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问道·强国之路丛书(全17册)
内容
内容简介

《建设健康中国》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紧扣党中央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健康中国的内涵、必要性、可能性以及重大举措展开论述,通过政策解读、理论阐述等深入剖析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意义、形势任务、体系力量与关键举措。本书运用生活化的事例诠释理论,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分析透彻、观点新颖,有助于读者系统、准确地把握健康中国建设的框架和精髓,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建设质量强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我国当前质量发展实际,回顾我国质量发展历程,借鉴国际质量发展经验,全面深入地分析建设质量强国的重大意义、现实基础、目标方向和路径方法,勾勒出质量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与美好愿景。全书从历史、文化、教育、社会等多纬度进行分析,运用图表展示、案例分析、知识链接等多种形式手段进行阐述,内容丰富,语言鲜活,融理论性、专业性、通俗性于一体。 

《建设体育中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全面地分析新时代下建设体育强国的重大意义、现实基础、未来目标、重要任务,力图为广大青年读者勾勒出体育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实施路线。本书分为九个章节,立足历史、现状、战略意义、理论制度、国内外比较等多角度,就全民健身、中国特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外交,以及新时代中国体育强国之路等问题进行了扎实的论述,系统回答了建设体育强国“为什么”“是什么”“靠什么”等问题。

《建设人才强国》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比较的视角出发,系统回答来了为什么要建设人才强国、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世界发达国家的人才建设之策、人才强国战略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及如何推进人才强国建设和世界创新高地建设等问题,以期加深广大读者对于人才强国战略的认识,号召广大青年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贡献人才力量。本书丰富而全面,集政治性、专业性、通俗性于一体,是一本符合出版要求、值得阅读普及的读物。 

《建设质量强国》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紧扣建设制造强国“为什么”“是什么”“靠什么”等问题,立足历史,放眼世界,展现我国制造业取得的卓著成就,总结分析经验教训,深入全面地阐述新时代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意义、现实基础、突出问题、未来目标、重要任务,描绘出制造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光明前景。

《建设贸易强国》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结合,形式活泼,兼具政策性、专业性、通俗性。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围绕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贸易强国,怎样建设贸易强国主题,阐述贸易强国的科学内涵以及建设贸易强国的战略意义、关键路径,紧扣贸易主体竞争能力、贸易地位掌控能力、贸易平台影响能力、贸易结构优化能力、贸易效益提升能力等关键点,分析当前我国贸易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为构建贸易强国新格局提出对策和建议。本书展现我国贸易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历史经验,描绘贸易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光明前景,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兼具政策性、专业性、通俗性。 

《建设教育强国》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现实基础、未来目标、重要任务,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从历史、现状、国内外比较、战略图景、发展战略等角度,就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师教育、教育技术现代化,以及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系统回答了建设教育强国“为什么”“是什么”“靠什么”等问题。本书有利于加深读者对教育强国的认识,推动建设教育强国事业。 

《建设文化强国》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文化的重要作用、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性、建设文化强国的深刻内涵、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与势、把握好互联网这个大变量、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文艺的新使命、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等十个方面,科学回答“文化强国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怎样建设文化强国”等重大命题,系统阐释“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真理力量。本书植根学术阐释政治,贯通古今,纵横中外,是一部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文化强国建设通俗理论读物。 

《建设平安中国》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为指导,科学阐明平安中国建设的战略意义和总体目标,全景展示平安中国建设的发展现状、宝贵经验、辉煌成就和未来愿景,系统阐述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丰富内涵、重点任务、组织保障、工作机制、科学方法和载体抓手等。

《建设网络强国》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顾网络强国建设的发展历程,展现网络强国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系统梳理网络强国建设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详细剖析信息化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紧扣网络技术创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产业、网络主权、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网络人才等,全方位展示网络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建设法治中国》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围绕为何要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为了谁、依靠谁、保障谁,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如何加强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领导等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点问题,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作了全面深入阐释。本书集政治性、专业性、知识性、通俗性于一体,有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引导广大读者做法治中国建设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 

