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第4版)(精)
内容
内容推荐
贸易如何兴起?以什么方式传播?又将如何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个体命运?贸易常常给全球化和商品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突变,新观念革命都与贸易相关。贸易将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人联结在一起,促成了全球化,同时也改变了各地的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贸易打造了今日的世界格局。贸易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世界史。
本书以“贸易”为主线,分为七个章节,从市场的形成、运输手段、致瘾性食品、移植、暴力、现代市场、世界贸易工业化及去工业化等方面论述了贸易与法律、文化、革命、技术科技等等之间的关系,并描绘出一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画卷。
本书由彭慕兰与托皮克在《世界贸易杂志》(World Trade Magazine)写给读者的小文章精心编选、集结而成。彭慕兰精通中国史、东亚史,托皮克精通拉美史,本书综汇了他们蕞新的研究成果,如书中对什么时候由商人发动战争效率蕞高、贸易如何使鸟粪变成黄金、拥有蕞大舰船的明朝为什么未能赢得海上霸权、华尔街如何使美国的金融霸业落空等问题,都提供了别具洞见的答案。语言风趣生动,引人入胜。
本书自出版以来,已常销20余年。第4版增订了近10万字内容,译文也经全面修订,新增章节主要涉及印度洋商品回路、罪恶税、烟草、世界史浪潮、早期旅行家、谷物、口香糖、勤劳革命、稀土金属等当下热门话题。
作者简介
黄中宪,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现专职翻译。主要译作有《战后欧洲六十年》《剑桥伊斯兰史》《维梅尔的帽子》《贸易打造的世界》《湖南人与现代中国》《太平天国之秋》《成吉思汗》《明代宦官》等。
目录
第4版序
2008年中文版序
前言
Ⅰ 市场准则的形成
1.1 福建侨商
1.2 中国朝贡制度
1.3 滥发通货,实质增长
1.4 当亚洲就是世界经济
1.5 不识好消息
1.6 瓦砾里的珍珠:重新发现泉州的黄金时代(约1000—1400)
1.7 阿兹特克贸易商
1.8 原始积累:巴西红木
1.9 一名热带地区的英国贸易商
1.10 女人如何做买卖
1.11 交易与折磨:世界贸易与现代早期法律文化
1.12 游走各地的业务员和收税员
1.13 印度洋商品回路:如何把棉花变成象牙
1.14 拒绝本土化:贸易商侍臣时代的结束与公账开销
1.15 本小利大的帝国:加尔各答的英国冒险家和印度金融资本家(1750—1850)
Ⅱ 运输与手段
2.1 木材、风、造船、货运:中国为何未雄霸海上
2.2 聪明还不如交好运
2.3 首都和其胃纳量:18世纪之旅
2.4 尘土空间的先锋:仓库、跨大西洋贸易、开辟北美边疆地区
2.5 人群模式:勇于移民的华人!
2.6 说服莱佛士
2.7 贸易、失序、进步:创造上海(1840—1930)
2.8 从一体走向分殊
2.9 稳赚的生意和部分实现的希望:英属印度的铁路建设
2.10 短时间横跨数百年的发展落差
Ⅲ 致瘾性食品的经济文化
3.1 巧克力:从货币变成商品
3.2 酝酿风暴
3.3 摩卡其实与巧克力无关
3.4 商业萃取:咖啡的前世今生
3.5 美国与咖啡豆
3.6 甜味革命
3.7 为权力埋单:“罪恶税”与现代国家的兴起
3.8 鸦片如何使世界运转
3.9 烟草:一种魔草的兴衰
3.10 让吸烟变摩登:从烟斗到卷烟,在埃及和其他地方
3.11 咀嚼可以,吸食就不好:化学如何使好东西变成坏东西
Ⅳ 移植:世界贸易里的商品
4.1 非自然的资源
4.2 橡胶大国的兴衰
4.3 得黄金非幸也:在加州荒陬之地的萨特
4.4 加州黄金与世界
4.5 黄金城还是荒凉海岸?世界史浪潮如何漫过一个偏远地方
4.6 美丽的虫子
4.7 如何点石成金:鸟粪的短暂风光
4.8 夏威夷如何成为美国第五十州?
