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梅里美/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大师梅里美最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小说文笔洗炼、叙事清晰、内涵丰富、情节紧凑,将瑰丽的异域风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性格迥异的人物结合起来,形成鲜明的画面,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中难得一见的手笔。他的代表作《卡尔曼》经法国作曲家比才改编成歌剧《卡门》,更使他名传遐迩,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法国作家之一。本书配上了精美的插图,文与图相得益彰。

内容推荐

梅里美(1803—1870),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的小说文笔洗练,叙事清晰,内涵丰富,情节紧凑。他在中短篇小说领域独树一帜,堪称大师,代表作有《高龙芭》《卡尔曼》等。《卡尔曼》被著名作曲家比才改编成歌剧《卡门》,更使他名传遐迩,成为最受人喜爱的法国小说家之一。本书收入梅里美最为脍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说。

目录

马铁奥大义灭亲

勇克棱堡

塔曼戈喋血贩奴船

西班牙来信——寄与巴黎杂志社社长

炼狱之魂

伊尔的美神

高龙芭

卡尔曼

试读章节

勇克棱堡

我有位当兵的朋友,几年前在希腊患热病去世了。他生前给我讲过他参加的第一次战事。我对他的叙述印象十分深刻,因此一有空便凭着记忆把他所讲的写下来。下面就是故事的内容:

我于九月四日晚间抵达团队,便到宿营地去见上校。他对我的态度最初比较粗暴,但看过B将军的介绍信以后态度便有所转变,和我说了几句客气话。

他把我介绍给刚执行侦察任务归来的上尉队长。这位队长当时我还不认识,生得身材高大,头发棕色,脸上表情严厉,令人望而生畏。他是行伍出身,在战场上挣得了官衔和十字勋章。他的声音沙哑低沉,和他巨人般的身躯很不相称。听人说,他的声音之所以如此奇怪是因为伊埃纳一役喉咙被子弹打穿的缘故。

听说我是枫丹白露军校毕业生,他做了个鬼脸,说道:

“我的中尉昨天刚刚战死……”

我明白他的意思是说:“你应该接替他的位置,但你难以胜任。”一句带刺儿的话已经来到我的唇边,但我强自咽了回去。

切维里诺棱堡与我们营地有两倍大炮射程的距离。此刻月亮已从堡后升起,又大又红,初升的月亮一般都是这样,但那天晚上,我觉得它特别大。棱堡在光华闪烁的月轮衬托下,黑黝黝的,像火山爆发时圆锥形的山峰。

我身旁的一个老兵注意到月亮的颜色。

“月儿很红,”他说道,“这是个信号,要攻占这个坚固的棱堡将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我一向迷信,这种预兆,尤其是在这种时候,使我深感不安。我躺下来,但睡不着。起来踱了一会儿,遥望切维里诺村外蜿蜒起伏的山峦上无边的灯火。

当我觉得夜间清凉刺骨的寒气已经凉透了我的血液以后,便回到篝火旁,把身子紧紧地裹在斗篷里,闭上眼睛,希望能一觉睡到天亮。但睡意久久不来,我的思想不知不觉地蒙上一层忧伤的色彩。我自忖,在这平原上十万大军当中,我没有一个朋友,假如受伤,一定会被送进医院,受到一些不学无术的外科医生马虎的治疗。我想起了过去听到的有关外科手术的传闻,一颗心怦怦直跳,便下意识地把手帕和公文包当作铁甲放在胸前。我疲倦极了,时刻都想打盹,但不祥的念头却又不断地猛烈袭来,使我霍然惊醒。

困倦终于占了上风,当起床鼓敲响的时候,我已经酣然睡着了。我们排成战斗队列,点了名,然后又把枪架起来,从一切迹象看,当天将可以平静度过。

三时左右,一个副官带来了命令,要我们拿起武器。狙击兵在平原散开,我们跟在他们后面缓缓前进。二十分钟后,俄军前哨全部撤回到棱堡去了。

一队炮兵布置在我们右面,另一队在左面。两队的阵地都突出在我们前方并开始向敌人射出猛烈的炮火,敌人也坚决还击。不久,切维里诺棱堡便消失在滚滚的硝烟之中。

我们的团队有洼地作掩护,俄军的炮火几乎对我们构不成威胁。再说,射过来的炮弹很少(因为他们主要向我们的炮兵射击),都从我们头顶飞过,顶多爆炸时溅过来一些泥土和小石块而已。

