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草根品圣贤(品读圣贤分享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圣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很重要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视圣人思维为整个中华文化的本体,甚至有人直接将中华文化称为圣人文化。在凡圣贤都有圣贤之道。圣贤闻道而起,载道而为,合道而行,唯道是从;既是悟道者,得道者,又是载道者,传道者,是大道的使者。

品读圣贤,分享智慧,用爱心、责任心、献身精神去感知我们的社会;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温馨和绚丽!

内容推荐

民族和人类的成熟最终表现为个体的成熟,因此,了解圣贤,让众人接受圣人的教训,圣哲的指导,就成了发民蒙、开民智必然选择。假如我们在圣人无声的教化中,用爱心、责任心、献身精神去感知我们的社会,就能提高我们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减少盲从。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些温馨,多一些绚丽!

目录

第一部分 人生与自然

第一章 品孔子做人之品德  2

 品悟一:孝,是一切道德的源头  2

 品悟二:道德是人生的北斗  5

 品悟三:始终要把德育放在首位  8

 品悟四:好的道德风气靠君子去维护  12

 品悟五:要交有德的朋友  14

 品悟六:德行决定修养  16

 品悟七: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19

 品悟八:用文德来使自己的道德完美  22

 品悟九:偏听偏信违背道德准则  24

第二章 品老子自然之大道  28

 品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8

 品悟二:上善若水,水利万物  32

 品悟三:“无为”思想与有所作为  36

 品悟四:柔可胜强,弱能胜刚  39

 品悟五:方法再多不如抓住事物的本原  43

 品悟六:财来财去一场空  46

 品悟七: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49

 品悟八:只有和谐才能让世界走得更远  53

第二部分 生活与学习

第三章 品庄子生活之逍遥  58

 品悟一:天地万物都是“道”运行的结果  58

 品悟二:生存发展必须顺应自然规律  60

 品悟三:天地之鉴,万物之镜  63

 品悟四:目标的高度决定事业的高度  66

 品悟五:让心灵的自由缓释生活的重负  69

 品悟六:最伟大的在最平凡之中  71

 品悟七:万物与我齐一,死生本无两样  73

第四章 品荀子学习之见解  78

 品悟一:两千年之学始于荀子  78

 品悟二:学习需要躬亲实践  82

 品悟三:要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  84

 品悟四:借助外物也是一种学习手段  87

 品悟五:做好小事,成就大事  90

 品悟六:有意义的人生在学习之中  92

 品悟七:学习的过程就是实现梦想的过程  95

 品悟八:坚持不懈是成功者的本质  98

第三部分 想法与做法

第五章 品屈原逆境之志向  102

 品悟一:用心感悟屈原的气节  102

 品悟二:坚持真理的“求索”之路  105

 品悟三:处逆境而不忘其志  108

 品悟四:公而忘私,精忠报国  111

 品悟五:顽强的意志足以征服任何一座山峰  114

 品悟六:猛回首,生命只有挥手瞬间  116

 品悟七:万物有道,识道者几何  118

 品悟八:人生不能没有信仰  120

第六章 品孙子应变之计谋  123

 品悟一:做事情必须讲究谋略  123

 品悟二:牢牢掌握主动权  126

 品悟三:奇正之变,不可胜穷  129

 品悟四:知道才能做到  132

 品悟五: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  134

 品悟六: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138

 品悟七: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140

 品悟八:重大决定最需要心平气和  144

第四部分 态度与境界

第七章 品陶潜境界之淡泊  148

 品悟一:快乐是一种心境  148

 品悟二:“悠然见南山” 的心境  151

 品悟三: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153

 品悟四:世人唯有功名忘不了  156

 品悟五:大梦谁先觉,要把心放宽  158

 品悟六:贫贱不移,富贵不屈  160

 品悟七:有所寄托才能学会忘记  163

 品悟八:打开书本,跨越时空  165

第八章 品慧能人性之顿悟  168

 品悟一:禅不是孤立的  168

 品悟二:心量广大,犹如虚空  171

 品悟三:世人性净,犹如青天  173

 品悟四:一切万法,尽在自性  175

 品悟五:放下越多,得到越多  177

 品悟六: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180

 品悟七:心存善良,自成佛道  183

 品悟八:诚心待人,自证菩提  186

 品悟九:一切随意,不要苛求  188

 品悟十: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190

试读章节

几千年来,有一颗星始终闪烁在华夏的上空,引导着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走脚下的路,这颗星就是“道德”!道德既是人生的基本规范,又是全部人生的实质和意义。中国人的人生哲学的根本特征也在于它将人的道德生活看成是人生的根本内容或主要内容。

