的背后

 对维新变法的态度

 盛宣怀的为官之道

 盛宣怀遗产谜云

 盛氏八子:潦倒终生

 盛氏八女:命比纸薄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盛宣怀(1844—1916年),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行,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思惠斋等。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

父盛康,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进士,注重经世致用,做过湖北武昌盐法道。盛宣怀于同治五年(1866年),考中秀才,那年,他已经22岁了,之后,他三次参加乡试,去考举人,但都名落孙山。盛宣怀虽未从科举仕途晋身,但他注重实用致力于中国当时最迫切需要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创办和发展,后来官至二品大员,这在封建社会中是极为罕见的。

1870年,盛宣怀被李鸿章招人其幕僚,受到李鸿章的赏识,经手洋务。他很快建议李鸿章创办中国第一个民用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并受命于1872年春拟订第一个轮船招商章程。“章程”强调商本商办原则。这在当时保守势力占绝对统治条件下未被接受而坚持官办,但不久,于1873年夏即基本上按他的意见经营,使企业增强了竞争能力得到顺利发展。1885年盛宣怀出任招商局督办。

盛宣怀从参与创办招商局后,开始了他的实业家的生涯。1875年,他主持创办湖北煤铁开采总局,经营大冶、广济煤铁矿务,并自己买下了大冶得道湾矿山,接着又经营湖北荆门煤矿;1882年,他创办山东平度和辽宁金州等地金矿。与此同时,1880年,他创办天津电报总局经营电线电报业,在架设津沪电线之后,全国二十余省区的电线,基本上都是盛宣怀主持下架设的。1886年他创办山东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1893年,他接办失火后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成立华盛纺织总厂。1896年,接办张之洞无力再继续办下去的汉阳铁厂,改官办为商办。同年,督办全国铁路总公司抓紧南北主要干线卢汉铁路的修筑。1897年,创办中国通商银行,以适应和促进近代工商业的发展。1902年,设立全国勘矿总公司。1908年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此外,盛宣怀还在山东烟台利用当地原料倡办张裕葡萄酒厂和缫丝厂等企业。为了适应实业的发展需要,1895年在天津创办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1896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1909年在南洋公学增设航政科,1912年独立成为吴淞商船学院(今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前身)。另外,他还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

正是因为盛宣怀基本上控制了所有的重要的洋务民用工业企业,经济上成为支持清王朝的柱石和对外关系上的有力帮手,在清政府的官职步步高升:从海关道、太常寺少卿和专折奏事权,到大理寺少卿、会办商务大臣、太子少保、工部左侍郎,又被授予邮传部右侍郎,荣膺邮传部尚书,成为晚清炙手可热的大员。慈禧太后曾说:“今日看来,盛宣怀为不可少之人。”可见,盛宣怀对清政府的重要性。

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是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对盛宣怀这位身兼官商的实业之父有个全面的认识,并从盛宣怀的创业中学习他积极进取、独立创新的精神;感受他渴望变革、勇于突破、善于发现机会的品质。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篇幅有限,我们不可能穷尽盛宣怀的点点滴滴。书中也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吝赐教,我们将不胜感激。

内容推荐

盛宣怀,中国现代工业之父,西方教育的引进者,他的创业经历神秘而传奇。他的人生跌宕起伏,是血与火、鲜花与泪水的混合体。他以其骑士般的个性和沉浮无定的人生际遇,创造了中国洋务史上十一项“第一”,即:第一家银行,第一家电报公司,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在风云突起、动荡纷乱的近代社会里,他是如何一次次抓住机遇,在官场与商场、清廷与列强之间左右逢源,步步高升的?阅读姜正成编著的《实业之父盛宣怀》,让我们去探索这其中的奥秘!

编辑推荐

盛宣怀基本上控制了所有的重要的洋务民用工业企业,经济上成为支持清王朝的柱石和对外关系上的有力帮手,在清政府的官职步步高升:从海关道、太常寺少卿和专折奏事权,到大理寺少卿、会办商务大臣、太子少保、工部左侍郎,又被授予邮传部右侍郎,荣膺邮传部尚书,成为晚清炙手可热的大员。慈禧太后曾说:“今日看来,盛宣怀为不可少之人。”可见,盛宣怀对清政府的重要性。

姜正成编著《实业之父盛宣怀》的目的,是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对盛宣怀这位身兼官商的实业之父有个全面的认识,并从盛宣怀的创业中学习他积极进取、独立创新的精神;感受他渴望变革、勇于突破、善于发现机会的品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实业之父盛宣怀/中华商圣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正成主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54806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1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2014275253
中图分类号 K825.3=6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0: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