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搁在南方春雨里的诗笔(戴希文学作品评论集)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评论者们针对戴希的文学创作所写评论30多篇,如白庚胜老师的《白庚胜:“烟火气”与“正能量”——简评戴希小小说集<柳暗花明>的创作特色》等。还收入常德市或武陵区地域性文学创作所写评论的数篇,如《武陵微小说特色论》等。
目录
戴希文学作品评论
戴希小小说叙事的智慧/刘海涛
入世与出世/汪苏
戴希微型小说中的境界、意境与人生百态/洪威雷
坚守与求新——戴希小小说集《其实很简单》印象/郭虹
人生有戏戏有人生——略论戴希微小说的戏剧性效应/郭虹
善德精神的文学窗口/李晓东
“烟火气”与“正能量”——简评戴希小小说集《柳暗花明》的创作特色/白庚胜
伟大时代的吉光片羽——戴希小小说集《柳暗花明》读后/邱华栋
小小说创作的另一重抵达——简评戴希小小说集《柳暗花明》/王瑜
对社会现实的积极介入与思考——戴希小小说印象/杨晓敏
担一份良知,抒一份真情/李运抟
解读戴希的微型小说/顾建新
多媒体时代的文学传达——评戴希的小小说创作/桂青山
搁在南方春雨里的诗笔——评戴希微型小说集《爱的谎言》/张文刚
浅谈戴希小小说的当代性品格/郭虹
丰富的情感世界———评戴希散文集《释放心情》/彭其芳
浅论戴希小小说创作的意义/高军
把日子酿成诗 把诗过成日子——序戴希诗集《黑鸟》/郭虹
在微小说创作之路上执着前行——小记作家戴希/胡秋菊
以文字之光,折射生活的万花筒——读戴希小小说《画家与商人》等新作有感/李亚民
戴希和他的写作新尝试/冷清秋
戴希微小说的情节技法与人性创意/刘海涛
历史题材中的人性创意——戴希历史微型小说的创作方法/刘海涛
对生活的深情凝视——评戴希诗集《凝视》/汪苏
论戴希微小说语言的张力/汪苏 姚辉艳
人性与作品的无缝对接——对小说名家戴希刊于《小说选刊》2018年第8期的三篇微小说的感想/余清平
戴希微小说集《儿女》评述/余莉
不断“发现”的“新与奇”——读戴希微小说集《发现》有感/张联芹
游走于大千世界 归隐于碌碌红尘——戴希小说作品浅析/张联芹
碧波深处有珍奇——简评戴希闪小说集《知道我是谁》/杜荣侠
以深情之心爱着尘世——读戴希微小说集《没有结局的结局》/王举芳
一颗燃烧的诗心——读戴希诗集《凝视》/王举芳
亦庄亦 谐妙趣横生——戴希诗歌集《凝视》探赏/郭虹
在美丑之间——浅析戴希小小说两题/郭虹
论戴希微小说中的人性观照/袁天平
妙笔融情,意韵悠长——品读戴希诗集《黑鸟》有感/欧阳华丽
一朵暖色的向阳花——戴希微小说集《发现》印象/简媛
言有尽而意无穷 于无声中见有声——论戴希微小说的空白艺术/袁天平
戴希:情感与关系的现实把控/聂茂 陈雅如
戴希小小说代表作
每个人都幸福
死亡之约
儿女
因为母亲
特别赏赐
其实很简单
啊,太阳
孝的演绎
那时
追车
附录
论武陵微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品格/课题组人员:潘宁峰、郑宇、周琪、卢易环、夏思思 指导老师:汪苏
武陵微小说特色论/汪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武陵优秀文学作品选》点评/郭虹
庐山面目纵横看——写在《武陵小小说经典》(汉英对照)出版之际/郭虹
常德已成为全国小小说重镇——《常德优秀小小说选》序/杨晓敏
小小说的创作群体与艺术个性——常德市武陵区小小说作家群论/刘海涛
导语
本书中的作者有作家、评论家、大学生等,通过不同的职业视角,用不同的文笔、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评论戴希的作品。文集中还收录了戴希小小说的代表作十篇。书中收录的文学评论都在期刊上发表过,通过不同作家的评论,让戴希的文字有新的打开方式。
精彩页
戴希小小说叙事的智慧
刘海涛
戴希的小小说创作时间虽不长,但作品数量多,质量也高。他的作品立意积极健康,旨在挖掘生活中体现正能量和主旋律的真善美,《其实很简单》和《每个人都很幸福》就是典型代表。一个平时在单位胆小谨慎的小伙子,突然一反常态,与歹徒做拼死搏斗。记者事后想探究英雄的心理时,小伙子坦率地说:“不能让自己才六岁的小毛孩看不起。”这种“英雄动机”的表白虽然出乎人们的意料,却丰满地写出了真人、真性格,也将我们多年来抬高了的英雄放回大地上。在《每个人都幸福》里,苏浅智慧地开导、帮助一群残障儿童,教他们如何看待和理解自己的幸福。小说“每个人只有一点不幸,却有许多意想不到而又弥足珍贵的幸福”的立意,道出了普通人解码幸福的秘诀。
