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瓜瓶/天天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王级作家常新港的力作,收录了其有关青少年儿童生活的短篇小说11篇。

本书由曹文轩、张之路、秦文君、梅子涵、安武林、迟子建、阿成等各界名家最大诚意鼎力推荐。

阅读本书故事,支撑成长,点亮童年。

内容推荐

本书收入常新港的《青瓜瓶》、《城市草香》、《天堂的卧室也漏雨》等十一篇精品短篇小说。作品内容涵盖青少年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家人的矛盾、成长的烦恼、学校生活的各种体悟等。在作者或潇洒俊逸、或凝重朴拙的文章中,人生百味渐渐浮现,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同时寄托了作者对于理想的自由想象,耐人寻味。

目录

长夜难眠

难唱四季

鸡骨架青苞米土豆泥

青瓜瓶

城市草香

侵略

天堂的卧室也漏雨

像保龄球一样向前滚动

我眼前的忙碌生活

我能拥有一只会唱歌的鸭子吗?

疲劳的逃亡

常新港作品创作年表

常新港作品获奖纪录

试读章节

来可当时正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把头靠在妈妈有些汗津津的背上吃着一根牌子叫“外星人”的奶油雪糕。他听见妈妈一边蹬着车子一边说:“来可,你把雪糕滴在妈妈背上了。”来可说:“妈,你怎么知道?”妈妈说:“你只顾吃,把它滴在我背上了,我觉得那里很凉。”来可听妈妈这样说,就有些不好意思了,一边用手去擦滴在妈妈后背衣服上的奶油,一边把头离开了妈妈的背。这时,妈妈说:“别离我这么远,你会闪身掉下去的。”

那是星期天,来可妈妈用自行车带他去一处补习班补习数学。

来可妈妈担心儿子从自行车上掉下去,就嘱咐儿子靠在她的背上继续吃雪糕。但她自己掉下去了。

当时的情景让来可无法回忆。因为在出事的瞬间,他不但是靠在妈妈背上吃雪糕,而且还闭上了眼睛。他习惯这种姿势,妈妈的背可以挡风遮雨,也可以遮斜斜射下来的阳光。好像是在一处十字路口,红灯突然亮了,左边并行的一辆卡车也是突然刹车,妈妈的自行车晃了晃,贴在了卡车上。来可被一股力量推向右边去了。妈妈当时觉着有了危险,情急中把车子推了一下,让自行车和儿子离危险远点,她自己却跌落在卡车的后轮下。妈妈的右脚被轧在车轮底下,妈妈疼昏过去了。当时来可傻了,还下意识地用舌头去舔那根雪糕。

妈妈的右脚骨严重受伤,骨头被轧成了碎渣渣。医生说,必须截掉右脚,而且要马上截掉。

来可的生活开始有了变化。妈妈不能再骑自行车了。晚上睡觉前,妈妈总是把右脚的假肢摘下,放在床边的椅子上。来可每天看见妈妈的假肢,都要发一会儿呆,狠狠地愣一阵。

妈妈出事后,来可让爸爸把轧坏的自行车送到废品收购站去,爸爸却把破自行车拆了,放在了阳台上。来可说:“爸,轧成这样还不扔掉?”爸爸固执地说:“不扔!”

妈妈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清洁工,在一座十四层的机关大楼里清扫楼道。妈妈说,宽敞的楼道是用上等的大理石铺成的,她每天用拖布把它擦抹得光洁闪亮,有些高傲地仰头走路的年轻姑娘走在楼道里,都情不自禁地在光洁的地上寻找自己若隐若现的影子。妈妈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可的爸爸也在那座大楼里上班。他是一个后勤科的副科长。来可听妈妈说,爸爸快提科长了,原来的科长要提升到一处里当副处长。所以,妈妈在家里总是说,给我们家大科长倒杯酒,给我们家大科长把烟点上……每到这个时候,来可的爸爸总是纠正一句:副科长,而且不厌其烦地纠正。但来可的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犯错误。

现在,妈妈不能去拖大理石地面了。有了众多朋友的帮助,来可妈妈在一处不算热闹、离家不很远的地方摆了一个烟摊,里面还设了一部公用电话。妈妈就坐在小小的亭子里,一边卖烟,一边看着那部电话。

来可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傍晚回家后,总看见爸爸在厨房里做饭。妈妈看守小亭子,要到很晚才回来。加上她右脚是假肢,走得慢,到家差不多就晚上八点钟了。一般情况下来可爸爸总是先让来可吃了饭去做作业,而他自己则要等着来可妈妈回来一起吃。有时,听见楼道里传来很慢的脚步声,一只脚轻,一只脚重时,爸爸就冲来可房间喊一声:“来可,去接接你妈妈,我去热饭。”

来可说:“我正做作业呢。”

来可爸爸就停顿一下,然后去开门,把楼道的灯打开,走下去,搀来可妈妈上来。

来可爸爸看着来可妈妈洗了手开始吃饭时,就悄悄推开来可的房门,看看儿子在干什么。来可爸爸所以悄悄推开儿子的房门,是怕影响儿子学习,并不是像便衣警察一样,非要抓住来可什么把柄。但有几次,他推开来可的门时,发现儿子来可并没有伏案写作业,而是头戴耳机,双脚伸到写字台上,身体朝后仰,一边晃着,一边发出一种压抑的鸟叫的声音。来可爸爸说:“你在听音乐?”

