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年爆炸队(上下)/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对敌斗争的长篇小说。作品以胶东一个背山面海的不大地区为背景,以一个村庄的民兵和儿童团对日伪军开展爆炸战为中心,展开了一场紧张复杂、你死我活的激烈搏斗。由于日、伪、顽的相互勾结,狼狈为奸,这又给故事的发展增加了许多错综复杂的成分。

内容推荐

《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精选了叶圣陶、冰心、陈伯吹、严文井、张天翼、金近、叶君健、洪汛涛、柯岩、葛翠琳、金波、李心田、管桦、浩然等100年来的中国儿童文学100位名家的最优良、最精粹的名著版本。它们都曾经是20世纪以来,一代代中国孩子童年时代最美好的阅读记忆。这些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文学世界,中国四代儿童文学作家和一代又一代小读者,在其中生活、探索、呼吸和成长。

本书系除了文本的优势外,独创性的彩色插图,部分精美的原版插图,也可使青少年读者在文字阅读之外,充分感受到儿童文学名著美学的魅力,体会到文字外的阅读乐趣。

本书主要讲的是当年海莱山区的一些十一、二岁的少年们组建少年爆炸队进行抗战的故事。其中的战争情节描写的栩栩如生,令人百看不厌。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清晨,太阳刚刚跳出雾蒙蒙的海面,高高的烽火台上的信号树,就乱摇乱晃地歪倒了!

“当!当!当!”

吊在村中间老白果树上的大铁钟,也拖着长长的颤音,像扇动着可怕的翅膀,在村子上空盘旋,在乡亲们心尖上跳荡。安静的山村立刻惶惶乱乱炸了锅。

民兵小伙子们粗犷的操练声被打断了。

儿童团员们琅琅的早读声也停止了。

妇女们揉着日艮睛,赶忙扑灭正做早饭的灶火,她们弄着头发,咒骂着死不绝的鬼子,从热炕上拖起还在做梦的孩子;男人们抓起干粮袋儿,夹起铺盖卷儿,搭在背好的毛驴背上,把羊群放出来。于是,小毛驴甩着尾巴啊啊叫着,小山羊颠颠乱蹿着,孩子喊,妈妈唤,从一条条小胡同涌上大街。转眼问,东西大街上就汇成汹涌的人流,顺着石板铺的街道,一流淌水往东边老舵山夼涌去,很快就疏散在密密的山林里了。有船的人家,也有的把家口搬弄上舢板,带上刚用鸡蛋清洗过的渔网,沿着从村前人海的小河,吱嘎吱嘎摇上南海,颠簸在浪窝里打着鱼虾跑反。“豆黄蟹子麦黄虾”呀,正是大对虾发汛的时候。

“扑通!”附近哪儿响了一声。

“快呀!快!”有个孩子催促地喊着。

大概因为街门上挂了“开门炸”的手榴弹,一个体格灵巧的男孩子从院墙上跳了下来。下边有个伙伴在等他。那跳墙的孩子黑红的圆脸上,横一道竖一道淌着汗水,粗黑的短发也像在水里才浸过;腋窝下还夹着一大包沉甸甸的东西,用件小褂子蒙着。他下了土坡正弯腰往山沟里奔呢,骨碌碌,从小褂里滚出一个黑糊糊的东西,他慌乱地向四下看看,又连忙弯腰抱住。这样一磨蹭,那伙伴已经进了山沟。他站起来,正要往远处追呢,恰好被从街上过来的三个人发现了。这三个人是村指导员红山叔、村团长春儿哥、民兵队长王猛虎。

红山叔喊道:“是冬虎吗?还不快进山,你乱转转什么!”

小伙子打个愣怔站下了,使劲往上提提那包东西,眨动乌黑的眼睛瞅瞅喊他的红山叔,又瞅瞅春儿哥和猛虎哥,咧嘴笑了。他笑得又热烈又顽皮,圆溜溜的胖腮上深深地凹进一对酒窝;那虎生生的眸子里,还含着勾动人心的神秘。

“哎,这,这就进山。”

他脆快地答应着,又提提那包沉甸甸的东西,嘻嘻一笑,就撒开腿儿,两脚不沾地皮似的啪唧啪唧跑了。

红山叔没工夫多顾他,就领上武装齐整的民兵队员,急溜溜奔上村北,爬上紧靠公路的伏龙岭。

“叭勾!”

