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道/抗战系列/跨度长篇小说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家道》作者王少红以诸城县城当年一王姓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线索,讲述了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诸城境内土匪横行,外敌入侵,家国天下处在陷入深重灾难的危急关头,是妥协还是抗争?是放下万贯家财还是舍身取义?小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主人公王治华在大革命来临之前内心的挣扎,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一步步把读者引入到一个心声共鸣的世界里,把当时社会变迁的抗战故事活灵话现地呈献给读者。

内容推荐

王少红所著的《家道》是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下展开,记述了山东诸城县军民团结一致顽强抗日的动人故事。以主人公王治华为典型的封建地主在大革命来临之前的挣扎、揣测和苦闷,在作品中随着抗战的胜利,开始显现出来。地主们不愿个人利益受损,对共产党的政策持抵制态度,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国民党反动派的杀戮使人民苦不堪言,而共产党人则以刚强的意志和力挽狂澜的革命斗志最终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共产党的政策逐渐深入人心,以王治华为代表的封建地主也慢慢地转变了观念……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一章

1840年发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标志着清王朝由强盛开始衰败,西方列强靠着坚船利炮敲开了东方大国紧闭的国门,觊觎已久的西方列强们魑魅魍魉一般蚕食着中国古老而厚重的躯体,致使她体无完肤。中国的前途命运似乎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犹如风中之烛,逆水行舟。清朝大员们在政治上的保守和腐朽,带来了军事上的无能和腐败,致使国运衰败,民不聊生。中华民族岌岌可危!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这一百多年里,中国的近代史无疑是一部饱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屈辱史,无数爱国人士为之奔走呼号,甚至献出生命,古老的中华民族百年积弱。虽然经历了苦难,经历了挫折,人们始终相信中华民族一定会有崛起的那一天,眼前的苦难对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来说只是暂时的,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追求却从未改变。新的革命思想尚处在萌芽中,辛亥革命前后的这段日子里,从朝中大员到市井小民都在苛求着什么……如怀中婴儿望父母,大旱之时盼甘霖。茫茫华夏故土亟待新的政权诞生!

生命是什么呢?如草芥,如泥土,何其脆弱,何其卑贱,稍微打击就可以使其衰落、毁灭。但是,刚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可以把生命磨炼得放出辉煌的光彩,抑或是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一场席卷华夏的反清风波渐渐地落下了帷幕,宣统皇帝黯然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中国从此摆脱了封建帝制的统治,步入了崭新的民国时代。

世事沧桑巨变,从阴暗腐朽的社会中走来的大地主王治华重新看了一下自己生活的这个古老国度,国家的概念在他的脑海中似乎变得越来越重了。他深深知道在国家中人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得以延续的源泉,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规律,人浮于事必当有所作为!首要的为人之道就是要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国家一旦没有了,人就像没有母亲的孤儿一样,失去了在这个社会生存的本能。经历了战火的王治华明白,自己目前所处的这样一个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也明白自己目前要做的事,国难当头的非常时期是该干点什么了,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王治华不止一次在心中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他试图从中找到答案。他能在风雨飘摇和社会动荡的环境中想到这一点,这就足够了,起码他活着是为了这个国家。当然了,受几千年孔孟之道影响,国人还是循规蹈矩的,但国家变了,社会制度也变了,或指点江山、或富甲一方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追求与梦想!

王家七吉村地处山东省中东部的诸城市境内,这里是鲁西南和山东半岛的交会处,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分界线,著名的齐长城横贯境内,为这里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像萧何月下追韩信、水淹楚军这样的历史故事不胜枚举。长城西边以临淄为首的齐文化有着举世瞩目的成就,富有东方礼仪之都的称号;长城东边以泰安为首的鲁文化同样具有渊源的历史脉络,加上孔子的儒家思想让这座千年小城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风淳朴是对它的最美赞誉。

清朝末年,国内局势动荡不安,身处内陆腹地的诸城相对安静一些,古朴民风和舜帝道德教化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两千多平方公里富饶的土地养育着几十万人口,百姓虽然说不上富裕,吃饱肚子还是没有问题的,上下一派安宁的景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仍然继续着,从未发生改变,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谚语:想吃好饭,诸安二县。谚语里的诸就是指诸城。因为这个地方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尤其是城西的大片地区,以王家七吉村为中心的上万亩土地是当时诸城县城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村庄一面环水,三面处在庙山和马耳山的环抱中,富庶肥沃的黄土地滋养了这里的人,百姓相对安宁,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那个时代以粮为纲可见一斑。据村里的王姓族谱记载,清末民初全村共有村民一千零二十七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佃户,外加五个地主,这里面就有我的曾祖父王治华。五个地主中他还算个比较开明的人,其他的如李增才、马三蝎子就不同了,是典型的恶霸地主。尤其是马三蝎子,光听外号就知道这是个什么人了。欺负老百姓的事对他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他们都是些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主,就连穷人的骨头都能想法榨出三两油来。这其中的马三蝎子就是靠着巧取豪夺发的家。这一带的地主,要是论实力的话都明显小于王治华,因为王治华跟官府人员以及周围大小山头的土匪都有来往,平日里称兄道弟的,保持着很好的私人关系。马三蝎子这几个地主也知道里面的缘由,毕竟人家王治华家祖上就是地主,虽然家道有过一阵败落,自从王治华当家以后,买卖经营得当,这些年又赶上来了,王治华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啥事都舍得花钱,有这样的江湖朋友就不足为奇了,自己这些人只能干着急,想巴结都巴结不上,主要原因是钱不到位。出于这种原因他们才不敢招惹王治华,他们不是怕王治华,怕的是王治华身后的靠山。有这些人给王治华做坚实的后盾,王治华自然高枕无忧。村子里的普通人家跟地主一旦有什么事解决不了,只要求到王治华的门下,他一出面,这几个地主准能给他面子。老百姓把王治华当成主心骨,在众人的拥护下王治华当上了村子的第一任保长。

