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破局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11个思考)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温铁军在各地的各类演讲,并辅以各乡建团队组织的调研报告、撰写的文章和未发文稿,系统整理、汇编了温铁军及其科研团队近年来关于乡村振兴实现路径的观点思路,是一部面向党政干部、高等院校师生、一般大众读者的具有创新性和权威性特点的通俗理论读物。全书分为11个部分,即11个“思考”,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了论述。 作者简介 温铁军,祖籍河北昌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先后担任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商务部、环保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级政策专家。先后承担多个国家重大、重点课题,担任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首席专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中国环境大使”、“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目录 序言 我们为什么要发声? 前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新格局 一、贯彻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县域经济、乡村振兴 思考1 “三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压舱石”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二、历史经验:乡村是危机软着陆的基础 三、“三农”依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压舱石” 思考2 生态价值转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生产过剩与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作用1:缓解当前过剩资本压力 三、作用2:化解地方高负债与金融相对过剩 四、实现路径:落实“两山”理念,创新“一次分配”与重构社会企业 五、让农村土地与资源使用金融市场工具 思考3 生态文明战略要依靠乡村建设才能真正落地 一、生态文明战略的由来 二、乡村最具生态多样性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希望在中国生态化转型 四、农业供给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 五、社会化生态农业的多重价值 思考4 “广土巨族”的原住民国家的农业之路 一、殖民地大农场模式的原罪和双重负外部性 二、粮食金融化背景下的国家粮食安全 三、小农户是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四、中国现阶段的农户经营 五、农民“去组织化”派生的问题 六、组织起来发展“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农民合作社 七、农民合作社应顺势转型为社会企业 八、批判性借鉴日韩农业发展模式 思考5 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一、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差异 二、城乡人口流动的真问题 三、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与作用 四、改革才是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动力 思考6 新六产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中国万年农耕文明从来不是单一农业产业形态 二、百业兴旺是农村经济的普遍现象 三、“新六产”使乡村获得外部产业收益 四、县域经济发展亟需金融创新 思考7 疫情防控为乡村善治提供了新契机 一、大疫止于村野:世界最低成本的防疫体系 二、构建三级乡村治理体系 思考8 城乡融合关键在于要素自由流动 一、新下乡运动:城市中等收入群体与乡村资源开发 二、以土地为基础的生态资源开发应注重空间正义 三、农村金融需回归本源服务乡村 四、乡村人才应符合乡土发展需要 思考9 乡村振兴是对万年中华农耕文明的复兴 一、全球化与文化依附 二、去依附,重构中国文化自信 三、推进乡村多元文化复兴 四、“乡愁”经济改变农村数量型增长方式 思考10 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成果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一、全球化与难解的世界贫困问题 二、资源性致贫与制度性致贫是贫困问题的本质 三、新举国体制下的中国脱贫经验 四、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思考11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学会吃租 一、集体经济是收租经济 二、通过“三变”改革拓展集体经济租源 三、以治理有效提升地租 四、应重视转型中的集体经济 附录 国仁永续:我们到底做什么? 参考文献 专栏案例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破局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11个思考)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高威//温铁军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917707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0 |
| 出版时间 | 2023-06-01 |
| 首版时间 | 2023-06-01 |
| 印刷时间 | 2023-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24 |
| CIP核字 | 2023110333 |
| 中图分类号 | F320.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重庆 |
| 长 | 230 |
| 宽 | 156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