来可这样回答爸爸:“我在温习英语。”

有过几次之后,来可爸爸就摘下来可耳朵上的耳机,贴在自己耳朵上听,不是英语,是一个叫什么张惠妹的女孩子在唱歌。

来可爸爸说:“这是哪国英语?”

来可说:“爸,我学习很紧张,你就不能让我听听音乐休息一会儿吗?”

到了这种时候,来可爸爸就像做错了事一样又悄悄退出来可房间,轻轻把门关上。

有天晚上,大约半夜的时候,来可睡着不久,突然被一声很响的动静惊醒,吓出一身汗来。他开了灯,大声问:“爸,怎么啦?这么大声音,我还能睡着觉吗?”

爸爸站在来可房间的门外说:“你妈妈想去卫生间,迷迷糊糊的,忘了戴假肢,摔在地上了,现在没事了,你睡吧!”

来可说:“戴没戴假肢都不知道,也太糊涂了。”

来可爸爸被噎了一下,结结实实的一下。当他转回头时,见来可妈妈正从卫生间里慢慢走出来。来可妈妈问:“来可说什么了?”

来可爸爸说:“他什么也没说。”

P1-5

序言

常新港是一个有明确方向的作家,多少年来,无论这个不安分的世界如何花样翻新、反复无常,都没有能够改变他的文学初衷。他按他对文学的定义、理解,按他心灵的无声指引,在寒冷而寂寞的北方,不动声色且又十分潇洒地走自己的路,用他特有的文字,为中国的儿童文学构造了一个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学部落。天空下,这个经营有道的部落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道常看常新的风景线。

独特也许是文学的最重要的品质。

文学不是一般的日常用品——日常用品只要是质量上乘的,无数的人使用同一个品牌是无所谓的,而名牌货色更是人们争相购买的。此时,居于同一生活档次的人们恰恰满足于日常用品的雷同。“我用的也是这个牌子。”说话者,有相遇知己的欣喜,并因品位不俗而暗暗自得。但文学不一样,文学讲究的是独一份,“这一个”。相似和雷同是注定难以出息的。哪怕这个人的作品幼稚一点、粗糙一点,只要这个人的作品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就有了存活的可能。

最近随手翻看村上春树的《1Q84》,看到里面一个情节,对其所阐释的意义很有同感。故事大致是:一个年轻女子写了一部叫《空气蛹》的作品,就文字而言非常业余,但它的品质与路数却是绝对独一无二的;作为有多年编辑经验的小松先生,深知这部作品的内在价值;它纠结于小松的心头,最后他竟然出招撮合了一次不可思议的合作——让一个文字老练的人改写这部作品;为了这一旷世奇书的问世与流传,也为了拯救这一不会再有的艺术品,一伙人合谋,不惜做就了一个日后终成悲剧的大骗局。

常新港写了几十年的“空气蛹”,更令人感叹的是,它们一开始就是成熟的。他的“骗局”是由他一个人独自完成的。 “独船”也许是一个隐喻——关于常新港作品之独的隐喻。这只船在文学的河流上行驶了这么多岁月,始终没有改变它的航线。他也看到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热闹,但他还是在自己的航线上一意孤行。

这是一个他精心选择的航线。在他看来,这才是一个可望到达文学彼岸的航线。当那么多的船只虽然很有阵势但却离彼岸越来越远时,他守着一番孤寂,将帆高高扬起,双臂抱于胸前,迎风倚着桅杆,眺望着似有似无的海岸线。海以及海岸是他的风景线,而这个驾着独船的常新港则是儿童文学的风景线,我们的风景线。

