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筝名曲荟萃 下
内容
内容简介

《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下)》收录了近百首古筝名曲,是从50年代至9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中众多的筝曲中遴选出的优秀乐曲,各个历史时期涌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曲目基本上已收进。这些乐曲意趣高雅,题材广泛,风格多姿,色彩浓郁。既有早已为群众所喜爱至今仍流传不衰的名曲,也有改革开放以来,以更开阔的视角和拓展的创作手法谱写的佳作,这些乐曲同样深受群众赞赏。每首乐曲均附有简要曲意诠释及创编年代,为读者提供了演示乐曲的参考依据。

《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下)》旨在为读者集中提供一批优秀乐曲,并着意透过这些曲目,使广大读者窥见每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亮点、人们的心态、古筝艺术及古筝曲的导向,进而反映出近半个世纪古筝艺术发展的整体概貌及古筝曲的创作走势。因此,它们不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也具有研究和珍藏价值。

前言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欣喜地迎来了《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中下册的出版。两册所收集的一百三十八首筝曲,涉及的作者之多,覆盖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它集中展示了半个世纪以来古筝艺术的成果,是近五十年来古筝创作、演奏不断发展的充分体现。这既是对这一历史阶段的总结,又为今后古筝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荟萃”中下册选用的乐曲题材极其宽广。既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如《春到拉萨》、《蜀乡风情》、《长安八景》等,也有描写不同人物形象的,如《林冲夜奔》、《草原英雄小姐妹》、《战台风》等;既有描写男女忠贞爱情的,如《孑L雀东南飞》、《陌上桑》等,也有描绘各种劳动场面的,如《春耕谣》、《剪羊毛》等。总之,编者的视角触及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生活侧面及其内心感受。大多数作品因作者的地域各异,而各具独特的地方色彩和风格,且曲调也很优美动听。

发扬传统和锐意创新,是繁荣古筝艺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纵向的我们要继承,横向的我们要借鉴。离开了纵向的继承,古筝特有的艺术个性就难以延续和承袭;离开了横向的借鉴,就会影响古筝艺术的丰富和发展。如果我们把“荟萃”上册理解为是一种纵向的继承,那么“荟萃”中下册则体现了一种横向的借鉴。50年代初,老一辈古筝演奏家率先创作了一批古筝名曲,如《纺织忙》、《庆丰年》、《闹元宵》等,这些作品为后来发扬光大古筝的传统与精华,并使之得以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0至70年代,我国第二代古筝演奏家们,或自己写作,或与专业作曲家合作,创作、改编了一大批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生活的古筝乐曲。到了80年代,更有一批专业作曲家投入古筝曲的创作,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作品数量也无法与前两类作品相比,但其影响和意义将是深远的。对这一横向借鉴的过程,“荟萃”中下册作了如实客观的反映。

在此,衷心感谢上海音乐出版社及本书主编阎黎雯女士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同时对为本书提供帮助的同仁们也一并深表谢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筝名曲荟萃 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阎黎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537740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00-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