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看就懂的中国艺术史(书画卷6宋朝雅致天成)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将艺术作品连点成线,讲述了从宋朝这段乱世中的艺术历史,包括卫贤、郭忠恕、王希孟、赵佶、李唐、萧照、苏汉臣等古代艺术家的传奇故事以及艺术创作。通过对《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秋庭戏婴图》等作品的详尽导赏,刷新你对书画神品的认知。
作者简介
祝唯慵,艺术史论作家、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书画创作及艺术史论研究工作,著有系列畅销书《一看就懂的中国艺术史》。在“喜马拉雅”(音频分享平台)上开设的节目《一听就懂的中国艺术史》,节目粉丝累计超过40万人,播放量近3000万,已经成为“喜马拉雅”上最具人气的艺术类节目,位居人文版块口碑榜第一名。
目录
第一章 米芾(上) 少年多轻狂
第二章 米芾(中) 流水不染尘
第三章 米芾(下) 细说宋四家
第四章 卫贤、郭忠恕 界画的发展
第五章 清明上河图(一) 前世今生
第六章 清明上河图(二) 郊野田园
第七章 清明上河图(三) 汴河两岸
第八章 清明上河图(四) 车水马龙
第九章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第十章 赵佶(一) 意外的皇帝
第十一章 赵佶(二) 虚假的盛世
第十二章 赵佶(三) 注定的终点
第十三章 赵佶(四) 落幕的时代
第十四章 李唐、萧照 仓皇南渡的艺术家
第十五章 青绿山水 繁花落尽山常在
第十六章 苏汉臣 《秋庭戏婴图》
第十七章 李嵩 《骷髅幻戏图》
第十八章 赵芾、张即之 南宋人的激昂澎湃
第十九章 刘松年 南宋小景山水
第二十章 马远 一角山水望天涯
第二十一章 夏圭 半边河山有芳华
第二十二章 梁楷、陈容 酒杯在手墨飞扬
第二十三章 禅画 下笔无象却有神
序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孕育
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文化是
民族的命脉,坚实的文化内
核是中华民族能够长久存在
的原因。我们无数次历尽劫
难后又浴火重生,就是因为
我们的文化基因能够在艺术
中一直延续,从未中断。
《一看就懂的中国艺术
史》是一部关于传承中国文
化艺术的专著,它视角广、
跨度长,并且结合历史背景
讲述,让中国艺术穿越时间
,严肃但不枯燥地展示在读
者面前。
然而,中国艺术的历史
之长久、内涵之深厚、记录
之浩瀚,绝非一人一时所能
穷极,必有疏漏之处。且本
人能力有限,对某些领域的
研究还不够深入,其间谬误
之处肯定也不在少数。盼望
读者朋友的指正,我将不胜
感激。
祝唯慵
导语
喜马拉雅人气主播祝唯慵系列作品。
用历史人物读懂千年艺术史,从此看懂华夏艺术品。
零压力读懂中国艺术史,妙趣横生,老少皆宜。
本书作者祝唯慵用他独特的艺术视角,以时间顺序为写作脉络,通过艺术作品连点呈线讲述我们不曾了解的艺术家关于他们创作的过程及心路历程,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而丰富的讲解这一时期的艺术故事。
书评(媒体评论)
祝唯慵的艺术史讲述,
为我们拓展了体会艺术的多
个维度。他将作品放在具体
历史情境当中去读去看,将
那些学识丰富、思虑通达、
久负盛名的创作者一一展现
在我们面前,让每一位听众
、读者都能更深刻、更生动
地体会到。
——杨再春 书法家,中
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
精彩页
第一章 米芾(上)
少年多轻狂
北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米芾出生。在宋四家中,米芾的年龄最小,比蔡襄小39岁,比苏轼小15岁,比黄庭坚小6岁。米芾最初的名字叫作“黻”(黻冕:古代祭服),字元章。他的号很多,比如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因为他出生在襄阳,所以世称“米襄阳”;后来做过礼部员外郎,所以又被称为“米南宫”,这些都是史籍上经常出现的名字。
如果把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家按照刻苦程度排序,米芾应该可以进入前十名。他7岁学书,启蒙老师是襄阳书法家罗让。米芾说过“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超乎寻常的勤奋与近乎苛求的完美主义在他的书法学习过程中起到了关键而积极的作用。
