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体/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密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无人料到,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四光年外,为了生存而挣扎的“三体文明”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
目录
写在“基石”之前 I
新版自序 III
1科学边界
2台 球
3射手和农场主
4三体、周文王、长夜
5叶文洁
6宇宙闪烁之一
7疯狂年代
8寂静的春天
9红岸之一
10宇宙闪烁之二
11大 史
12三体、墨子、烈焰
13红岸之二
14红岸之三
15红岸之四
16三体、哥白尼、宇宙橄榄球、三日凌空
17三体问题
18三体、牛顿、冯?诺伊曼、秦始皇、三日连珠
19聚 会
20三体、爱因斯坦、单摆、大撕裂
21三体、远征
22地球叛军
23红岸之五
24红岸之六
25叛 乱
26雷志成、杨卫宁之死
27无人忏悔
28伊文斯
29第二红岸基地
30地球三体运动
31两个质子
32古筝行动
33监听员
34智 子
35虫 子
尾 声
遗 址
后 记
序言
新版自序(刘慈欣)
《三体》最后一部的出版已经有十一个年头,在这
段时光里,这部科幻小说走过了不寻常的路,拥有大量
的读者,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出版,并获得雨果奖。这
出乎了作者的预料,我想也出乎本书出版者的预料。
一个谜题一直萦绕着我:读者在这部小说中究竟看
到了什么?吸引他们的是其中的现实,还是对现实的超
越?是其中因幻想而变形的科技还是真正的科技本身?
是其中的外星他者,还是他者所映射出的人类自身?是
心中的道德还是头顶的星空?……这些我真的不知道。
在我最初创作这部小说时,是在写一部科幻小说,现在
这本书在我的心目中仍然是一部科幻小说。正如冈恩所
指出的那样,真正的科幻小说的最大的特征是“无所指
”,它没有指向现实或 别的什么东西,它只是指向科
幻自身。这个精辟的论点指出了科幻小说自身所固有的
一种单纯。如果非要把作品比作自己的孩子的话,那经
过这十余年,这个孩子可能会成长为一个很成熟很复杂
的人,但在我的眼中,他仍然是单纯的孩子。
所以我现在对这本书能说的,也只是一些单纯和不
太复杂的事。
我一直有一种幸运感,庆幸我能够在外星人降临我
们的世界之前写完并出版了这部小说。外星人的降临对
人类是福是祸现在谁都不知道,但对《三体》肯定是一
场灾难,那时书中的一切将变得平淡无奇。有人可能觉
得可笑,但我这种感觉是真诚的。如果要回答这样一个
问题:什么样的科幻题材是离现实最近的?我会毫不犹
豫地回答是外星人。与其他科幻题材相比,外星人具有
最大的不确定性,这个古老的科幻想象随时都可能变成
现实,这事一旦发生,将 迅雷不及掩耳,而在那时,
我们的生活、文化和哲学将完全改变,我们现在所关注
的一切将不再重要。而现在,从国际社会的层面,到国
家,再到个人,都对此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以中国来
说,很难在大学中看到相关的专业(宇宙生物学和宇宙
社会学),申报这样的科研项目也很难得到经费,在
FAST射电望远镜的科研项目中,寻找外星智慧信号也是
排在后面的。我一直觉得,对外星智慧文明问题的漠视
,是人类世界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之一。
《三体》的读者包括国家元首和普通大众,如果这
本书能够稍稍引起人们对外星人问题的注意,是对现实
问题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的那种注意,那是我作为作
者所得到的最大的安慰。
回想十多年前本书的写作,有一个奇怪的感觉:那
时我仿佛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在修改一段已经发生的历
史,这事似乎在另一个时间和另一个空间发生过,我只
是把它改得让读者更能够接受。这无疑是创作科幻小说
时最佳的状态,这种状态很难重复。就像你一觉醒来时
,发现自己刚做过的梦十分有趣极其震撼,你第二个夜
晚想回到那个梦中,一般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怎样,这
十来年我还是一直在努力,想找回那个梦。
谢谢《三体》的每一位读者。
2021年4月
导语
对科幻爱好者而言,“三体”系列是绕不开的经典之作。这三部曲的阅读体验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赞誉。
后记
后记(刘慈欣)
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么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准则
吗?往小处说,这是科幻迷们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往
大处说,它可能关乎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
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科幻作家们是倾向于肯定的回
答的,那时的科幻小说中,外星人都以慈眉善目的形象
出现,以天父般的仁慈和宽容,指引着人类这群迷途的
羔羊。金涛的《月光岛》中,外星人抚慰着人类受伤的
心灵;童恩正的《遥远的爱》中,人类与外星人的爱情
凄美而壮丽;郑文光的《地球镜像》中,人类道德的低
下,甚至把技术水平高出几个数量级但却怀有菩萨心肠
的外星文明吓跑了!
