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全彩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中国古代社会白银货币的使用出发,(一)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白银货币的起源、白银与丝路贸易的关系;(二)重点研究了银锭器物本身的技术问题,从科学角度系统研究了古代银锭的器型、合金成分,在此基础上,采用实验手段研究其铸造工艺,探讨铸锭范型、浇铸温度、白银纯度、浇铸方式及其与银锭丝纹、蜂窝等外观形态的关系,以及铭文(戳记)的制作方法等技术问题,揭示了古代银锭铸造的奥秘和技术工艺特征,并将研究成果科学地应用到古代银锭的真伪判断上,有效解决了目前高仿假银锭的科学鉴定问题;(三)以馆藏银锭腐蚀为例,探讨了古代银锭的科学保护与保养问题。 目录 丛书序(范一飞)/i 序(范一飞)/iii 绪论/1 第一章中国古代白银货币概况/9 第一节中国的白银储量与早期的开采利用/9 第二节中国古代白银货币的形制与使用概况/15 第三节中国古代银锭出土概况/39 第二章中国古代银锭的金属成分/49 第一节古人对银锭成色的判断/49 第二节古代银锭的金属成分/54 第三章中国古代银锭的铸造工艺/70 第一节前人有关银锭铸造工艺研究概述/70 第二节中国古代银锭铸造工艺特征分析/72 第三节银锭铸造工艺模拟实验/73 第四节银锭铸造工艺与相关问题的讨论/116 第四章中国古代银锭的科学保护/173 第一节白银的物理化学特性/173 第二节银锭的主要腐蚀类型/174 第三节银锭的科学保护/182 第五章中国古代银锭的科学鉴定/185 第一节铸造工艺辨伪/185 第二节银锭铭文辨伪/197 第三节形制辨伪/210 第四节金属含量辨伪/215 第五节色泽包浆辨伪/218 第六节水坑银锭辨伪/224 附录/264 雪花银/264 朱提银/265 后记/26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全彩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卫荣,杨君,黄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515117 |
开本 | B5 |
页数 | 28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00000 |
出版时间 | 2017-03-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2-08-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5.6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5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