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这篇童话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本书收录了他的童话作品《小白船》、《傻子》、《一粒种子》、《地球》、《芳儿的梦》、《新的表》、《梧桐子》、《旅行家》、《富翁》、《鲤鱼的遇险》、《眼泪》、《画眉》、《花园外》、《祥哥的胡琴》、《瞎子和聋子》、《克宜的经历》、《跛乞丐》、《快乐的人》等近三十篇。
图书 | 稻草人/世界文学经典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稻草人》这篇童话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本书收录了他的童话作品《小白船》、《傻子》、《一粒种子》、《地球》、《芳儿的梦》、《新的表》、《梧桐子》、《旅行家》、《富翁》、《鲤鱼的遇险》、《眼泪》、《画眉》、《花园外》、《祥哥的胡琴》、《瞎子和聋子》、《克宜的经历》、《跛乞丐》、《快乐的人》等近三十篇。 内容推荐 《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叶圣陶的早期作品笔调抒情,风格唯美。《稻草人》这篇童话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目录 小白船/1 傻子/6 一粒种子/12 地球/16 芳儿的梦/21 新的表/26 梧桐子/31 旅行家/36 富翁/42 鲤鱼的遇险/47 眼泪/53 画眉/59 花园外/65 祥哥的胡琴/71 瞎子和聋子/78 克宜的经历/86 跛乞丐/92 快乐的人/99 小黄猫的恋爱故事/105 稻草人/110 聪明的野牛/117 古代英雄的石像/122 皇帝的新衣/127 书的夜话/134 含羞草/141 蚕和蚂蚁/149 熊夫人的幼稚园/154 月姑娘的亲事/160 “鸟言兽语”/162 试读章节 小白船 一条小溪是各种可爱的东西的家。小红花站在那儿,只顾微笑,有时还跳起好看的舞来。绿色的草上缀着露珠,好像仙人的衣服,耀得人眼花。水面上铺着青色的萍叶,矗起一朵朵黄色的萍花,好像热带地方的睡莲——可以说是小人国里的睡莲。小鱼儿成群地来来往往,细得像绣花针,只有两颗大眼珠闪闪发光。青蛙老瞪着眼睛,不知守在那儿干什么,也许在等待他的好朋友。 水面上有极轻微的声音,是鱼儿在奏乐,他们会用他们的特别的方法,奏出奇妙的音乐来:“泼剌……泼刺,”好听极了。他们邀小红花跟他们一起跳舞;绿萍要炫耀自己的美丽的衣服,也跟了上来。小人国里的睡莲高兴得轻轻地抖动,青蛙看呆了,不知不觉随口唱起歌儿来。 小溪上的一切东西更加有趣更加可爱了。 小溪的右岸停着一条小小的船。这是一条很可爱的小船,船身是白的,它的舵和桨,它的帆,也都是白的;形状像一支梭子,又狭又长。胖子是不配乘这条船的。胖子一跨上船,船身一侧,就掉进水里去了。老人也不配乘这条船。老人脸色黝黑,额角上布满了皱纹,坐在小船上,被美丽的白色一衬托,老人会羞得没处躲藏了。这条小船只配给活泼美丽的小孩儿乘。 真的有两个孩子向溪边走来了。一个是男孩儿,穿着白色的衣服,脸色红得像个苹果。一个是女孩儿,穿着很淡的天蓝色的衣服,脸色也很红润,而且更加细嫩。他们俩手牵着手,用轻快的步子穿过了小树林,来到小溪边上,跨上了小白船。小白船稳稳地载着他们两个,略微摆了两下,好像有点儿骄傲。 男孩儿说,“咱们在这儿坐一会儿吧。” “好,咱们看看小鱼儿。”女孩儿靠船舷回答。 小鱼儿依旧奏他们的音乐,青蛙依旧唱他的歌。男孩儿摘了一朵萍花,插在女孩儿的辫子上,他看着笑了起来,说:“你真像个新娘子了。” 