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影像》以第一手的历史影像为线索,来呈现一个个历史片段,强调细节、强调过程,关注日常生活。建筑、人物、事件,工作、学习、生活、家庭、师友,点点滴滴,呈现鲜活的民间生活场景。这些记忆既是个人和家族的,也是民族和国家的。
本书为第十一辑,分为特稿、它们、他们、我们、现场、影像笔记六部分。
图书 | 民间影像(第11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民间影像》以第一手的历史影像为线索,来呈现一个个历史片段,强调细节、强调过程,关注日常生活。建筑、人物、事件,工作、学习、生活、家庭、师友,点点滴滴,呈现鲜活的民间生活场景。这些记忆既是个人和家族的,也是民族和国家的。 本书为第十一辑,分为特稿、它们、他们、我们、现场、影像笔记六部分。 目录 特稿 李汉俊,盗火者的留日生涯 先祖马衡的文物人生 九十年前的黄渤海考察 它们 江湾劳圃往事 烽火中的儿童乐园 一所大学的生死五年 他们 华霁孙,国产牛痘疫苗第一人 一位自强不息的建筑师 滑稽人生孙凤英 我们 浸会庄忆往 苏州·开封,我的1949 天坛祈年殿翻修亲历记 难忘的1976 现场 1911,孙中山的上海七日 1934年的电影公司谈话会 影像笔记 几张“一·二八”淞沪抗战的老照片 朱家浯在干校演样板戏 序言 不知不觉中,《民间影 像》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个年 头,第十一辑终于来了。 专题《李汉俊,盗火者 的留日生涯》通过新发现的 日本相册,比较系统地介绍 了李汉俊在日本的求学生涯 ,首度披露其留日期间的历 史影像,填补了重要历史空 白。《先祖马衡的文物人生 》则全面回顾了著名学者马 衡一生的文物保护实践。《 九十年前的黄渤海考察》介 绍了1931年夏天南开大学 在东北海军支持、配合下对 黄渤海区域的考察。 1952年的院系调整对中 国的高等教育是一个重要转 折点。《一所大学的生死五 年》回顾了私立江南大学从 1947年在无锡诞生直至 1952年院系调整中结束短 短五年的历程,留下历史的 投影。《烽火中的儿童乐园 》介绍了抗战中的西北儿童 教养院。 《一位自强不息的建筑 师》以家人的视角勾画出自 学成才的建筑师江一麟奋斗 的一生。《滑稽人生孙凤英 》展现了儿子眼中的母亲及 其演艺生涯。 《苏州·开封,1949》以 一个小孩的视角呈现了七十 多年前亲历1949年的巨变 。《浸会庄忆往》系当年在 此就读的老人回忆旧时岁月 的遗稿,首度披露珍贵历史 影像。《天坛祈年殿翻修亲 历记》回顾了1970年代初 维修天坛的独特经历。《难 忘的1976》记录了在贵州 兴义亲历的伟大历史转折。 《1911,孙中山的上海 七日》详细介绍了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前孙中山在上 海的七天活动,留下重要的 历史切片。1934年3月下旬 在南京召开的电影谈话会, 业界大腕云集,《1934年 的电影公司谈话会》通过多 种材料,重返电影史的现场 。 《几张“一·二八”抗战的 老照片》则以第一手的历史 影像带领我们回到九十年前 淞沪抗战的现场,揭开所谓 “爆弹三勇士”的真相。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间影像(第11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林浩 |
绘者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65035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23-01-01 |
首版时间 | 2023-01-01 |
印刷时间 | 202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50 |
CIP核字 | 2022155128 |
中图分类号 | D669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