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在线 在场 在地 新闻的未来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线 在场 在地:新闻的未来》为作者获奖专著《新闻业的救赎》的姐妹篇。作为新闻专业性和公共性的信奉者、研究者和诉说者,作者在这部新著中,超过新闻业本身的救赎,深入讨论了媒介化和“后真相”语境下新闻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困境,以及新闻作为公共服务体制存在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通过解析科技革命、社会现实和新闻理想之间的复杂关系与冲突,思考和把握新闻的未来脉络与前景。全书围绕两大主题展开,即新闻的智商(原则与理论)和情商(形式与风格),话题包括新闻荒漠化的原因与后果、数字新闻乌托邦的幻灭、新闻的感性回归、智能新闻与公共性等。该书秉承作者一贯的“理性思考、感性表达”的学术理念和行文风格,前后兼及,中西并包,文笔隽永,潇洒自如,使坚硬的理论变得敏感和柔软,风趣幽默而不失严谨深刻。 目录 第1章此间再无萧萧竹:新闻的荒漠化1 新闻荒漠化4 荒漠化的后果8 原因和出路13 第2章从此萧郎是路人:新闻的弃儿20 谁在断舍离23 破碎的负面28 后果与责任32 第3章慢新闻:回归还是反叛36 快媒介:一切都是“快”“抖”“闪”38 快新闻:欲速则不达40 慢新闻的前世今生44 慢新闻存在的理由与条件46 慢新闻:回归还是反叛49 第4章新闻的情商:数码时代新闻的感性转向51 灭人欲,存天理:理智与情感的对立54 多情总被无情恼:传统新闻的客观至上56 表里不一:新闻实践中的客观与情感58 亲密接触:社交媒体时代的感性转向60 第5章事故与故事:新闻与文学的相生相克63 本是同根生66 性相近,习相远69 “无”中生有与有中生“无”72 相辅相成:理由与可能73 第6章墙里秋千墙外道:新闻付费墙的是与非80 “逼上梁山”的付费墙82 付费墙的是与非84 会员制:飞跃付费墙86 第7章后浪的泡沫:数字原生新闻的希望与幻灭90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在线 在场 在地 新闻的未来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彭增军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1022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4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61000 |
| 出版时间 | 2022-12-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2-1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21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