米芾晚年的时候模仿怀素写了一篇叫《自叙》的文章,他在里面介绍了自己学习书法的历程。他在七八岁的时候便开始学习书法。一开始在墙壁上书写颜真卿的楷书大字,每一个字都写到一张纸那么大,他发现颜真卿的字不适合书写手札,于是开始转学柳公权,因为柳公权结字紧密。后来,他得知柳公权学的是欧阳询,于是改学欧体。学久了,发现欧体排列过于工整,像印刷体一样,就转而学习更加灵动的褚(遂良)体。他学习褚遂良的时间最久,后来也临摹过段季展的字,用笔可以做到八面出锋。
米芾早年学习书法的对象主要是唐朝诸家,其中受褚遂良影响最大,这并非偶然。在唐代所有的顶级书法家中,褚遂良的字最“活”,比如在《大字阴符经》中,他用笔变化丰富,字的结体自由生动,这跟米芾的性格更加贴近。米芾曾经赞赏褚遂良,说其字“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十几岁的米芾在襄阳城每天苦练书法,对科举功名从不上心。米芾的母亲阎氏和宋英宗的皇后高滔滔是好朋友。宋治平四年(1067),米芾随母亲离开襄阳来到东京汴梁,侍奉当时还是皇后的高滔滔,同年,高滔滔成了太后。
第二年,18岁的米芾受惠于母亲与太后的关系入仕为官,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很多史料都对此直言不讳,比如《全宋词》以及翁方纲的《米海岳年谱》都说:“黻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恩补秘书省校书郎。”这一年,21岁的宋神宗刚继位不久,正准备打造一个全新的大宋盛世,需要真正能做事情的人。秘书省是重要的官员上升通道,对米芾这样“走后门”的恩荫小官,神宗看着碍眼。所以两年后,他直接把米芾踢出京城,让他担任临桂尉。就这样,20岁的米芾来到了广西桂林,在这里一干就是五年。
神宗熙宁八年(1075),25岁的米芾终于改任长沙掾,他在这里一任职便是七年。元丰五年(1082),米芾32岁,他卸任长沙掾返回京城。在回程的路上,米芾顺便去金陵拜访了王安石,去黄州拜访了苏东坡。
尽管后来的《独醒杂志》记录说他表现得非常清高,从不巴结权贵,见到王安石和苏轼并不执弟子礼。“平生不录一篇投王公贵人,遇知己索一二篇则以往。元丰中至金陵,识王介甫;过黄州,识苏子瞻。皆不执弟子礼,特敬前辈而已。”
但米芾还是非常重视跟苏轼的会面,因为就在前一年,米带在惠州见到了苏轼的一篇书法,笔法遒劲有力,他自己也忍不住在后面写上一段,满足爱好者的心意。他后来在《书海月赞跋》中记录了这件事:“元丰四年,余至惠州,访天竺净惠师。见其堂张《海月辨公真像》,坡公赞于其上,书法道劲,余不觉见猎,索纸疾书。匪敢并驾坡公,亦聊以广好人所好之意云尔。”
32岁的米芾见到了47岁的苏轼,后来米芾在《画史》中记录了两人第一次会面时苏轼为他现场作画的场景:“吾自湖南从事过黄州,初见公酒酣曰:‘君贴此纸壁上。’观音纸也,即起作两枝竹、一枯树、一怪石见与。后晋卿借去不还。”
同时代的大儒温革关于这次两人的会面有另外的记录,他在《跋米帖》中说:“米元章元丰中谒东坡于黄冈,承其余论,始专学晋人,其书大进。”在这次会面中,苏轼指点米芾应该学习晋人书法。大概就是在这次见面之后,米芾对于学习多年的唐人书法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他在《海岳名言》中说“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还说“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他在《论草书帖》中更是将张旭、怀素贬得一无是处,“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因为这些言论,米芾留下了“诮颜柳,贬旭素”的名声。 同时,米芾开始大量收购晋人作品,像谢安的《八月五日帖》、王羲之的《王略帖》、王献之的《中秋帖》、陆机的《平复帖》都曾是他的藏品,最后米芾干脆把自己的斋号称为“宝晋斋”。
P9-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看就懂的中国艺术史(书画卷6宋朝雅致天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祝唯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77156
开本 16开
页数 3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23-07-01
首版时间 2023-07-01
印刷时间 202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702
CIP核字 2023078626
中图分类号 J120.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73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