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论文主旨在纠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王遵绝无功业之说。列举史实,证述遵在东晋初年,团结江东境内诸政治社会力量,共同抵御北方盛强胡族之侵略。当时中国之文化,因而得以保存,故其功实不可没。文中又分析南来北人之社会階層及居住地域,并论其与后来南朝史事之关系。篇末附载近年广州出土晋墓磗铭,亦可供治史者之参证。
图书 | 金明馆丛稿初编(精)/陈寅恪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此论文主旨在纠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王遵绝无功业之说。列举史实,证述遵在东晋初年,团结江东境内诸政治社会力量,共同抵御北方盛强胡族之侵略。当时中国之文化,因而得以保存,故其功实不可没。文中又分析南来北人之社会階層及居住地域,并论其与后来南朝史事之关系。篇末附载近年广州出土晋墓磗铭,亦可供治史者之参证。 内容推荐 陈寅恪先生一生为文,以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为其学术生涯之道德坐标。先生著作等身,遗泽后世,独开史学研究之全新天地,其人格力量为后人所仰止。本书谨以先生执教期间备课讲义及其它零散史学原稿结集出版,为海内首次付印。遵先生生前愿望,全书采用繁体字竖排,人名、地名、书名均不加符号注明,一般采用通行字,保留少数异体字。 目录 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 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业后 述东晋王导之功业 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 崔浩与寇谦之 支愍度学说考 桃花源记旁证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书魏书萧衍传后 读哀江南赋 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 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 论唐代之蕃将与府兵 李太白氏族之疑问 书唐才子传康洽传后 论韩愈 读东城老父传 刘复愚遗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问题 四声三问 从史实论切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金明馆丛稿初编(精)/陈寅恪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寅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3183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13 |
版次 | 2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79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首版时间 | 2001-06-01 |
印刷时间 | 200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52 |
丛书名 | |
印张 | 26.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59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