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目之所及:引发视觉革命的重大发明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人类发展史的一种另类阐释,它回溯了人类历史上11项伟大发明(火光、绘画、镜子、写作、眼镜、印刷机、望远镜、灯光、摄影、动态影像、智能手机),破译了那些在今天看来不足为奇的事物背后关乎文明演进的密码。

作者苏珊?德纳姆?韦德历经多年潜心研究,其范围涉及人类史(及史前史)、生物进化论、科技和心理学等领域,引出了一个广泛而令人沉浸的话题。她对11项伟大发明如何改变人类看待世界的问题,进行了富有趣味性且发人深思的解读。本书叙述方式通俗易懂,穿插着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引人入胜,干货满满。

内容简介

还记得2015年引起全世界网友关注的那条裙子吗?它的颜色到底是白金的还是蓝黑的?同一条裙子在不同的人眼中能看到不同的颜色,这件事让作者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在同一个时间地点的人看着同一件物品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那么在遥远的时代及地点的人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呢?

本书充满了趣味悠长的故事、史实和见解,描绘了从5亿年前眼睛的进化到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的视觉变迁历程。这些改变人们看待世界方式的发明,最后也改变了人类自身以及这个世界。21世纪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视觉化,而视觉压倒性地支配了我们的感官。我们的眼睛能跟上科技的进步吗?我们已经走到了肉眼所能看到的极限了吗?人类的身体、文化、社会的演化是完全随机的过程,还是有着必然的趋势?

答案,就在我们的双眼中。

作者简介

苏珊?德纳姆?韦德(Susan Denham Wade)

在伦敦和好莱坞从事了20年关于电视、数字媒体和通信技术未来的研究、写作和演讲,为华纳兄弟制片厂、英国广播公司、麦肯锡公司工作,并担任自由职业者顾问。她拥有创意写作(非小说)和城市大学的硕士学位,在那里她获得了城市非小说奖,还拥有经济学和法律学位以及哈佛大学的MBA。她出生在澳大利亚,现在与家人住在伦敦和西萨塞克斯。

目录

第一章?形成:视觉是如何产生的 1

一?“西红柿”和“洋柿子”:主观的视觉艺术 3

二?完美而复杂:眼睛的进化史 17

第二章?转变:书写历史的视觉技术 31

三?从众神手中偷来的:火光 33

四?从眼睛到笔尖:艺术 49

五?从“看见”到自我认知:镜子 67

六?心灵的几何学:文字 90

第三章?信仰:当人们不再“看见” 121

七?与野蛮人为伍:“看不见”的时代 123

八?镜像之中,乾坤立见:眼镜 137

第四章?观察:颠覆世界的光学发明 165

九?思想的火药:印刷术 167

十?“一目千里”:望远镜 192

十一?爱上黑夜:工业化照明 221

第五章?展示:大众传媒与视觉征服 245

十二?自然的画笔:摄影 247

十三?超越想象:电影 271

十四?武器化的视觉:智能手机 297

十五?世界,尽收眼底 316

结?语?2019 年 327

后?记 329

注?释 335

精彩书摘

原版书序

若是没有大脑,人类只不过是装满了水、蛋白质和脂肪的容器;而没有了感官,我们的大脑就和豆腐没什么区别——虽然不尽相同,但也差不多少。

有了感官传递的信息,大脑才能帮助我们了解世界、改善生活以及规避风险。感官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为丰富、更具活力也更加安全。对于 99% 以上的人来说,眼睛是最强大的感官。

但问题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它。

即便大脑前端兜着一对“超级工具”,我们还是稀里糊涂地讨着生活,希望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着驾驭它。通过研究其他人的行为,我们逐渐得到了一些模糊的线索。例如我们了解到,看YouTube 视频并不能让人变聪明,反而会导致发胖。

而双眼——人们所能用到的最特别的工具——没有使用手册。就算有人递给我们一本干巴巴的说明书,相信大多数人也不会读。幸运的是,透过人与视觉之间丰富多彩的文化发展史,德纳姆·韦德(Denham Wade)把我们所需的信息都捡了出来。她将这段历史生动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弥合了巨大的时间鸿沟,让我们得以看清过去。要知道,早在第一面抛光镜子于土耳其现世后,个人主义很快便兴盛起来。

正是这种世界历史和个人历史的融汇交织才令人激动。你知道超重人群会高估一段距离的长度吗?你知道我们会美化眼中的自己和伴侣吗?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可这的确引发了我的思考。虽然这并不适用于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写作方式很聪明,它成功撩拨了我们那条脆弱的神经——我们总想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并且对这种虚荣心无能为力。

