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在生日前一天的梦中发生的故事。她和几个玩伴突发奇想,要去寻找传说中的许愿树,以达成自己的愿望。她途中结识一个红头发的奇怪男孩,陪她一起去寻找许愿树。他们一路上碰到很多奇怪的事情,也明白了许多道理……寻找之路,也是一趟成长之旅。故事带有魔幻色彩,极富想象力。
本书是文学大师福克纳创作的唯一一本童书。
图书 | 许愿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在生日前一天的梦中发生的故事。她和几个玩伴突发奇想,要去寻找传说中的许愿树,以达成自己的愿望。她途中结识一个红头发的奇怪男孩,陪她一起去寻找许愿树。他们一路上碰到很多奇怪的事情,也明白了许多道理……寻找之路,也是一趟成长之旅。故事带有魔幻色彩,极富想象力。 本书是文学大师福克纳创作的唯一一本童书。 作者简介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出生于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5岁时随家人迁至牛津,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这个小镇度过。他从小爱好阅读,但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只在密西西比大学待了一年多。青年时参加过皇家空军,但未正式参战,之后短暂游历过欧洲。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以写作为业,30年代曾为好莱坞写电影剧本解决经济问题。 他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12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哗与骚动》(1929)、《我弥留之际》(1930)、《押沙龙,押沙龙!》(1936)、《八月之光》(1932)等。这些小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福克纳成为欧洲现代主义小说创新潮流转移到了美洲大陆的象征。1949年,威廉·福克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许愿树》无目录 导语 《许愿树》是文学大师威廉·福克纳创作的唯一一本童书,配以精美的插图。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在生日那天突发奇想,要去寻找传说中的许愿树,以达成自己的愿望。她途中结识一个红头发的奇怪男孩,陪她一起去寻找许愿树。寻找之路,他们碰到很多奇异的事情……故事充满冒险,极富想象力。 精彩页 “起床。”那个男孩又说了一遍。 “我还没穿衣服呢。”她说。 “不,你穿了。”男孩回答,“快起床。” 她掀开被子下了床,可以肯定的是,她确实穿好了衣服——鞋子、长袜、崭新的紫色裙子、有着与她眼睛的颜色相配的丝带。红发男孩走到窗前,脸贴着玻璃往外看。 “还在下雨吗?”她问,“昨天晚上在下雨。” “过来看看吧。”男孩说。她走过去站在他身边,从窗口看外面黑色的大树,它们在雨中垂着光秃秃的枝条。 “我希望在我生日这天不要下雨。”她失望地说,“我觉得今天雨会停的,你说呢?”红发男孩看了她一眼就走开了,接着他推起了窗户。“哦,不要打开!”她尖叫道,但很快她就沉默了,因为随着窗户的升起,她看到的不再是雨和冬天里黑色的树,而是一片轻柔的弥漫着紫藤花芬芳的薄雾。在薄雾中,她听到从远处传来一个细微的声音:“下来,达尔西!下来,达尔西!”她透过上扇窗的玻璃往外看,看到的是雨和黯淡的黑树,但是越过打开的窗,则是轻柔的泛着紫藤花香的薄雾和很多声音在喊:“下来,达尔西!下来,达尔西!” “咦?真是太奇怪了!”她说,看着那个红发男孩,他正忙着在他巨大的书包里掏着什么。 “那是因为今天是你的生日。”他解释说。 “但是这种事情我以前过生日的时候从来没发生过。” “一切皆有可能。”红发男孩回答,同时从书包里掏出什么东西,“这也是生日之所以成为生日的原因。嗯,就是在你生日的前一晚——”他用闪烁着奇异金色光斑的眼睛看了她一眼,“如果你上床时先迈左脚,睡觉前把枕头翻过来,就可能会发生奇迹。”他又明确地补充了一句。 “啊,我昨天晚上正是那样做的,”她说,“但是谁在喊我呢?” “为什么不朝下面看看呢?”红发男孩建议道。于是,她探身窗外,将头伸进那温暖芳香的薄雾里,从下面正抬头望着她的是爱丽丝、迪克和乔治,他们就在街对面。 “下来呀,达尔西!” “等着我!”她对他们喊。那个红发男孩又出现在窗边,手里拿着一个大约六英寸高的玩具梯子。他把梯子举到嘴边,对着它吹气,梯子立刻开始变大变长。红发男孩又鼓嘴又吹气,梯子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长,直到它的一头抵达地面。达尔西爬下来的时候,爱丽丝把梯子扶得稳稳的。 “终于起床了,是吗,瞌睡虫?”乔治问。迪克跟着起哄:“瞌睡虫!瞌睡虫!”他还是个小孩子.总爱学别人的话。 红发男孩也从梯子上爬下来,然后弯下腰,用手指按了一下梯子上一个小小的闪光的按钮,一股气体从梯子中散发出来,接着它又变成了一个六英寸高的玩具梯子,红发男孩把它放回书包里。“我是莫利斯。”他简短地介绍道,用他闪烁着金色斑点的眼睛把爱丽丝、迪克和乔治打量了一遍。“走吧。” 薄雾就像一顶巨大的帐篷在四周笼罩着他们,一阵温暖的微风拂过,飘溢着紫藤花的芳香。他们穿过草坪走到街上,红发男孩又停住了脚步,“对了.”他说,“我们怎么去呢?走路,坐汽车还是骑马?” “小马!小马!”达尔西和乔治兴奋地叫起来。迪克也说:“小马!小马!想要‘起’小马!”但是爱丽丝不想。 “不,不行,”爱丽丝说,“我和迪克不能骑马,还有你,达尔西,你也不能骑马。” “哦!爱丽丝!” “不,不行!”爱丽丝重复说道,“你知道你妈妈不会允许你骑马的。” “你怎么知道?”达尔西说,“她没有说我不能。” “她没有说,是因为她不知道你要去骑。我估计就像我们现在这样走,也可以到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 “哦,爱丽丝!”达尔西说。 迪克还在旁边起哄:“‘起’小马,‘起’小马!” “爱丽丝和迪克可以乘马车,”红发男孩建议,“你不会害怕一辆马车,对不对?” “我想不会。”爱丽丝迟疑地说,“达尔西最好也坐马车。” “不,我想骑马,求你了,爱丽丝。” “这些小马很温顺,”红发男孩说,“看。”他把手伸进书包,拿出一只比松鼠大不了多少的设得兰矮种马,马身上有红色的缰绳、小小的银铃和红色的马鞍。达尔西开心地尖叫起来,迪克想爬上红发男孩的腿。 “我的!我的!”乔治喊道,“首选!我要求首选!” “我的小马,我的小马!”迪克也叫起来,“我的‘瘦’选小马!” “你们都等等。”红发男孩说,他把小马举过头顶,小马的小蹄子还在他的手里刨着、划拉着。“现在,都靠后站。” 于是他们都往后站了站,红发男孩跪下来把小马放在地上,把嘴巴对准马鞍的鞍头开始吹气。他不停地吹,小马变得越来越大,一边还踢蹬着脚,抖动着缰绳上的铃铛;红发男孩跪直身体继续又鼓嘴又吹气,接着又站起身体来吹气,小马也变得越来越大。最后,他抬起头。 “看,”他说,“对你来说够大了吗?” “这是给谁的?”爱丽丝连忙问道。 “我的!我的!”乔治和迪克同时叫起来。 “不,这是给达尔西的。”红发男孩说。 “那你把充气放掉一些吧,”爱丽丝立刻说,“这对达尔西来说太大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许愿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威廉·福克纳 |
译者 | 译者:王梅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1121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5 |
出版时间 | 2016-04-01 |
首版时间 | 2016-04-01 |
印刷时间 | 202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小学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70 |
CIP核字 | 2015264992 |
中图分类号 | I712.88 |
丛书名 | |
印张 | 3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9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