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刘节文存/清华国学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刘节文存》是清华国学院研究院主编的“清华国学书系”之一种,主要是择取刘节先生在清华时期的著述,及其他未曾收入文集的代表性论文,以期展现清华国学院师生间浓厚的学术氛围、独立自主的学术精神及与时俱进的学术关怀。

《刘节文存》的作者是刘秀俊。

内容推荐

刘节(1901-1977),原名翰香,字子植,浙江永嘉人,著名史学家、金石学家。1926年入清华国学研究院,从梁启超先生研习中国古代哲学,同时深受王国维、陈寅恪诸先生的影响,进而转向古代史、史学史的研究,服□儒家文化,终身践行陈寅恪先生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存世著作有《历史论》、《古代考存》、《中国古代宗教族移植史论》、《中国史学史稿》等。《刘节文存》主要择取其清华时期的著述,及其他未曾收入文集的代表性论文,以期展现清华国学院师生间浓厚的学术氛围、独立自主的学术精神及与时俱进的学术关怀。

《刘节文存》的作者是刘秀俊。

目录

导言

性相两轮论

刘勰评传

《洪范》疏证

附:粱启超评《<洪范)疏证》

藤花榭本《说文解字》校读后记

好大王碑考释

附:梁启超《跋刘子植<好大王碑考释)》

评《刘向歆父子年谱》

陶希圣著《中国政治思想史》

考古学社之使命

汉族源流初探

中国文艺观赏录

明代心学批判

西周的社会性质

“西周社会性质”答客问

再论西周社会性质

谈史料学和史学史

《旧唐书》的修订与研究

附录:刘节学术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虽然刘节的学术研究在抗战时期及1949年之后也有转向和开拓,但他在古史方面的研究则是始终不移且向前推进的,其最终目的始终是建构新的古史体系,写出一部可信的古史。如果说他在抗战前主要从事的是单个古器物、古书、古史的考辨的话,那么到了抗战期间则开始建构片段的古史,这以《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为显著代表。1949年之后,刘节便有写作《中国通史大纲》、《春秋战国史》的计划,但由于在建国初期的历次运动中,长期遭受批判和斗争,文革后甚至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学术文章,他所写手稿也因保管不善,多已不存,诸种写作计划有没有最终实现,已经难以考证了。当然,他对于古史的基本看法,还可以从他为参与“古史分期”的讨论而写作的有关西周社会性质的文章中部分得见。

刘节学术研究的第二次转变发生于抗战期间。这次转变同样是一次相当自然的转变,既有其内在转变理路,又受到外界现实情况的影响。而且,这次转变也并不意味着他对古史研究兴趣的减弱,正像上文刚刚指出的那样,这一时期刘节的古史研究已然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即片段地构建古史的阶段。说到这次转变有其内在理路,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来说的。伴随着他对古史考证的逐渐深入,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对古史的基本看法,对古史体系的部分构建,如他的《论今古学书》、《(古史辨)第五册序》、《中国金石学绪言》等都是在古史辨运动开展过程当中进行思考和研究的结果。同时,更包含对史学本身的思考,也就是有关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术史的研究。当然,前文也曾提及梁启超在这方面对于刘节的影响。因此,刘节相关方面的研究也并不完全始于抗战,而是早有发端。

从外部环境来讲,一方面,刘节自全面抗战甫一爆发,因为不愿做日伪统治下的顺民而开始了逃亡的历程,直到1939年才开始能够基本稳定地在西南几个城市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由于书籍、器物等文献资料的极度匮乏,自然不适于具体的古史考辨工作,只能转而从事不完全依赖资料的学术研究。另一方面,抗战形势长期处于极度危急的形势下,悲观论调弥漫全国,特别是西南后方,不但时时受到空袭等死亡威胁,而且生活已然困苦不堪。这就使得刘节不但要解决生计问题,写作一些时论性质的文章鼓舞民众,而且促使他对于历史、史学、史家进行深入思考。加之刘节治学向来就是以现实为依归的,如他在写《(古史辨)第五册序》时便曾明确指出:

历史正是民生日用的写照。如果人类真是没有历史的话,我们的一切将失所依据……所以说我们研究历史,就是为这民生日用。创造正确的历史,就是把这民生日用更加深刻化。正因为如此,刘节在这一时期写作了大量的时论时评文章,如《人性论》、《意志的价值》、《达自由之路》、《甘地精神与容忍》、《理想社会人生》、《国家观念之起源及其发展过程》等,还包括教育青年的《青年之修养》这样的连载长文。这些大多收入后来结集出版的《历史论》及未见出版的《人性论》两书。