《建设美丽中国》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全面阐述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意义、主要目标、实践要求、根本保障,生动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入解读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描绘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新画卷。本书内容充实,说理透彻,风格清新,兼具思想性、理论性和通俗性。

《建设数字中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回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和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了数字中国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骄人成就,系统描绘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蓝图,展望了“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2035年我国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与发展的远景目标。本书立意高远,结构完整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兼具政策性、专业性、普及性、前瞻性、启迪性的通俗理论读物。

《建设科技强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际,以通俗理论读物的形式,梳理了科技强国建设的九个重要问题,阐述了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基础优势和差距挑战、发展路径和政策措施等,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迪、现实指导和动力激励作用。

《建设航天强国》》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聚焦为什么建设航天强国、怎样建设航天强国等问题,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科学阐述航天强国建设的内涵,展现我国航天建设取得的杰出成就、作出的重大贡献,描绘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以此激发全民族的自豪感、荣誉感、自信心,激励广大青年投身航天事业与国防科技工业,努力实现航天梦、中国梦。 

《建设交通强国》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聚焦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从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科技创新、安全保障、绿色发展、开放合作、人才队伍、完善治理等十个方面,深入剖析“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的丰富内涵,科学回答什么是交通强国、为什么要建设交通强国、怎样建设交通强国等重大命题,全景描绘我国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宏伟蓝图。

《建设海洋强国》本书立足国情、放眼世界、面向未来,根植学术阐释政治,是一部融思想性与科学性为一体的交通强国建设通俗理论读物。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阐释建设海洋强国方略,全景展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现状和辉煌成就,系统描绘我国建设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生态健康、海洋安全稳定、海洋管控有力的海洋强国美好前景。本书紧扣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聚焦海洋保护、海洋利用、海洋治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植根学术阐释政治,是一部融思想性与科学性为一体的海洋强国建设通俗理论读物。

作者简介

李刚,高级编辑。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曾任原质检总局办公厅政策研究室主任、办公厅副主任,现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质量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发表文章数十篇,主要涉及质量管理、新闻理论和科技哲学。参与多项国家课题研究,组织《和谐质检建设研究》《质检形象课题研究》《质检改革重点问题研究》等课题。主编《中国质检体制机制比较研究》《质检新闻话语体系研究》等论著。曾多次承担国家质量工作相关会议的文稿起草任务。研究成果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部委重点课题一等奖等。近年来主要从事质量发展理论研究与新闻理论研究。 

主编曹卫东,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计划,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市五四奖章。主持国家体育总局重大决策咨询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研究”(2019年)以及重大委托研究课题“新冠疫情对我国体育的影响及应对研究”(2020年);出版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研究》(合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9)、《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21日)、《在建设体育强国的新征程上焕发青春力量》(《中国青年报》,2021年10月14日)、《不断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4日)等研究成果。 

燕连福,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现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任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国家人才项目入选者。曾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陕西省“六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课题3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在《人民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红旗文稿》等发表论文120余篇。 

李晓利,中国西部贫困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曾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招标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等10余项,参与撰写著作5部,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南京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4篇。 

刘文强,管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先后在清华大学、国家经贸委、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曾直接参与国家循环经济、电动汽车、绿色工业等国家重大战略制订、若干规划编制和《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研究起草;牵头完成《制造业创新体系研究》等一系列重点课题研究,相关成果被国家重大决策采纳;主持编制若干重点工业行业发展蓝皮书,累计发表40多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兼任中国光伏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及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心主任。 

韩宪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主持完成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多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

 周洪宇,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从事教育政策、教育理论和教育史研究,出版《教育治理论》《中国教育治理研究》《全球教育治理研究导论》《教育改革论》《教育公平论》等专著20余种,主编出版《中国教育活动通史》(8卷)、“新时代教育治理与教育智库研究丛书”(10册)、“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系列丛书”(10册)等。在《教育研究》《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300篇,研究成果多次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图书奖、“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风云人物”、2017年入选中国“当代教育名家”(90人)。 

李宇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政策、教育理论和教育史研究。多次参与国家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编出版学术著作多部。 

