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语海(共6册)(精)
内容
内容推荐
《语海》以汉语语汇学理论作为指导,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与相关的语言学问题研究”(02BYY017),“语典编纂的理论与实践”(11BYY089),建立“汉语俗语语料库”,收录历代传世文献、近现代经典文学著作、当代报刊资料中的富有表现力和生命力的汉语语汇约86000条,包括成语30000余条、谚语30300余条、惯用语17700余条、歇后语8000余条。全书按语目首字音序编排,分六册,共计1170多万字,是语汇整理的集大成之作。全书体例严谨,例证翔实,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汉语语汇的历史面貌,具有独特的语言学、文献学、民俗学、文化学和社会学价值。
《语海》选择常见常用的语条作为主条,且一律标明语性(成、歇、谚、惯),其中有较生僻的字、容易读错的多音字,或有变读情况的字,用汉语拼音字母加注。不同义项的语目分列义项,各义项的解释一般由分注和通释两部分组成,分注解释语目中的疑难字、词。通释解释语目的整体意义,一般先列本义,再列引申义、比喻义。有书面资料来源的标明源出处。以丰富而贴切的例句佐证,讲求源流分明,按时代顺序排列。以与主条形式相近的语条作为副条,用“也作”形式附于主条之后,除少数须作补注释外,一般不再释义。每册正文前附《本册音节表》,书后另附《语目首字笔画索引》,便于读者查检。
目录
前言
凡例
正文(每册正文前有《本册音节表》)
第一册(A—D)
第二册(E—J)
第三册(K—P)
第四册(Q—S)
第五册(T—X)
第六册(Y—Z)
语目首字笔画索引
序言
前言
一、《语海》编纂的回顾 《语海》编纂的设想,
可以追溯到1996年。这一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了我主编的 《汉语常用语词典》。这是一本接近中型
的语典,共收约11000条,其中成语约5000条
,谚 语约3000条,歇后语、惯用语和格言各约1
000条。我们想在此基础上,扩大收条数量,改 进
释义,增加例证,编成一部大型语典,暂名为《中华大
语典》。这个设想得到上海辞书出版 社的支持,并列
入出版计划。后来因为忙于别的事情被搁置起来。直至
2005年,上海辞书 出版社为了与《辞海》配套,
提出编纂《语海》的计划,并约我们承担这个任务。这
年10月, 我们起草了“大型辞书《语海》编纂计划
”,内容包括目的、意义、收条规模、编纂体例、试编
样 稿等,后经多次修订。 2011年,上海辞书出版
社召开了“《语海》编纂专题研讨会”,对《语海》的
收条对象、收条 规模、编排顺序等进行了研讨,提出
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我们吸收了这些意见,再次修订了
《语海》的编纂计划。 在起草和修订编纂计划的过程
中,我们多次召开了座谈会,对《语海》编纂中涉及的
问 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在这过程中,我曾经撰写了题
为《〈语海〉编纂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初步 意见》的长
文。其中涉及全局性的问题有: (一)在收条立目上
要处理好古与今、雅与俗的关系 大家认为,根据《语
海》的性质,应当坚持古今兼收、雅俗兼容的原则。
古今兼收,并不是古的一概都收,要作具体分析。古代
的语,现在还在用的,如见于《左 传·僖公五年》的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见于《荀子·大略》的“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 智者”,见于《韩非子》的
“远水不救近火”“长袖善舞,多财善贾”等,一直流
传至今,一定要 收。对现在不用的,如果确已过时可
以不收,如《礼记·文王世子》里有:“语曰:‘乐正
司业, 父师司成。’”(意思是:乐正掌管学业,大
师掌管学成。)有的看似过时,但比喻义仍有借鉴作
用,则可酌收。如“自媒之女,丑而不信”字面意义是
自己择配的女子不光彩,不可信。看似 过时,但在《
管子·形势解》里用来比喻自我吹嘘、自我举荐的人不
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仍有 借鉴意义,可以收录。 雅俗
兼容,主要是指收条不避俗。 语有雅俗之分。雅语主
要是指雅成语,俗语包括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和俗成
语。俗语 流传在历代人民群众的口语中,并大量地吸
收到古今文献里,经过作家的加工提炼,许多俗 语具
有雅俗共赏的品质。像“瓜田李下”“万事开头难”“
打铁先得本身硬”“巧妇难为无米之 炊”“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等,都具有深刻 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像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秤砣虽小压千斤”等,都来自