小小说深刻的哲理立意不是靠几句哲理语言就能创立,而是需要通过具体的细节来做诗化的概括和象征描写。《装修》同样生动、精彩地探寻了普通人的“阳光心态”。木匠、漆匠、瓦匠三人,每人都有自己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艰辛的家庭生活。戴希生动、细致地再现了他们快乐工作的场面和神情,三人的“阳光心态”也给了故事主人公强烈的心灵冲击和人生启迪。《最好最珍贵的东西》将“阳光心态”做了隐而不发的阐释。阿斐忌妒同窗密友范小雅的婚姻,痛恨牧野背叛了自己,在范小雅和牧野的婚礼上,阿斐给他们的新婚礼物竟是“一双脏兮兮、臭烘烘的破胶鞋”,而范小雅回赠她的礼物却是“精美绝伦、吉祥慈善的玉佛”,两人都称是把“最好最珍贵的东西”送给对方。美与丑的人性内涵在这个故事中被具体地表现出来。
如果说《装修》《最好最珍贵的东西》写了当代人的“阳光心态”,那么《死亡之约》则写了唐太宗在盛世时的“阳光心态”。他相信那三百九十个死囚在人性深处仍有着敢赴“死亡之约”的诚意,这个“阳光心态”导致他换回了三百九十个死囚的忠心。戴希用这个小小说深刻阐释了大国和盛世时应有的心态、胸怀。
情节方面,戴希的作品大都故事性强、可读性强,其情节模型和炼铸情节的技法非常值得我们解剖。戴希能够抓住人物的偶然行为和违反生活常态的个别行为,在此基础上做突出渲染的“小小说之果”。顺着“小小说之果”来追寻“小小说之因”时,我们发现,这个“小小说之因”已经预先让读者全都知晓,而故事中的人物并不知晓,这样,“读者全知道”与“人物不知道”的戏剧性对比便产生了特定的阅读情趣。如《金戒包在饺子里》,妻子掉了金戒并以为金戒被包进了饺子里,最后,丈夫告诉她,金戒没有包进饺子里而是被他藏起来了。这个故事的情趣来自,男主角知道结果,而读者和女主角都不知道这个“果”。当这个“果”被揭示时,男主角的个性和故事的独特情趣才得以展现。这种“人物知道,读者不知道”的叙述模型常常是悬念式小小说采用的叙述策略。
戴希有时也会在故事的最后,通过特定的人物心理展现“小小说之因”。《男人的心》的“小小说之果”是,丈夫杨邪以前陪妻子逛商场像做作业一样被动、潦草,而现在却像寻宝似的主动、热心。戴希在叙述时抓住了一个生活中的偶然因素,即当杨邪陪妻子进商场时,突然发现一个小偷准备抢苏笑嫣的包,于是,杨邪一改过去的“被动”变成了“主动”。这篇小小说的情趣便是来自“读者知道”而小说“人物不知道”。
在情节设置上,“读者和小小说人物都不知道这个因,而到故事结尾时,读者和小小说人物共同恍然大悟”。在《脸面》中,主人公商震被强盗曲有源在大街上抢了钱。商震报案说曲有源抢了他两万元,而曲有源说没有。法院最终判了曲有源三年有期徒刑。故事进展到一半,违反常理的事情出现了:商震每年都拿上好的烟酒去看望坐牢的曲有源。其中的原因读者不知道,而商震自己心里清楚:当初他被抢的钱其实只有一千元。直到最后,戴希才通过商震的心理活动,揭示出“人物知道,读者不知道”的更深层的秘密:商震看望曲有源的礼是别人送的,他没花一分钱,只是借花献佛;曲有源被他感动后,永不翻案,商震因此安全了。商震以德报怨的善行散布出去后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这三条,才是商震真正的、更深层次的行为动机。所以,《脸面》的讲述模型为:人物知道,读者不知道→人物知道,读者知道一部分→人物知道,读者最后才全知道。
戴希的小小说故事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其悬念的揭示过程是“层层剥笋”的。他让你在了解部分真相后会吃一惊,而让你在了解全部真相后更会大吃一惊。这就是戴希小小说故事叙述的智慧和技巧。
(原载2013年8月16日《文艺报》)
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搁在南方春雨里的诗笔(戴希文学作品评论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本书编写组
绘者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362982
开本 32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23-01-01
首版时间 2023-01-01
印刷时间 202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76
CIP核字 2022144954
中图分类号 I206.7-53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6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