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通孔子/传记读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孔子,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及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由孔正毅、孔祥骅编著的《心通孔子/传记读库》由“孔子本纪”和“孔子百问”两部分组成,分别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并以问答形式介绍了孔子其人其书以及孔子研究的概况。

内容推荐

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先师”,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言论汇编《论语》被宋代朱熹辑为“四书”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学而优则仕、为政以德、天下为公、君子喻于义、富贵有道、与人为善等。开创了教育的平民化。

《心通孔子/传记读库》由孔正毅、孔祥骅编著。

目录

一 没落贵族贫贱出身

二 三十而立办学成名

三 五十从政施展抱负

四 周游列国传道救世

五 晚年归鲁讲学洙泗

六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七 获麟绝笔道贯古今

八 孔庙孔府孔林

九 孔子与世界

孔子百问

 一 孔子其人、其事

 (一)孔子先世知多少

 (二)孔子生于何时何地

 (三)孔子后人知多少

 (四)孔子弟子有多少

 (五)孔子是如何对待物质生活的

 (六)孔子的养生之道如何

 (七)孔子精神生活有何特点

 (八)为什么说孔子是一位富有幽默感的人

 (九)孔子周游过哪些国家

 (十)孔子言谈有何特点

 (十一)孔子政治上有何业绩

 (十二)孔子有哪些外交才能

 (十三)孔子删定过《诗经》吗

 (十四)《论语》一书有多少章节

 (十五)《论语》一书由何人何时编定

 (十六)历代《论语》注本主要有哪些

 (十七)历代孔子年谱有多少

 (十八)《论语》成语、俗语有多少

 (十九)《论语》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二十)历代京都孔庙是怎样建立的

 (二十一)怎样理解《论语》中的“人民”

 (二十二)孔子学说、学派何时被专称为“儒家”“儒学”的

 (二十三)孔门学派有多少

 (二十四)孔子创办私学与春秋末期“学术下移”有何关系

 (二十五)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十五岁至七十岁的学术自白

 (二十六)《孔子家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二 孔子与儒学

 (二十七)孔子的天道观是什么

 (二十八)为什么说孔子所谓的“天命”是指客观规律

 (二十九)孔子之“道”与老庄之“道”有何区别

 (三十)孔子讲的“天何言哉”的“天”的含义是什么

 (三十一)孔子对鬼神是持什么态度

 (三十二)孔子仁学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三十三)孔子仁学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三十四)为什么说“孝”是孔子仁学的心理基础

 (三十五)孔子提出仁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三十六)如何理解孔子的仁学思想

 (三十七)孔子仁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三十八)孔子对仁的改造与创新主要表现在哪里

 (三十九)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什么

 (四十)为什么说中庸之道是仁的实践原则

 (四十一)孔子人性思想的内容是什么

 (四十二)孔子人论思想是怎样的

 (四十三)何谓“礼”

 (四十四)何谓“义”

 (四十五)何谓“廉”

 (四十六)何谓“耻”

 (四十七)什么是孔子的德礼之治

 (四十八)孔子的仁学义利观是指什么

 (四十九)孔子是怎样对礼加以改造和发展的

 (五十)何谓“现代新儒家”

三 孔子思想诸方面

 (五十一)孔子是哲学家吗?他在哲学上有何贡献

 (五十二)怎样理解孔子的“中立”思想

 (五十三)孔子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十四)孔子有哪些逻辑思想

 (五十五)孔子“正名”说在逻辑学上有何贡献

 (五十六)孔子对伦理学有何贡献

 (五十七)孔子的政治伦理学具有哪些特征

 (五十八)孔子的道德主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十九)怎样理解孔子的复仇伦理思想

 (六十)何谓孔子文学观的“兴、观、群、怨”

 (六十一)《论语》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六十二)孔子的经济思想有哪些

 (六十三)孔子的民族思想有哪些

 (六十四)孔子教育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十五)孔子的“有教无类”作何解释

 (六十六)孔子有哪些教育管理思想

 (六十七)孔子对我国古代史学有哪些贡献

 (六十八)孔子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

 (六十九)孔子的法律思想有哪些

 (七十)孔子的法制观念的特点是什么

 (七十一)孔子的军事思想有哪些

 (七十二)如何理解孔子的大同理想

四 孔子与中国文化

 (七十三)何谓“真孔子”与“假孔子”

 (七十四)怎样理解孔子的“万世师表”形象

 (七十五)什么是孔子的“为己之学”

 (七十六)孔子的知行观有哪些特点

 (七十七)孔子从哪些方面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

 (七十八)孔子怎样论“人格”与“国格”

 (七十九)在孔子那里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可称为“君子”

 (八十)为什么说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规范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大贡献

 (八十一)孔子的世俗化思想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八十二)如何理解孔子世俗化思想有利于推进中国现代化

