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约翰·厄普代克小说叙事艺术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伦理叙事的视角,针对学界对厄普代克小说创作中“无话可说”“道德模糊性”等争议,深入分析其小说伦理叙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尤其关注索伦·克尔凯郭尔、卡尔·巴特等思想家对他小说创作思想的深刻影响,创新性构建了处境化叙事、悲剧化叙事、无权威化叙事三个叙事维度,并结合现代叙事学理论,深入剖析这一深层叙事模式的构成要素和功能机制,进而探究厄普代克小说如何把伦理意图艺术性地转化为小说叙事的创作艺术。 作者简介 谭志强,文学博士,潍坊学院文学院比较文学教研室讲师。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以独立/第一作者在《齐鲁学刊》《贵州民族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山东省202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一项。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英美文学。 目录 序一 精神纾困与伦理重建——谭志强《约翰·厄普代克小说叙事艺术研究》序 杨守森 序二 张志庆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厄普代克小说创作及其争议性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厄普代克小说叙事艺术的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厄普代克小说叙事中的伦理 第一节 厄普代克小说中的美国文化困境 第二节 厄普代克小说中的美国宗教信仰乱象 一 小说中“失职”的牧师形象 二 性作为“应急宗教”的幻象 三 电影纾困的幻象 第三节 厄普代克的精神纾困探求 第二章 厄普代克小说叙事艺术中的处境化 第一节 厄普代克创作思想中的处境观 一 厄普代克处境观的内涵 二 处境观中的“恐惧” 三 处境观中的两难选择 第二节 性与宗教关系主题与处境化叙事 一 伦理困境与处境化重释 二 “中间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三节 厄普代克婚姻小说的处境化叙事 一 婚姻小说中的“婚姻困境” 二 “婚姻困境”的处境化转换 三 重返“伊甸园”:两性关系的现代反思 第四节 处境化叙事与小说的道德模糊性 一 处境化叙事与人物形象塑造的道德模糊性 二 作为一种叙事策略的道德模糊性 第三章 厄普代克小说叙事艺术中的悲剧化 第一节 厄普代克小说的悲剧性 一 厄普代克小说悲剧性的宗教内涵 二 厄普代克小说中的悲剧性表现 第二节 厄普代克小说中的悲剧化叙事 一 喜剧形式与悲剧性内涵 二 死亡主题与悲剧化叙事 三 欲望主题与悲剧化叙事 第三节 悲剧化叙事与心灵救赎 一 绝望与救赎 二 背离与回归 第四章 厄普代克小说叙事艺术中的无权威化 第一节 作为叙事策略的无权威化 一 无权威化叙事的内涵 二 无权威化叙事与精神纾困 第二节 无权威化叙事中的独白与琐碎化叙事 一 独自式叙事 二 琐碎化叙事 第三节 无权威化叙事中的“对话” 一 内心对话的镜像 二 小说中的“失语”与“失语者” 三 小说中“错位的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约翰·厄普代克小说叙事艺术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谭志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923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9 |
出版时间 | 2021-11-01 |
首版时间 | 2021-11-01 |
印刷时间 | 202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18 |
CIP核字 | 2021197476 |
中图分类号 | I712.0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