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拿破仑传/世界名人传记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叶·维·塔尔列著的《拿破仑传/世界名人传记丛书》详尽地叙述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缔造者的生平,并对这位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物以及他的特性、天赋和意图,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作者简介
叶·维·塔尔列(1875-1955)是苏联的一位历史学家,1927年当选为科学院院士,曾三次获得斯大林奖金。关于拿破仑时期,他还著有《大陆封锁》《拿破仑入侵俄国》(塔列朗传》等书。
目录
作者序言
第一章 拿破仑·波拿巴的青年时代
第二章 意大利战役(1796-1797年)
第三章 征服埃及和进军叙利亚(1798-1799年)
第四章 雾月十八日政变(1799年)
第五章 独裁者的第一步(1799-1800年)
第六章 马伦哥战役。独裁制度的巩固。第一执政的立法(1800-1803年)
第七章 新的对英战争的开始和拿破仑的加冕(1803-1804年)
第八章 第三次联盟的崩溃(1805-1806年)
第九章 击溃普鲁士和完全征服德意志(1806-1807年)
第十章 从提尔西特到瓦格拉姆(1807-1809年)
第十一章 皇帝和极盛时的帝国(1810-1811年)
第十二章 与俄国决裂(1811-1812年)
第十三章 拿破仑进攻俄国(1812年)
第十四章 附庸的欧洲起义反对拿破仑和“民族战争”。“大帝国”崩溃的开始(1813年)
第十五章 在法国的战争和拿破仑第一次退位(1814年)
第十六章 “百日”(1815年)
第十七章 圣赫勒拿岛(1815-1821年)
结束语
关于拿破仑的历史著作
序言

我将要在本书中给他做传并且加以评论的这个人,是
世界史上最惊人的现象之一,因此过去、现在和将来,都
有很多作品来论述这个人,这是很自然的。
1914-1918年的世界大战使人们对这位被专家公认为
世界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重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历史
上曾经有过很多无能的统帅,例如法国的尼维尔之流,德
国的老毛奇、小毛奇和法尔肯汉之流,俄国的伦涅康夫和
雅努什凯维奇之流,英国的弗兰奇和海格之流等等,由于
这些无能之徒不胜其多,因此就连鲁登道夫、福煦、阿列
克谢也夫这些平庸之辈也被看成了天才的战略家;所有这
些统率百万大军的无能统帅能够居于那样的地位,这一事
实本身就毋庸争辩地证明,爆发战争和有机会率领大批军
队本身并不会产生天才的统帅,正像有很多最好的白大理
石采石场也并不会产生菲狄亚斯或米开朗琪罗一样。世界
大战结束以后,这成了人所公认的事实,而这也就十分自
然地使人们对少数几位伟大的军事天才——汉尼巴、恺撒
、苏沃洛夫,当然首先是这方面的“最强者”拿破仑,重
新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击溃敌人,以便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意志,使他们长
期地、牢固地、“永远地”臣服于自己,从这时起,按照
自己的意志来制造战败国的历史,如果不能立即完全做到
这一点,那也要影响它的历史,——这就是拿破仑认为需
要战争、冲击、远征、进攻的原因。拿破仑从来不需要徒
劳无益的即不会带来直接政治利益的胜利。
当然,只是在唯心主义历史编纂学的幼稚时期,特别
是在所谓“英雄学派”的时期,才认为拿破仑是他所处的
那个世界历史时代的创造者,是他赋予了那个时代以思想
内容及其在人类发展中的一般意义。
拿破仑扼杀了法国革命之后,从来都不让记起这个革
命;他于1800年12月无情地镇压了雅各宾派,并不是因为
他们放了一颗“定时炸弹”(后来他很快就认识到,这件
事与他们毫无关系),而只是因为他们是共和主义者,他
们不想为了取得轰动一时的沙文主义的荣誉而彻底出卖革
命传统。拿破仑走上反动政治道路之后所做的,首先是大
工商业资产阶级所最需要的;他所制定的整个对内对外政
策,首先是为了完全满足这个阶级的利益。
他是一个专制的统治者,他从自己帝国的整个国家生
活和社会生活中,完全取缔了自由的概念,甚至早期的自
由概念;在他统治庞大的帝国的整个期间,到处都噤若寒
蝉,无声无息。他想指挥一切,命令一切。他的专横已经
达到了这样的地步,以至他朝廷中的文武百官的结婚都要
听从他的命令和指示,离婚也是一样,假如他认为需要的
话。
战争给法国带来了荒凉空虚的景象。在1814-1815年
