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国之美(中国古代文明图鉴)
内容
试读章节

一半海水一半盗

文/琹生图/康永君

海上的风浪无疑比陆地上的来得更加猛烈。就像很多历史现象一样,海盗将一种武装和意志力量延伸向无边莫测的水域。作为海上霸权势力的组成,亦官、亦商、亦侠、亦盗的背景勾勒出张张鲜活的侧脸。他们威震一方,激荡浪尖。

王郢:拥兵迁延.不见皇帝

唐僖宗时期,国事动荡,天下纷扰,黄巢的陆上起义、王郢的水上威胁都让僖宗头痛不已。王郢本来是浙西狼山镇遏使,屡立战功,但是镇海军节度使赵隐只赏给他空头职名,而不给衣粮。王郢向上申述被敷衍打回,他愤愤不平,便率60余将士“劫库兵”,夺船出海为盗。他们精于航海、擅长海战,又受到两浙沿海民众的拥戴,武装势力迅速扩大。

王郢部众一路破敌,屡次打败官兵。他们先攻克苏州、常州,继而沿江人海进入浙东,旋即转战浙西,影响南至福建。听说朝廷派兵伐剿,王郢巧妙地率船队南下攻打温州。唐僖宗紧张海疆变故,急于歼灭叛军,下诏言明如果有生擒或斩得王郢头颅归顺者,授予四品官,赏一万贯、赐庄宅,其部下率众归降的也“厚于爵赏”。一场权谋的较量拉开了帷幕。

温州刺史鲁实招降王郢,以“十率府率”之“右率府率”的职位及“左神策军”为补职诱降。蛟龙离开了水,便尽在掌握。当时朝廷要求王郢立刻进京,王郢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与玄机,仗着强大兵力,拖延时日不去。这是一段漫长的对峙,约半年时间,朝廷数度接洽许诺,王郢均不予理会。王郢可以如此妄大,凭借的是领导着超过万人的船队。对他而言,叫他离开海上就是变相剿灭他。谁能同意别人剿灭自己呢?所求“望海镇使”一职不得,又激起了他更大的仇恨和欲望,索性抓捕了温州刺史鲁实,唐王朝急忙派1.5万余人坚决围剿。王郢率领众下属攻浙东望海镇、明州、台州,在东走明州时,遭到甬桥镇遏使刘巨容的阻击,屡次冲杀,最终被射杀于筒箭之下。

王郢起初要求的望海镇使应该是一个安抚自己的最后底线,既然连这样一个台阶也不给,那又怎么下呢?也许在他决定造反的那刻起,官职已经是虚的假的,自由才是能看得到的最大权力。

陈明甫、陈公发:双龙舵主,惨遭痛灭

对于海盗,朝廷的立场总体现为两种:一剿杀,二招降。剿杀使用武力,招降通过利诱。哪种立场坚定,又直接导致着相对的反作用力。陈明甫、陈公发两人威风一时的时候,“三巴陈大王”的称号在海上响当当。他们占据鹿回头(位于今三亚境内)要塞,拥有庞大的武装船队,庇佑沿海50余村。

宋代,广南是对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陈明甫、陈公发想借海上商道发横财,无奈朝廷设立市舶司垄断海上贸易,二陈刀口生胆,组织起一股武装力量在广南西路海上专抢官商货船。他们以广南为据点发展船队,一方面保护附近私人船队自由贸易,一方面截击官船、外船。附近五十余村落均在其势力范围内,定期向他们纳税。

陈明甫、陈公发占据鹿回头等要塞及重要商贸港口,周边的所有海上事宜均需要他们的允可与配合。史料记载他们“乘双龙头大船,衣王者服,用王者器”“鲸吞舞,出没海岸,敢于剽灭朝廷之舶货”,一时间名头响亮、不可一世。