我们一接到前进的命令,我的上尉队长便注意地看着我,使我不得不用手捋了两三次我刚留的胡子,尽可能装出无所谓的神情。再说,我并不害怕。我惟一感到担心的是别人以为我会害怕。那些毫无杀伤力的炮弹更进一步使我保持英勇镇静的形象。但我的自尊心告诉我,我正冒着一种真正的危险,因为我的确处于炮队的火力之下。我非常高兴自己如此镇定自若,而且正想象将来在普罗旺斯大街B夫人的沙龙里叙述攻占切维里诺棱堡时那种得意的心情。

上校来巡视我们的连队,他对我说:

“这样的开始,你会感到不够劲儿的。”

我威风凛凛地笑了笑,一面掸着衣服的袖子,因为一颗炮弹落在离我三十步远的地方,掀起了一点尘土,把我的袖子弄脏了。

看来,俄国人已经发现他们的炮弹没有奏效,因为他们改用开花弹,这样就比较容易击中我们所在的洼地。一块相当大的弹片打掉了我的军帽,把我身旁的一个兵打死了。

“我祝贺你,”当我去捡军帽的时候,上尉对我说道,“你这一天算是平安无事了。”

我知道军中流行一种迷信,认为“罪不二罚”这一格言不仅适用于法庭,也适用于战场。我傲然地把军帽戴上。

“这简直是毫不客气地要人脱帽致敬。”我尽量说得有风趣一点。

从当时的情况看,这一谐而且谑的笑话显得妙不可言。

“我祝贺你,”上尉又说道,“你不会再有什么事了,你今晚就指挥一个连,因为我觉得我的大限到了。每次我受伤的时候,我身旁的军官总会中颗流弹,而且,”他压低声音,几乎有点惭愧地接着说道,“他们的姓都是以字母P开始的。”

我不以为然。换了别人,也会和我一样做。也会和我一样,听了这些预言般的话语而怦然心动。作为新兵,我觉得不能把自己的感觉告诉任何人,而且应该总摆出一副冷静和果敢的态度。

半小时以后,俄军的炮火显然已经减弱,于是我们从掩蔽处走出来,直取棱堡。

我们的团队由三个营组成。第二营奉命从入口处迂回,包抄棱堡。余下两营负责正面攻击。我属于第三营。

我们从掩体里冲出来时遭到多次火枪的扫射,但损失不大。子弹呼啸使我有点惊讶,不时回过头去。伙伴们因此和我开了几句玩笑,他们对此已习以为常了。

“不管怎样。”我心里想道,“打仗并非如此可怕。”

我们跟在狙击兵身后跑步前进。突然间,俄军大喊了三声乌拉,清清楚楚的三声,然后便不响了,射击也停止了。

“我不喜欢这种沉寂,”上尉说道,“对咱们来说,这并非好兆头。”

我觉得我们的人声音太大了一点,内心不禁把他们乱糟糟的喧闹声和敌人庄严的沉默作了一番比较。

我们很快便冲到了棱堡的下面。周围的栏栅已经被我方的炮弹击毁,泥土也翻了起来。战士们一面冲向这些新造成的废墟,一面高呼“皇帝万岁”,喊叫过那么久的人居然还能叫得如此响亮,简直使人出乎意料。

我抬起眼睛一看,当时的景象叫我一生难忘。大部分硝烟向上升起,像顶盖一样悬挂在离棱堡二十英尺的上空。透过一层淡蓝色的烟雾,可以看见俄军的精锐部队举着枪,像雕像般纹丝不动地站在半毁的胸墙后面。我还看见每一名士兵都用左眼瞄准我们,右眼被举着的步枪遮住。在离我们数英尺的一个炮眼里,一名士兵手拿点火棍,站在一门大炮旁边。

我战栗了一下,觉得自己最后的时刻到了。

“舞蹈即将开始,”上尉大叫了一声,“晚安!”