李冉,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翔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等。 赵莉 任职于中央国家机关党校,副巡视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先后在北京市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工作,长期从事组织宣传、业务研究和政工刊物编辑,负责理论教学和培训管理。 

傅小强 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法学博士。2003年曾在美国雪城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反恐、国际安全、海外利益保护和囯家安全问题研究。担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反恐专家组中方专家(2011—2013)。《国家安全研究》编委会副主任。主编《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怖斗争年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发表论文、评论多篇。 

赵韶波 现挂职中央某机关,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多次获省部级奖励,有扎实的工作实践和理论基础。 韩喜平 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高校首批“学科领军教授”、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先后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纪明,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劳动教育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2011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赴日本北海道大学经济学部公派联合培养。2019年—2020年赴美国西北大学政策研究所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研究。在S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在CSSCI 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 

易赛键,江西宜春人,求是杂志社副编审。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在求是杂志社政治编辑部、求是网、宣传联络部等从事过编辑记者和经营管理工作。曾在湖北枣阳市挂职市委常委、副市长;挂职重庆旅游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独著《香港司法终审权研究》,编著《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重塑城乡关系》获中组部第五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奖。 

成长春,男,汉族,江苏射阳人,1957年7月生,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江苏省政协委员,南通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现为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主任,“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江苏乡村振兴智库研究院首任院长。 

吴日明,男,汉族,江西余干人,1972年12月生,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研究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2014年7月当选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2019年8月被新华日报社聘为“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E起学习”工作室授课专家。

刘儒:经济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领军人才、三秦学者、“汉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长期从事理论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多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拓巍峰:公共管理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长期从事县域经济社会管理工作。曾获2018年陕西省党政领导干部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颜晓峰,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原所长,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出版《创新研究》《认识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重大时代课题与科学理论体系》《科学态度和真理精神》《在历史交汇点上》等著作。

谭小琴,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英才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获哲学博士学位。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者、天津市高校思政课领航学者、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科技战略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教师”“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思政工作者”等荣誉。出版《知本?产业?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多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用书》等著作。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党委书记、党校校长,硕士研究生,研究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中国航天基金会国防科技重大突破专项奖一等奖、中国航天事业50年重大贡献奖、中国航天基金奖,主编《筑梦空天——航天精神在二院》等著作。 

易振国 ,正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兼部党校第一副校长。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科技专项及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专项等,在核心期刊及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编著作品多部。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等10余项。 

刘韬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工会主席。长期在交通运输部机关和规划研究、教育培训部门工作。主持多项交通运输行业重大课题,参与编写《交通强国建设专项研究成果汇编》等。 曹立,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高端智库项目首席专家、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与区域发展战略、对外开放与构建开放新格局等。出版《混合所有制研究》《小康经济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等专著5部,主持编写经济学著作20余部,在权威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 

何广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海洋经济》期刊主编。1986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系,多年从事海洋经济和战略规划研究,历任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处长、处长、副主任、主任。主持完成国家重大涉海战略问题研究项目50余项,编制国家海洋规划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6项,出版专著10余部,在《人民日报》《旗帜》等报刊发表文章50余篇。

主编:董振华(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顾保国(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

主创人员:

《建设人才强国》(燕连福:西安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建设制造强国》(刘文强: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建设科技强国》(颜晓峰: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少将,全国“2020年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入选者)

《建设质量强国》(李刚:中国质量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建设航天强国》(马杰: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

《建设网络强国》(韩喜平: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全国“2020年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入选者)

《建设交通强国》(易振国、刘韬: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副院长)

《建设海洋强国》(曹立: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建设贸易强国》(韩宪洲:首都经贸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

《建设文化强国》(李冉: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建设体育强国》(曹卫东: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教授)

《建设教育强国》(范晶:军事科学院大校、全军思想政治教育专家)

《建设美丽中国》(成长春: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教授)

《建设法治中国》(易赛键:重庆旅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第五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作者)

《建设平安中国》(王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建设数字中国》(刘儒: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第五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作者)

《建设健康中国》(卢春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与信息司副巡视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问道·强国之路丛书(全17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宪洲 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67613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2-09-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