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日之梦(华语年度散文选集)
内容
编辑推荐

《白日之梦(华语年度散文选集)》是由袁琼琼主编,四十位散文名家共同执笔的《九歌一〇四年散文选》,用文字编织出一场富丽流荡的梦境,邀你我同游。除了香港作家西西描绘玩具的生活随笔,王定国的家族书写,还涵盖人物、亲情、日常生活等丰富内容。而以旅行为题材的文章不再只是往“外”描述地貌的游记,林怀民的《阿桃去旅行》于生死行旅中有向“内”思索的心灵风景。不论是多么微小的物,或是多么深刻的情,均有涉及。像周芬伶写午后茶屋、傅月庵谈禁忌之书,简媜说:“爱情是我在这世上唯一懂得的事情。”

内容推荐

袁琼琼主编的《白日之梦(华语年度散文选集)》精选一整年的华语散文佳作。除了香港作家西西描绘玩具的生活随笔,王定国的家族书写,还涵盖人物、亲情、日常生活等丰富内容。而以旅行为题材的文章不再只是往“外”描述地貌的游记,林怀民的《阿桃去旅行》于生死行旅中有向“内”思索的心灵风景。不论是多么微小的物,或是多么深刻的情,均有涉及。像周芬伶写午后茶屋、傅月庵谈禁忌之书,简媜说:“爱情是我在这世上唯一懂得的事情”。40位散文名家共同执笔,编织出一场富丽流荡的梦境,邀你我同游。

目录

我的玩具 西 西

臭 鞋 杨 婕

听声音的人 黄汤姆

纸足记 姚秀山

Morbidity·玻璃屋·草原·五楼 童伟格

条 通 陈泳翰

鸽 子 包子逸

潜水练习 卢羿桦

只有树懂 李达达

跳吧!夏天 林文腾

文字咒 曾昭榕

后山蝴蝶洞 杨富闵

午后茶屋 周芬伶

复 制 林文义

禁忌之书 傅月庵

一日花/是啊,是这样啊/父亲 王定国

车 惑 张启疆

爱情是我在这世上唯一懂得的事情 简 媜

残香如故的印色 萧维翰

野火的青春在路上 顾野生

卖梦的人 言叔夏

迷诗的路 牛油小生

方 舟 李时雍

失恋家族 杨隶亚

童话版本学 周纮立

阿桃去旅行 林怀民

缩时日常 陈育萱

与世界单打独斗 黄丽群

照镜子的下午 焦元溥

生活编辑凡例 蒋亚妮

黏/邪/谎 吴妮民

捆 绑 黄暐婷

我的蚁人父亲 谢凯特

世界是野兽的 杨莉敏

死亡是一朵苦楝花开 黄 冈

住 院 谢子凡

当我参加她外公的追思礼拜 廖梅璇

拆开一本书的方法 陈柏青

红月之海 栗 光

树鹊波波 廖宣惠

试读章节

一日花

周日的下午,她摸弄着一盆花,我坐在长桌的角落泡茶。

蝉在外面叫着。微雨中的蝉,忍不住想要试唱,调子忽长忽短,凄凄凄凄拖着初夏的尾音。茶水冲到第三泡的时候,她还坐在另一边剪花,舍不得那些剩下来的花材,拿捏很久才做成小品,一朵搁上窗台,一朵拿进了书房,等她终于走过来拿起杯子,茶汤已经冷却了。

以前她使用的花材都从店街上买来,满手的红红白白,回到家还要赶着添水剪裁,很像为了欢度新来的节庆,插完了瓶瓶罐罐,剩下的甚至还弄得出一盆一缸,满屋子争奇斗艳地喧闹着,缺点是一起开花也一起凋谢,仿佛过完盛夏马上来到了冬天。

最近的花材则是来自屋角的小庭园,一概都是常见的品种:木槿、扶桑、萱草、夜合花……一棵棵挤在水边,平常不太管它,却都能各自悄悄结成花苞,时不时开得出人意表,颇像还没约好的见面,突然一瞬间露脸,难怪被她发现时哇哇叫着,总算露出了很久看不到的欢颜。

