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官商大鳄桑弘羊/中华商圣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受到歧视的阶层

研究历史人物,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其生活的时代背景。这是科学分析一个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够作出杰出贡献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前提。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对研究其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研究桑弘羊当然也不例外。

根据众多史书的记载,桑弘羊开始走上政治舞台是在汉初景帝末年。

由于“汉因秦制”,秦王朝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刘邦取得政权后也颁布了贱商之令,摆出一副抑商的姿态。但这只是偏重于从政治上贬低商人,而未从经济上限制商业;只是偏重于抑制投机商人和身份低下的中小商人,而对从事正常的经营活动的富商大贾并未采取什么行动。这种自相矛盾、很不彻底的政策,想阻拦商业资本的发展当然是无力的,也是无效的。

汉高祖刘邦初即位就表示要压抑商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他在战争中吃足了投机商人的苦头,奸商贪贾是不会舍弃任何一个能够发财致富的机会。正如《史记》所说:“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白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同样毛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平民)无盖藏。……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贮滞)市物,物踊腾跃,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米价上涨百倍(按大石计,谷每石三十钱至八十钱,粗米每石五十钱至一百三十三钱,平均按一百钱计算,即上涨百倍),马价上涨五十倍(《史记。货殖列传》五十匹马卖一百二十万钱,每匹二万四千钱;又《居延汉简》马一匹五千至万钱,可能后来边地马较便宜)。商人们乘战争和灾荒之机(有一年关中大饥荒,人相食,死去大半),囤积居奇,操纵市场,使物资缺之又缺,物价涨而又涨,人民饿死无数。汉高祖对之十分恼火,认为商人这样做对新王朝已有所不利,需加以约束。为此,在“天下已平”,即在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三月,刘邦当上皇帝后的第二年,他就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并规定对商人算赋加倍,“重租税以困辱之”。贾人还被规定不得操兵器,本人及其子孙不得“仕宦为吏”(指做官府的僚属,当然更不能做官);商人买饥民子女为奴婢的,要无偿释放。刘邦施行这些法令,企图贬低商人的政治地位,造成一种贱视商人的社会风气,以达到所谓“遏贪鄙之俗,而醇至诚之风”的目的。在这一阶段,汉高祖对商人的活动是处处加以提防,甚至怀疑相国萧何也“多受贾人财物”。而替他们说话。总之,刘邦嫌恶商人并不亚于嫌恶儒生。

尽管刘邦嫌恶商人、贬低商人,但商人的势力增长却很快,买卖仍能做得很欢,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刘邦改变了秦时对主要经济事业的干涉政策,铸钱、制盐、冶铁,都准许私人经营,封建国家并不加以控制(只有个别封国如吴国、齐国仍实行盐铁官营,但也有的封国,如齐国,仍是官营与私营并行,实行公私分利)。在大的方面并没有抑制商人。

史载汉高祖“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秦半两钱被销毁,由官府铸造重只及旧钱四分之一的三铢钱,当半两钱使用,以此为充裕财政、筹措军费的办法。但这也竟与民共之,允许私人自由铸造钱币。刚开始私人铸的钱还能重三铢,后来越铸越小,最小不过是一铢的“榆荚钱”。荚钱太轻,铸造太易,这就让商人大量铸钱,投机倒把高抬价钱,更易得售其奸。秦时统一的币制又告紊乱不堪,物价狂涨同货币减重也有很大关系,在通货膨胀之下,平价、限价都是空话。

秦时盐铁官营,六国的大盐铁商被逼迁到南阳、临邛,等于充军。西汉代秦后,虽然在土地国有制条件下,山泽之利仍归皇帝或诸侯享有,但一般不像秦时那样由国家直接经营,而是假手于商人。商人只须交纳租税,就可取得经营权,占去山泽之利的大部分。而盐铁,就是山泽之利下放给私人的最主要的两项,其允许自由生产、自由运销,也是从汉高祖时开始的。

刘邦之所以出让铸钱、冶铁、煮盐三大利,在当时可能是迫于形势,为了收揽人心,争取过去六国时曾占山泽工商之利的那部分反秦反项的政治势力对自己的支持。开铸钱之禁,“弛山泽之禁”,是作为“约法省禁”、废除苛繁的为人反对的秦法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经济上可能也有利用私营工商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积极性,以开发山泽资源增加社会产品的意图。本来,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已足以使商人得到较好的发展机会,而铸钱、盐铁开放私营,客观上更给商业资本的茁长提供了沃土肥壤。