社会实践和生活经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可谓“俗中
有雅”。 在俗语中,最有争议的是歇后语。曾经有人
认为歇后语不具有“文学语言”的品质,应 当予以摒
弃。其实不然,多数歇后语内容健康,语言风格幽默风
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金瓶梅》《西游记》《红
楼梦》《儒林外史》等古典名著,以及老舍、赵树理、
丁玲等现代作家的 作品都运用了大量的歇后语。我们
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其进行筛选,过
于 庸俗的不收。如《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三二
回连用了“枯树盘根,动不得了”“推车上 岭,走不
得了”“隔山取火,讨不得了”“倒浇蜡烛,由不得了
”四个歇后语,不仅显得重复累 赘,而且都隐含一种
性行为,有些俗不可耐,《语海》不予收录。 (二)
注意语的变体,处理好主条和副条的关系 语的变体来
自语的传承性和口语性。许多语是历史上产生、形成的
,经过长期的演变 流传至今,在这过程中产生了变体
。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始见于战国楚·屈原《卜
居》, 《史记·白起王翦传论》引作“鄙语”,即今
谚语;宋·苏轼《定州到任谢执政启》则紧缩为“尺
短寸长”;钱锺书《围城》仍引作“尺有所短,寸有所
长”。这种流变,应当在《语海》中得到 体现。许多
语是通过口耳相传流行开来的,这也是语的变体形成的
重要原因。如“三个臭皮 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也
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抵个诸
葛亮”“三个臭 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还说“三
个缝鞋匠,顶个诸葛亮”等。这些变体,各有其常用性
,《语 海》也应当予以体现。于是就产生了一组组“
异形语”,产生了在“异形语”中如何确定主条 和副
条,以及副条如果不止一条,如何安排副条顺序的问题
。 确定主条,一般考虑两个方面:一看出现的时代是
否最早,一看是否最常用。如果出现 时代最早,又最
常用,确定为主条,当然没有问题。如“不识时务”也
作“不更世务”“不识时 气”。其中“不识时务”最
早见于《汉书·张霸传》,现在又最常用,以它为主条
,就顺理成章, 不会有分歧。如果最早出现的不常用
,后起的常用,就有了矛盾,
导语
1.《语海》收录古今文献中存见和流传的汉语语汇86000余条(含主条、副条),其中成语 30000余条、谚语30300余条、惯用语17700余条,歇后语8000余条,逐条标注语性,引用书证阐释,是历代语汇的集大成之作。
2.《语海》是汉语语汇学理论指导下的具有独创性的大型语典,填补学术空白。
3.《语海》全书体例严谨,例证翔实,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汉语语汇的历史面貌,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生活史、社会史、文化史的生动记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智慧的凝练表达,具有独特的语言学、文献学、民俗学、文化学和社会学价值。
4.《语海》以汉语语汇学作为理论指导,基于科学的汉语俗语语料库编纂,两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支持;列入2013—2025年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获得国家级、市级出版基金资助。
5.《语海》既可供语言文字爱好者阅读查检,供汉语语汇学习者、专门研究者研究学习,也可供作家写作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语海(共6册)(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温端政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58619
开本 16开
页数 466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700
出版时间 2021-12-01
首版时间 2021-12-01
印刷时间 202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13900
CIP核字 2021221953
中图分类号 H13
丛书名
印张 293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