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21辑)
内容
内容推荐
道德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在道德情境下如何扬善弃恶的经验科学,是心理学与伦理哲学的交叉学科。道德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尤其是在社会经历重大变革的时代,道德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体健康发展,更关系到一个社会如何“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问题。本辑主题为“道德心理学”,旨在研究和揭示道德心理学的理性主义偏差以及道德教育、道德学习的心理研究进展,包括“人性基础”、“人格美德”、“文化教养”、“问题矫正”和“生态环境”五个栏目。希望借此能较为全面地展示心理学界在道德发展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新时代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简介
杨宜音,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2010—2014),《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社会心理学和转型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社会心态、价值观及其变迁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心理学报》《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
目录
何以为德?道德教育的心理基础与道德学习的路径探讨(代卷首语) 吴胜涛 杨韶刚 袁杰 胡晓晴
人性基础
道德资本的价值转化效应 王从余 喻丰 柏阳 彭凯平
受害者正义感与人际宽恕:社会价值取向的作用 吴胜涛 张燕 于洪泽 樊俊伶 李馨婷
受害者正义感与背侧脑岛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关联研究 王晓明 何毓文 金悦宁 高连禄 刘钰婧 周媛
人格美德
宽容对小学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友谊质量、敌意归因的中介作用 张春妹 张安琪 朱小玲 杜丽虹
人心秩序:敬畏特质及其对腐败行为意向的抑制效应 赵欢欢 张和云 许燕
文化修养
个体化与新家庭主义视角下的孝道观念演变 杨曦
父母控制对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张彦彦 董晓杰 王虹予
素食动机、行为反馈与应对策略初探:一项质性研究 刘潇肖 蔡崧吟 宋璐阳 曾雅丽
问题矫正
道德声誉在第三方惩罚违规者行为认知中的作用 王博 毕重增
程序公平性和结果有利性对儿童程序正义判断、结果满意度与权威接纳意愿的影响 徐华女 洪慧芳
生态环境
宜人性之殇:收入不平等对国家宜人性人格与国民健康指标间关系的系列负性调节效应 陈浩 洪斌 赖凯声
不幸的道德:运气越差越功利主义 刘传军 廖江群
自我类别化对社会参与的影响 陈满琪 陈睿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21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杨宜音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93863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5
出版时间 2021-12-01
首版时间 2021-12-01
印刷时间 202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06
CIP核字 2021232079
中图分类号 C912.6-0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4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5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