,有些农村里没有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子。拿破仑
一贯不遗余力地反对工人的革命情绪。他自己很清楚这一
点,有一次他曾以自己特有的那种坦率精神谈道,工人是
不会喜欢他的,他“上台的时候,他们贫困,以后他们还
是照样贫困”。不过他忘记补充一句,就是任何一个被他
镇压了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府在竭力压迫工人阶级方面都
没有像他那样挖空心思,竟用专门颁发“工人手册”的办
法,迫使工人丝毫不可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减轻雇主对自
己的剥削。
普希金的老年同代人和朋友瓦赞斯基公爵经历了拿破
仑时代,他说过,在整个第一帝国时期,在全欧洲,到处
都是压迫深重、胆战心惊、对明天丧失信心的景象。谁也
不知道,他自己和他的国家明天会是个什么样子,拿破仑
是不是会进行突然的袭击。对拿破仑推崇备至的阿尔贝·
万德尔非常委婉地、也可以说是相当雅致地谈到他所爱戴
的英雄所建立的帝国的“不断移动的疆界”。但是,假如
读者清楚了解这种“不断移动的疆界”是什么东西,那他
马上就会相信瓦赞斯基公爵的话,并且就会懂得,为什么
在这血腥时期,欧洲到处都是压迫深重、胆战心惊的景象
。拿破仑帝国的疆界不仅在战争期间和战争结束以后“移
动”,而且就在拿破仑没有进行战争的短短的间隙时期也
在“移动”:在对他适宜的时机,他只要发布一个有关的
命令,就无条件地把他想要吞并的那些国家并入自己帝国
的版图。条约在他看来没有任何意义。在拿破仑能够实际
上统治的一切国家,都进行了有计划的、公开的掠夺。尽
管不断进行战争,拿破仑还能使财政收支保持令人满意的
状况,几乎没有欠债(与英国相比,因为英国在拿破仑时
期欠下的债,一直到其后四十年间都无法偿清),而爱国
的法国历史学家以此自我安慰,忘记了这个辉煌成就正是
对所有附属国进行毫无止境的骇人听闻的掠夺的结果。
本书读者曾屡次问我,是否可以像我现在所称呼的那
样,把拿破仑的战争称作帝国主义战争,虽然在19世纪初
还没有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帝国主义”这个术语。当然可
以这样称呼,不仅可以,而且必须这样称呼,因为按拿破
仑的掠夺的性质和内容来说,“帝国主义战争”这个名词
是完全准确和适用的。况且列宁曾经不止一次地谈到过这
个问题,在谈到布列斯特一里托夫和约的著名演说中也谈
道:“拿破仑的帝国主义战争继续了许多年,占去了整整
一个时代,表现了帝国主义关系和民族解放运动交错在一
起的异常复杂的情景。”。他好像是预见到了刚刚提到的
本书读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就在同一个地方做了解释:“
我这里讲的帝国主义是泛指对别的国家的掠夺,帝国主义
战争是指掠夺者为了瓜分这些赃物进行的战争。”
政治上的奴役,利用各种借口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
这就是拿破仑的胜利给被征服国家带来的一切。法国大资
产阶级在经济上应当对被征服的欧洲大陆实行统治。他们
帮助拿破仑在本国和在欧洲保持专制统治。这就是拿破仑
帝国的制度。但这只是拿破仑专制图景的一部分,如果只
认识到这一点,那还没有了解这个非凡人物的活动的全部
历史意义。
如果否认拿破仑彻底粉碎封建专制制度的欧洲具有积
极的进步的历史意义,否认这个十分明显的毋庸争辩的事
实,那是不正确的,是任何一个严肃的学者所反对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德国的一些论断对大陆上其他国
家也是适用的:“如果拿破仑在德国成了胜利者,那么依
照他的坚决果断的原则,他至少要撤去3打为人敬爱的国君
。法国的立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就会为德国的统一确立巩固
的基础,就会使我们摆脱……联邦议会的暴虐统治和它33
年来使我们所处的可耻地位。拿破仑的一些法令将彻底清
除所有中世纪的废物、徭役、什一税、优惠和特权、封建
经济和宗法关系,在我们祖国的各个偏僻角落里这些东西
现在还压在我们头上。”
拿破仑给了封建主义以致命的打击,使它永远不可能
再恢复过来,这就是与拿破仑的名字联系着的一系列历史
事件的进步意义。
拿破仑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永远也不会重复的,因
为在世界史上永远也不会再有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法国
和欧洲形成的那种局面了。
作者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要对法国第一个皇帝的生
