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加坡经典游
内容
试读章节

文化融合

2005年7月5日,第117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开幕式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举行。一场30分钟的节目向观众展示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遗产,演出十分成功。如果有一个城市可以声称自己不仅多种族,更集多元文化于一身,那就非新加坡莫属。

我们今天看到的新加坡历史不足50年。它是一个有着长期移民文化(中国和印度)、土著和混合种族文化(马来人和土生华人)影响的新兴国家,而且还遗留了英国殖民时代的文化痕迹。同时,又有大量高薪、短期工作移民不断涌人其中央商务区。

近几十年来,政府才鼓励这种文化融合。根据19世纪莱佛士的计划,新加坡要发展成独特的民族社区。小印度和甘榜的主要定居者是印度教徒。牛车水是华人移民和土生华人(华人与马来人通婚的后裔)。甘榜格南,原来是马来皇室所在地,现在主要居住着阿拉伯、武吉士和爪畦的移民,是一个穆斯林居住区。殖民区其实也是一个民族地区,只是没有像19世纪那样严格划分。

尽管还不是所有文化领域都有自己的阵地,但其中一些领域确实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新加坡亚欧人口(亚洲和欧洲的混血)是一个独特的族群,他们为了获得认可和地位的提高奋斗了多年。

这种多种族混合文化传承至今,新加坡的文化如今已成功融为一个整体。莱佛士大酒店、新加坡板球俱乐部和旧的维多利亚音乐厅兼具英国和新加坡风格。另外,位于牛车水的大华戏院、位于甘榜格南的清真寺也是这样,但即使是19世纪的建筑也是混合了多种风格。牛车水建有新加坡最古老和最金碧辉煌的印度教寺庙马里安曼兴都庙;殖民区中心的伊丽莎白大道上有一座华人英雄林谋盛的纪念塔;甘榜格南的马来遗产中心就设在前王室居住地,而且融合了马来和帕拉第奥建筑风格。

有人说,在建屋局公寓的公共空间里,一边在操办马来婚礼,另一边在举行中国葬礼,这都是常有的事情。这是人民行动党种族融合政策的结果。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新加坡人的心态。尽管华人占岛上人口的78%,但这又不是中国。尽管1819年把新加坡割让给英国的是马来苏丹,但它不属于马来。要想了解新加坡文化,很有必要考察其所有组成部分,然后再看这些部分如何组成了一个独特的整体。

建筑

了解新加坡各种不同文化最显而易见的方法是观察其风格各异的建筑。

马来甘榜屋

新加坡方言里的“甘榜”屋现在还可以在乌敏岛对面的实龙岗港口找到。这些传统的马来建筑极具特色,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为了避免水淹而采用吊脚楼的设计,而且也增加通风,防止野生动物和盗贼入屋。盖甘榜屋时,通常先用热带硬木材搭起梁柱框架;中等硬木,如莫兰蒂(meranti)则用作地板、椽、门和窗棂;屋顶就是一层层的棕榈叶,墙壁则是一排紧密的竹篱笆或莫兰蒂木板。

甘榜屋的基本形式很简单,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和家庭经济实力增加更多房间。通常采用的是木雕板和屏风,根据主人的富有程度,还可以增加一些非常精致的东西。

中式店屋

华人把寺庙、神龛和剧场带到了新加坡,把中国的建筑也带到这个岛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店屋:一个狭长的多层商铺,前店后家混合使用。一开始,只是由于贫穷和出于功能实用角度考虑,但近年来,新加坡华人店屋的格局又开始在餐馆、咖啡馆、博物馆,还有零售店等流行起来。  店屋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可找到。典型的格局是,底层是商店,门前有一条人行道(俗称“五步路”),楼上延伸出来的部分如同屋檐,正好为下面的行人遮风挡雨。住宿就在楼上。

一般来说,这些店屋都一座挨一座,形成与街道平行的一排店铺。这些店铺可用作咖啡厅、酒吧、理发店、学校、宗族协会,甚至可以作为家庭手工作坊。楼上住人的地方可以容纳一个或多个家庭,或充当工人的单身宿舍。店铺高度往往取决于建筑技术和富裕程度。

店屋的门面总是比较狭窄,但里面极深,有时甚至一直延伸到后面的街道上。造成门面狭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税收按临街门面的宽度收取,而不是按总面积。店面后面的庭院用于通风和采光。新加坡现在很多餐厅都使用这种结构。

