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错觉心理学(有图也没有真相)
内容
编辑推荐

人们总是凭借直觉认为,自己所见和所感的都是真实的。然而,真的是这样吗?生活中、社会上、职场里经常会出现哪些错觉?为什么错觉无法避免?我们该怎样利用这些错觉,让生活更幸福而非更悲催?陈南编著的《错觉心理学(有图也没有真相)》将一一为你揭晓。

内容推荐

陈南编著的《错觉心理学(有图也没有真相)》介绍了,我们看到的,只是自己想看到的

当我们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个事物或者物体上时,我们就会忽略那些我们不需要看到的东西,尽管有时它们是非常明显的。

你记忆中的事情可能从未发生过

当某位权威人士别有用心地向我们灌输某种虚假信息的时候,多数人都会在不知不觉间信以为真,随后便会用假想填补自己头脑中的空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开始相信谎言。

或许爱情不过是一时糊涂

从爱到催眠只有一小步之隔。这两种情形相同的方面是十分明显的。自我在一种类似梦境的状况中体验到了催眠师的要求和断言的东西。

你以为你是超人吗

认为事情一定会跟随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好的结果。但是等到事情结束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些都是自己逃避现实的借口,是不可能改变事实的。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视觉错觉:眼见不一定为实

 视觉错觉:你的眼睛有多神奇

 你看到的都是错的

 神奇的三维立体图

 精彩影视剧情节的背后

 水杯都是圆形的

 看景为何不如听景

 好“色”之心人皆有之

 高档的店铺商品好

 干净整洁让人舒服

第二章 记忆错觉:你的大脑在欺骗你

 记忆错觉:你的记忆不一定是真的

 迷路是方向感不好

 戴着眼镜找眼镜

 回忆都是最美的

 我们为什么会失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我没有见过他

 你真正要改变的是你的认知

 你为什么总买到“山寨货”

第三章 听觉错觉:你究竟是用什么在听

 听觉错觉:幻听究竟是怎么回事

 音乐是最好的疗伤药

 他们都在议论你

 这是美丽的谎言

 无法顺畅交流的沟通

 谣言都是被加工过的

 让自己多听积极的语言

 越是嘈杂的环境你越是不爽

第四章 色彩错觉:谁在掌控你的情绪

 色彩错觉,颜色错觉背后的秘密

 衣服颜色“不搭调”的秘密

 红色会让你心跳加速

 黑色所牵引的不安

 选择颜色明亮的窗帘

 我们都偏好艳丽的色彩

第五章 爱情错觉:恋爱的人都是白痴

 爱情错觉:一见钟情就是真爱

 你真的爱上他了吗

 情人眼里出西施

 关心你,就是喜欢你

 婚姻和恋爱一样幸福

 爱情能战胜一切问题

 爱她,就要爱她的一切

第六章 时间错觉:时间究竟去哪儿了

 时间错觉:时间突然静止了

 时间总是不够用

 心情好的时候时间过得快

 时间是能够增值的

 快下班时,时间过得慢

 需要对时间进行管理

 我还年轻,还有很多时间

 年纪越大,时间越快

第七章 自信错觉:你是否也能成为超人

 自信错觉:自信可以完善自我

 你的自信从何而来

 信心百倍就不会失败

 真的“一切皆有可能”吗

 相信没有任何问题

 过度自信就是自负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别人能做到,你就一定能做到

第八章 克制力错觉:我能抵制住诱惑

 克制力错觉:我一定可以改掉恶习

 到底哪一杯才是最后一杯

 克制不住的“坏脾气”

 明明不想买,结果还是买了

 我不会被欲望所控制

 以后再也不犯同样的错了

 意志力可以战胜懒惰

第九章 潜能错觉:别把潜能当成万能

 潜能错觉:我们都有潜能可以发挥

 激发潜能就等于超越自己

 逼迫自己可以激发潜能

 催眠自己能激发出潜能

 积极的暗示可以激发潜能

 成长是潜能不断激发的过程

 想要突破是潜能激发

 附录错觉测试

试读章节

视觉错觉:你的眼睛有多神奇

我们依赖眼睛去看这个世界,但我们不是生来就有这种本领,而是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为此,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研究出来一种很有趣的护目镜——戴上这个眼镜会感觉世界的一切都倒过来了。他把这种护目镜给实验志愿者戴上,然后让他们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去冰箱里拿出他们想吃的食物,结果发现,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拿到,可见,即使做最简单的事情也要依据我们的眼睛去判断。而当我们刚进入这个上下倒转的世界时,眼睛的协调能力就像一个婴儿,适应一段时间以后开始有所改进,几个星期以后几乎完全适应了这个“颠三倒四”的世界,开始能够做出正确的动作。同时,我们身体的视觉系统也是非常神奇的,它可以单独完成很多惊人的事情,但是也会错过很多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

在动物王国里,就有很多特别的眼睛。例如变色龙的眼睛,它的眼睛不但可以用十二种不同的颜色看世界。而且可以独立选择,因此,变色龙的一只眼可以看周围是否危险,另一只眼可以寻找食物。鹰的眼睛也很特别,它的眼睛可以比人类的眼睛看得更远更清楚,它在四英里之外就能够发现猎物。而我们人类的眼睛在这样远的距离内什么也看不到,总之很多动物的眼睛都能很好地配合他们的生活需要。那我们人类的眼睛擅长做什么呢?