女孩儿好像没听见,她拉了拉男孩儿的衣袖,说:“咱们来唱《鱼儿歌》,咱们一同唱。” 他们唱起歌儿来: 鱼儿来,鱼儿来, 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儿。 我们唱好听的歌, 愿意跟你们一块玩儿。 鱼儿来,鱼儿来, 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儿。 我们采好看的花, 愿意跟你们一块玩儿。 鱼儿来,鱼儿来, 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儿。 我们有快乐的一切, 愿意跟你们一块玩儿。 歌还没唱完,刮起大风来了,小溪两岸的花和草,跳舞的拍子越来越快了,水面上也起了波纹。男孩儿张起帆来,要乘风航行。女孩儿掌着舵,手按在舵把上,像个老船工。只见两岸的景物飞快地往后退,小白船像一条飞鱼,在小溪上一直向前飞。 风真急呀,两岸的景色都看不清楚了,只见一抹一抹的黑影向后闪过。船底下的水声盖过了一切声音。帆盛满了风,好像弥勒佛的大肚子。小白船不知要飞到哪儿去!两个孩子着慌了,航行了这许多时候,不知到了什么地方。要让小白船停住,可是又办不到,小白船飞得正欢哩。 女孩儿哭了。她想起她的妈妈,想起她的小床,想起她的小黄猫,今天恐怕都见不着了。虽然有亲爱的小朋友跟她在一起,可是妈妈、小床、小黄猫,她都舍不得呀。 男孩儿给她理好被风吹散的头发,又用手盛她流下来的眼泪。他说:“不要哭吧,好妹妹,一滴眼泪就像一滴甘露,你得爱惜呀。大风总有停止的时候,就像巨浪总有平静的时候一个样。” 女孩儿靠在他的肩膀上,哭个不停,好像一位悲伤的仙女。 男孩儿想办法让船停住。他叫女孩儿靠紧船舷,自己站了起来,左手拉住帆绳的活扣,右手拿着桨;他很快地抽开活扣,用桨顶住岸边。帆落下来了,小白船不再向前飞了。看看岸上,却是一片没有人的旷野。 两个孩子上了岸。风还像发了狂似的,大树摇得都有点儿累了。女孩儿才揩干眼泪,看看四面没有人,也没有房屋,眼泪又像泉水一样涌出来了。男孩儿安慰她说:“没有房屋,咱们有小白船呢。没有人,咱们两个在一起,不也很快活吗?咱们一同玩儿去吧!” 女孩儿跟着他一直向前走。风吹在身上有点儿冷,他们紧紧靠在一起,互相用手搂住腰。走了几百步远,他们看见一棵野柿子,树上熟透的柿子好像无数的玛瑙球,有的落在地上。女孩儿拾起一个,掰开来一尝,甜极了,她就叫男孩儿也拾来吃。 他们俩坐在地上吃柿子,把一切都忘记了,忽然从矮树丛里跑出一只小白兔来,到了他们跟前就伏着不动了。女孩儿把他抱在怀里,抚摩他的柔软的毛。男孩儿笑着说:“咱们又有了一个同伴,更不寂寞了。”他掰开一个柿子喂给小白兔吃,红色的果浆涂了小白兔一脸。 远远的有个人跑来了,身子特别高,脸长得很可怕。他看见小白兔在他们身边,就板起了脸,说他们偷了他的小白兔。 男孩子急忙辩白说:“他是自己跑来的。我们喜欢他。一切可爱的东西,我们都爱。” 那个人点点头说:“既然这样,我也不怪你们,把小白兔还给我就是了。” 女孩儿舍不得,把小白兔抱得更紧了,脸贴着他的白毛,好像要哭出来了。那个人全不理会,伸手就把小白兔夺走了。 这时候,风渐渐缓和了。男孩儿想,既然遇到了人,为什么不问一问呢?他就问那个人,这儿离家有多远,该从哪条河走。 那个人说:“你们家离这儿二十多里呢,河水曲折,你们一定认不得回去的路了。我可以送你们回去。” 女孩儿快活极了,她想:这个人长得可怕,心肠原来很慈善,就央告说:“咱们快上船吧,妈妈和小黄猫都在等着我们呢!” 那个人说:“这可不成。我送你们回去,你们用什么酬谢我呢?” 男孩子说:“我送给你一幅美丽的图画。” 女孩子说:“我送给你一束波斯菊,红的白的都有,真好看呢!” 那个人摇头说:“我什么也不要。我有三个问题,你们能回答出来,我就送你们回去;要是答不出来,我抱着小白兔就管自走了。