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名士风流(全卷本) |
内容 | 内容推荐 《名士风流》作为波伏瓦的长篇代表作,有着明显的传记因素、纪实色彩。与波伏瓦的个人生活可做对照,如她与萨特的伴侣关系,她在美国的旅行、生活;对她的学术生涯,她所处的政治文化圈、她的朋友圈也有反映,如二战结束后法国混乱、茫然的社会状态,社会变革、先锋文化的酝酿,各种运动等等。波伏瓦不断变化人称,变化叙述者的口吻,变化时间、空间,将十二章以交缠的形式展开,既有爱情线索的延续,比如从热恋到歇斯底里到相互怨恨的关系,持久、平静的终身伴侣关系,一见钟情、无法厮守的爱情,又有对战争、对道德审判、对知识分子使命的反映、思考,并是否公开披露现实弊端的争论。 作者简介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法国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她于1908年出生于巴黎,1929年或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她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称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目录 第一章 亨利朝天空看了最后一眼 第二章 翌日清晨,广播证实了德军溃败的消息 第三章 纳迪娜一连几个晚上来报社找亨利 第四章 苟安人世,停歇在生命的彼岸 第五章 亨利又在床上翻了个身 第六章 抵达拉瓜迪亚的那天晚上 第七章 波尔到克洛蒂·德·贝尔琼斯家消夏去了 第八章 靠拒绝这一份爱去体验这一份爱 第九章 女秘书打开门:“一封快信。” 第十章 飞机从甘德直飞巴黎 第十一章 一只蜜蜂围着烟灰缸嗡嗡作响 第十二章 我是否早就预感到自己会落到这一步 导语 《名士风流》是波伏瓦作为文学家身份的代表作品,她以自己所处的写作、社会生活圈为蓝本,描写了1944至1945年,巴黎一群知识分子,身处二战进入尾声、即将陷入冷战的法国,他们的活动、及思想历程。《名士风流》是二十世纪的杰出女性,引发社会思潮变革的作家、活动家——波伏瓦文学才能的展示,是她最受肯定、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是思辨的社会小说与浪漫的情感小说的融合体。 精彩页 亨利朝天空看了最后一眼,天空似一块黑色的水晶石。上千架飞机击破了这份宁静,这实在让人难以想象;然而,断续的话语在他脑海中跳跃,发出欢快的声响:进攻停止了,德军溃败了,我马上就可以外出了。他绕过沿河马路的一角。街头又将弥漫着油的香味和橘花的芬芳;人们又将在阳光灿烂的露天咖啡座上纵情地谈天说地;他也可以在吉他声中喝上一杯真正的咖啡了。他的双眼、双手和肌肤都处在饥饿状态:多么漫长的饥馑岁月啊!他慢慢地登上冰冷的台阶。 “总算熬出头了!”波尔紧紧拥抱着他,仿佛历尽万劫之后重逢。亨利从她的肩头上方,抬眼望着那棵灯光闪烁的枞树,它在屋里数面大镜子互相反照之下,显得到处都是,无边无际。桌子上,摆满了杯碟与酒瓶;几束槲寄生和枸骨叶冬青散乱地扔在一副踏梯下面。他挣脱开身子,把外套往长沙发上一丢。 “你听到广播了吗?有好消息。” “啊!快对我说说。”她从不听广播,只想从他嘴里得到消息。 “你没有发现今晚的天空这么明亮?听说冯·龙德施泰特1的后方出现了上千架飞机。” “我的上帝!那德国人再也不会打来了。” “根本就谈不上他们会再打来。” 说实在的,他脑中也掠过了这种念头。 波尔诡秘地一笑:“我做了防备。” “什么防备?” “地窖里面有个小贮藏室,我已经让门房把它腾出来了,必要时你可以躲在里面。” “你不该跟门房讲这种事,这样只会引起恐慌。”她用左手紧紧地捏住披肩的末端,像是在护着自己的心脏。 “他们会枪杀了你的。”她说,“我每天夜里都能听到他们敲门,当我一睁开眼睛,就看见他们站在我面前。” 她一动不动,半闭着双眼,仿佛真的听到了什么动静。 “以后就不会有了,”亨利乐呵呵地说。 她睁开了眼睛,垂下了双手。 “战争真的结束了?” “为时不会太长了。”亨利把踏梯搬到横在天花板正中的大梁下面, “要我帮你一把吗?” “迪布勒伊一家很快就会来帮我的。” “为什么非要等他们呢?” 他拿起铁锤,波尔把手放在他胳膊上,“你不去工作了吗?” “今晚不去了。” “你每天晚上都这么说。一年多了,你一个字也没有写。” “别担心,我有写作的欲望。” “这份报纸占用你的时间太多了,瞧你几点钟才回家。我肯定你什么也没吃,你不饿吗?” “现在不饿。” “你不累吗?” “一点儿也不累。” 她的眼睛关切而贪婪地盯着他,在这种目光之下,他感到自己犹如一块易碎而危险的瑰宝——原来这就是令他精疲力竭的原因。他登上踏梯,用手小心翼翼地轻轻敲击着一枚钉子。这座房屋年代已不短了。 “我甚至都可以告诉你,我要写的将是一部欢快的小说。”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波尔的声音有点儿不安。 “就我说的这意思,我想写一部欢快的小说。” 他差点就当场编造起这部小说的内容来,他很喜欢把自己的构思大声地讲出来。可波尔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他,那目光如此强烈。他没有吭声。 “把那一大把槲寄生给我拿过来。” 他小心地挂上了布满白色嫩芽的球状绿枝,波尔又给他递了一枚钉子。对,战争结束了,至少对他来说如此。今天晚上,是真正的节日。和平正在开始,一切都在开始。节日、消遣、玩乐、旅游,也许还有幸福,反正自由绝对少不了。他在横梁上系好了槲寄生、枸骨叶冬青和圣诞夜的彩色饰带。 “怎么样?”他边爬下梯子边问。 “好极了。”她走近枞树,把一支蜡烛重又竖直,问道:“如果不再有危险了,你要出发去葡萄牙吗?” “当然。” “你一去旅行,肯定又不工作了吧?” “我想不会。” 她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抚弄着在枝叶间微微摇晃的一只金色的饰球。他开口说出了她正等待着的话: “真遗憾,不能带你一起走。” “我完全清楚这不是你的过错。别伤心,我周游世界的欲望愈来愈小了。这有什么用呢?”她莞尔一笑,继续说着,“我等着你,要是平安无事,等待也并不使人厌烦。” 亨利忍不住想笑。这有什么用呢?问得奇怪!里斯本、波尔图、辛特拉、科英布拉,多么美丽的地名!他甚至无需说出这些地名就可感觉到喜悦的心情油然而生。他只需在心中默默自语:我将再也不呆在这儿,我要远走高飞了。远走高飞,这个词儿比最美的地名还美。 “你不去打扮一下?”他问道。 “我这就去。” P3-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名士风流(全卷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
译者 | 译者:许钧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7903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21 |
出版时间 | 2022-12-01 |
首版时间 | 2022-12-01 |
印刷时间 | 202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48 |
CIP核字 | 2022166108 |
中图分类号 | I565.45 |
丛书名 | |
印张 | 4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3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