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转角看见陕西北路
内容
内容简介

“这个十字路口就像一个时代坐标,一百年的城市一眼可见。”

这是一部由多位网络超人气作家联手叙写的静安百年惊奇。三篇小说四个故事,既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时代风云,又有跨越两代人、连绵数十年的情感纠结,还有今日南京西路商圈白领女性的创业记,一路细说着静安以及陕西北路这条历史文化名街所承载的百年故事。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在后人回忆里,常说是“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

拿后来叫南京西路、当时还叫静安寺路的这片区域来说,基本真的做到了“静”“安”二字。

——《西摩路密码/刺白》

她很喜欢这条路,路两边气质十足的小店,古旧和新颖融合得毫无边界的建筑,新绿满枝的梧桐树,以及,斑驳的阳光落在干净的路面上。

她仿佛走在明信片中。

——《遇见爱了》

她们仰头看着马勒别墅那童话般的屋顶,在这喧闹的尘世中,独守着一份别样的安宁,任世事如潮,我如如不动。

心静即安。

——《心静即安》

作者简介

君天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上海网络作家协会理事。从“榕树下”起步的第一代网络文学作者,已出版《岳家军》《大明锦衣卫—踏雪者》《异现场调查科》等300多万字小说作品。2019年开始参与红色报告文学写作,写了彭湃烈士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等报告文学。

闲听落花

上海网络作家协会理事、阅文集团大神作家、女性网络文学超人气作家、古言类领军作家。发表《九全十美》《花开春暖》《锦桐》《盛华》等多部作品。作品《锦桐》入选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2017网络文学年度作品榜女频榜、入选2018阅文集团超级IP风云盛典·年度影视改编价值女频作品;作品《花开春暖》入选2018阅文集团超级IP风云盛典·年度影视改编价值女频作品。

北路溜溜

第一次写小说的菜鸟。阴差阳错参与了这部书的一部分写作,写自己的上海、自己的熟人、自己常常走过路过看它千变万化的街区。曾经跨界了很多次,从媒体人到职业经理人到公益人,生活圈子里大作家很多,哪敢自己动笔写。一不小心,还是写了。

梦风

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阅文集团“我们的力量”抗疫征文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家。香港大学MBA、曾任职华为、NEC、圆通速递等多家大型企业从事战略研究。发表《一诺必达》(征文一等奖)、《陆家嘴天使》《学霸快递员》等。

目录

西摩路密码/刺白 君天

遇见爱了

上篇:林青的城市? ? 闲听落花?

下篇:龚泽的城市? ?北路溜溜??

心静即安? 梦风 ??

后记?

后记

后记

小说集《转角看见陕西北路》即将付梓,作为这本书的策划,感觉就像等到了孕育足月,心定了,你总会诞生。

首先要感谢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早在2017年,静安区文旅局和上海市作家协会共同发起了“陕西北路网文讲坛”,最新潮的网络文学就此闯进了静安老街区,五年来,许多网文大咖和年轻读者前来“打卡”。这本书是我们2020年启动的项目,也再次得到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的支持和帮助。项目启动时,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举办了创作讨论会,邀请上海史专家熊月之先生、作家陈村先生、党史专家吴海勇先生、电影史专家汤惟杰先生以及街区居民与网络作家们座谈。

让网络作家用类型创作来写一个城市街区的虚构小说,似乎没有先例,要结集出版,也有很多挑战。正像梦风所说,在网络上写一百万字不难,要写成十万字并且结构完整,对网络作家倒是为难。另外,网络小说最惯常的“上天入地”“升级打怪”也没发生在这本小说集中,篇幅和主题要求他们“规规矩矩”。其间跟作者们沟通讨论多次,我很感谢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摘取几段作者写下的文字,集成后记,让读者们了解创作经过。

君天——《西摩路密码/ 刺白》作者:

刺杀白鑫又被称为“亚洲第一刺杀案”,这次行动在中共中央特科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事后,不管是法租界的巡捕房,还是国民党党务调查科(中统前身)都扬言一定要破获此案,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我们的这个故事,就是根据历史上的“刺杀白鑫”事件构思创作的。

小说里的王庸就是中央特科的领导人陈赓的化名,冠生是周恩来的化名,董牧师董健吾和杨登瀛都是著名的历史人物。这些都是真实的。这篇小说里涉及大量的真实历史地点,这些地方有些已经消失于时间长河,在那里建造起了新时代的建筑,有些则仍然屹立在上海的街道上。本文所有提到的马路名字都是租界时期的真实路名。还有些一晃而过的商铺地名,也承载着大量的历史。

小说里,赵逸、陈文月、吴禄、丁远明等人物则是虚构的。历史小说本就是虚虚实实,但我信奉的创作法一直是尽量真实。所以不论是调查白鑫,还是最后的击杀,都保留了大量史实的痕迹。尤其是最后的击杀,基本上是还原史实的。

我个人觉得这个谍战故事对静安寺路附近的介绍也好,对当时租界的历史痕迹的把握也好,都做得比较柔和。西摩路小菜场、范公馆、达生医院、圣彼得教堂、何公馆、沧州饭店,这几个历史地点构成了一个真实完美的故事场景。为了把握故事的节奏,我还实地重新走了几遍事件发生的马路。用现在的导航计算,从和合坊到西摩路菜场,也就是三十分钟的步行距离。这是我实际勘察过的。

民国的故事是很有趣的,当时一些平淡无奇的寻常东西,在今天看来往往有着道不尽的惊喜。比如那时候的香烟、那时候的打火机、那时候交通出行、那时候转过几个街角就能看到的教堂等。