我们不缺甜糯的作品,不缺温柔的作品,不缺秀美的作品,不缺嬉闹的作品,但我们却缺有力度的作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曾有过强悍之风。那时,有一批作家倾向于苍茫、冷峻、严厉、深沉的叙述,但后因世风和文风的转变,此风日见衰退。大多数作家的姿态不是下潜,而是漂浮,叙述渐趋浮光掠影、轻描淡写、嘻嘻哈哈。时至今日,快乐至上已成定局。浅浅的故事,浅浅的文字,浅浅的情感,浅浅的题旨,我们不假思索地附和了这个浅阅读时代。整个文学如此,儿童文学尤其如此。据说,儿童文学终于回到了正道,理由是:儿童文学本就是快乐的文学。而快乐无边的那一边,就是力度的消失。难道儿童文学就注定了是一种没有力度的写作吗?似乎一部儿童文学史所记录的经典并非都是这般。儿童文学史并非是一部轻飘飘的历史。

常新港的意义就在于他对儿童文学力度写作一脉的承续。对比《独船》前后的常新港,看得出他尽管有文学上的变法——事实上,他一直就在变法,但千变万变,力度却始终是他文字的归宿。无论是无意为之还是有意为之,他的文字都是北方的,是从广漠的土地上长出的,是在凛冽的寒风中锻炼过的。他作品的思考性是始终如一的:思考社会、人生、生命,思考一切需要思考和值得思考的。他一直处于一种下潜的姿态——当很多人尽量漂浮于水面时,他与这些人是逆行的——逆行,是他给我们的形象。他写过一篇作品叫《逆行的鱼》。那些为了繁衍生命,逆流而上、阵势壮观的鱼,无疑是他所欣赏的生命境界。他的文字是有目的的。他以他数以百计的短篇和大量的长篇,反驳了当下无目的的写作思潮。他给我们的是一些可以称出重量的文字。难道中国的儿童文学不需要这样的文字吗?我无法相信一个总在轻飘飘的文字中进行阅读的人日后能成为一个有质量有分量的人。

我们的儿童文学也许有好的故事,也有好的文字,但激情没有了。这是十分糟糕的事情。我们的大量作品,其动力只在游戏上——文字的运行是依靠游戏的欲望推动的。在这个放弃激情的绵软年代,常新港依然常常以激情来推动他的文字,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他居然还有怒气!文字有怒气,是文学的希望所在。怒气意味着对未来的关注和向往。一个关注和向往未来的人,自然就会对现实不满,因为现实与未来之间总会有很大的差距——差距使他不快,不快就会产生怒气。文学总得有点怒气,因为文学既是作用于现实的,更是作用于未来的。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常新港是平和的,很少看到他有怒气;而在文字中,却时不时地看到他的怒气。这份怒气在儿童文学普遍没心没肺地傻乐的当下,是十分珍贵的。

相对于成百上千不痛不痒、不成不淡、不温不火、不上不下的作品,常新港的作品是那种写得比较狠的作品。他的作品敢于登高,也敢于探底,不留余地。他就敢将人性底部揭开来看,就敢将事情闹到难以收拾的地步。我在读这些作品时,常常担忧他最后该怎样收场。通常,一般的作家无论是写事还是写人,总会有所保留的,轻易不敢推到极致。常新港却喜欢极致——在极致处做文章,又在极致处智慧地了断在一般人看来很难了断的故事。在儿童文学这一块,是有许多禁忌的,一般总要回避掉许多东西。这也是对的,但许多时候,我们将这些禁忌扩大化了,结果使儿童文学真的成了到处莺歌燕舞、流水潺潺的“童话世界”,没有尖锐的善恶对峙,没有大起大落的人间悲剧,这种糖化的儿童文学,是否有助于阅读者的健康成长,难道是完全不需要思考的吗?常新港的锐利早在“独船”时代,就让整个儿童文学界领教过了。其后,无论写现实还是写幻想,常新港式的锋芒始终闪着亮光。

常新港是一个勤奋的作家,除了写作就是写作。写作既是他的事业也是他的职业。他的文字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业内屈指可数的。但无论他写了多少,行家一眼就能判断出这些文字出于谁手。这些作品留下了他思想上的、美学上的深刻印记。这些作品互相照应,互为解读,产生了整体共鸣,从而扩大了它们的力量和效果。整体共鸣,是一个成熟作家的标志。

常新港的作品理应产生重大影响,并得到’应有的荣誉。

2010年10月8日于北京橡树湾

书评(媒体评论)

常新港是中国“短篇儿童小说之王”,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数量之多,整体文学水平之高,在中国儿童文学界无出其右。这么多年来,他的作品一直坚持保持着很高的文学性,可谓是守护中国儿童文学根脉的一座青山,一脉清流。

——安武林

我用最大的诚意向全国的少年儿童和家长、老师们推荐常新港的作品,他的作品,正是我说的具有高贵血统的“王书”。

——曹文轩

应该让更多的孩子阅读常新港的作品,从他的作品中找到成长的力量:应该让更多的家长和老师阅读常新港的作品,从他的作品中了解孩子们成长的心路历程。

——张之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瓜瓶/天天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常新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603329
开本 32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1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0: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