4.9 牛如何吃掉牛仔
4.10 世界贸易的混沌效应
4.11 科学农业在中国
4.12 一颗马铃薯,两颗马铃薯
4.13 可可与强制:自由劳动在西非农业中的进与退
4.14 试图掌控:天然橡胶的百年兴衰
Ⅴ 暴力经济学
5.1 没人性的买卖,道理何在
5.2 富裕一如波托西
5.3 英格兰的海盗业始祖
5.4 冒险、贸易、海上劫掠:安东尼·雪利与佩德罗·特谢拉——两位现代早期旅行家
5.5 鲁滨孙的高档生活
5.6 没有岛屿在风暴中:或中英茶叶贸易如何淹没太平洋岛民的世界
5.7 法人企业的粗暴诞生
5.8 西印度群岛海盗——当年的企业狙击手
5.9 没有最糟,只有更糟:奴隶制终结后的解放、契约仆役与殖民地种植园
5.10 血腥象牙塔
5.11 非洲如何抵制帝国主义:埃塞俄比亚与世界经济
5.12 只此一次:罗森费尔德家族传奇
Ⅵ 打造现代市场
6.1 墨西哥与巴西的金银
6.2 称量世界:公制革命
6.3 从宫廷银行家到现代世界市场的设计师:罗斯柴尔德家族
6.4 谷物全球化——与全球造就“谷物”
6.5 时间如何变成那个样子
6.6 美国如何加入大联盟
6.7 俱乐部、赌场与崩盘:1820年以来的国家债务与风险管理
6.8 更新鲜没有更好
6.9 包装
6.10 商标:名字算什么?
6.11 开始觉得不干净:全球营销故事一则
6.12 玩味全球史:箭牌、亚当斯与犹加敦半岛
6.13 有了红、白、蓝,销售更上层楼:可口可乐如何征服欧洲
6.14 抢先者得以生存
6.15 势所未必然
6.16 地点、地点、地点:在安道尔与巴拿马,历史如何赢过地理
Ⅶ 世界贸易、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7.1 蔗糖业:最早的工厂
7.2 我们为何这么拼命工作:勤劳革命与现代早期的世界
7.3 值钱纤维:棉花如何成为工业时代的织物
7.4 到全世界寻找棉花
7.5 杀掉金母鸡
7.6 甜美成就
7.7 没有哪座工厂是孤岛
7.8 喂蚕吐成长
7.9 化岩石——和局限为财富:劣势如何助新英格兰早早工业化
7.10 侧翼突破与转型停摆:从煤炭到石油的曲折之路(1859—2012)
7.11 美国石油
7.12 石油致富,沙漠建国
7.13 不怎么稀有,但相当奇怪:稀土金属如何成为中国“专卖”
7.14 注重商店,忽视工厂:二战以来的美国“公平贸易”法与离岸制造业的兴起
结语:21世纪的世界经济
参考书目
致谢
序言
很高兴能为第4版《贸易
打造的世界》的中文版作序
。史蒂芬·托皮克和我开始
在杂志上撰写日后成为此书
核心内容的文章时,没想到
超过二十五年后,还会有人
读其中的任何一篇;此外,
其中许多篇文章,最初是为
一家几乎只有美籍读者的杂
志而写。除了多年来常参与
学术辩论,过去我们两人的
确常在自己的其他工作上为
美国境外的读者撰文;随着
我们的文章集结成书,随着
此书受到好评并被我们不时
修订,我们开始更加系统性
地思考如何向跨国的读者介
绍此书。但在那些原始文章
里,想必有一些东西不只打
动了对跨国经济活动感兴趣
的美国人,也打动了其他地
方的人。
当然,本书能得到读者
青睐,初版问世以来二十年
的世局演变帮了大忙。这段
期间的演变让人比以往任何
时候更清楚地看出,金钱、
人员、货物、观念大于以往
的跨国界流动,乃是当世最
显著的特色之一——对那些
流动的反应(和往往的反对
)亦然(如果说有什么主题
比这些流动更值得大书特书
,大概就是我们的经济活动
对环境的影响——也是贯穿
本书的主题之一)。这段期
间的演变也一再表明:增长
始终是个复杂过程,从中既
产生赢家,也产生输家;某
一新产品、科技或市场关系
所带来的结果,可能隔了五
年、十年、二十五年,或五
十年,就大为改观。
与此同时,我猜本书的
吸引力有一部分来自,史蒂
芬和我都并非以“世界”历史
学家的身份起家,更别提以
“全球化”历史学家的身份起
家一事。我们两人最初都专
攻特定地区——他专攻拉丁
美洲,我专攻东亚。这使我
们更加相信地区的特殊性很
重要,即使地区外的联结越
来越多之际亦然。从某些方
面来说,自成一体的地区,
其重要性或许甚于数十年前

拿大家称为东亚的这个
地区来说。1980年代初期
我开始读研究生时,理所当
然地认为这类地区是重要单