刘邦这样做,固然有客观原因,但单从以压低社会地位、限制生活享受来对付商人,究非治本之宜,不能算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不穿绸,不骑马,不坐车,不做吏,只是治了那些有市籍的出身低贱的贾人一一主要是坐市列贩卖的中小商人,其中也不乏由经商中赚了些钱的。他们的祖辈是旧时代商业奴隶的孑遗,在秦始皇时同“亡人、赘婿”以及“吏之有罪者”并提,被列为谪戍的对象。汉初这种法令加重了贱视商人的风气,更使他们在政治上抬不起头来。至于那些“身不在市列之内、名不挂市籍之上”的富商大贾,则依然逍遥法外。他们在擅工商山泽之利中养肥自己后,还是能穿绸、骑马,还是有大量的僮仆、佣客为其奔走,其经济势力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形式上矛头指向高资富家的唯一措施,是徒六国之后和豪杰之家居关中,但这从政治上加以监视的意思更多,富豪们“利其田宅”,运其筹策,在经济上并未受到如秦时那样的打击。“关中富商大贾大抵尽诸田”,其后人田啬、田兰很富,“韦家栗氏,安陵、杜杜氏,亦巨万”。他们仍然趾高气扬,没有一点“生事已落、气焰沮丧”的样子。汉初贱商令抑小不抑大的倾向性是很显然的。

其实,汉高祖的贱商令,除了对奸商的投机进行了报复以外,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抑制中小商人确也是他真正的目的之一。因为中小商人中有不少人是由农民弃农经商转化而来的。农民离开农业去当商贩是很容易的事,“师师相效”,安心种田的人少了,这会使国家减少粮食的来源和诚朴易驯的统治对象(农民比商贾易治),对封建国家不利。尤其在汉初农村凋敝、农业劳动力锐减,亟待设法恢复生产之时,更不能让这种自发的逐末之风滋长。农民的逐末必先自中小商人始。国家给商人,主要给其前身往往是农民的中小商人以这样或那样的限制,贬低其社会地位,用意正是为重农,使农民有劝耕之心而少向市场奔去。在这一点上汉高祖的贱商令尚有一定的政策意义,还算是“承秦制”,保留了法家“崇本抑末”的传统(这个“本”字也包括作为家庭副、业的农妇的纺织在内)。

P2-5

后记

纵观中国历代名商,大多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精神,自我完善,自我升华,最终成为商界翘楚、商人典范,成为巨大财富的拥有者。

本书结合时代大背景,从中国名商巨富的成功与发家史中,学习他们积极进取、独立创新的精神;感受他们渴望变革、勇于突破、善于发现机会的品质。每一位有志于成为财富拥有者的人都会受到启发。品读本书,我们不仅能体会到中华商圣们艰辛的创富历程,还能体会到他们的处世和经营智慧。希望通过这些伟人的财富人生解读,以期给创业者和读者朋友以帮助和启迪,教你们掌握真正的中国式商道。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众多专家、教授的大力支持,以及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多位教授、博士的亲临编写、设计现场给以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要特别感谢安徽省濉溪中学的一级教师田勇先生在本书编写、审校过程中给予的辛苦付出和大力支持!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文献资料,谨对这些资料著作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有些资料因为无法一一联系作者,希望相关作者来电来函洽谈有关资料稿酬事宜,我们将按相关标准给予支付。

