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海外汉学界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海外汉学界多元化、多角度地对中国现当代作家进行的研究和阐释,在很大程度上使其能与其他研究中国的学科领域以及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展开对话。本书在合理吸收海外汉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国本土文化和中国文学传统的立场,去阐释中西研究的同和异,重新发掘和认识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达到中西学术研究的跨文化比较、对话与交流,从而使中国现当代作家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中成为一个具有讨论价值和典型意义的案例。 作者简介 张浩,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现任北语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党委书记。先后在美国、加拿大等海外高校任教近10年,作为汉办专家多次赴海外进行中文教师培训。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教学及文化传播研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6部,主持参与省部级项目7项。曾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师德标兵奖等奖励,曾获评北京市优秀育人团队负责人、北京市重点一流专业负责人等。 目录 第一章 海外汉学界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概述 一、海外汉学界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的重要成就梳理 二、海外汉学界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的理论资源 三、海外汉学界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的理论范式 第二章 走向经典:海外汉学界鲁迅研究 一、鲁迅及其作品的海外译介状况概述 二、鲁迅及其作品的海外传播 三、程茂荣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 四、许丽菁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 五、何佳文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 第三章 “五四”文学情怀:海外汉学界丁玲研究 一、丁玲及其作品的海外译介状况概述 二、丁玲及其作品的海外传播 三、梅仪慈关于丁玲及其作品的研究 四、布乔治关于丁玲及其作品的研究 五、白露关于丁玲及其作品的研究 六、颜海平关于丁玲及其作品的研究 七、丁淑芳关于丁玲及其作品的研究 第四章 乡土记忆与诗性建构:海外汉学界沈从文研究 一、沈从文及其作品海外译介状况概述 二、沈从文作品的海外传播 三、夏志清关于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研究 四、金介甫关于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研究 五、王德威关于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研究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与西方中心式的解读:海外汉学界张爱玲研究 一、张爱玲及其作品海外译介状况概述 二、张爱玲及其作品的海外传播 三、夏志清关于张爱玲及其作品的研究 四、李欧梵关于张爱玲及其作品的研究 五、王德威关于张爱玲及其作品的研究 六、水晶关于张爱玲及其作品的研究 七、其他海外学者关于张爱玲及其作品的研究 第六章 女性与中国现代化转型:海外汉学界王安忆研究 一、王安忆及其作品的海外译介状况概述 二、王安忆及其作品的海外传播 三、王斑关于王安忆《长恨歌》的研究 四、春晖关于王安忆及其作品《长恨歌》的研究 五、《哥伦比亚中国现代文学指南》一书关于王安忆及其作品的研究 第七章 走向交流和对话:海外汉学界中国作家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海外汉学界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3475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3-08-01 |
首版时间 | 2023-08-01 |
印刷时间 | 202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56 |
CIP核字 | 2023153946 |
中图分类号 | I206.6 |
丛书名 | |
印张 | 16.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53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