1822年的莱佛士城市规划对新加坡店屋发展起了关键作用。莱佛士认为,“所有砖或瓷砖建造的店屋‘必须’有一个同样的立面,每座店屋都必须有门廊,在街道两旁形成连续不断而且开放的人行道”。这种设计风格后来蔓延到了英属马来亚的其他国家。

尽管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可以找到华人店屋,但新加坡的华人店屋有着独一无二的五种风格。早期店屋(1840-1900)是低矮的平房,第一过渡时期(1900-1910)则稍高些,也更漂亮些。“新”店屋时期(1900-1940)华人店屋以其艳丽精致的装饰折射出新加坡的日益繁荣。第二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流行复古风格,华丽装饰日渐减少。装饰艺术时期(1930-1960)更是追求不对称几何式风格。

印度教建筑

新加坡最色彩绚丽的建筑是印度教寺庙,如斯里尼瓦沙柏鲁马兴都庙,专门供奉毗湿奴;还有马里安曼兴都庙,发生瘟疫时人们就会来这里寻求神灵庇佑。马里安曼兴都庙也是新加坡岛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

印度教寺庙有两种主要风格,北部纳格拉(Nagara)风格的寺庙,其宝塔状如蜂箱,南部达罗毗荼(Dravida)风格的寺院,其宝塔装饰精美,逐层缩小。一个印度教寺庙通常包括一个称为圣所“加尔巴格里哈”(garbna griha,子宫)的密室,里面供奉着神像。由于印度教寺庙并没有集体朝拜的做法,因此圣所看起来似乎比寺庙部分要小。但是,庙里也有许多其他附属结构,尤其是印度南部达罗毗荼风格的寺庙。

在寺庙入口处的庙塔里,神像十分突出,它们代表了至高无上或法力无边的神灵。这些神灵通常以人或半人半神的形象出现,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而复杂的特征和含义。

在印度教寺庙里,常常可以看到“四臂”的蓝色天神毗湿奴(Vishnu)。他的颜色就是云的色彩,是他在维持着整个宇宙。梵天掌管建立,而湿婆则负责破坏。

穆斯林建筑

新加坡的穆斯林社团建造了各种各样的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甘榜格南的苏丹回教堂(Sultan Mosque)和位于牛车水的詹美回教堂(Jamae Mosque),两者风格迥异,但均出自英国建筑师之手。新加坡的清真寺依然可以看见尖塔和洋葱形圆顶,但风格多样。位于桥南路的詹美回教堂就与大多数穆斯林建筑风格不一样。

詹美回教堂和纳哥德卡殿(Nagore Durgha)坐落于牛车水,在主入口两侧都有两座尖塔,并以穿孔格栅作为装饰,这种风格源于印度。

英国殖民风格建筑

在新加坡到处都有英式风格的建筑,如桥梁、教堂和政府大厦草场周围白色的建筑物。浮尔顿大厦(Fullerton Building)位于中央商务区边上,矗立在新加坡河岸边,是典型的英国殖民建筑风格。如果不是建立在这样狭窄的土地上,浮尔顿大厦可能会成为歌剧院;如果不是四个角各有一座奇怪的塔,它也可能是一家伦敦银行。

新加坡的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厅与19世纪中期英国小镇的风格很像。尤为有趣的是,在这个热带殖民地,“黑白”色调的洋房和别墅深受来自欧洲的人士喜爱。这些洋房和别墅结构简单,黑色的横梁、巨大的窗户、白色的墙壁和支柱,构成了适合于东南亚气候的农台风格的建筑。20世纪20年代,这种楼房在新加坡随处可见,但后来,由于其殖民色彩,很多都被推土机推倒或被人们忽视,有些则随着时间而倒塌。P81-85

目录

地图图标

如何使用本书

畅游新加坡

 驾车游

 徒步游

 新加坡河之旅

 巴士观光游

 历史之旅

 自然之旅

 海岛之旅

 海滩之旅

 博物馆之旅

 运动之旅

 儿童活动

旅游一点通

 行前准备

 交通

 住宿

 美食

 购物

 其他

新加坡概况

 自然

 今日新加坡

 宗教

 历史

 文化艺术

牛车水与中央商务区

 牛车水

 中央商务区

殖民区

 福康宁

 政府大厦草场

 莱佛士和滨海区

 亚洲文明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

印度和马来区

 小印度

 甘榜格南和阿拉伯区

乌节路

 新加坡植物园

 乌节路商店

 多美歌区

 史各士路一带

圣淘沙和南部群岛

 西乐索海滩

 巴拉湾海滩

 英比奥山顶景区

 丹戎海滩

 南部群岛

新加坡北部

 万礼

 碧山和大巴窑

 中央集水区

 克兰芝

新加坡西部

 波那维斯达

 港湾

 裕廊

 拉柏多公园

 巴西班让

新加坡东部

 樟宜

 加东和滨海广场

 芽笼士乃

 乌敏岛

附录

景点索引

地图索引

序言

对于我们来说,努力出版高质量旅游指南的原因和动力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你们——亲爱的读者。