但是,“人之初,性本善”之说在人类世界都很可
疑,放之宇宙更不可能皆准。
要回答宇宙道德的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的理性思维
才能让人信服。这里我们能很自然地想到,可以通过人
类世界各种不同文明的演化史来同宇宙大文明系统进行
类比,但前者的研究也是十分困难的,有太多的无法定
量的因素纠结在一起。相比之下,对宇宙间各文明关系
的研究却有可能更定量更数学化一些,因为星际间遥远
的距离使各个文明点状化了,就像在体育场的最后一排
看足球,球员本身的复杂技术动作已经被距离隐去,球
场上出现的只是由二十三个点构成的不断变化的矩阵(
有一个特殊的点是球,球类运动中只有足球赛呈现出如
此清晰的数学结构,这也可能是这项运动的魅力之一)

我曾经陷入宇宙文明点状化的这种思维游戏中不可
自拔,20世纪90年代初,为打发时间,我常常编些无聊
但自觉有趣的软件,现在网上重新流行的“电子诗人”
就是那时的产物。那个时期,我还编过一个宇宙点状文
明体系总体状态的模拟软件,将宇宙间的智慧文明简化
为点,每个点只具有描述该文明基本特征的十几个简单
参数,然后将文明的数量设置得十分巨大,在软件中模
拟这个体系的整体演化过程。为此,我请教了一位可敬
的学者,他是研究电网理论的,是建立数学模型的高手
,算不上科幻迷,但也是爱好者,他对我那个错误百出
的模型进行了修正。软件运行时,最多的一次曾在十万
光年半径内设定了三十万个文明,这个用现在看来很简
陋的 Turbo C 编的程序在286机上运行了几个小时,结
果很有趣。当然,我只是个工程师,没有能力进行这样
级别的研究,只是一个科幻迷玩玩儿而已,从科学角度
讲得出的结果肯定没什么意义,但从科幻角度讲却极有
价值,因为那些结果所展示的宇宙间点状文明的演化图
景,不管正确与否,其诡异程度是很难凭空想出来的。
我认为零道德的宇宙文明完全可能存在,有道德的
人类文明如何在这样一个宇宙中生存?这就是我写“地
球往事”的初衷。
当然,《三体》并没有揭示那个宇宙文明的图景,
其中的两大文明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个图景,只是揭开
了其面纱的一角。比如,既然距我们最近的恒星都有智
慧文明,那这个宇宙一定是十分拥挤的,可为什么它看
起来却如此空旷?但愿有机会在“地球往事”的第二部
中继续描述。
那个将在“地球往事”中渐渐展开的图景,肯定会
让敬畏心中道德的读者不舒服,但只是科幻而已,不必
当真。
从《三体》连载中得知,国内科幻读者喜欢描述宇
宙终极图景的科幻小说,这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我
是从80年代的科幻高潮中过来的,个人认为那时的作家
们创造了真正的、以后再也没有 成规模出现过的中国
式科幻,这种科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完全技术细节化,
没有形而上的影子。而现在的科幻迷们已经打开了天眼
,用思想拥抱整个宇宙了。这也对科幻小说作者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很遗憾《三体》不是这样的“终极科幻小
说”。创作《2001:太空漫游》式的科幻是很难的,特
别是长篇,很容易成为既无小说的生动、又无科普的正
确、更无论文的严谨的一堆空架子,笔者对此还没有信
心。
哦,这个设想中的系列叫“地球往事”,没有太多
的意思,科幻 与其他幻想文学的区别就在于它与真实
还牵着一根细线,这就使它成为现代神话而不是童话(
古代神话在当时的读者心中是真实的)。所以我一直认
为,好看的科幻小说应该是把最空灵最疯狂的想象写得
像新闻报道一般真实。往事的回忆总是真实的,自己希
望把小说 写得像是历史学家对过去的真实记叙,但能
不能做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设想中“地球往事”的下一部暂名为《黑暗森林》
,取自80年代流行过的一句话:“城市就是森林,每一
个男人都是猎手,每一个女人都是陷阱。”
哦,最后说的当然是最重要的:谢谢大家!
