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伪雅史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为什么爱吃鱼子酱?为什么想开名车?为什么崇尚乔伊斯?我们为什么非读《伪雅史》不可?无非想风雅一下啊!

弗雷德里克·鲁维洛瓦的《伪雅史》——一部跨越时空、妙趣横生的历史,兼具知识性、原创性和娱乐性全方位生动记录人类生活各个角落的附庸风雅,而你,同样会被写入这部历史。

内容推荐

《伪雅史》是一部史料丰富、知识性强、妙趣横生的文化著作,摈弃了一般学术著作枯燥、学究的特点。《伪雅史》作者弗雷德里克·鲁维洛瓦使用通俗易懂而又充满真知灼见的语言讲述了伪雅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从经典文学作品到给孩子起名,从建立名声到大众媒体,从外表打扮到各类艺术,从衣、食、住、行直至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的伪雅行为拼凑成一组跨越时空的巨幅精美壁画。

目录

前言

序言

第一章 上流社会伪雅行为

 1.神秘的贵族姓氏前置词

 2.弄个姓氏

 3.爵位和徽章

 4.崇洋媚外

 5.我在故我是

 6.信教

 7.拥有勋章

 8.伪雅士及其报刊

第二章 时尚界伪雅行为

 9.革命伪雅行为

 10.伪雅士和艺术

 11.外表,优雅

 12.口腹伪雅行为

 13.赛马、网球、高尔夫

结语

引文注释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上流社会伪雅行为

长久以来,伪雅士梦想着能够攀上上等阶层、贵族,从而可以分享这个阶层固有的优越性,甚至权力,可以傲视不属于这个阶层的人。

由此派生出一种永恒的运动:首先,从平民到贵族;然后,在贵族阶层内部,从小贵族到大贵族。加斯通·若利维在1885年2月19日的《费加罗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对第一种底层的运动讽刺道:“它肯定比无政府主义的炸药更能削减资产阶级的人口。”

这种永恒运动所处的司法、政治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处于君主政体下的法国,贵族阶层是相对开放的。在某些条件下,君主可以把某个人封为贵族:这对伪雅士来说意味着第一次满足。但是,由于这种加封贵族耗费人力、钱财和时间,所以,很多人都等不急受到加封,试图用作弊的方式获取他们所没有的品级,如果得不到的话,就在外在标志上做手脚,例如,弄个姓氏,在姓前面加个贵族姓氏的前置词,或者自封一个虚假的爵位。例如,《太太学堂》中的克立萨尔德如是说(第一幕,场景1):

抛开祖先的真名实姓不用,

换上一个罕见的名姓,多不应该!

许多人都爱这个调调儿。

大多数人?谦虚一点说,在君主政体下的法国,假贵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至少相对于日益减少的真贵族来说。17世纪末期,路易十四为了揪出假贵族,下令“普查”贵族姓氏和爵位,这一措施延续到路易十五时期。然而,假贵族不计其数。从这个时代开始,僭用贵族爵位的行为愈演愈烈,其理由可以是贪婪、唯利是图(贵族可以免除某些税收),或者是社会地位的攀升,也许只是简单纯粹的虚荣:胖子·彼耶、瘦子一让、茹尔丹先生这样的人物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当时上演这些戏剧的戏院座无虚席,观众们捧腹大笑,这恰恰证明了戏剧中这样的人物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熟悉的、无处不在的、有明显共同特征的。在大革命前夕,贵族研究学者谢兰认为五分之四的贵族爵位是虚假的。在这种情况下,真假贵族的分辨极其困难:1789年,同一个谢兰不能确定贵族的总数是17000个还是80000个。这两个数字之间如此大的差距说明了有多少人窃取了虚假的爵位、以假乱真的贵族姓氏前置词以及仿制的徽章!1696年由陶齐哀出版的《法国徽章图案总集》,一种“许多平民新贵也记录在册的上流社会人名录”中,就记录了不下100000个徽章。