这就是自第一本米其林指南诞生以来我们团队存在的理由。100多年前,米其林兄弟安德烈和爱德华决定向每位购买米其林轮胎的用户提供一本实用信息手册——米其林指南。之后,红颜色的米其林指南便成为法国人在驾车和旅行中必不可少的伴侣。

1926年,一个全新的系列——米其林绿色指南诞生。这一系列是米其林在“提高人类移动性”承诺方面做出的进一步努力和诠释。

目前,米其林已经在中国扎根20余年。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除了向中国消费者提供高品质轮胎外,作者还在中国建立了一个特别团队,并为这个市场量身订制更多的旅游指南系列,努力让中国大众在旅行中享受到更多乐趣。

作者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去探寻旅行热点,将目的地进行分类、评定星级的同时辅以详细的介绍信息。三颗星代表“值得专程前往,务必造访”;两颗星代表“此处不可错过,即使绕道也要去一下”;一颗星代表“值得一看,有意思的地方”。

为方便中国读者,作者提供更为详尽的实用信息、旅行贴士和建议,以方便大家找到最好、最适合的旅行目的地。我们还对原版指南进行修改以适应中国旅行者的习惯和喜好。

在旅行中,住宿和餐饮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书中会为读者介绍一些我们认为代表了当地特色、浓缩了目的地精髓的酒店和餐馆。作者会带你去最好的购物区,为你找到各地的时尚娱乐酷地。

内容推荐

对于我们来说,努力出版高质量旅游指南的原因和动力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你们——亲爱的读者。

这就是自第一本米其林指南诞生以来我们团队存在的理由。100多年前,米其林兄弟安德烈和爱德华决定向每位购买米其林轮胎的用户提供一本实用信息手册——米其林指南。之后,红颜色的米其林指南便成为法国人在驾车和旅行中必不可少的伴侣。

1926年,一个全新的系列——米其林绿色指南诞生。这一系列是米其林在“提高人类移动性”承诺方面做出的进一步努力和诠释。

目前,米其林已经在中国扎根20余年。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除了向中国消费者提供高品质轮胎外,作者还在中国建立了一个特别团队,并为这个市场量身订制更多的旅游指南系列,努力让中国大众在旅行中享受到更多乐趣。

作者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去探寻旅行热点,将目的地进行分类、评定星级的同时辅以详细的介绍信息。三颗星代表“值得专程前往,务必造访”;两颗星代表“此处不可错过,即使绕道也要去一下”;一颗星代表“值得一看,有意思的地方”。

为方便中国读者,作者提供更为详尽的实用信息、旅行贴士和建议,以方便大家找到最好、最适合的旅行目的地。我们还对原版指南进行修改以适应中国旅行者的习惯和喜好。

在旅行中,住宿和餐饮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书中会为读者介绍一些我们认为代表了当地特色、浓缩了目的地精髓的酒店和餐馆。作者会带你去最好的购物区,为你找到各地的时尚娱乐酷地。

编辑推荐

更中国,更精彩,充分本土化,专为中国读者精心打造。

轻松“悦”读:有趣的文化背景故事+精美图片。

方便实用:详实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实用信息+双语地图。

星级评定:权威的米其林星级评定体系,帮你轻松安排行程。

为方便中国读者,作者提供更为详尽的实用信息、旅行贴士和建议,以方便大家找到最好、最适合的旅行目的地。我们还对原版指南进行修改以适应中国旅行者的习惯和喜好。

在旅行中,住宿和餐饮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书中会为读者介绍一些我们认为代表了当地特色、浓缩了目的地精髓的酒店和餐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加坡经典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米其林旅游指南编辑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89124
开本 32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3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33.99
丛书名
印张 10.3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185
12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20-2006-113号
版权提供者 米其林旅游出版公司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