过年前的院子还没有这些花。那时地上多的是杂草,害病的灌木植物任其荒芜,只剩零星几棵还在抗拒着寒冬的冷冽。孩子出国念书后,家里的声音被他们带走了,屋檐下逐渐酝酿着一种清居的孤寂,安安静静的氛围慢慢变成冷清,大抵就是人生来到了秋日时节,夫妻两人好像熬着一锅汤,借着一葩小火相互取暖,只能温存着眼前这种即将消逝的时光。

经常就是因为这种怕她孤单的顾虑,使我忍着心思不敢随意走进书房,生怕一走进去反而又把她关在外面了。以前孩子在家没有这种困扰,现在的埋头写作却像一瞬间在家里失踪,书房里虽然万籁俱寂,实则一种更为冷清的气息正在门外漂流,仿佛看得见她走过来又走过去,端着一碟零嘴,或者刚刚沏了一壶茶,她想敲门进来,磨砂玻璃映出的却是犹豫的身影,碎步停顿了一下,最后还是悄悄地走开。

后来我主动许下诺言,周日一概停笔,要么在家清理水池、摘除那些杂草和枯黄的叶子,不然就和她出门逛街,看完电影再回来睡到不知天明。刚开始我还能照着约定履行,一次两次之后难免又想开溜,尤其周末半夜如果写到意犹未尽,留下来的残章便又成为第二天的折磨,恨不能马上钻入那些快要打结的悬念中。

过年后总算认真开始种花,把荒芜的空地培成绿院,种下的大多是草本,放弃了以前遍植茶花那种一年一次的缓慢等待,为的就是不分季节看得见花开,随时都有一抹春色入眼。而且,常开的花族好似都有无声的语言,虽不夸张到仿如丝帛轻轻裂开,起码那些耀眼的表情都是声音,有的开得春风冶荡,有的躲在叶间挤眉弄眼,难怪她每次出门回家,第一眼不是看我,而是寻找那些处处惊艳的蓦然之美。  我种的其实都是一日花,清晨开,傍晚谢,没有一朵幸存到深夜,真正落实了所谓“当下”的生命意涵;就像一句我爱你,赶快说出来才有惊喜,放在心里永远只是冷冻的花苞,期待它开花不如干脆恨它。

P107-109

序言

去年年初,受邀编选年度散文选时,我以为是轻松的工作。

我是重度网络用户,电子报就订阅了十来份,除此外,又常跑部落格,收集了不少喜欢的,不时也要去看一看。

每天要盯着网络看二到五小时,眼目前掠过的字数,潦草估算,最少也在三四万字。因为有那种“很快”看完“很多”字的自信,因此觉得编选年度散文不会太难,不过就是阅读嘛!那还不简单。

后来才知道,一点都不简单。

我平曰的阅读,偏重理论和知识性。这一类文章,文字简洁明畅,很容易理解意义。实话说,一口气看个十来万字也不是难事,只要理解他说的什么,完全可以一目十行。

虽然几份电子报上有文学性创作,我的阅读方式颇任性,多半是看个两三段,主要在辨认是不是“我的菜”,要是气味不投,再是名家,也望望然去之。但是编散文选是另一回事。答应接手此事后,看东西开始变得战战兢兢,总觉得不仔细阅读,说不定就会漏掉什么精彩作品。

最初几个月,真看得头大,倒不是看到的文字水平太烂,而是,终于明白,我这十几年来,其实已经很不“文艺”了。

文学创作跟一般读物,完全是两回事,尤其是散文。小说多少有个脉络,要说的东西是放在故事的框架里,看到了故事,一篇作品好坏,虽不能说立判,多少可以见高下。但是散文,散文基本上不走这个路数。这不是说散文不能讲故事。而是,散文虽然也容许叙事性写法,但重点真不在起承转合,不在说了什么故事,而在文气。

文气跟文笔很有关系,跟人品更有关系。散文,如果是好散文,跟作者的内在绝对是贴近的。写小说的人,可以因应小说结构或叙事需要,变换自己的写法,使用不同的文风。但是写散文没办法,散文最容易体现作者的性格和质地。写小说的时候他可以是别人,但是写散文的时候,就只能是自己。