外面世道再乱,好在村子里不乱,十几年前王治华组建的一支驴车队源源不断地从日照海边往这边拉盐,这使得村子里佃户的温饱不会成问题。另外,村子里有好几家是靠着涓河边上的柳树活命的,每到柳条收割的季节,大家都争相搞柳编,农家用的篮子、粪篓大都出于此。去日照的时候车上拉的是柳编,回来的时候车上拉的是海盐,大家相安无事地过着平凡的日子。

村子东头有一条小河,叫涓河,发源于南部五莲山区,常年流水不断,给周围好几个村子带来了丰沛的水源,也滋养了这里的人。大自然总是让人捉摸不透,涓河水好像就是为这里的村民而产生的一般,日夜不停顺着村子拐了一个大弯向东北方向流去,最后注入本地最大的河流潍河。涓河北岸是经过多年河水冲击出来的平原,足有上百亩的庄稼地,涓河水滋润着庄稼地,地里一片绿油油的。时令已过小满,芒种转眼就到,节气上正是小麦灌浆的时候;气温异常燥热,干热的天气有利于小麦的成熟。农家有句谚语说的是小满小满,颗粒饱满,那沉甸甸的麦穗就是丰收在望的喜悦。田野里不时刮起一阵热风,热风吹得地里金灿灿的麦浪随风起舞,一年中农民最开心的时节即将到来。

P1-3

序言

一生中很多很多记忆被锁住,压抑在心底,成为郁结,释放是最好的结果。

一直都是把自己的苦与乐灌注在笔尖。多年了,与纸和笔相依相伴,搀扶着走过了多少孤寂和落寞的日子,也排解了多少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怀。

打开电脑,邮箱里收到一封邮件,是一个我不是很熟悉的作者给我发来的,里面是一部长篇小说的全文。惊喜之余快速浏览,竟然是一部抗战题材的小说,作者别出心裁地给书起名《家道》,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接下来的几天我仔细地阅读了这部四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里面的故事情节让我震撼不已,我从未想过身边还有这样一位对中国革命有浓厚兴趣的文学爱好者。作者以诸城县城当年一王姓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线索,讲述了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诸城境内土匪横行,外敌入侵,家国天下处在陷入深重灾难的危急关头,是妥协还是抗争?是放下万贯家财还是舍身取义?小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主人公王治华在大革命来临之前内心的挣扎,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一步步把读者引入到一个心声共鸣的世界里,把当时社会变迁的抗战故事活灵话现地呈献给读者,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创新。

这是一部让我怦然心动的小说,读完后我陷入了沉思中……

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犹在耳畔。在党中央决心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下,以文艺作品形式宣传革命先烈事迹符合中央精神。《家道》这部小说题材很新鲜,很独特,有很强的揭秘感,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和平环境在这部作品里面得到了诠释,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全是正能量,小说中反映的精神是昂扬的,是一种革命精神的再现,一种开拓精神和反抗精神,抑或是一种大局观念、国家观念。同时,这也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小说,它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围绕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和强国精神的执着,悬念迭出,跌宕起伏。

又要多说几句了,诸城是一块充满了无限希望的土地,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诸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继续发扬革命先辈勇于吃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投身建设家乡,在龙城大地描绘出山川秀丽、政通人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崭新画卷,谱写出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豪迈诗篇,创立了足可告慰先辈、启迪后人的不凡业绩。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回想那场全民抗战的战争场面我心情沉重,这场由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灾难。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是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演的,光荣厚重的历史是前人艰辛奋斗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厚重的历史财富,为帮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了解诸城革命斗争历史,继承和发扬诸城革命精神,王少红同志出版《家道》这部长篇小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是我市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斗争历程的真实写照,是对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最好的缅怀和纪念,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它对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起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还得多说几句,回味历史,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燃起一团激情的火焰,从艰苦作战的历史环境穿梭至今日的美好生活,人们感叹时光飞逝。而无产阶级先辈用他们闪耀的人格魅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奇迹。几十年后的今天,人们重温历史,铭记那些为了革命逝去的义士,无不肃然起敬。在美好的时代,人们怀念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与爱情,一一忆起,令人动容。重温历史,展望未来,《家道》不仅是一部反映真实故事的文学作品,亦是一部令人回味无穷的红色经典。

先写到这里吧,相信会有很多读者喜欢《家道》这部长篇小说,始终相信众多读者会对这部作品做出更多的属于自己的判断与评价。

张建平

2015年4月4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道/抗战系列/跨度长篇小说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少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58200
开本 16开
页数 4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99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98
CIP核字 201500403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抗战系列
印张 2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