平作出尽量清楚的叙述,对这个人、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
人物以及他的特性、天赋和意图,加以评论。作者只是想
向本书的读者概括地介绍一下革命后的法国和封建制度的
欧洲所处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历史动力以及社会的阶级结
构。
在当时的欧洲,正需要拿破仑给封建制度以无情的打
击。读者如果不了解拿破仑帝国的历史,就根本不可能理
解1815-1848年欧洲的全部历史。
只要多少读过评论拿破仑的著作的读者一定会感到,
我在本书中所做的评论,不管是好是坏,跟资产阶级历史
编纂家(无论是拿破仑的批评者或赞美者)对这位皇帝所
做的任何评论是截然不同的。这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力求
以完全客观的态度来探讨这个复杂的重要的人物,我所注
重的不仅是(与其说是)他的活动的动机,而且是(不如
说是)这些活动的历史意义。一个激烈反对拿破仑的奥地
利政论家根茨说,拿破仑是自然现象,但这个说法并没有
妨碍他极力攻击这个“自然现象”。普希金在谈到这位法
国皇帝时,曾说过如下的话:拿破仑是“历史厄运的无声
命令的执行者”;而我所要探讨的正是拿破仑是怎样完成
自己的历史作用的。
这本书不是普及读物,而是独立研究的结晶,是作者
对档案材料和已出版的材料进行研究以后所得出的一些结
论的简要叙述。这些材料(其中有些是第一次发现的)是
作者写作两篇关于大陆封锁的专题论文和探讨拿破仑时期
的出版状况时阅读的。当然还有一些有关拿破仑其他方面
活动的材料。
导语
叶·维·塔尔列著的《拿破仑传/世界名人传记丛书》的主要目的是要对法国第一个皇帝的生平作出尽量清楚的叙述,对这个人、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物以及他的特性、天赋和意图,加以评论。作者只是想向本书的读者概括地介绍一下革命后的法国和封建制度的欧洲所处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历史动力以及社会的阶级结构。
精彩页
第一章 拿破仑·波拿巴的青年时代

1769年8月15日,在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一个当律师的本地贵族的十九岁妻子列蒂契娅·波拿巴,在屋外忽然感到产前的阵痛,她马上回到客厅,立即生了一个男孩。当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产妇近旁一个人也没有。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这个不富裕的律师夏尔·波拿巴就这样添了一个儿子。律师决定将来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法国去上学,不在科西嘉上学。后来儿子长大了,他就把儿子送进了法国一所公费的军事学校:一个子女众多的家庭是供不起儿子上学的。
长期隶属热那亚商业国的科西嘉岛,曾经在一个本地地主(保利)的率领下进行暴动,反对热那亚,到1755年,赶走了热那亚人。虽然这是一次小贵族和地主的暴动,但他们得到山区的猎人和牧民以及一些城市贫民的支持,一句话,得到了一切想要摆脱外来的商业国的贪婪剥削、摆脱行政当局的压迫的人们的支持。暴动取得了胜利,从1755年起,科西嘉岛在保利统治下,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当时,在科西嘉岛(特别是内地),氏族制的残余还很严重,过着部落生活,这些部落有时彼此还进行长期的残酷的战争。氏族复仇事件还很普遍,往往酿成部落之间的大血战。
1768年,热那亚国把实际上已不存在的对科西嘉岛的“权力”出卖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五。1769年春,法国军队击溃了保利的队伍(这是拿破仑出生三个月前,1769年5月的事),科西嘉岛成了法国的领土。
拿破仑的童年时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度过的,当时岛上的人因为突然再次丧失政治独立而感到惋惜,同时,一部分地主和城市资产阶级也在考虑是否要最终地、死心塌地地成为效忠法国的臣民。拿破仑的父亲夏尔·波拿巴参加了“法兰西”党,但幼小的拿破仑却因科西嘉的捍卫者保利被赶走而感到惋惜,并且憎恨法国入侵者。
拿破仑从小就缺乏耐性、好动。他后来回忆道:“什么我都不在乎,我喜欢争吵、打架,我谁都不怕。见了什么人,我不是打,就是抓,谁都怕我。最倒霉的是我的哥哥约瑟夫。我打他,咬他。他还因此挨骂,因为当他还在惊悸未定的时候,我就向母亲告状了。我这样耍花招,也的确占了便宜,不然的话,妈妈列蒂契娅是会因为我打架而罚我的,她任何时候都不会容忍我去侵犯别人!”