曾经有学生问:“小说和散文的分别在哪里?”对于想写作的人,这似乎很是个问题。虽然我猜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对自己在看的是小说还是散文并不在意。但是许多写作新手,往往会把散文写成小说,或者把小说写成散文。这尤见于各大学的文学奖,许多作品分明便投错文类。

有个非常简洁却绝对不准确的答案是:“看字数”。那是过去(大约三十年前)的分类法。但是近代出现了干字以下的“微小说”,字数已经不能作为分类标准,更别提许多“散文”,其实蛮长的,有些甚至长到一本书。例如齐邦媛教授的《巨流河》,如果要归类,我个人认为是要划分到“散文”的文类中的。而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七大卷),虽然一般统称为意识流“小说”,但是我始终觉得:这书更接近是散文。

这两种文体最明显的区别,我个人看法是:小说,就算第一人称的小说,作者要置身事外;而散文正相反,就算是叙说别人的故事,在书写身外之事,身外之物,作者必定在其中。

因此,散文比之小说,在写作上,更讲究炼字。许多优秀的散文作者往往有自己的腔调,一般称之为文笔。那是从个人性格出发的,不单只是学习或模仿可得。优异的作者,其腔调之明显几乎跟注册商标一样,例如余光中的文字节奏,吴鲁芹那种娓娓道来的谦谦温润,周作人近乎枯闷的老实简净,梁实秋的彬彬有礼……不必看作者名,只要看一段话,就能辨认。

散文,优秀的散文作者,必然炼字,必然有自己的独特腔调,因此,阅读散文其实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读者必须要先习惯作者的“腔”,之后才看得下去,才能看出高低。每个人都具有成为“大家”的潜力,只要他们能够持续写作。他们的语言各自不同,没有任何人与另一个人类似。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炼出来的。在艺术上,拥有自己的独特面貌几乎是唯一标准,也是最难达到的。而这些文学下一代,我看到的只是,他们全是奇珍异草,用自己的方式在生长,几乎看不出师承。他们好像跳过了学习和模仿的阶段,一下地便自如地成为了自己。且不仅是选人的这些作者,还有没被选人的其他人,我一样看到了独特和成熟。在文学的传承之途上,看到下一代比我们更秀异,没有比这更赏心悦目的风景了。

散文写法基本两种,一种有规划,一种没有。有规划的写法好比设计庭园,有主题,有结构,绕着主题写去,只要写全了,差不到哪里去。但是无规划的写法,就完全得靠才气。这种写法像漫山长野草,要长在哪里,要生成怎样,完全任意挥洒。这种文章,起笔时不知道那是什么,落笔时不知道要写什么,就靠性之所致,一路迤逦行来,止于当止之处,然而意犹未尽。

写这种文章,跟考试一样,得凭真本事。你得内在真正有些脱俗之处,你得在灵魂结构上根本就与众不同,才能行若无事地写出完美文章。

《卖梦的人》就是这样的文字。

言叔夏作品很少,目前只出书一本。但是她耐读,同样的文字,在不同时候看来会出现新意。这篇《卖梦的人》我读了好几遍,每次看都觉得像第一次看。感觉适宜配着咖啡,在有些蒸腾烟气的咖啡厅里阅读,周围回荡着音乐和人声,户外或许刷刷落着大雨,也或许不落雨。《卖梦的人》其实极安静,近乎不动声色,就像有人在你门口站了许久,不需搭理,但是无法忽视他在。那种郁郁的,其实并非芳香的气味,具有凝结的不容忽视的效果,会将环境染色。你阅读了,就置身在她的梦境里。  言叔夏文字极好,在未雕琢之处精心,在沛然之处幽静。字字句句恰到好处。准确,又有新意。而这一切表达均行云流水,有若天成。要研究她在写什么内容,提出了什么观点,传达了什么意味,均极无聊。就只观看便好。

这样多一字便过满,缺一字便不足的文章,就算言叔夏本人,也不多见。《卖梦的人》其实幽静,然而浑然完整,曖暧内含光。不惊不扰,兀自幽香。这种力道,不在一时,而在久远。

这是我选言叔夏为年度散文得主的理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日之梦(华语年度散文选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袁琼琼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47400
开本 32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2016235318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4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由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出版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