你们愿意吗?” “愿意。”他们一同回答。 那个人说:“第一个问题,鸟儿为什么要唱歌?” “他们要唱给爱他们的人听。”女孩儿抢先回答。 那个人点点头说:“算你答得不错。第二个问题:花儿为什么香?” 男孩儿回答说:“香就是善,花是善的标志。” 那个人拍手说:“有意思。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你们乘的是小白船?” 女孩儿举起右手,好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似的:“因为我们纯洁,只有小白船才配让我们乘。” 那个人大笑起来,他说:“好,我送你们回去。” 两个孩子高兴极了。他们互相抱着,亲了一亲,一就跑回小白船。 仍旧是女孩儿掌舵,男孩儿和那个人各划一支桨。女孩子看着两岸的红树、草屋、田地,都像神仙的世界,更使她满意的是那只小白兔没有离开她,这时候就在她的脚边。她伸手采了一支蓼花让他嗅,逗着他玩儿。 男孩儿说:“没有这场大风,就没有此刻的快乐。” 女孩儿说:“要是咱们不能回答他的问题,此刻还有快乐吗?” 那个人划着桨,看着他们微笑,只不开口。 等到小白船回到原来停泊的地方,小红花和绿叶早已停止了跳舞;萍叶盖着睡熟了的小鱼儿,只有青蛙还在不停地唱歌。 1921年11月15日写毕 P1-5 序言 郑振铎 圣陶集他最近二年来所作的童话编成一集,把末后一篇的篇名《稻草人》作为全集的名称。他要我作一首序文。我是很喜欢读圣陶的童话的,而且对于他的童话久已想说几句话,现在就乘这机会在此写几个字;不能算是《稻草人》的介绍,不过略述自己的感想而已。 丹麦的童话作家安徒生曾说,“人生是最美丽的童话。”这句话,在将来“地国”的乐园实现时,也许是确实的。但在现代的人间,这句话至少有两重错误:第一,现代的人生是最足使人伤感的悲剧,而不是最美丽的童话;第Z-,最美丽的人生即在童话里也不容易找到。 现代的人受到种种的压迫与苦闷,强者呼号着反抗,弱者只能绝望地微喟。有许多不自觉的人,像绿草一样,春而遍野,秋而枯死,没有思想,也不去思想;还有许多人住在白石的宫里,夏天到海滨去看荡漾的碧波,冬天坐在窗前看飞舞的白雪,或则在夕阳最后的淡光中,徘徊于丛树深密流泉激溅的幽境里,或则当暮春与清秋的佳时,弄棹于远山四围塔影映水的绿湖上;他们都可算是幸福的人。他们正如一幅最美丽的画图,谁会见了这幅画图而不留恋呢?然而这不过是一幅画图而已。在真实的人生里,虽也时时现出这些景象,但只是一瞬间的幻觉;而它的背景,不是一片荒凉的沙漠,便是灰暗的波涛汹涌的海洋,所以一切不自觉者与快乐者实际上与一切悲哀者一样,都不过是沙漠中只身旅行、海洋中随波逐浪的小动物而已。如果拿了一具大显微镜,把人生仔细观察一下,便立刻现出克里卜莱·克拉卜莱老人在一滴沟水里所见的可怕现象: 所有几千个在这水里的小鬼都跳来跳去,互相吞食,或则彼此互相撕裂,成为片片。……这景象如一个城市,人民狂暴地跑着,打着,竞争着,撕裂着,吞食着。在底下的想往上面爬,乘着机会爬在上面的却又被压下了。有一个鬼看见别个鬼的一条腿比他长,便把它折下来。还有一个鬼生一个小瘤在耳边。他们便想把它取下来,四面拉着他,就此把他吃掉了。只有一个小女儿沉静地坐着,她所求的不过是和平与安宁,但别的鬼不愿意,推着她向前,打她,撕她,又把她吃掉了。 正如那向这显微镜看着的无名的魔术家所说的,“这实是一个大都市的情况”。或者更可以加一句,“这便是人生”。 如果更深邃地向人生的各方面看去,则几乎无处不现出悲惨的现象。如圣陶在《克宜的经历》里所说的:在商店里,在医院里,在戏馆里,所有的人都是皮包骨头,脸上没有血色,他们腿脚又细又小,就像鸡的爪子;或如他在《画眉》里所说的:有腿的人却要别人拉着,拉车的人汗直往下滴,背上热气腾腾,像刚揭开盖的蒸笼,几个满身油腻的人终日在沸油的锅子旁为了客人的吩咐而做工,唱歌的女孩子脸涨红了,在进出高顶的声音的时候,眉皱了好几回,眉上面的青筋也涨粗了,她也是为了他人唱的。