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王禹增临证经验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王禹增山东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通过研读经典、临床实践、整理提炼,工作室成员共同编写了《王禹增临证经验集》。全书分为上篇“医案精选”和下篇“医论医话”两个部分,总结了王禹增的临证经验,不仅收录了其骨伤科医案,还包括了内科、外科、皮肤科、妇科等医案,也收录了工作室继承人对其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实践,以及学习中医运气学说、应用经方等方面的体会和感悟,适合中医临床各科医生,尤其是骨伤科医生,以及广大中医院校师生和中医药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王禹增,1988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中医专业,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德州市中医院骨伤科主任,省级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师承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宫正骨”流派传承人孙树椿教授和安徽中医药大学龙砂医学流派传承人顾植山教授。现任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基础与内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德州市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荣获“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德州市名中医药专家”等称号。 目录 上篇 医案精选 一、内科 (一)感冒 (二)哮喘 (三)心悸 (四)奔豚 (五)胸痹 (六)眩晕 (七)头痛 (八)中风 (九)不寐 (十)胃痛 (十一)痞满 (十二)呕吐 (十三)泄泻 (十四)便秘 (十五)胁痛 (十六)水肿 (十七)遗精 (十八)汗证 (十九)发热 (二十)脱证 (二十一)痹病 附:类风湿关节炎 (二十二)痿病 (二十三)颤证 (二十四)痛风 (二十五)面肌痉挛 (二十六)面痛 (二十七)面瘫 二、外科、皮肤科 (一)疮疡 (二)皮疹 (三)股肿 (四)狐惑病 三、妇科 (一)脏躁 (二)产后身痛 四、五官科 (一)耳呜 (二)口疮 五、骨伤科 (一)伤筋 (二)骨折 (三)项痹 (四)漏肩风 (五)腕痛 (六)腰痛 (七)膝痛 (八)踝痛 下篇 医论医话 谈谈备化汤 备化汤治疗疑难病验案探析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诊疗浅谈 脉诊在判断骨科疾病性质中的应用 大柴胡汤在骨科的应用 当归四逆汤治疗寒厥 复元活血汤在骨折早期的临床应用 “气机升降”升降散 经方中的粳米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血不利则为水”学术思想在骨科的应用 跟师王禹增名中医学习“血不利则为水”的心得体会 多发骨折之跨关节外固定支架 肱骨干骨折之悬垂石膏应用 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发病机制的认识 从薛生白“主客浑受”思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的治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王禹增临证经验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王禹增//侯岩珂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27278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5 |
出版时间 | 2022-09-01 |
首版时间 | 2022-09-01 |
印刷时间 | 202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46 |
CIP核字 | 2021221216 |
中图分类号 | R249.7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