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河的一滴(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每个人都是大河中的一滴水。”我们得承认人是微渺的存在。无论怎样积极地生活,总会有陷入绝望的至暗时刻。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了,一种无力感席卷全身。此时,五木宽之平静地说,失败的人生也没有关系啊,人光是活着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他借助佛陀和亲鸾的思想,从负面思考的角度出发,坦诚讲述了人在看不到未来的时代如何生存的思考和见解,震撼人心。
《大河的一滴》出版至今,累计销量已过320万册。疫情时期,更是给身心受伤的日本人带来了无尽的疗愈。2020年再版,仅3月就紧急加印30多万册,被称为“打破疫情时期不安的生存哲学”。
作者简介
徐静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专著有《梁实秋:传统的复归》(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1923—1946)》(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等9种,译著有《白河夜船》《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魔都》等16种,编著有《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等12种。曾在日本神户大学、东洋大学、京都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教授。
目录
每个人都是大河中的一滴水
为何会有蓦然感到心绪低落的一天
人生是痛苦和绝望的连续
佛陀是从极端的负面思考出发的
人生不必抱有任何期待
对微小的凡人的共鸣
少年时代在大同江畔感受到的
人死了以后去向了哪里
我宁可认为“地狱是一定的”
谛视作为大河中一滴水的自己
当沧浪之水浑浊的时候
有一句短语曰“善者逝去”
屈原的愤怒与渔夫的歌声
这个世界没有真实吗
当水浑浊的时候,洗濯一下足就好了
有违常识的劝诫
倾听内心的声音
科学往往是一把双刃剑
做一个与他人不同的唯一的自己
从八分饱到五分饱
深夜广播的故事
我们生活在一个“心灵内战”的时代
憎恶自己的人,也憎恶他人
从现实中消失的最后的风景
人不是瞬间死亡,而是逐渐死去的
支撑生命的无形力量
活着,要充分感受到生的感应
不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
远离黄金时代
充盈的幽默感胜于顽健的身体
以前“身体”和“心灵”一起创造了人
人要充分顾及身体的边缘地带
每一颗牙齿都栖息着人的灵魂
老子离去时留下的种种谜团
“布施行”与志愿者
原始人最初的表达
原始人的咒术与现代医学
方言是父母的馈赠物
莲如曰:说话呀,说话呀
不语,近似无忧
面授可以传递出活泼泼的心灵
《出家及其弟子》的些许对话
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真正的孤寂
寻求优雅的下山方法
从癌症患者的视角渐渐可以看清的物象
对于宽容的劝诫
应仁之乱留给我们的教训
“内战”的时代
渐渐感受不到生命之重了
与应仁之乱前夜相似的现在
倘若亲鸾还活着
只是用“激励”的方法无法拯救的灵魂,该如何处置
文库版《大河的一滴》代跋
译后记
导语
畅销20多年,重印45次。
累计销量超320万册。
2020年,日本畅销书排行榜第六名。
2020年3月,紧急加印30万册。
日本热门综艺“世界上最想上的课”首推读物。
2001年被翻拍为电影。
疫情时代,带来无尽疗愈的生存哲学。
日本疫情时期,紧急加印30万册,瞬间登上日本亚马逊畅销榜第一名。
被日本媒体称为“打破疫情时期不安的生存哲学”。
后记
在此之前,我对自己的
感受,没有进行过坦率的表
述。在本书中,句子的结尾
处多用并不直接做出结论的
疑问句形式,也是这个原因
吧。我也尽可能避免断然的
语气,而注意使用自言自语
的语调。这也许是因为我考
虑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因而对事物的想法和感受都
会不一样,这也是很当然的
事情。
但是,还不仅仅如此。
说老实话,我的内心深处,
一直积存着一种负疚的想法
,这才是最大的原因。
像我这样一个把别人推
往一边、自以为是地一路顺
风顺水走过来的人,却还要
装出一副了不起的样子来发
表大论,我真的有这样的资
格吗?就像这本书里述及的
那样,我强烈地感到,像我
这样一个在海外殖民地经历
了战败和撤退回国的异常岁
月的人,我的人性无疑已经
受到了很大的扭曲。我是一
个在牺牲了许多善良的人的
基础上,强行活着回到祖国