正是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他有关中国古史、史学理念及史学史的学术思想体系开始逐渐清晰起来,并对之进行了部分构建。在中国古史方面,他已不限于单纯地进行单个器物、古书或古史的考辨,而是试图从某个侧面片段地建立起中国古史的某个面向。《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一书,就是其重要的代表作。

这部书稿的写作起源于刘节的英国庚款报告书。1939年,刘节受导师陈寅恪的推荐得到英庚款会的资助,驻重庆中央大学担任研究员。在他起草的拟提交给英庚款会的报告书中,对其工作计划有如下安排:

先将诗经、易经、左传、国语、史记、说文女部邑部中所见关于姓氏之材料辑出,约得五百数寸条;复将甲骨文字、吉金文字中关于姓氏之材料辑出,约有六百余条。结果:甲,姓与氏之起源及解释;乙,古代氏族社会与邑国之关系;丙,古代各氏族间之亲属关系;丁,各民族社会之分布与演进。当然,他同时亦提到,他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始于一年之前。可见,这一写作计划本就在刘节的预想之中,英庚款会则为其提供了经费支持。而在当年稍早的日记里,刘节也曾提到,“余于上古史自信有独立之见解,三年之内务须积极努力,以求达到目的,是为至要之事也。”

在完成这部手稿之前,刘节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此期间发表的几篇文章也与这一写作计划相关。如《诗经中古史资料考释》、《易经中古史资料考释》、《尚书中古史资料考释》等几篇文章,不但是对其中的某些名词或诗句等进行考释,而且也是为后来的写作积累资料;而《民族更生之理论》、《汉族源流初探》、《夷狄与戎狄》、《古代氏族社会之分布及其关系》等文章,则是站在民族文化的观点上,或是对民族更生进行理论上的探究,或是对中国古代图腾、古代氏族社会之分布及其关系、汉民族的形成及演变进行的单独的考察。1943年完成的《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则是所有这些准备工作的总成之作。

在这本书中,刘节也是站在民族文化的观点上,广泛运用语言学、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民俗学等方法,并参考借鉴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罗维的《初民社会》及缪勒利尔的《家族论》等书的理论和观念,试图探求中国古代如何由图腾社会发展为有姓氏制度的城邦,再由有姓氏的奴隶社会发展为初期封建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新的中国古史体系。P42-44

序言

一、本《文存》属《清华国学书系》之一种,一方面收录刘节先生于清华国学研究院求学时期写作的文章四篇,另一方面收录未曾被收入刘节先生其他文集的单篇文章,即《古史考存》、《历史论》、《刘节文集》等未录文章。另外,《西周社会性质》一文作为刘节先生参与古史分期讨论的一系列文章之一篇,亦予收录。

二、所收录文章的编排顺序以发表时间为准。

三、或有文章是于清华时期写作发表,后经刘节先生删削改定收入其文集,此次收录时一般以文章首次发表时原貌为准。如《(洪范>疏证》一文,为刘节先生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一年毕业论文,于1928年发表于《东方杂志》第25卷第2号,后收入《古史考存》及《刘节文集》时,曾有较大删改,现仍依其原貌收录,以反映刘节先生清华时期的学术样态,有兴趣的学者可对比阅读。

四、本《文存》为与《清华国学书系》保持体例一致,采用横排简体(以1986年修订的《简化字总表》为准)形式。特殊情况,如原稿中受其所叙内容要求,须以其他字体形式出现者,或某些人名用字,或作者著文时期与现代用字规范不同的特殊用字等.则存其原貌。

五、原文无断句或仅有句读者,均代为标点;已使用新式标点者,或有与现代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不符者,如“……等”,大体保留原样。

六、作者行文中或引文中,或有讹、脱、衍、倒之处,若不影响文章整体意思表达,一般照原刊文字直录;否则,以简洁原则试作修正。

七、作者前期著述多以竖排繁体撰写、刊行,尝以“左“右”言上下文关系,现依原文体例,仍保留之。

八、《文存》末所附《刘节学术大事年表》,为简洁易读起见,仅以年系,按学术活动类别编订,不依月日排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刘节文存/清华国学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秀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108685
开本 16开
页数 3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8
CIP核字 2013246281
中图分类号 C53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5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