这时我听见他说的最后几句话了。

棱堡内一通鼓响。只见所有步枪一律枪口朝下。我闭上眼睛,听见一声可怕的巨响,接着是阵阵的叫喊和呻吟。我睁开眼睛,很奇怪自己居然还活着。棱堡重又被笼罩在硝烟里。我身旁的战士死伤枕藉,上尉躺在我脚下,头被炮弹打得粉碎,脑浆和鲜血溅了我一身。全连人只剩下六个战士和我自己。  这场大屠杀之后,有一阵子大家都惊呆了。上校用剑尖挑着自己的军帽,率先爬上胸墙,一面高喊:“皇帝万岁!”所有仍然活着的人立即随他奋身而起。后来发生的事我几乎都记不得了。我们冲进了棱堡,也不知怎样进去的。我们就在彼此都看不见的浓烟中展开肉搏。我觉得自己砍中了人,因为我的军刀沾满了鲜血。最后,我听见有人喊:“胜利了!”浓烟逐渐消失,我看见棱堡地上满是鲜血和死人。尤其是那些大炮,简直就被掩埋在尸骨下面。大约还有两百人没有倒下,都是穿法国军服的。他们乱糟糟聚拢在一起,有的往步枪里装弹药,有的揩拭自己的刺刀。他们一共抓了十一个俄国俘虏。

上校仰面朝天,浑身是血地躺在棱堡入口处的一辆弹药车上。几个士兵在他周围忙碌着,我走上前去。

“那个资格最老的上尉在哪儿?”他问一位中士。

中士意味深长地耸了耸肩膀。

“资格最老的中尉呢?”

“昨天到的那位先生在这儿。”中士的声音十分安详。

上校苦笑了一下。

“那么,先生,”他对我说道,“您就全权指挥了。请您迅速用这几辆车子加固棱堡的入口,因为敌人还有力量。不过C将军会派人支援您的。”

“上校,”我问他道,“您的伤很重吗?”

“完……亲爱的,不过,棱堡攻下来了。”

P16-21

序言

十九世纪法国文坛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极一时之盛。巴尔扎克、雨果、左拉、缪塞……等等都是光华夺目的名字。他们的作品或以博大精深见长,或以优雅清丽著称,而普罗斯佩·梅里美(1803—1870)则以文笔洗练,叙事清晰,内涵丰富,情节紧凑的特色在中短篇小说的领域中独树一帜,堪与各大名家并列。尤其是描写波希米亚人(即吉卜赛人)的性格、生活和习俗的《卡尔曼》被著名作曲家比才编成歌剧,辉映世界艺术的殿堂,更使他名传遐迩,成为最受人喜爱的法国小说家之一。

梅里美的艺术天赋来自他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均擅长绘画。父亲当过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公会的议员,站在新兴资产阶级一边,反对没落的封建制度。王政复辟时期被流放。梅里美从小在艺术的氛围中成长,既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又从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中感受到了伟大时代的脉搏,这无疑对他日后文学创作的风格和倾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青年时代他曾经奉父命攻读法律,并取得律师的资格,但归根结底,他所喜爱的仍然是文学创作。一八二五年,他开始在这方面崭露头角。他化名写的短剧《克拉拉·加苏尔戏剧集》获得成功。一八二八、一八二九年梅里美陆续发表了描写十四世纪法国农民起义,反对封建压迫的历史剧《雅克团》及反映十六世纪法国封建王室和反动教会屠杀宗教改革者的历史小说《查理九世时代轶事》,显露出了文笔简洁明快的特点,也立场鲜明地表现了内心的爱与憎,使读者在客观的叙述下,明确无误地看到了作者的政治倾向。

同一年,梅里美开始创作短篇小说,并专心致志往这个方向发展,写出了一连串脍炙人口的名篇。如一九二九年发表的《马铁奥大义灭亲》以洗练的笔触,使法国科西嘉岛粗犷的民风呈现在读者眼前。小说描写一位仗义疏财,连官府也惧怕三分的江湖豪杰,因爱子贪图小利,出卖了被官军追捕的绿林好汉,损害了家族的名誉,于是大义灭亲、杀子以谢天下。马铁奥这个人物使我们联想起《水浒传》中的梁山义士。他为了顾全绿林豪客间的义气,不惜手戕亲子。这种做法,今天看来似乎荒谬,但在封建社会,却是江湖人士维护彼此之间的团结所必须采取的手段。小说的中心人物马铁奥形象饱满,虽没有连篇累牍的描绘,给人的印象却十分深刻。

同年,梅里美又在《法兰西杂志》上发表了另一个短篇小说《勇克棱堡》,重现了一八一二年九月法国军队攻克俄军在莫斯科附近一个呋堡的英勇战绩。法军官兵前仆后继,终于在高喊“皇帝万岁!”声中冲进了棱堡。应该指出,梅里美在完成这篇小说的创作时,拿破仑失败已经是十四年前的事了。但人民虽然身处王朝复辟时代,却没有忘记拿破仑叱咤风云,法兰西军队横扫欧陆各封建王朝的辉煌岁月。作家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曾经这样写道:“请您想想,如果连作战的英雄气概也失去了,那么法兰西民族还剩下什么呢?”由此可见,梅里美对过去充满了依恋之情,而不是追逐时尚,向复辟王朝唱赞美歌。