 (八十三)历代名儒有多少

 (八十四)孔子对孟子有何影响

 (八十五)“孔孟之道”是何人最早提出的

 (八十六)孔子思想与荀子思想关系如何

 (八十七)司马迁对儒学传播有何贡献

 (八十八)朱熹对儒学发展有何影响

 (八十九)“公羊派”对儒学发展有何作用

 (九十)太平天国洪秀全为何砸烂孔子牌位

 (九十一)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是怎么回事

 (九十二)康有为是怎样改铸孔子的

 (九十三)研究纪念孔子有何现实意义

试读章节

其实,所谓“野合”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其一,二人年龄相差很大,不合周礼;其二,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约定婚姻;其三,叔梁纥家有妻室,不便在家中成婚,故另立外室;其四,成婚时不合“壮室初笄之礼”,而与乡鄙间“野人”的婚礼相近。但是,从先秦文献中看,老年男子纳少女为妻妾的事例很多,且均不以为不合礼仪,也不称之为“野合”,还被认为是一件好事,因此以上几种情况中的第一种理由是不能成立的。按“野”字在春秋时代可作“郊外”解,亦可作“民间”解,如“在野”;又可作“朴鄙”解。如《论语》中有“质胜文则野”“先进于礼乐,野人也”“野哉,由也”。《礼记。檀弓》“若是野哉”句之疏为“不达礼也”。此解认为礼仪未到谓之野,则此字又不单是指郊外。蔡尚思先生却以此而认为:“所谓野合,只能是指这位少女在野外被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迫使她怀孕而生下孔子。”这种说法是十分荒唐而难以令人信服的。

在礼教未严的古代,不经媒聘而自由择偶同居是允许的。《周礼》上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可见当时有这种风俗,这是远古自由婚姻的遗迹;不仅适行于未婚男女,也适行于已婚男女。有条件的男子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取妾,古代男女在仲春会合时,往往要祭祀高楳和“祓楔”。高楳是管理人间生育的女神,“祓楔”是到河里洗濯以除不祥,以求子得福。②叔梁纥与颜氏女的“野合”,应解释为在乡野的未经正式婚聘的同居,叔梁纥的家在陬邑乡,尼丘在今曲阜东南约五十里处,这两地正是鲁国的被划为“野”的地域,他们就是在这一“野”的区域未经婚聘就同居,这种同居在《左传》中多有例证。在春秋时代,男女之间在公开场合可以相会,那时的女子较秦汉有更多的自由权和主动权,男女可以自由相会于仲春之月,这是古代段人遗留下来的自由婚配的风俗。

据《礼记·月令》与古代学者的研究,“祷于高楳”的祭祀始于殷人女祖先简狄吞玄鸟卵故事,高楳就是简狄。《礼记·月令》上说:“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高楳的祭祀正是为了求子,后来又变作祭高山,叔梁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正是殷人求子的遗风古俗的表现。《史记》中的许多古先圣王的出生都有这种记载:商的祖先契,是其母简狄“行浴”于野外时,“见玄鸟堕其卵”“取吞之,因孕生契”;周的先祖后稷,是其母“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秦的先祖,是“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这都是一些野外怀孕、“野合”而生的传说。据《春秋纬演孔图》上说:“孔子母颜徵在,游大冢之陂,睡,梦里帝使请与己交。语曰‘女乳必于空桑之中’,党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故曰玄圣。”由此可知,所谓“野合…‘祷于尼山”而生孔子与殷周以来的古先圣王在野外感天、感神而生圣人的神话如出一辙。

传说叔梁纥与颜氏女正是依当时“祷于高楳”的习俗,多次上尼山向天神祈祷生个男孩的。当他们同去尼山祈祷后下山时,生孔子于山下东侧的一个山洞里。古书上关于孔子诞生的神话很多,如《祖庭广纪》上说,孔母祷于尼山时,当她走进山谷时,连脚下草木的叶片都下垂引路,当她走出山谷时,草木的叶片才又抬起头来。后世传说尼山上的荆棘的朝下,是为了避免刺伤孔母与孔子,可见圣人的降生连草木也为之感动。孔子出生后,其父母给他取名叫“丘”,这是因为孔子刚生下来时,头的形状有点像圩顶,通常是人们形容山的周围高而中间平的形状,这种头型很像这种山,因此取名为“丘”。又别名“仲尼”,“仲”是老二的意思,因为孔子还有一同父异母的兄长,就是前面提到的跛足“孟皮”。

三岁丧父尽管孔子降生的故事是那么神奇而不平凡,然而幼年的孔子在人世间的道路是十分不幸而艰难的。

孔子三岁时,他的父亲叔梁纥就含着眼泪,怀着对小儿子的一片爱心与期望,离开了人世。

P6-7

序言

民间有句谚语:“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筮婆子下假神”。现实生活中,跟着神婆装神弄鬼的人可能不多,但是“跟着秀才会拽文”的人肯定不少。

的确,人是他所在的环境和文化的产物。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然,近着圣贤,我们未必就能够成为圣贤,而由于近着圣贤、从而濡染了圣贤的某些本色,则是无疑的。

“心通圣贤”这五本书包括《心通老子》《心通庄子》《心通孔子》《心通孟子》《心通墨子》,是“传记读库系列丛书”的一部分。它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解读的典范,是传统经典现代化、通俗化、大众化的一个努力。

在我国思想史上,先秦时期、“民国”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是三个思想发展的高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影响的扩大,中国文化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讲话、论述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更是一种独特的战略资源。

我社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眼,组织有关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集中策划、编撰、出版大型图书文库“传记读库系列丛书”,计划五年之内,出版五十种、近百本图书。

为了使这套图书不断臻于完善,希望读者朋友多提宝贵意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通孔子/传记读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孔正毅//孔祥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094713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6
CIP核字 2016304248
中图分类号 B222.2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2
出版地 安徽
240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2: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