海盗是个多面体,二陈亦非全如正史中记载的那样狼贪虎暴。官吏弹压黎酋,黎族百姓深受其害,二陈才能在其中将其与崖州各地百姓连成一片,令官军“不敢兴问”。

这样的海上土皇帝自然成为朝廷的眼中钉。1274年,琼管帅马成旺派遣大军出剿,陈明甫出动数十海船迎战,官兵小船突击,陈明甫、陈公发作战失利。退兵中,陈公发在上江峒时被捕。陈明甫则在撤回南村之后与孙儿一起被捕。

光幻瞬间,耀眼繁华已落幕。官府对陈明甫和陈公发毫不手软,二陈被捕后,遭到钩脊挂杆示众的刑罚,更为残酷的是继而对他们悬髻、窒吭、穿足、钉手、炮烙皮肤、削割体肉。可见朝廷对于陈明甫、陈公发两人的深恶痛绝,同时也是想证明天朝统治的不可触犯。

二陈抗击官府,据港为基地,自建武装,招募人员,大规模进行民间自由贸易,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剿灭朝廷官商船货,这种隐形的贸易战,对朝廷是种严重的威胁,不得不对其严加围剿。

P12-14

书评(媒体评论)

变革的时代,人心浮躁得厉害。在社会飞速发展时,人的需求也在拼命膨胀。接踵而至的文化快餐、娱乐快餐、旅游快餐……数量之多、花样之多、翻新频率之高,令人目不暇接。尝过新鲜,待这快餐的狂风暴雨过后,逐渐定格下来的人心重新思考: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是花团锦簇的垃圾食品,还是细水长流的家常便饭?五千年的文明和外来的精粹还能不能滋养这个民族?我自小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先入为主,不敢说自己品位有多高,却敢讲自己口味不低,一般的刊物是入不了眼的,《读者欣赏》却令我心仪。和老大哥《读者》相比,她还是个小姑娘。10年过去,小姑娘坚定不移,带着清新的空气、和着优雅的旋律,在图文并茂的路上舞蹈,舞姿越来越曼妙,观众也越来越多。再过十年,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著名风光摄影家 朱恩光

《读者欣赏》已经迎来了她的10岁生日,这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她拥有一支非常有创造力的团队,他们的努力创造了这本高质量的视觉杂志。我在加拿大有幸和很多中国人一起工作,合作得非常开心。中国是个非常美丽和富有灵气的国家,到中国去一直是我的一大梦想!

——加拿大著名摄影家 Yanick Dery

阅读《读者欣赏》就像一场轻松却充实的旅行,群山间、溪流畔、田野中、城市里……满是文化与历史的痕迹,可口却没有满汉全席的繁复,清爽却没有快餐的不健康添加成分。

——河北读者 黄尘

目录

海洋梦想

 惊涛骇浪论英雄

 一半海水一半盗

仗义行侠

 纵死侠骨香——先秦侠客榜中榜

 侠客的娱乐生活

武林正传

 武林往事之百年英雄

 武林往事之门派传奇

名将列传

 蒙冤名将天应怜

 评书中的那些名将们

 完美人生:得以善终的开国名将

千古宰相

 向皇帝『泼野』的宰相

 打开宰相之门的金钥匙

 中国历代宰相分布图

 唐朝宰相的立身『名言』

 宰相的雷人绰号

 『宰相门』八卦

监狱史话

 酷吏——时诱之为酷

 名人陷囹圄,功罪后人说

 狱,是用来越的

天下文人

 个性文人的个性人生

 落魄文人的生存危机

 文人与美女的非常情意

魏晋风度

 魏晋风骨:遥远的绝响

 魏晋人物

商海风云

 顶尖商人的财富传奇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大商帮

养生正源

 帝王养生术

 最懂养生的中国古人

佳人之问

 深闺私密知多少

 一曲鸾凤古今殇

 曾识佳人繁花

寻根问祖

 另类行业的祖师爷

 祖师爷从哪里来

西域故国

 西行记:那些和西域有关的人

 西域风云:雄霸一方的帝国

那些老字号

 老字号情结——怀念远去的京味儿

 老字号是怎样炼成的

礼尚往来

 剪不断,『礼』还乱

 有礼与非礼

 古人怎么送礼的

序言

生命之华

文/胡亚权 《读者》杂志、《读者欣赏》杂志创始人

世间万物皆有渊妙,每一个生命体都有它一生中的美丽。大到鲸象鲲鹏,小如蜉蝣蝼蚁;巨似千年古柏,渺至无名浮萍;每一物种都遵照自己的宿命,沿着纯粹于自身的轨迹,走它自己的路。人们太注重热切,却忘记冷冽;太注重宏举,却忽略些小,于是新生命的诞生,如同沙漠瀚海里恰逢一场暴雨而绽放出几朵小花,能有谁知?