我们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善于看到身边的人,特别是看我们喜欢的人。一个心理学家在一个热闹的夜总会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找到人眼到底在看什么。他首先找到了几名志愿者(男女都有),并在志愿者的头上安装了一个特殊的仪器,这个仪器可以记录志愿者眼睛的每一个动作和眼睛看到的每一个地方,因为眼睛是经常移动的。每秒快速移动三次,但是并不会被我们察觉。因此,只有通过某种工具来记录“眼睛的活动”,才能更清楚地让我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实验结束以后发现,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大脑潜意识的东西。这与眼球的基本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后来,眼科医生经过观察发现:血管布满整个视网膜,并且还有无数的感光细胞,让我们可以看到事物,虽然在每个眼球内都布满了过亿的感光细胞,但只有较大的锥状细胞才能见到色彩。奇妙的是每只眼只有很细的地方才有足够的锥状细胞紧密地集中在一起,让人足以有彩色的感觉。同时,视网膜中的大部分地方只能让我们看到模糊不清的影像,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地方可以看到清晰的图像。另外,在眼珠的里面有一个特别的“光点”,那个地方什么也看不到,因为那是所有血管和神经进出的地方,没有任何的感光细胞,因此也成为了我们眼中的盲点。

既然我们的眼睛有那么多的地方看不到清晰的图像,又有盲点,那么我们是如何清楚地看到世界万物呢?

其实在视网膜形成影像只是我们看事物的第一步,当我们的眼睛四处张望时,我们感兴趣的事情都出现在最敏锐的那一点,这些影像还会通过神经传输到大脑中,大脑经过分析会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东西,捕捉最清晰的画面,最终形成一个连贯的画面,即大脑接收到这些快速的影像,再造出完整流畅的影像。同时,大脑也补充了盲点的不足,因眼睛让我们看到的影像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结合所有的影像,从而组成完整的图像。

另外,人类的视觉系统非常擅长于某些事,如在人群中找出最有魅力的人,或者未卜先知一些事情,但做这些事情需要用大量的智力,因此视觉系统大约占用大脑的三分之一,但在这系统不会负荷过重的情况下,我们所能看到的东西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的大脑会有选择地放过一些事情。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有时会错过正在发生的事情,即有时我们的眼睛会产生错觉。P2-4

序言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专家丹尼尔·西蒙斯在1999年与同事一起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首先在校园内招募了一些实验志愿者,接着他们把志愿者带到一个房间里,让他们看一段经过实验者们精心制作的打篮球视频,并要求志愿者数出其中穿白色衣服运动员的传球次数,而无需理会穿黑色衣服运动员的传球次数。在运动员传球的过程中,一个穿黑色毛茸茸外套,打扮成大猩猩模样的人走进他们中间,面对镜头捶打胸膛,在镜头前停留9秒后退出。视频播完后,实验者询问志愿者是否看到“大猩猩”。结果,有一半志愿者回答没看见“大猩猩”。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么多人看不见人群中的大猩猩呢?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很多人没有看见大猩猩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或是大脑出现了某种损伤性问题,而是由于人们的无意视盲导致的,所谓的无意视盲是指当人们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个区域或物体时,他们会忽略那些他们不需要看到的东西,即使有时那些他们不需要看到的东西是很明显的。可见有时我们的眼睛会欺骗自己,让我们产生视觉错觉。但错觉不但可以发生在视觉方面,而且也可以发生在其他知觉方面。如形重错觉,最典型的例子是当我们拿起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块时,我们就会感到铁块比较重;运动错觉,最典型的例子是当我们坐在正在开着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景色时,就会感觉车窗外的一切都在移动。

可见,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歪曲知觉。那么,错觉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导致我们产生错觉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生理和意识两个方面,生理方面主要体现在:感知条件不佳,客观刺激不强烈、视觉功能减退、听觉功能减退。意识方面主要体现在:情绪、想象、暗示以及意识障碍等。

生活中,错觉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利用运动错觉,调整服务手段;利用色彩错觉,对房间进行装饰;利用视觉错觉,享受3D电影的真实感等等,都是积极的影响。而常见的错觉重听的人常会听错别人说的话;晚上行走在旷野的人,由于心中恐惧,会把树木当成人形,把自己的脚步声误认为是有人在追赶;对亲人的长久悬念,会把风声误认为有人敲门等待,都是错觉对我们的消极影响。

在本书中作者用生动而幽默的语言揭示了生活中常见的视觉错觉、记忆错觉、听觉错觉、色彩错觉、爱情错觉、时间错觉、自信错觉、潜能错觉等九大错觉。通过阅读本书,你所懂的、你所见的、记住的、以为的、知道的等,也许,全都不是真实的。你可以对照这本书,把它们从你错觉的阴影下揪出来,一一克服、改正,你会对世界有新的视角,对生活有新的感受,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错觉心理学(有图也没有真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80478
开本 32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2014309969
中图分类号 B842.2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9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