研究资料的时候,稍许深入调查,就会挖到许多宝藏人物。比如小说里出现的杨登瀛、董健吾牧师、柯麟医生,每个人的人生都足以写一部作品。如果结合这些人的特点,我们是不是能写出更精彩的故事?赵逸这个人物,来自我2020年写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报告文学。当时我虚构了一个施英身边的交通员,他本来是个黄包车夫,后来成为工人武装纠察队的战士。落到我们这个故事里,就成了中央特科情报科的“红兵”。中国象棋里,小兵过河之后,就不能回头了。作为一个间谍,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情况。而他属于中央特科,自然是红色的属性,所以我让他的代号叫作“红兵”。不过在我最初的设定里,红兵是好几个人的代号,分别是红兵一二三四五。因为象棋里有五个小兵五个小卒。

我期待有一天,能够创作“红兵”赵逸的系列故事,我真心地期待着。

梦风——《心静即安》作者:

作为网文作者,其实并没有写后记的习惯。大部分网文作者把书写完了,在作家后台点一个“申请作品完结”按钮就算完事儿。写完本感言通常是两个目的,一是感谢,二是预告新书以继续吸粉。

在获知《心静即安》终于过审可以付梓时,我高兴之余,更多的是释然。本书的写作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着实不易。我认为有必要将本书写作的缘由、过程作一个说明,一则向读者说明本书的背景,二则给那些打算出版作品的网文作者以参考,三则感谢为本书付出过心血的人们。

这篇小说虽然署的是我的笔名梦风,但严格意义上而言应该算是联合创作。另一位创作者是吴斐老师。

吴老师向我约稿的时候是2020年10月下旬。彼时我有一篇蓄谋已久的小说一直没有时间动笔。和吴老师谈妥之后,我很快就按以前的构思写了一篇大纲,并把小说的名字取为《心静即安》。“静”与“安”是小说的文眼,正合上海静安区之意。

随后吴老师为了写作的需要,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包括邀请沪上知名的作家、史料专家、社会学专家、影视及传媒界人士一同座谈,随后又安排我们参观历史建筑,让我们了解上海的历史与风情。

正如小说中的故事一样,这件事的开端是美好的,然而过程中却碰到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小说篇幅的影响。网络小说为了吸粉的需要,通常会将篇幅尽量拉长。一本小说不写到一百万字,作者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两三百万字的篇幅属于正常水准。而此次约稿的字数要求是不超过十万字。这对于擅长浅入深出、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的网络作者而言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其次,情节安排、叙事方法甚至修辞手法都与我一贯的写作风格大相径庭。

第一稿交上去之后,吴老师直接在故事情节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第二稿交上去之后,吴老师的修改更加深入。第三稿则更是精雕细琢。我想,本书过审之后吴老师的释然应该是远胜于我的吧。

最后,诚挚期待读者们的批评、指教。

闲听落花——《遇见爱了》上篇作者:

记得头一次到陕西北路,是一个夏天。

浓绿的树荫下,掩映着一幢幢欧式小楼,小楼前枫叶斑斓,草坪青翠。路中间,车辆穿梭,窄窄的人行道上,行人悠闲。

那一次,我站在街边,看了很久,看得恍惚起来,仿佛时空在这里交错,昔日重来。

后来,有幸得到吴斐老师约稿,我头一个念头,就是一段时空交错的爱恋,于是,就有了这一篇现下和过往的两段爱情。

头一个故事里,林青的执着和困惑,也是我曾经有过的。

随着年岁的渐长,对于生命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东西,渐渐起了极大的变化,这一份变化,我放到了林青身上。

相比于漫长的城市纪元,以及更加漫长的大千世界,我们只是极其短暂的过客。在匆匆而过的几十年里,我们能拥有的,不过是我们自己,我们的感情,我们的爱。

头一段故事里,林青生在长在和平之中,在新的时代,她是幸运,以及幸福的。

后一段故事,龚老先生和关小姐那份爱恋,发生于民国,那些古早些的年代,我对于此一段的上海,以及陕西北路,知之甚少,也极难描绘出那一份上海风情和旧日情怀,就交给了北路溜溜。

下篇里,龚泽的城市遗惠了林青,更使这个故事,脱离市井之气,有了一份底蕴深厚的温雅。为此也感谢北路溜溜。

北路溜溜——《遇见爱了》下篇作者:

有点不知所措地接过了闲听落花的爱情故事,她写了朝气蓬勃、勇往直前的当今都市人,而我,要回到过去。

像两个老朋友在一起聊天,她看到今生,我探秘前世,走着走着,我自己也有点恍惚了,是真是假?

比如小说中的地点几乎都是真实的,如果画一张导游图,每个地点今天都能到达,而且有故事;

比如经历了近几十年城市变迁的上海人,一定也会对小说人物的无奈与欣喜极有共鸣;

再比如,小说副线写到的民国女作家施济美,关于她的故事是从研究资料上获得的,并非杜撰也不是扒网。

下篇《龚泽的城市》年代跨度比较大,但每个时间节点都认真查阅过,不敢“乱窜”,也由此积累了更丰富的每个年代的素材。

写到后来自己是有些困惑的,这样的故事适合今天喜欢读爽文的读者吗?算了,就给经历过生活的人读吧,就这样。

最后要说,书中的二十幅插画来自“速写上海”网络社群,这个拥有数千画友、每天能晒上N多画作的热闹社群里,有高段位的专业人士,也有入门不久的爱好者,每当他们拿着画板出没在上海各处的老街区时,他们就成了一道风景。这次,他们的插画在黑白分明的书页里面,分外亮眼。

这是一本虚构写作的小说集,读下去,却又置身于实实在在的城市街区,前后左右,都是生活。

吴斐

2021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转角看见陕西北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君天,闲听落花,北路溜溜,梦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35733
开本 32开
页数 33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30000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3: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