虽然圣陶曾赞颂田野的美丽与多趣,然而他的田野是“将来的田野”。现在的田野却如《稻草人》里所写的一样,也是无时无处不现出可悲的事实。 所谓“美丽的童话的人生”在哪里可以找到呢?现代的人世间,哪里可以实现“美丽的童话的人生”呢? 恐怕那种美丽的幸福的生活只在最少数的童话里才能有吧。而那种最少数的美丽的生活,在童话里所表现的,也并不存在于人世间,却存在于虫的世界、花的世界里。至于一切童话里所表现的“人”的生活,仍多冷酷而悲惨的。 我们试读金斯莱的《水孩》,扫烟囱的孩子汤姆在人的社会里所受的是何等冷酷的待遇。再试读王尔特的《安乐王子》,燕子飞在空中所见的是何等悲惨的景象;还有《少年皇帝》,那个将要登基的牧童在梦中所见的又是何等悲惨的景象。没有,没有,童话中的人生也是没有快乐的。正如安徒-生在他的《一个母亲的故事》里所述的,母亲的孩子给死神抱去了,她竭尽力量想把他抱回,但当她在井口看见孩子的将来的运命时,她便叫道,“还是带他去好!”现代的人生就是这样。 圣陶最初动手作童话在我编辑《儿童世界》的时候。那时,他还梦想一个美丽的童话的人生,一个儿童的天真的国土。我们读他的《小白船》、《傻子》、《燕子》、《芳儿的梦》、《新的表》及《梧桐子》诸篇,显然可以看出他努力想把自己沉浸在孩提的梦境里,又想把这种美丽的梦境表现在纸面。然而,渐渐地,他的著作情调不自觉地改变了方向。他在去年一月十四日写给我的信上曾说,“今又呈一童话,不识嫌其太不近于‘童’否?”在成人的灰色云雾里,想重现儿童的天真,写儿童的超越一切的心理,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企图。圣陶的发生疑惑,也是自然的结果。我们试看他后来的作品,虽然他依旧想用同样的笔调写近于儿童的文字,而同时却不自禁地融化了许多“成人的悲哀”在里面。固然,在文字方面,儿童是不会看不懂的,而那透过纸背的深情,儿童未必便能体会。大概他隐藏在他的童话里的“悲哀”分子,也与契可夫在他短篇小说和戏曲里所隐藏的一样,渐渐地,一天一天地浓厚而且增加重要。他的《一粒种子》、《地球》、《大喉咙》、《旅行家》、《鲤鱼的遇险》、《眼泪》等篇,所述还不很深切,他还想把“童心”来完成人世间所永不能完成的美满的结局。然而不久,他便无意地自己抛弃了这种幼稚的幻想的美满的“大团圆”。如《画眉》,如《玫瑰和金鱼》,如《花园外》,如《瞎子和聋子》,如《克宜的经历》等篇,色彩已显出十分灰暗。及至他写到快乐的人的薄幕的破裂,他的悲哀已造极顶,即他所信的田野的乐园此时也已摧毁。最后,他对于人世间的希望便随了稻草人而俱倒。“哀者不能使之欢乐”,我们看圣陶童话里的人生的历程,即可知现代的人生怎样地凄凉悲惨;梦想者即欲使它在理想的国里美化这么一瞬,仅仅一瞬,而事实上竟不能办到。 人生的美丽的生活在哪里可以找到呢?如果“地国”的乐园不曾实现,人类的这个寻求恐怕永没有终止的时候。 写到这里,我想,我们最好暂且放下这个无答案的冷酷的人生问题,转一个方向,谈谈圣陶的艺术上的成就。 圣陶自己很喜欢这童话集,他曾对我说,“我t-~-欢《稻草人》,较《隔膜》为甚,所以我希望《稻草人》的出版也较《隔膜》为切。”在《稻草人》里,我喜欢阅读的文字,似乎也较《隔膜》为多。虽然《稻草人》里有几篇文字,如《地球》、《旅行家》等,结构上似稍幼稚,而在描写一方面,全集中几乎没一篇不是成功之作。我们一翻开这集子,就读到: 一条小溪是各种可爱的东西的家。小红花站在那儿,只顾微笑,有时还跳起好看的舞来。绿色的草上缀着露珠,好像仙人的衣服,耀得人眼花。水面上铺着青色的萍叶,矗起一朵朵黄色的萍花,好像热带地方的睡莲——可以说是小人国里的睡莲。