中国的道德人生由周公时的雏形发展成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完整形态,中国社会遂进入伦理化时期,并逐渐演变成一个典型的伦理社会。春秋时期,以孔孟为首的儒家学派,对中国思想和历史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中国人特别注重伦理生活,这与儒家思想的长期流传和广泛影响是分不开的。儒家认为:人是一种关系存在物,所以,人一生下来就离不开父母、家庭等各种关系,因而人是否具有道德性正是人的本质特性,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

孟子把伦理道德归结为五个基本方面: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孑L孟以“仁”为核心建立了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并以此为人制定了一整套道德理论和行为规范,把道德作为人生的基本准则、基本内容和基本意义,给人生赋予了浓厚的道德色彩,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

我们知道,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懂得了相互联系和帮助的重要,并最终组成了社会。在社会里,每个人不能像动物那样,凭个头大或四肢强壮而生活,而是要凭能力从事各自的工作,既有分工,又相互依赖,靠社会生存,度过一生。我国古代思想大师苟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日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这就是说,人能结合成群体,靠群体的智慧、义气和力量战胜动物,发展自己。既然人人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别人,就要处理好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就要用各种关系的准则来制约思想和行为。这种准则除了法律就是道德。

道德虽然不像法律那样可以强制执行,但它是人们在社会生存中形成的共识。一个人的品行好坏高低,更多的时候是依照道德标准被人衡量的。

曾几何时,人们的贪欲膨胀了,“道德”这颗准星也发生了错位。安徽的婴儿吃了劣质奶粉后导致营养不良;一些厂家将有毒的化学物品苏丹红加在了鸭蛋里、鸭食里;身居高位却以权谋私的国家高级干部成克杰、陈良宇等等。令人欣慰的是,“道德之星”依然闪烁在我们身边:有全心为村民的好支书郑万九,有依靠科学养活国民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的,道德,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闪现:也许是轰轰烈烈的,让人惊叹不已,也许只是点点滴滴,却也常常震撼人心。

“深夜,在我们熟睡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在我们的周围有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在为我们守夜……因为有他们,我们多了一份快乐,因为有他们,我们多了一份安全;因为有他们,我们多了一份温暖;因为有他们,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广告的画面很快地切换,但那不变的是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从这些笑脸上,我们看到了社会道德之光时时处处在闪耀!道德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础。

P6-7

序言

悠悠三千年,岁月如烟,中华民族在圣贤思想的指引下,恪守仁义道德的坚定信念,凝聚在一起,建设自己的家园,确立自己的生活方式,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维护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和睦相处。

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出现了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百家争鸣”局面,圣贤辈出。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奠定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大凡圣贤都有圣贤之道。圣贤闻道而起,载道而为,合道而行,唯道是从;既是悟道者,得道者,又是载道者,传道者,是大道的使者。

曾几何时,圣贤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老祖宗被拉出来游街示众。于是,《易经》在大洋彼岸找到了“知音”;孙子所讲的《兵法》换了一种声音进入了高等学堂;儒家思想成了日本企业家战后复兴经济的依托……中国人在融入异域文化时,似乎忘记了根本,圣贤愈行愈远,传统文明之光逐渐暗淡。于是乎思想的圣殿开始摇晃,理论的图腾开始崩塌,平平凡凡的都市人,一份工作,一份薪水,带来的是一份无聊,一份空虚。生命在无目的的忙碌中被慢慢消耗。生活在2l世纪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论语》,但绝对知道麦当劳和好莱坞大片。

不过对于今天这种局面,老圣人还是有一点可以欣慰的,那就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从来就没有动摇过!而今,重开中华文化盛世,已是国家与民族的人心所向,是民族精神的渴望,是谁也不可能阻挡的。

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生存的空间相对地缩小,时间相对地缩短,地球都变成了一个“村”。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共同的利益比重日益增大,科学与文明,呼唤着一个共同的准则,一个大同的理念!草根民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在圣贤的带领下沐浴圣贤光芒成长起来的。

民族和人类的成熟最终表现为个体的成熟!因此,了解圣贤,让众人接受圣人的教训,贤哲的指导,就成了发民蒙、开民智必然选择。让我们在圣人无声的教化中,用爱心、责任心、献身精神去感知我们的社会,提高我们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减少盲从。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些温馨,多一些绚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草根品圣贤(品读圣贤分享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海涛//李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418958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1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1
15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