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小学科学(新课标)/一线名师示范实践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提出了对新课标实施的具体建议,包括八个主题,每个主题一章,分别是“科学观念:转识成智”“模型建构:用模型解释世界”“推理论证:有据有理,据理力证”“创新思维:换一个角度想问题”“科学探究:多元支持,思行并进”“工程实践:迎难筹划,权衡促思”“态度责任:潜移默化,化知为行”“跨学科概念:打破界限,联结学科”。每章都包含了概念解读、核心主张、关键技术、典型案例和效果比析五个部分。希望通过这种结构化的分析和展示,为教师们提供一种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新课标的方法,以及一种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和技术,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实现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 作者简介 冯毅,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研室科学教研员,教育硕士,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南京市教育科研成果创新奖特等奖获得者。 目录 导论:新课标新挑战新教学 第一章 科学观念:转识成智 第一节 科学观念概念解读 第二节 科学观念的形成重在转识成智 第三节 培养科学观念的教学技术与课堂实践 第二章 模型建构:用模型认识世界 第一节 模型建构的概念解读 第二节 引导学生换一个方式看世界 第三节 聚焦模型建构的教学技术与课堂实践 第三章 推理论证:有据有理,据理力证 第一节 推理论证的概念解读 第二节 有据有理,据理力证 第三节 提升推理论证能力的教学技术与课堂实践 第四章 创新思维:换一个角度想问题 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念的解读 第二节 启发学生换一个角度想问题 第三节 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技术与课堂实践 第五章 科学探究:多元支持,思行并进 第一节 对科学探究的理性认识 第二节 “多元支持,思行并进”的科学探究 第三节 科学探究的教学技术与课堂实践 第六章 工程实践:迎难筹划,权衡促思 第一节 工程实践的概念解读 第二节 迎难筹划,权衡促思 第三节 工程实践的教学技术与课堂实践 第七章 态度责任:潜移默化,化知为行 第一节 态度责任的概念解读 第二节 潜移默化,化知为行 第三节 涵育态度责任的教学技术与课堂实践 第八章 跨学科概念:打破界限,联结学科 第一节 跨学科概念的解读 第二节 打破界限,联结学科 第三节 发展跨学科概念的教学技术与课堂实践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小学科学(新课标)/一线名师示范实践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冯毅//成金燕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3454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24-03-01 |
首版时间 | 2024-03-01 |
印刷时间 | 2024-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80 |
CIP核字 | 2024009810 |
中图分类号 | G6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41 |
宽 | 172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