的厚颜无耻的家伙,但我却
装作似乎已经忘却了这段经
历,若无其事地活到了今天
。每当想到此事,我蓦然会
产生一种自我嫌厌的感觉。
我真想挺起胸膛向世人堂堂
地宣布“我是一个坏人”,却
又感到十分害羞,说不出口
。我如果是一个大恶棍,或
许还可获得拯救,但我只是
一个不怎么样的小坏蛋,恐
怕就没有什么救赎的可能了
吧。
我对自己虽然是这样认
为的,但内心也未必没有这
样一个一厢情愿的愿望,就
是这一生要有一次机会,毫
无顾忌地把自己内心的真实
想法向众人说出来。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个
想法,大概也是因为自己逐
渐上了年纪,变得比较随心
所欲了吧。但是,还不仅仅
于此。最近世上所发生的剧
烈变化以及一系列令人难以
置信的事件所带来的冲击,
动摇了我的思绪和心情,让
我情不自禁地产生了想要说
点什么的想法,似乎也有这
一方面的原因。如果把自己
的事情都公开出来,别人也
许就无法说什么了。也许我
该坦诚地意识到,厚颜无耻
是我的生性,这样也许更诚
实一点。
正在这样想的时候,恰
好有个机会与幻冬舍的见城
彻氏相见。在餐后的闲谈中
,我不觉说出了平时几乎不
说的带点说教的话语,他听
了之后也不觉有点惊讶。于
是我就结合了古代中国屈原
的故事,向他谈论了一些自
己的想法,即在如今这样严
峻的时代,人们应该如何来
更好地生活。我俩作为作者
和责任编辑,已经交往了四
分之一世纪以上了,彼此都
已相当地熟识和了解,这就
使得我说出了这么一番年长
者的话语来。
这时,见城氏突然倾身
向前对我说:
“请您把这些话写下来。
现在绝对是应该写的时候。

我被他一脸的认真严肃
镇住了,另外,这句话好像
也是从一个遥远的地方传来
的无声的声音在我的心头回
响。于是我想,是呀,也许
现在正是应该写的时候了。
这本小书之所以能够问世,
是有上述这样的一个机缘。
我在书中试图描述的人
的生死的形象,实在是非常
普通的、毫无精深大义的、
幼稚的物语而已。但是,人
类不正是因为相信了某种物
语,才成了稍胜于其他动物
的一种动物吗?
被市场原理和自我责任
这些美丽的幻想装饰起来的
今天的这个世界,只要把表
层稍稍剥开,就会发现不过
是一个利益的纷争地而已。
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最坏的时
代。资本主义这一巨大的恐
龙,经过了一番折腾之后,
正开始进入垂死挣扎的阶段
。这一挣扎,说不定会在整
个21世纪持续下去。也就是
说,我们将要把自己的一生
托付给这样的一个地狱。
现在我们只能来做好这
样一个思想准备了。这样一
想的话,转瞬之间,眼前就
感到稍稍明亮起来。这样的
一种感受,哪怕是一两个人
也好,想要传达给跟我一样
对生死问题都已经思考得有
点厌倦了的什么人,这就是
促使我撰写这篇题目看上去
很宏大的文章的动机。
还有一点,是到了后来
,我知道了昭和五十六年(
1981),由读卖新闻出版
局出版了一本与本书同名的
纪实读物《大河的一滴》,
赶紧把它找来读了一遍。作
者是大森黎,获得了第二届
读卖“女性人文·纪实”大奖
。作者是一位年轻的母亲,
她为了照顾自己患了脑瘫的
领养儿,日夜苦战,这本书
就是根据日常的真实经历以
诚挚的笔调记录下来的文字
,有许多地方让我产生了共
鸣。后来这本书的部分内容
被拍成了电视剧,在日本电
视台的频道上播放的时候,
获得了划时代的收视率,与
此同时,作品本身也获得了
很高的评价。因为出版以后
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或许一
时很难弄到手,如果有机会
与本书一起来读一下的话,
一定会更加有意思。
与一时兴起写下的“每个
人都是大河中的一滴水”同
时,收录在本书内的,还有
《大总统》《家之光》《别
册萨来》里的篇目,还有在
NHK广播上发表的一些文章
。特别是在NHK广播的“广
播深夜车”上再度播放的时
候,收到了全国各地如雪片
般蜂拥而来的信件。制作广
播节目的成员和承担了企划
、构成的悠悠企划的渡边、
安藤两位以及收听这一节目
的全国的听众,趁文库版刊
行的机会,这里一并向大家
表示感谢。另
精彩页
为何会有蓦然感到心绪低落的一天
我此前曾有两次想到过自杀。第一次是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刚刚成为作家之后。
我记得,每一次都是很认真的想法,甚至都仔细考虑了实施的方法。对于本人而言,当时都处在一种非常真切、几乎令人无法喘息的心境吧。
然而,我今天仍然活着。如今回想起来,连自己也觉得有些奇怪,当时为何要把自己追逼到如此难堪的境地呢?但是,我绝不认为我生命中的如上体验是一种愚蠢的事。我反而觉得,这对我自己的人生来说,是一种极为自然、寻常的事情。
现在,我甚至都觉得,自己不仅一次,而且两次经历了这样的体验,是一件幸事。这不是出于一名作家的职业意识,而是作为一个人的人生经历而言的。癌细胞在不断受到放射线、抗癌药的打击、欺凌的情况下依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人类这种生命体或许也有相同的一面。