元;从日常角度来看,它们
似乎在某些方面比“世界”还
要真实——尽管或许不如国
家单元那么真实。但那时,
中国大陆与日本或韩国,或
者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接
触甚少。中国台湾地区和韩
国在几个方面与日本拴在一
块儿,尽管就这三个社会来
说,它们与美国这个地区外
国家的联结,比它们彼此间
的联结重要得多;不管从政
治、经济联结的角度来看,
还是从学生流动之类“较柔
性”的角度来看皆然。简而
言之,那时的东亚地区以知
性建构物的身份存在,以地
缘政治对立的场域的身份存
在,以我们能指出过去影响
力之重要流动的地方的身份
存在;但如果某一“地区”是
靠内部联结与相互影响结合
在一块儿的空间,那么今日
东亚就比那时远更称得上一
个地区。如今东亚的内部联
结比以往任何时期稠密,但
那些联结朝四面八方流动—
—不只从北京、东京这两大
中心往外流动。如今约有一
百万的台湾人住在中国大陆
;大陆境内的外国留学生以
韩国人为最大宗,韩国境内
的外国留学生则以中国学生
为最大宗。2017年,香港
是中国内地最大的境外直接
投资来源(但老实说其中许
多投资来自数个地方,包括
从中国内地本身经香港流入
者);新加坡、韩国、日本
在这方面都超越美国,而中
国台湾(当然比美国小了许
多)也只稍逊于此。音乐、
电影等大众文化朝四面八方
流动,包括二三十年前即使
没有政治壁垒也会是不可思
议的流动(例如从韩国向日
本的流动)。不管中国的“
一带一路”倡议最终结果为
何——如今预料其结果还为
时太早——此倡议肯定会创
造出更多地区性联结,同时
不会创造出真正全球性的基
础架构。
因此,不管日增的网络
规模和密度有多重要,若认
为这些网络都指向一个无缝
联结的未来,那将是大错特
错。非洲史学者弗雷德里克
·库珀(Frederick Cooper)
说得好:“全球化”这个概念
有两个问题,“全球”和“化”
。就我的理解,他的观点是
:如果我们把全球化当成指
导概念死抓着不放,我们就
是在认定照当前趋势走下去
,不管人们是否想要一个每
个地方都彼此相连的世界,
最终必然会出现那样的世界
。其实我们必须切记,凡是
网络,都包含某些地方,而
将其他地方拒于门外;网络
的结构由人的自主选择,而
非由不可抗拒的过程决定。
此外,即使某些网络的
确几乎涵盖整个世界,若以
为这使其他规模的网络或身
份认同变得无关紧要,那就
大错特错。许多美国人误以
为美国或由美国主导的“西
方”是世界的中心,误以为
全球化就意味着其他每个人
都日益接近(且越来越近似
)那个中心,因而有时似乎
未能理解这个道理。但这是
个重要的道理,而且是从头
至尾贯穿此书的道理。
此外,放眼历史,凡是
适用于地区与世界的道理,
也适用于国家与世界。全球
经济与民族国家在数百年间
同时出现。它们往往彼此冲
突,但也往往互相强化,一
如两者往往是在与多民族帝
国、民族离散网络和其他社
会单元、空间单元的有益性
紧张关系中建立起来。事实
上,本书阐明,典型的民族
国家建构故事,描述一个从
自身国民取得税收、军人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第4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彭慕兰//史蒂文·托皮克
译者 译者:黄中宪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75587
开本 32开
页数 60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22-10-01
首版时间 2022-10-01
印刷时间 202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794
CIP核字 2022016046
中图分类号 F749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7
156
3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