小鱼儿成群地来来往往,细得像绣花针,只有两颗大眼珠闪闪发光。……——《小白船》 这是何等怡人的美妙的叙述呀;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的心似乎立刻被带到一条小溪之旁,站在那里赏玩这种美景。然而还不止此,如果我们继续读下面的几段: 许多梧桐子,他们真快活呢。他们穿着碧绿的新衣,都-站在窗沿上游戏。周围张着绿绸似的帷幕。一阵风吹来,绿绸似的帷幕飘动起来,像幽静的庭院。从帷幕缝里,他们可以看见深蓝的天,看见天空中飞过的鸟儿,看见像仙人的衣裳似的白云;晚上,他们可以看见永远笑嘻嘻的月亮,看见俏皮的眨着眼睛的星星,看见白玉的桥一般的银河,。看见提着灯游行的萤火虫。他们看得高兴极了,轻轻地唱起歌来。这时候,隔壁的柿子也唱了,下面的秋海棠也唱了,石阶底下的蟋蟀也唱了。……——《梧桐子》 清澈见底的小河是鲤鱼们的家。白天,金粉似的太阳光洒在河面上,又细又软的波纹好像一层薄薄的轻纱。在这层轻纱下面,鲤鱼们过着十分安逸的日子。夜晚,湛蓝的天空笼罩着河面,小河里的一切都睡着了。鲤鱼们也睡着了;连梦儿也十分甜蜜,有银盘似的月亮和宝石似的星星在天空里守着它们。——《鲤鱼的遇险》 春风吹来了,细细的柳条不知什么时候染上了嫩黄色,甚至已经有了点儿绿意。风轻轻吹过,把柳条下垂的梢头一顺地托了起来,一会儿又一齐垂了下来,仿佛梳得很齐的女孩子的头发。 一道小溪在两行柳树之间流过。不知谁把小溪斟得满满的,碧清的水几乎跟岸相平。又细又匀的美丽的波纹好像刻在水面上似的,看不出向前推移的痕迹。柳树的倒影因而显得格外清楚。水的气息,泥土的气息,使人一嗅到就想起春天已经来了。温和的阳光笼罩在小溪上,好像使每一块石子每一粒泥砂都有了欢乐的生命,更不用说那些小鱼小虾了。 ——《花园外》 我们便不知不觉地惊奇起来,而且要带着敬意赞颂他的完美而细腻的描写。实在的,像这种描写,不仅非一般粗浅而夸大的作家所能想望,即在《隔膜》里也难寻到同样的文字。 在描写儿童的口吻与人物的个性方面,《稻草人》也是很成功的。 在艺术上,我们实可以公认圣陶是现在中国二三个最成功者当中的一个。 同时《稻草人》的文字又很浅明,没有什么不易明了的地方。如果把这集子给读过四五年书的儿童看,我想他们一定很欢迎的。 有许多人或许要疑惑,像《瞎子和聋子》及《稻草人》、《画眉》等篇,带着极深挚的成人的悲哀与极惨切的失望的呼声,给儿童看是否会引起什么障碍;幼稚的和平纯洁的心里应否即投入人世间的扰乱与丑恶的石子。这个问题,以前也曾有许多人讨论过。我想,这个疑惑似未免过于重视儿童了。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可以说是应该的。他们需要知道人间社会的现状,正如需要知道地理和博物的知识一样,我们不必也不能有意地加以防阻。 1923年9月5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稻草人/世界文学经典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圣陶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44453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4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87.7 |
丛书名 | |
印张 | 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08 |
宽 | 147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