其实每一个人生命的存续,都与死亡相邻。自杀之类的也并不是一种特别异常的事情,恐怕这是一个你只需伸一伸手就可以企及的世界。你稍不注意就会很轻易地踩上道路上的白线,与此相同,人也未必不会抛弃日常生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觉得,哎呀,真烦呀,然后就向死亡走去了。这样的情形也会有的吧。在一生中,我们总是忽左忽右、漂移不定地游走在各种边界之间。
这样一想的话,也就慢慢体悟到,所谓“生存、生活”也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到了意识到“老”的年龄时,就更不用说了。然而,年轻时期的烦恼也很多。即便是初中生和高中生,不,甚至连小学生、更年幼的小孩,也有生存的烦恼和苦楚。毕业找到工作以后,结婚生子之后,我们的烦恼依旧不断。每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总会有彷徨徘徊、进退不得的时候,总会遭遇到困顿犹疑、迷茫不定、一声长叹的场景。
这世间若全是面对物事都会朝积极的方向去思考、都会迅速地切换到乐观频道的聪明人就好了,但实际上恐怕并不是这样。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都会体味到一种全身像泄了气一样、难以言说的无力感。以前的人们,会把这样的感觉表述为:
“精神一下子蔫了。”
“蔫了”,就是人一下子陷入了虚脱无力的状态。衣服皱皱巴巴松松垮垮,如花草树叶干瘪垂落的样子,就称为“蔫了”。
当精神心绪蔫了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一种浑身无力的状态,对所有的事情都觉得无所谓、随它去。就是这样一种自暴自弃的心境。事实上,甚至连四肢也会感到倦怠无力,仿佛不像是自己的身体一般。
这种糟糕的心境,俄语好像称为“tocka”,用莫斯科一带的发音来念的话,重音在后面,是一个很有趣的词语。俄语很好的明治时期的小说家二叶亭四迷,翻译了高尔基的一个中篇小说,篇名曰“闷闷不乐”,有点太通俗了。原作的俄语就是tocka。
我以前曾经好几次被严重的tocka缠上。少年时代曾经有过,到了以写作自立之后,也曾有一个瞬间患上了严重的“精神萎靡” 症。此外,过了65岁的最近,我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个时候,我就尝试用各种方法使自己从这样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然而,往往都未能获得圆满的成功。结果,只能等待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时光的流逝会吞噬一切,把这些郁闷的情绪消解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只有等待了。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智慧吧。我明白这个道理,虽然明白,但要忍受这段令人窒息的、痛苦的、等待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
亲鸾说过一句话:“酒可忘忧。”
这句话出现在《叹异抄》这本书里。还有,以前的人说过:“酒是扫除忧愁的玉帚。”但是,我觉得能通过饮酒把忧郁清扫出去的人,是幸福的。即便只是获得瞬间的轻松。但是,不会饮酒的人,该怎么办呢?骑上摩托车在路上疾驰以发泄自己的情绪吗?还是去跑马呢?要把心头的郁闷通过玩“扒金库”游戏或者去练歌房里高声吟唱一番来发泄,也实在令人觉得有点虚空寂寥。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河的一滴(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五木宽之
译者 译者:徐静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128853
开本 32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46
出版时间 2022-08-01
首版时间 2022-08-01
印刷时间 202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08
CIP核字 2022010994
中图分类号 I313.65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2
148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6: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