梅里美小说的主题不仅有对过去英雄时代的怀念,也有对当代社会丑恶现象的鞭挞。他继承了十八世纪先贤如孟德斯鸠、伏尔泰的人道主义传统,写出了揭露和批判贩卖黑奴这种罪恶行径的名篇《塔曼戈喋血贩奴船》。小说的主人公塔曼戈是非洲部落的酋长,也是掳掠和贩卖自己同胞的人贩子。他和白人船长勒鲁勾结,干着这罪恶的营生。不料天网恢恢,后来也被狡诈凶残的船长掳上了贩奴船,与前一天被他卖给白人的黑奴一样监禁在舱底,忍受着非人的对待。他逐渐从迷惘中清醒过来,鼓动黑奴奋起反抗。他的转变获得了同胞们的原谅。经过一场浴血苦战,以他为首的黑奴把船长和所有的船员杀光,但是却没有能力驾驭那艘“只听从白人命令”的帆船,返回非洲。在海上漂流的过程中,黑人们一个个饥渴而死。只有塔曼戈一人半死不活地被一艘英国船救起,但亦难以还乡,终于悲惨地在伦敦了却残生。这篇小说文笔朴实无华,没有令人厌烦的心理描写,有的只是强烈的讽刺,除了对贩奴的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之外,还揭示了一条真理,就是:一个民族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否则,即使获得了解放也难以保卫并最终会再度失去宝贵的自由。塔曼戈和他的同胞打碎了身上的枷锁,但却不懂得使用罗盘和船帆,终于也逃脱不了悲惨的结局。

随着《塔曼戈喋血贩奴船》的发表,梅里美短篇小说的创作开始进入高潮。一八三○年六月,他遨游梦寐以求的西班牙。旅途所至,广泛搜集各地的民风和传说,以充实自己的文学创作。这期间,他写了书信体的游记《西班牙来信》,对西班牙斗牛的风俗和异邦人物,甚至当地行刑的经过都有精辟的描绘,词句简练,往往着墨不多,而人物和情景已跃然纸上。

梅里美兴趣广泛,涉猎颇多,举凡历史、考古、哲学,甚至星相学,都有很深的诰诣、并精通多种语言,除了拉丁语、希腊语和一般的欧洲语言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英语外,对吉卜赛语(即波希米亚语)也有研究,这一点在以后的作品如《伊尔的美神》、《卡尔曼》中充分显示出来,使作品增加了不少与众不同的韵味和异国情调。他是少有的把语言研究的知识与文学创作结合得天衣无缝的作家之一。

一八三四年,他被任命为历史文物考察官。这一职务给他提供了周游列国、广泛接触各地风土人情的机会,陆续发表了叙述西班牙传说中的风流浪子唐璜如何放下屠刀、改恶从善的《炼狱之魂》和充满神秘色彩的《伊尔的美神》。

一八三九年,梅里美与好友司汤达联袂同游科西嘉。这次行程中耳闻目睹的一切重又唤起他在写《马铁奥大义灭亲》时所产生的创作冲动。这个地中海的岛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原属意大利,一七六八年才割让与法国。但居民始终保留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语言,并不把自己看做是法国人。爱好研究和猎奇的梅里美像探险者进入神秘而未经开垦的处女地一样,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欣然命笔,写下了传世之作中篇小说《高龙芭》。小说记录的是科西嘉岛上特有的“家族仇杀”这一古老风俗,即家族中一个成员受辱或被害,其他成员有向对方及其家族复仇的责任,这种仇杀代代相传,迄无了期。小说不仅塑造了高龙芭这个有智有勇的科西嘉少女的形象,还把她与英国上流社会的小姐莉迪亚作了比较,一个是大自然的女儿,纯朴粗豪,另一个是文明社会的千金,温文典雅,各有其可爱之处,但作者似乎对前者情有独钟,不吝笔墨,而以后者为烘托,形成巨大的反差,加上十九世纪科西嘉的山川景物,使人有处身于另一个世界的感觉。全篇情节紧凑,结构严密,达到了无懈可击的程度。而对绿林好汉的描写,比《马铁奥大义灭亲》又进了一步,给人的印象是,这些得罪了官府而亡命山林草泽的所谓强盗,并非一味作奸犯科之辈,他们获得人民的同情,在关键时刻,能够冒被抓入狱的危险,挺身而出,伸张正义。他们与那个因王朝复辟,靠关系当上了村长,横行乡里,随意杀人的律师之间的区别是善与恶、正与邪的区别。这就是表现在人物刻画上作者的美学观点。山村野人,化外之民,比起文明绅士、多谋律师,自有其可爱之处。