真巧极啦!他们刚刚进入麻雀小组’伏击圈,清脆的枪声从隔这十八里的洗马庄据点,崩崩星星响着滚过五龙河东。

不一会儿,一股昏黄的土烟蹿上浓绿的河洼树丛,在半空里旋卷;那像纸幡一样的膏药旗,也飘飘摇摇在队伍前头显露出来了。民兵小伙子们的心弦立刻绷得紧紧的。粗壮的手指不由自主地勾住了扳机。

“哎——?”

红山叔忽然拍了一下大腿,随手扯住一根马尾松枝,疑疑惑惑皱了皱宽宽的眉头。透过稀疏的树空远远看到,那黄压压蠕动着的鬼子大队人马,已经耀武扬威走到岭下,眼看就要进入布雷区,却忽然又像蜷伏着的蛇一样停住不动了。这时候,卧在树下的猛虎哥“哎哟”叫了一声,连忙扯一把红山叔,焦急地向岭下指了指;红山叔的脸色,陡然变得十分严肃。  啊,那里,就在一块南瓜地里,不知什么时候飘摇着一支红纸旗儿,在浓绿的河洼庄稼地里是那么鲜明显眼。

转眼间,叫人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十几个鬼子纵马奔进那块南瓜地,一个家伙旋风般地扑到纸旗跟前,举起战刀就砍。随着刀光,马腿下冒起一股白烟,紧跟着轰隆一声炸响,一团黑雾冲上天空。几匹战马惊恐地打着旋脚跌跌撞撞往外逃窜,吭哧一家伙又遇上陷马坑,陷马坑连着踏雷,霎时间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把鬼子们吞裹在一团巨大的烟障里了。

“啊呀——!”

红山叔忽然惊叫了一声,放在膝盖上的一只大手紧张地使劲握成拳头二在硝烟弥漫的瓜地附近,有道黑色石头岭,在岭子后边,跳出来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们离鬼子是那么近,红山叔不由得抽着冷气。春儿哥也连连咂嘴,把身边的枪端在手上咔嗒推上了顶门火儿。王猛虎急得直捶自己的大腿。可是那两个愣小伙子可真是开心透啦!他们似乎忘了周围的一切。他们拍着手尽情地大笑着,欢快地蹦跳着。

那细溜条个儿壮壮实实的一个,还把红条土布小褂举着忽忽拉拉摇了摇,大概算是对小鬼子的轻蔑,也算是对胜利的祝贺吧!气得几个鬼子从硝烟里爬出来,跳上战马就追;可是满地瓜秧绊绊拉拉跑不快。而那两个气死人的孩子,不知什么时候钻进石磊沟,早没了影儿!

“打呀!打!狠打!”

红山叔长长舒了口气,两眼紧紧盯住岭下的敌人,拳头连连捶着膝盖下达了命令。

王猛虎飞快地向土炮组跑去;春儿哥眯一下眼睛,肩膀微微耸动一下——叭!一个鬼子就应声倒在马背上,那受惊的马撒开长鬃直立起来,又把他摔在了地下。

这一声枪响,像荒坡上落下火种,点燃了复仇的烈火。无情的枪弹呼啸着,雨点般地向敌人头上压去;土炮怒吼着,喷出烈焰,像火扫帚一样扑向敌人……

太阳偏大西,阵地上才渐渐停止了射击。

败回河西的鬼子已经去远,夕阳下,只能看到一股尘烟向据点飘去。这时,红山叔眼前又映出那两个又可爱又气人的孩子来了。他哑默声地笑笑,回身对春儿哥说:

“这俩愣头青!得好好跟他们谈谈呢!”

春儿哥抽下腰里的毛巾轻轻擦拭着手里的步枪,点点头,温厚地笑笑,没有吱声。王猛虎可口快心直地嚷开了:

“对!对!是得谈谈。准是他们俩!嗨呀,真乱弹琴!还得正儿八经训训哪!”