在君主政体结束后,特权不复存在,1790年6月23日的法令也下令取消贵族,司法形势变了。但是,人们的虚荣心并没有一同减弱,伪雅行为不仅没有衰退,反而在开始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内部变本加厉,这个阶级现在史无前例地贪恋高贵。假贵族和工业结盟,联姻,甚至收养,由此繁荣起来。20世纪初,政论家爱德华.德.诺鲁瓦曾揭露过这些“贵族徽章工厂”,其中有“40000到45000个贵族家庭,大约是400000人[……],是真正贵族总数的两倍多”。两倍多?事实上,爱德华·德·诺鲁瓦估计的数字远远低于最乐观的统计数字。根据最权威的专家的结论,如今,真正的贵族家庭的总数,甚至把帝国的贵族和19世纪被册封的贵族包括在内,也就只有三四千:如格拉.德.莫莱纳认为有4400个,《法国贵族词典》的作者埃蒂安·德·塞雷维尔估计有大约4000个,《贵族目录》的作者雷吉斯·瓦莱特认为有3200个.而菲利普·杜皮伊·德·克兰尚估计不到2800个。这就意味着假贵族的比例在80%到90%之间。在这一点上,这一比例似乎是稳定不变的,因为早在1887年,巴歇兰一德夫洛莱恩在《法国贵族现状》一书中就给出过这一比例。  另外,很久以来,这些厚颜无耻的伪雅行为就滋养着丰富的文学题材。除了莫里哀那些充满各种各样的贵人迷的戏剧作品或者圣西门的《回忆录》以外,18世纪还出版了一些旨在打击众多贵族家庭自命不凡气息的“被册封的贵族集”。同样,自19世纪至今,有关假贵族的“虚荣字典”,假贵族的条约、目录、手册或者概论曾出不穷——这种不屈不挠的揭露和澄清对“贵族梦”毫无作用。这种“非法贵族”继续毫不懈怠、不计代价地繁荣昌盛,他们借以实现梦想的四种途径构成了贵族伪雅行为的“魔幻正方形”:贵族姓氏前置词、姓、爵位以及徽章。

另外,上流社会伪雅行为并不仅仅局限在假贵族的历险记中。尤其是从19世纪开始,这种伪雅行为还通过一些附属品(例如,哈英或者成为有名望的圈子的成员)、跳板(例如,在天主教重新成为最封闭的沙龙的开门钥匙的时代,要有宗教信仰,或者至少让人们以为你有宗教信仰)或者替代品(例如,佩戴勋章)来延续。

总之,史学家会简略地将上流社会伪雅行为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17世纪初真正开始,迹象鲜明;大革命后飞速发展,复杂难解:20世纪开始衰退,但仍维持生存。

P3-5

序言

“没有什么比和所有人都一样更让人心碎的了。”

(巴尔扎克,《美食生理学》)

“我所有的朋、友都是伪雅士,我们都是伪雅士,感觉棒极了。”作者哼着鲍里斯·维昂的这首歌曲,准备投入到书写一部伪雅行为文化史之前,应该先自我坦白。因为,他只要照照镜子,或者瞟一眼周围的人,就知道伪雅士是什么样的人,就了解了一部关于伪雅士的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了。

其实,伪雅士并不新鲜。早在19世纪中期,英国小说家威廉.梅克匹斯·萨克雷就发明了“伪雅士”一词,并将他一部著名的小说集命名为《势利眼集》。可以说,从蒙昧时代开始,附庸风雅就已经成为放之四海而皆有的现象。谁能毫不脸红确定地说自己从来没有沾染上一点附庸风雅的习气,无论这种习气是自己默默接受的,还是在乱哄哄的闹市中潜移默化的呢?承认吧!本书的作者就毫不避讳地承认自己是个伪雅士。

十八岁时,他就不抽香烟,改吸一种极其恐怖的薄荷鼻烟;开始在本子上乱画各种徽章;看圣一琼·佩斯的书;拒绝考驾照。十五年之后,他还是没有驾照,却梦想着进入汽车俱乐部,可是在电视直播赛车比赛的时候,他又关上电视;他给儿子昂布鲁瓦兹穿世界顶级童装品牌Bonpoint,去斯腾印刻公司印名片。他只喝意利咖啡、玛黑兄弟品牌的茶以及单一纯麦威士忌。读《世界时装之苑》(Elle)杂志时,他只看关于饮食的页面和疯奈尔的专栏。他刚刚加入AsmallWorld社交网站。他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也许还是一个伪雅士,至少从某种观点来看,或者从某种方式上是。

正是因为这样,他有一天决定开始撰写伪雅行为文化的历史.与读者分享他的体验和感悟;正是因为这样,他自我消遣,不亦乐乎;正是因为这样,他有时会有些严厉地呵斥伪雅行为文化历史长河中的那些弄潮儿,即他的同类们、兄弟姐妹们、所有时代的伪雅士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伪雅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弗雷德里克·鲁维洛瓦
译者 李圣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9675
开本 32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6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03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3
15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9-2009-282号
版权提供者 Flammarion SA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