一八四三年,梅里美以考古和研究历史文物的成绩被选为铭文和美术学院院士,翌年,又获得了法兰西学院院士的荣衔。此时,他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一八四七年发表的《卡尔曼》使他名垂不朽。这部脍炙人口的名篇其实无须介绍,凡是对外国文学稍感兴趣的人无不知道那个桀骜不驯、大胆泼辣、敢爱敢恨、把自由看得高于一切的波希米亚姑娘。她视国家律例和社会道德如无物,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小说把故事的情节和波希米亚人这个民族的研究结合在一起。卡尔曼是否就是这个四海为家、没有祖国的民族的缩影呢?这个问题我们留给历史学家、人种学家和民俗学家去回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波希米亚人热爱自由,他们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愿意无拘无束地生活。他们都鄙视现代文明,所以往往被看做是现代社会中未开化的野人。梅里美把何塞和卡尔曼这两个人物作了比较。当何塞触犯了法律,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叛逆者的时候,他是卡尔曼的同路人,而一旦他心中萌生了嫉妒这一文明人自私的感情时,他们之间便产生了裂痕,终于演变成水火不容的矛盾。这种冲突是文明与自然的冲突,是桎梏与自由的对立,即使何塞最后让步,卡尔曼仍忠于自己的理想,知道他们之间这种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将来也必然会以这种或那种形式重现,故而拒绝屈服,宁死也不妥协,因为她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已经破灭,她的精神支柱崩溃,生命对她也就无所谓了。而何塞则为了爱情,宁愿放弃到美洲安分守己地过日子,答应重操走私的旧业,在最后关头表现动摇。两个人物,两种性格,对比何其鲜明。何塞表面是铮铮铁汉,其实内心软弱,卡尔曼外貌娇媚而意志坚强。相形之下,更显得卡尔曼对理想的忠贞。无论世人从何种角度,对卡尔曼有什么看法,也不能不承认这一点。这也许就是卡尔曼这个人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缘故。

从一八四八年起,梅里美出入宫廷,成为拿破仑三世之妻王后欧仁妮沙龙的常客,宴游征逐,过着上流社会声色犬马的生活。壮志消沉,一连十多年,没有再从事写作。即使后来重新提笔,也无非为了娱悦沙龙中的贵妇名媛,不是格调不高,便是充满神秘主义色彩,无复《高龙芭》、《卡尔曼》那样动人心弦的佳作了。

梅里美不是多产作家。除了初期的几个短剧和两部长篇之外,只给我们留下二十来部中短篇小说。但这些已足以使他的名字与十九世纪的各个名家并列。从作品内容的广泛、反映时代的深度上看,梅里美比起他们似乎稍逊一筹,但其风格、技巧和艺术魅力却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地步。正如他的挚友、《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所说,梅里美的风格和行文“干净利落”、“不事雕琢”。的确,梅里美的小说没有冗言赘语、令人厌烦的细节描写和心理分析,像一位丽质天生的少女,不必借助脂粉,自有倾国倾城的风韵。拿《高龙芭》和《卡尔曼》这两篇作品来说吧,不仅内涵丰富,情节曲折,在别的作家笔下,大可以写成洋洋数十万字的巨著,但梅里美却去枝刈蔓,将之浓缩成数万字的中篇,叙事清晰,层次分明,内容紧凑,无多余之笔而有感人之力。这是和他g年的家庭影响分不开的。他父亲是画家,他自己也有绘画的天赋,至今还留下一册素描集,而素描的特点正是线条清晰,意在传神而不加渲染。这一特点使用到文学创作上便是文句洗练、语言简洁,不以篇幅取胜,而以情节见长。梅里美在文学生涯中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文学形式。历史文物考察官的职务又给他提供了周游各地的机会,加上本身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使他的作品充满异域风光和情调。在这层意义上,梅里美的中短篇小说能够获得世人的欣赏也就不足为奇了。

张冠尧

一九九七年十月于北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梅里美/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梅里美
译者 张冠尧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79537
开本 32开
页数 3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8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4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