拿破仑幼时就很阴沉、暴躁。母亲很爱他,但她对他和其他孩子的管教却很严厉。他们生活很节俭,但并不困难。父亲看来是个善良而软弱的人。家庭的真正首脑是列蒂契娅,她是个坚强、严厉、勤劳的女人,孩子由她管教。拿破仑的勤劳和办事井井有条正是从他母亲那里继承来的。
与世隔绝的孤岛,深居山林中的野蛮的居民,部落之间的不断冲突和相互复仇,以及对法国入侵者的隐蔽的但却是深刻的仇恨,‘所有这些对幼小的拿破仑的心灵都有很深的影响。
1779年,经过一番周折,父亲把两个年长的儿子约瑟夫和拿破仑送到了法国,进奥亭中学;同年春天,10岁的拿破仑转到法国东部布里埃纳城一所公费的军事学校。
在布里埃纳军校,拿破仑还是一个阴沉、孤僻的孩子;他很易被激怒而且长时间地生气。他和谁都不接近,对谁都瞧不起。他对人缺乏友谊,缺乏同情。他非常自信,虽然他个子和年岁都还很小。有人曾经想惹他生气,挑逗他,嘲弄他的科西嘉口音。小小的拿破仑怒不可遏,同他们打了几架,并且都打赢了(不过他也受了伤),他的同学这才发觉他不是好惹的。他学习得很好,希腊罗马史都学得很不错。他也很喜欢数学和地理。这所外省军校的教员自己对所教的课程也并不十分精通,于是幼小的拿破仑便靠阅读来充实自己的知识。从幼年时期起直到后来,他读起书来总是又多又快。他的科西嘉爱国主义使他的法国同学感到很惊奇,并因此而排斥他;当时,对他来说,法国人是异族,是自己家乡科西嘉岛的外来征服者。在军校时,他只能通过家信同遥远的故乡联系,因为家里没有钱让他在假期回家探望。
1784年,即拿破仑十五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军校,接着就转入培养军官的巴黎军校。该校有第一流的教员,只要指出著名的数学家蒙日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就够了。拿破仑专心听课,如饥似渴地读书。在这个学校真有值得学的东西,也有人教。但在第一学年中,他就遇到了不幸:他是1784年10月底进入巴黎军校的,而到1785年2月,他的父亲夏尔·波拿巴就因患胃癌逝世(后来拿破仑自己也是死于这同样的病)。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当时根本不能指望拿破仑的哥哥约瑟夫,因为他既无能又懒惰。于是,就由十六岁的军官学校学生来照管母亲和兄弟姐妹的生活。他在巴黎军校待了一年,1785年10月30日离开学校,入陆军当少尉,被派到南方瓦朗斯城的一个团队服役。
P7-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拿破仑传/世界名人传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作者:(苏联)叶·维·塔尔列
译者 译者:任田升//陈国雄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56295
开本 16开
页数 4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595
CIP核字 2017297826
中图分类号 K835.655.2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2
156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