战后的山村,到处洋溢着欢快的说笑。

民兵小伙子们打扫完战场,把六匹死马剥了皮,分了肉,叫乡亲们享受一下战利品的味道。

吃过晚饭,春儿哥扫扫院子,重新打打裹腿,结上腰带,给舂儿嫂打个招呼,就向儿童团团部走去。

奇怪!往常热热闹闹的儿童团团部,如今木板门冷冷清清关着,院子里鸦雀无声。他又往南走进一片杨树林,打算穿过树林到儿童团长家。

说真个的,对执行这次谈话任务,他有点怪为难。儿童团员们一心想为爆炸战做些贡献,可是村干部讨论了多少回,都因为村长不同意,而没有通过。现在直闹到小伙子们来了“主动性”,偷偷干起来,可怎么跟人家谈呢?更不用说儿童团长这个人物啦,真有点“难缠”呢。谈浅了,他大咧咧地光笑不在乎;谈深了,接受不了就跟你吵。要是叫他拽住理儿,嗨嗨,那,你就不用想拔出腿来痛痛快快走开……

他正这么想着,忽听一声唿哨,接着扑通一声,一个沉重的东西从树上滑下来,稳稳实实砸在地上,把他吓了一跳。抬眼看看,嘿呀,在那齐胸深的荒草里,露出十几个小脑袋瓜儿,正紧紧盯瞅住一棵大杨树。在那两抱粗的杨树根上,蹲着儿童团的指导员大升,他仰脸儿瞅着树杈,绷着胖乎乎的脸儿,闪动着平平和和的目光,启动丰厚的嘴唇,认认真真讲解。他说话的声气,也像他的举动一样,看起来挺迟缓,可是一句是一句。他的眼神也不那么光彩四射,但有时候迅速的一瞥,就显露出聪明和智慧。人们都说,嗨呀,这孩子内秀。

他把手里的几根细铁丝理了理,望着小伙伴们慢吞吞说:

“懂了吧?这叫吊雷。小鬼子从树下经过,一碰上消息儿,就脑袋开花!”

“嘻嘻,脑袋开花,像个烂冬瓜!”大概听着痛快,有个孩子笑了一声。

大升办事讲求认真踏实。他抬头看看,认真地说:

“哎,严肃点儿,这是军事操练。没见八路军叔叔,出操就不笑。”

那笑的孩子,怪不好意思地急忙捂住了嘴。

有人提出了问题:“大升哥,吊雷的消息儿在哪儿呀?动哪儿就能落地开花哪?”

“好。”大升高兴地笑笑,十分欢迎大家提出问题来研究。他把一根细铁丝扯扯,慢条斯理地说:“在这儿哪!只要把雷搁在树上,把这往树下一拉,鬼子一碰上,铁丝牵动雷管上的铁环,它就不客气……居高临下,炸得才狠实哪!”他闪动着温和的目光想了想,又说,“嗨嗨,再深一层的我可也讲不好,还得从民兵哥哥那儿学哪!”

一股暖暖的溪流,迅速在春儿哥心里散开:小伙子们多么可爱啊!他们的行动又是多么值得表扬呀!他想起三年前的秋天,刚兴地雷战的时候,有一天到区上去运地雷,儿童团员们跟着驮雷的牲口送出十几里。他们苦苦要求吸收他们参加爆炸战。他们的要求里边虽然有觉得好奇、好玩的游戏成分,可也含着抗战杀敌的积极精神。那时候他们年龄更小,遭到拒绝以后,也不灰心,只要民兵们练习埋雷,他们就围着学习。去年,在全区练武大会上,他们的埋雷表演得到区武委会的表扬,这才正式派了民兵当教练。他们一有空就把队伍拉上东山坡,滚着爬着练习,平时还抓住点点滴滴时间传授,快一年啦,从来没有间断过,这种勤学苦练的精神,怎么能不叫人称赞呀!

P7-12

序言

热爱母语,亲近经典

整整一百年前,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儿童读物,孙毓修先生的童话集《无猫国》在上海出版。从此,中国儿童文学的大幕徐徐拉开……

啊,百年中国!百年中国儿童文学!

