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革的预演--四清运动始末 |
内容 | 内容推荐 “四清”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我们党开展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它持续了四年之久,直至“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这场运动既是建国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产物,也是“文化大革命”的预演,是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它前承三年困难时期,后接“文化大革命”。应该说,深入研究这段历史,对弄清“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有重要学术价值。林小波、郭德宏著的《文革的预演——四清运动始末》依据翔实可信的历史资料,真实地展现了“文化大革命”前夕爆发的这场政治运动的全过程。 作者简介 林小波,1971年7月生,山东海阳人。2004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获中共党史专业博士学位。先后担任过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员、党刊证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曾先后在《中共党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安徽史学》、《解放军报》、《前线》等报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四清”的起源 一、“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二、“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三、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 第二章 发动和试点 一、二月中央工作会议与“前十条” 二、“五反”试点 三、农村“四清”试点 四、“后十条” 第三章 “四清”全面铺开 一、“双十条”宣讲 二、继续“五反” 三、“四清”全面铺开 四、毛泽东谈“四清” 第四章 刘少奇与“四清” 一、防止“中国出赫鲁晓夫” 二、刘少奇视察“四清”运动 三、“后十条”修正案 第五章 “四清”样板 一、“白银厂经验” 二、“桃园经验” 三、“小站经验” 第六章 “大兵团作战” 一、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二、检查和反对右倾思想 三、领导干部蹲点,指导“四清” 四、练兵练将,整训工作队 五、夺权斗争 第七章 “四清”的转折 一、毛泽东和刘少奇的严重分歧 二、“二十三条” 三、“大四清” 第八章 尾声 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二、“四清”纳入“文革” 三、“四清”运动的历史评价 四、思考与启示 附录:“四清”运动大事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革的预演--四清运动始末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小波//郭德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12319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8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印刷时间 | 2023-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56 |
CIP核字 | 2013157977 |
中图分类号 | D651.7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