1981年春,兰州,龙尾山下,甘肃人民出版社四楼朝南一间偌大的办公室里,只有两位编辑办公,那就是创刊伊始的《读者文摘》编辑部。空落落的西面墙壁上,张贴着一幅手写的标语:“世界上许多最美丽的花,往往开放在无人知晓的地方。”这幅标语是我从一本书上抄写下来并贴在墙上的。当时不要说在中国,就是在兰州本地,也鲜有几人知道甘肃有一份名叫《读者文摘》的杂志。两位编辑张贴这幅标语给自己鼓气,坚信《读者文摘》虽诞生在无人知晓的地方,但她一定会是最美丽的。30年的时空转换印证了我们最初的信念。《读者文摘》1993年改名,就是今日的《读者》。如今的《读者》,在地球上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她的身影。

2001年,我开始做另一件事情,那就是创办一份全新的《读者》系列刊,她的名字叫《读者欣赏》。兰州,黄河之滨,也是在一间偌大的办公室里,我们几位编辑在南墙醒目的位置张贴了一幅标语:“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国”。这是英国诗人布莱克写下的禅意诗句。我们的初衷是想把这份杂志办成能够轻易进入人们各自小宇宙里的一朵小花,当然,她一定也会是最美丽的。十年下来,《读者欣赏》,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却渐显风采。

《读者欣赏》其实是《读者》的图片版,是一份《读者》的视觉杂志,她秉承《读者》的人文精神,凸显《读者》求真、向善、唯美的主张,试图彰显人们略知一二或尚未发掘的自然美、形式美、心灵美。以此为原则,《读者欣赏》开辟了一些在同类期刊中不常有的边缘栏目。如《大师巨匠》《文化纪事》《艺术人生》《行走》和稍后些开办的《古韵今谈》《鲜话说吧》等。这些栏目图文并茂,谐趣天成,绘声绘色,甚是悦目。

《文化纪事》作为《读者欣赏》的老牌栏目最早进入读者视野。文化以纪事的形式出现,在当年的中国还挺新鲜。因为“纪事”不同于“记事”,“记事”只是简单记录,“纪事”却具有文化考量和纪年般的史实价值。早期的《文化纪事》带有某种热点焦点的味道,如《西游记和真实的唐僧唐玄奘》对位于当时热播的电视剧和百家讲坛。随着这份杂志的成熟,《文化纪事》开始有了系统和规模、广度和深度。编辑们试图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政治、军事、文化领域里一些带有文化色彩的事件中,把其脉络,萃其精华。他们策划了《水煮春秋》《魏晋风骨》《唐诗之路》等令人过目难忘的专题。使读者知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一大圣人不是孔子而是治齐的管仲,第一名将不是吴起而是演绎晋楚城濮之战的先轸,第一策士不是张仪而是到处献策到处碰壁的孔子,第一刺客不是荆轲而是豪言退赢政的安陵君门客唐雎……这套书的历史卷书名《大国之美:中国古代文明图鉴》,选录了《文化纪事》栏目中的精华。

大自然和社会,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两大环境。从本质上说,旅游,就是一种审美活动。作为一份张扬美的杂志,《读者欣赏》的旅游栏目以“行走”为特色。它试图用最真实最美丽的图片和文字记录下行者的见闻。我去过世界一些地方,不大拍自己的大头照,主要拍风光,积累下来,个人照只有数十张,风光照却有上千张,闲暇拿出来翻翻,联想起许多往事。行走主要是长见识,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也。