目录

第一章 暗流涌动:盛世之下的阴影

 受到歧视的阶层

 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商贾势力重新崛起

 思想变革的前奏

 异族入侵的威胁

 引爆七国之乱

第二章 阴差阳错:商人之子的转变

 百花齐放的经济

 繁荣的大都市

 官商矛盾浮出水面

 出身于商人之家

 曲折的入宫之路

 在三种思潮中徘徊

 法家经典的熏陶

第三章 初露锋芒:危机之中小试身手

 成为朝中重臣

 力主抗击匈奴

 财政危机的到来

 主张推行货币改革

 大肆征收财产税

 一举多得的垦田政策

第四章 独掌财权:经济改革的领头羊

 将盐铁收归囊中

 挑起国家经济的重担

 重整旗鼓再行改革

 推行均输法

 实施平准法

 遗及后世的酒榷制度

 财源扩大的两面

第五章 托孤大臣:官商大鳄的角色转变

 目光投向西域

 终断匈奴右臂

 突如其来的挫折

 轮台罪己武帝反省

 父子相残的悲剧

 榻前托孤受召辅政

第六章 深陷旋涡:不可避免的悲剧

 两种势力的交锋

 盐铁会议上的激辩

 不同经济学派的分歧

 和与战的继续

 德治与法治的冲突

 超出预想的失控

 卷入政变悲剧落幕

 谋反事件的真伪考核

第七章 瑕不掩瑜:一代官商的历史功绩

 后桑弘羊时代

 重商理论的倡议者

 为后世所效仿

 宏观调控的思想

 不能避免的局限性

 文治:摧豪强抑兼并

 武功:灭割据击匈奴

 后人评说毁誉参半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在中国历史上,桑弘羊(?一公元前80年)是一个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作为一名理财家,他在差不多30年的政治生涯中,主持或参与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和规章制度,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司马迁对他的理财措施曾给予极高评价,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孙中山先生也称赞桑弘羊“行均输、平准之法,尽笼天下之货,卖贵买贱,以均民用,而利国家,率收国饶民足之效”。作为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对政府管理与军事外交也做出过较大贡献。

但是,桑弘羊的为政也存在许多局限,他有许多财政措施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弊端。由于在“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政策中向来都侧重于‘‘霸道”,因而在汉武帝晚年极力缓和矛盾更倾向于所谓“王道”时,桑弘羊对此便有些抵触。就桑弘羊自己而言,他的结局也十分悲惨,最终是以“涉嫌谋反”的罪名被灭族。

桑弘羊从13岁起就在汉武帝身边,武帝时期历任侍中、大司农和治粟都尉等官职,昭帝时作过御史大夫。他一生积极地贯彻汉武帝的政治路线,曾经协助汉武帝策划了抗击匈奴侵略的战略和策略,参与制定和执行了盐铁官营等各项加强中央集权、支援反侵略战争的财政经济政策。在他主管全国经济事务时,先后采取了许多财政经济政策。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盐铁官营和酒榷制度。冶铁、煮盐是对国计民生有着重大作用的经济部门,可是,当时的盐铁大权一直操纵在割据州郡的诸侯王、横行乡里的豪强地主和代表奴隶主残余势力的富商大贾手中。为了打击他们,并保证抗击匈奴战争的“军旅之费”,桑弘羊受汉武帝的委托,从公元前110年开始管理盐铁官营事业。他在全国各地设立盐官、铁官,由西汉中央政府直接经营管理,并规定:凡私自冶铸铁器或私自煮盐的都处以重刑,没收其货物。盐铁官营以后,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给予分裂割据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使原来因盐铁而致富的人大都衰落破产。

桑弘羊还于公元前110年创立均输、平准法。这项政策的实施,打击了投机取巧、囤积居奇的工商奴隶主,加强了西汉中央政府对物资、物价的控制,满足了政府各部门的需要。

另外,桑弘羊还改革币制。他于公元前113年建议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同时又令郡国毁销旧钱,通行五铢钱,统一币制。从而削弱了分裂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对财政经济的控制。

上述一系列财政经济措施,实际上是对秦始皇以来巩固统一、加强集权的法家路线的进一步发展。使自秦朝以来建立起来的封建大一统局面和封建经济基础更加稳固,对于抗击匈奴的反侵略战争也起了很大的支援作用。

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是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对桑弘羊的生平大事、个人气魄、为人处世以及掌控策略等各方面进行详尽的了解,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正面激励和推动,让我们在了解桑弘羊,了解历史的同时,学会一些为人处世的哲理。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之知识的欠缺,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篇幅内穷尽桑弘羊的点点滴滴,书中也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衷心恳请广大读者在阅读浏览过程中提出批评指正意见,我们将不胜感激。

内容推荐

桑弘羊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著名的理财家,姜正成主编的《官商大鳄桑弘羊/中华商圣系列》记叙了桑弘羊的一生及其实施的一系列官营政策,史料丰富,论述详尽。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对桑弘羊的生平大事、个人气魄、为人处世以及掌控策略等各方面有详尽的了解,全面读懂桑弘羊的成功学。

编辑推荐

桑弘羊是一个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作为一名理财家,他在差不多30年的政治生涯中,主持或参与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和规章制度,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姜正成主编的《官商大鳄桑弘羊/中华商圣系列》记叙了桑弘羊的一生及其实施的一系列官营政策,史料丰富,论述详尽,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对桑弘羊的生平大事、个人气魄、为人处世以及掌控策略等各方面进行详尽的了解,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正面激励和推动,让我们在了解桑弘羊,了解历史的同时,学会一些为人处世的哲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官商大鳄桑弘羊/中华商圣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正成主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54769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2014275171
中图分类号 B234.99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8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