尤瓦尔·诺亚·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他的《人类简史》(Sapiens)一书中对整个人类族群的历史进行了描述。而《目之所及:引发视觉革命的重大发明》则是描绘了一幅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都更为紧密、拥有更近距离的画面。

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意识到许多事情并非最初看起来的那样。相信你读完它以后,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特里斯坦·古利(Tristan Gooley)

 

前言

2015 年年初,格蕾丝·麦格雷戈(Grace McGregor)正期待着自己的婚礼。婚礼将在一个名叫科伦赛(Colonsay)的小岛上举行,从苏格兰大陆坐船过去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当这位准新娘忙着制订婚礼计划时,她的母亲塞西莉亚(Cecilia)正在 300 英里外的布莱克浦(Blackpool)为自己购置参加婚礼的行头。塞西莉亚给女儿发了几张自己中意的裙子的照片,这些照片是她在一家商店用朋友的手机拍的,接着她在店内打给了格蕾丝。格蕾丝问妈妈最喜欢哪一件。

“第三件。”塞西莉亚回答道。

“哦,你是说白金相间的那件吗?”格蕾丝说。

“不,它是蓝黑相间的。”塞西莉亚表示。

“妈妈,那是白色和金色。”格蕾丝说道。而塞西莉亚坚持说裙子是蓝黑相间的,于是格蕾丝把照片拿给她的未婚夫基尔(Keir)。他和塞西莉亚的看法一致,认为裙子是蓝黑相间的。基尔父亲也被从隔壁叫来参与讨论。他表示裙子是白金相间的。争论还在继续,并延伸到这对夫妇的朋友和家人。有些人认为图中的裙子是蓝色和黑色的,有些人则认为是白色和金色的。在当地争论了几周后,这对夫妇的朋友凯特琳·麦克尼尔(Caitlin McNeill)把照片放到了社交媒体网Tumblr 上,并向粉丝求助:“请大家帮帮我——这条裙子的颜色是白色和金色,还是蓝色和黑色?我和朋友们无法统一意见……”

不到半小时,这张照片就出现在了推特上,并成了一个话题标签:“那件裙子”(“the dress”)。照片在网络上蹿红。Buzzfeed也瞄准了这一话题,它让用户投票选择自己看到的颜色。这下推特圈彻底炸开了锅。高峰时期,这一标签在推特上每分钟的转发量超过 11000 次。一夜之间,话题下涌现出 1100 万条推文。真人秀明星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也发表评论,表示不同意自己丈夫坎耶·维斯特(Kanye West)的看法(她认为颜色是白色与金色,坎耶则坚持蓝色与黑色)。流行歌手贾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和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也看到了蓝色和黑色,后者在推特上说她对这一现象感到“困惑和害怕”。

第二天早上,世界各地的媒体都对这张照片进行了报道。新闻播报员在直播中为裙子的颜色争论不休,结果各方不仅没能达成共识,还根本无法理解为何对方看到的颜色和自己不一样。即使在被告知裙子就是蓝色与黑色后,他们还是不能改变自己的看法。

随着争论持续发酵,媒体联系到了最开始拍摄照片的那一家人。就在照片走红前一周的周末,格蕾丝和基尔按计划举行了婚礼,并开始了蜜月旅行。艾伦秀劝说他们缩短假期,并邀请婚礼派对上的所有人飞到美国,对事情的经过进行电视直播。节目开始时,艾伦(Ellen)再次向演播室的观众展示了那张大家都很熟悉的图片,然后询问他们看到的是蓝色和黑色,还是白色和金色。果不其然,答案又分成了两派。在稍后的节目中,她请出了格蕾丝、基尔以及他们的朋友凯特琳。他们在节目中讲述了故事的经过。作为回报,节目组送给这对夫妇一次加勒比的蜜月之旅,以及 1 万美元的现金,帮助他们“迎接新生活”。

随着艾伦把格蕾丝的母亲塞西莉亚叫到片场,节目也被推上了高潮。在一片掌声和欢呼声中,她穿着那件全世界最出名的裙子走上了舞台。这一次,大家的意见终于统一了——裙子是蓝黑相间的。

2015 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目之所及:引发视觉革命的重大发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澳] 苏珊?德纳姆?韦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72031
开本 16开
页数 41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91000
出版时间 2023-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19-4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