这一分册书名《步尺量天:走进世界最美之地》,选的都是《读者欣赏》编辑以特有的艺术眼光遴选的行走力作。作者们或为画家摄影家,或为文学青年,倚重精美图片辅之小文,特别适合现代青年人的口味。我主张一个地方最好一去再去才能领略它的美。但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游遍所有“最美之地”,怎么办?看这本书或许是个好选择。

《人物》栏目乃《读者欣赏》初创阶段所为。那时候,传媒对文艺界人士的集中介绍如凤毛麟角。编辑部想通过此栏目优选一批真正的文化精英们的历史贡献,进而积淀下来,完成对文化的顶礼。梁思成、成从周、刘文典、汪曾祺、冰心、吴祖光、马三立、启功、季羡林、章含之、何香凝、吕凤子、谢稚柳、徐悲鸿……这些名字因他们的事业而闪光,他们的共同点是永远有一颗中国心。在这套书中,人物卷名为《大师映象:20世纪闻人风尚志》。

最后一本叫《笔墨江山:中国传统文化赏读》,主要编选《读者欣赏》的文章随笔。随笔随笔,随心落笔。仅仅浏览目录就会让你心动不已。《中国古代房屋限购令》《汉武帝如何“拉动内需”》《火腿与状元》……以小见大、以短搏长的俏皮文字里也有大哲理。最近读一本叫《塔木德》的书,讲到一个故事,说狐狸来到一片葡萄园边,看着成熟的葡萄馋涎欲滴,但无门可入。好不容易寻到一小洞,但它自己太肥,钻不进去。聪明的狐狸想出办法,再把自己饿3天,钻了进去。于是它大吃3天,享受到无比的幸福。它忽然又想起外边的世界更精彩,于是又想从那个洞逃出,不承想这3天吃太多,出不了那洞。于是,聪明的狐狸被迫故伎重演,再把自己饿了3天,终于来到外边。

出来后,狐狸长叹说:“葡萄园啊,你和你的果实对我何用?里面的一切虽然美丽可爱,但于我何益呢?我进去时什么样子,出来时还是什么样子。”这讲的是人生。读者在这本书里也可以读到另外一些隽永的故事。

思绪又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两条标语上。第一条:“世界上许多最美丽的花,往往开放在无人知晓的地方。”说“无人知晓”,也不尽然。

蜜蜂知道!所以后来《读者》杂志的刊徽或者LOGO是一只蜜蜂。那蜜蜂暗喻编辑,他们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桥梁。

蝴蝶也知道!第二条:“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国”,是《读者欣赏》的旨圭。细心的读者在阅读这份杂志时会发现,每篇文章的结尾都有一个小小的彩色方块,方块中有一个图案,那正是一只展翅的蝴蝶。

开始我们还提起过生命的话题。我曾经说过:“杂志是有生命的。”算起来现在的《读者》已到而立之年,所以她显得成熟,风姿绰约。《读者欣赏》只在垂髻之年,幼稚是很自然的事,好在有这么多热心读者,好在我们根植在中华这片热土上,美好的未来是必然的。

这套书是生命的礼赞,也是一份生命的祝愿,建议您认真读读。

内容推荐

读者欣赏杂志社所编的《大国之美:中国古代文明图鉴》是《读者》的图片版,是一份《读者》的视觉杂志,她秉承《读者》的人文精神,凸显《读者》求真、向善、唯美的主张,试图彰显人们略知一二或尚未发掘的自然美、形式美、心灵美。《大国之美:中国古代文明图鉴》图文并茂,谐趣天成,绘声绘色,甚是悦目。

编辑推荐

读者欣赏杂志社所编的《大国之美:中国古代文明图鉴》是《读者欣赏》的历史卷,选录了《文化纪事》栏目中的精华。先秦侠客、武林正传、名将列传、宰相八卦、西域故国、监狱史话、落魄文人、魏晋风度、商海风云,带领读者进入浩繁丰富的历史殿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国之美(中国古代文明图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读者欣赏杂志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1650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0.3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50
17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