书评(媒体评论)
刘慈欣的小说,有非常深厚的修养和准备。他
利用深厚的科学知识作为想象力的基础,把人间的
生活、想象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产生了独特的趣味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
刘慈欣近乎完美地把中国5000年历史与宇宙
150亿年现实融合在了一起。
——科幻作家 韩松
精彩页
汪淼觉得,来找他的这四个人是一个奇怪的组合:两名警察和两名军人,如果那两个军人是武警还算正常,但这是两名陆军军官。
汪淼第一眼就对来找他的警察没有好感。其实那名穿警服的年轻人还行,举止很有礼貌,但那位便衣就让人讨厌了。这人长得 五大三粗,一脸横肉,穿着件脏兮兮的皮夹克,浑身烟味,说话粗声 大嗓,是最令汪淼反感的那类人。
“汪淼?”那人问,直呼其名令汪淼很不舒服,况且那人同时还在点烟,头都不抬一下。不等汪淼回答,他就向旁边那位年轻人示 意了一下,后者向汪淼出示了警官证,他点完烟后就直接向屋里闯。
“请不要在我家里抽烟。”汪淼拦住了他。
“哦,对不起,汪教授。这是我们史强队长。”年轻警官微笑着说,同时对姓史的使了个眼色。
“成,那就在楼道里说吧。”史强说着,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手中的烟几乎燃下去一半,之后竟不见吐出烟来。“你问。”他又向年轻警官偏了一下头。
“汪教授,我们是想了解一下,最近你与‘科学边界’学会的成员有过接触,是吧?”
“‘科学边界’是一个在国际学术界很有影响的学术组织,成员都是著名学者。这样一个合法的学术组织,我怎么就不能接触了呢?”
“你看看你这个人!”史强大声说,“我们说它不合法了吗?我们说不让你接触了吗?”他说着,刚才吸进肚子里的烟都喷到汪淼脸上。
“那好,这属于个人隐私,我没必要回答你们的问题。”
“还啥都成隐私了,像你这样一个著名学者,总该对公共安全负责吧。”史强把手中的烟头扔掉,又从压扁了的烟盒里抽出一根。
“我有权不回答,你们请便吧。”汪淼说着要转身回屋。
“等等!”史强厉声说,同时朝旁边的年轻警官挥了一下手,“给他地址和电话,下午去走一趟。”
“你要干什么!”汪淼愤怒地质问,这争吵引得邻居们也探出头来,想看看出了什么事。“史队!你说你——”
年轻警官生气地将史强拉到一边,显然他的粗俗不只是让汪淼一人不适应。
“汪教授,请别误会。”一名少校军官急忙上前,“下午有一个重要会议,要请几位学者和专家参加,首长让我们来邀请您。”
“我下午很忙。”
“这我们清楚,首长已经向超导中心领导打了招呼。这次会议 上不能没有您,实在不行,我们只有把会议延期等您了。”
史强和他的同事没再说话,转身下楼了,两位军官看着他们走远,似乎都长出了一口气。
“这人怎么这样儿?”少校小声对同事说。 “他劣迹斑斑,前几年在一次劫持人质事件中,他不顾人质的死活擅自行动,结果导致一家三口惨死在罪犯手中;据说他还和黑社会打得火热,用一帮黑道势力去收拾另一帮;去年又搞刑讯逼供,使一名嫌疑人致残,因此被停职了……”
“这种人怎么能进作战中心?”
“首长点名要他,应该有什么过人之处吧。不过,对他限制挺严,除了公安方面的事务,几乎什么都不让他知道。”
作战中心?那是什么?汪淼不解地看着面前的两位军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体/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慈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166922
开本 32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4
出版时间 2022-04-01
首版时间 2022-04-01
印刷时间 202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一般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02
CIP核字 202205321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5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