多少悲欢离合,多少内忧外患;多少风起云涌,多少崎岖艰辛;多少欢欣,又多少痛苦;多少阴晴,又多少冷暖……

《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一百年来儿童文学历程的史诗长卷。它也向我们呈现着一个无限光明和美丽的母语世界,一片无限丰富和绚丽的文学原野。

文学家果戈理曾经说过:“你将永远诧异于俄国语言的珍贵,它的每一个声音都是一件馈赠,都似大颗闪光的珍珠。”是的,只有对那些无限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母语,而且了解她们到“入骨”的程度,能够强烈地感觉到她们的美丽的人,我们的文学,才会真正地展示出它们全部的美质与知性,以及它们全部的丰富与神奇。《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就是这样一套品种繁富、风格斑斓的书系。

徜徉在这套百年长卷里,我相信,每一位读者,无论是少年儿童,还是成年人,都不能不对我们古老而伟大的母语顿生无限的景仰感和膜拜感。美丽的汉语,不仅仅是我们赖依生存和交往的工具,也不仅仅是我们全部文化与文明的载体,它还是我们最初的和最后的语言与回忆之乡,是我们这个古老、智慧而苦难的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谱系,甚至是我们全部的记忆与命运!

对于这样一套百年长卷,仅仅用“阅读”二字来对待是不够的。不,我们也许应该溯流而上,重新居住和生活在它的字里行间。无论是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寓言……它们都曾经是20世纪以来,一代代中国孩子童年时代最美好的阅读记忆。这些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文学世界,中国四代儿童文学作家和一代又一代小读者,在其中生活、探索、呼吸和成长。

通往一座座儿童文学高峰的路径有千万条,但每一段路途上都付出过艰辛,每一段路途上都留下了果实。正如梅子涵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所描述的那样,“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海洋。很远的日子在下面,昨天的故事在水上。离开童年,童年反而加倍情深,每条小鱼的游动都是感情的尾巴在摇,情深处没有不美好的风光”。

当然,时间和文学的选择法则,也都是严格和无情的。历史的目光,读者的心灵,最终所淘汰和扬弃的,也只是那些迎风媚俗的诗歌、童话、小说和散文,而另有一些作品,却经受住了一次次严格的检验和磨洗而流传了下来,并且被打上了优秀或杰作的标识,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不同的作家因为年代、地域、文化背景以及性格气质、个人知识谱系的不同,所写出的每一部作品也会在题材、形式、想象力、感情状态、文字风格等等方面而各有千秋。然而,当我们仔细阅读这些作品时,就不难感到,任何时代背景下的作家,在努力传达着各自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在广泛地赢得了当时的那一代小读者的同时,也都在力图扩大自己的感受范围,拓展自己的创作视野,甚至为自己的作品设置了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世界性标准”。他们都在努力地为“一切的孩子”写作,为未来的孩子写作,为整个人类,为全世界的孩子而写作。

因此,从这些作品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那些伟大和温暖的,既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所共有的童话精神和文学精神,那些天真的和具有童年趣味的儿童精神,那种舔犊般的母爱情感,那种对于每一个弱小生命个体的充分的尊重、理解与呵护,那种纯真、仁慈、宽容、细腻与柔和的情感,以及对儿童本位的坚持,对儿童游戏精神和幽默品质的寻找,等等。

是的,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代作家,都在认真地维护着和守望着、努力地传承着和延续着在叶圣陶、冰心、张天翼、陈伯吹等早期儿童文学家那里就已经拥有的,那种对于童心的尊重、关怀和维护的“童话传统”。

回眸中国儿童文学的百年沧桑,我们还会看到,一代代儿童文学作家所走过的世纪之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春花秋月、山重水复。漫漫长路上,留下了众多的拓荒者、垦植者、播种者、泅渡者、乃至殉道者的艰辛、歌哭、梦想和收获……历史曾让那些入经历了那么多的崎岖和弯道,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和艰难,但是翻开这套长卷,我们会看到,他们私下的亲密的传承关系,却是多么美好!

所有的文学,包括儿童文学在内,如果不是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土壤里直接生长出来,它的生命力就不会长久。我们从这套书系里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也有我们的儿童文学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苦难之歌、艰辛之歌、欢乐之歌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之歌。它们将在我们美丽的母语里,在一代代读者的记忆里,飞翔、传播,直至永恒。

徐鲁

2009年12月24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年爆炸队(上下)/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一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159359
开本 16开
页数 3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7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25.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68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