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食南之徒
内容
编辑推荐

《食南之徒》是马伯庸2024年全新长篇历史小说。贪吃的汉使唐蒙来到饕餮圣地南越,没想到卷入南越宫廷的政争之中,南北对峙、族群隔阂、权位争斗、国策兴废……时局波谲云密,他能信赖的只有美食,能够破局的也只有那颗追求极致美食的心。更没人想到,唐蒙敏感的味觉竟然拓展了大汉对中华版图的认知……
美食不会骗人,每个人在它面前,都会露出本性。

1.马伯庸2024年全新长篇历史小说。

2.西汉“吃货”唐蒙出使南越,从“躺平”到“趟平”的故事。马伯庸全新类型美食奇文,汉代美食博主寻味岭南,吃出中华版图新认知。

4.一味不知原料的酱料,一枚来自北土的枣核,勾连出中华版图变迁的一段隐秘传奇,也谱写了一段西南丝绸之路开拓史。

5.知名画家施晓颉绘制封面及随书附赠五折六联全彩明信片插图。

6.同名剧集正在开发中。

内容简介
最贪吃的大汉使者唐蒙,
来到了最会吃的南越之国。
这里食材丰富,简直就是饕餮之徒的梦想之地。然而,在美食背后,却涌动着南北对峙、族群隔阂、权位争斗、国策兴废……种种波谲云诡,竟比岭南食材的风味更加复杂。
这个懒散的大汉使者,身陷岭南的政争漩涡。他唯一能信赖的伙伴,只有食物;唯一的破局之法,只有追求极致美食的心。
谁都没想到,那一缕微妙滋味,竟关乎大汉与南越国运,乃至于整个中华版图……
作者简介
马伯庸
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
其作品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
代表作:《太白金星有点烦》《长安的荔枝》《龙与地下铁》《大医》《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等。
精彩书摘
两人浑然不知,此刻在庖厨里,大汉与南越国正进行着另外一个层面的对抗。
船灶呼呼地冒着火光,灶上搁着一尊盛满水的三足铜鬲,蒸汽向上翻涌着,把鬲上架着的一具陶甑笼罩在云雾之中。唐蒙和黄同并肩蹲下,死死盯着不断被蒸汽掀动的盖子。
陶甑里面,并排躺着两条嘉鱼。两条长短几乎一样,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有微妙的不同:右边那条的鱼鳞似乎没刮掉,左边那条下面多了几根白色的东西。
守在灶前的两人偶尔会对视一眼,眼神里尽是恼怒。怒意之深,简直比他们在大庾岭前那次生死相搏还强烈一些。
之前他们俩刚一进庖厨时,气氛还算和谐。黄同建议说七月嘉鱼不够肥,煎之不美,不如清蒸,唐蒙从善如流。可一到杀鱼的环节,两人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因为唐蒙发现,黄同杀第一条鱼时,居然没有刮鳞。他大为愤怒,说杀鱼怎么可以不刮鳞?黄同坚持说岭南从来都是这种做法,还语出讥讽:“今天在番禺城门前受辱,都没见大使你这么激动……”
唐蒙实在无法容忍,抢过另外一条嘉鱼,说别糟践东西了,亲自撸起袖子处理。一刮之下他才发现,这嘉鱼的鳞片居然是在鱼皮下面,看来是岭南人手笨不会处理,只好带鳞吃下。
他在番阳县做县丞好多年,那里背靠彭蠡大泽,鱼类甚多,杀鱼经验很是丰富。只见唐蒙手里小刀上下翻飞,把鱼鳞一片片挑出来,然后开膛、挖腮,去净肚内黑衣,动作一气呵成。然后他还削了几小根甘蔗,搁在鱼身下方。
黄同忍不住:“好好的嘉鱼,怎么要用甘蔗铺底?”唐蒙眼皮一翻:“我们番阳从来都是如此。”黄同没吭声,但呼吸明显变得急促,显然无法接受。
“在大庾岭前被俘时,都没见黄左将你这么委屈。”唐蒙不失时机地嘲讽了一句。
好在两个人的其他厨序都差不多,无非是放些葱白、姜丝,再淋入一点稻米酒。一俟铜鬲里的水开,便把两条嘉鱼放入陶甑开蒸。
随着水声咕嘟,庖厨里陷入一种微妙的安静,只听得到滚水的声音。黄同不动声色地将左手大拇指按在右腕上,而唐蒙则偷偷瞄着窗外的光线角度。两个人用不同的方式,计量着时辰,因为这对蒸鱼来说至关重要。
水面上一只白鸟振翅飞过,迅速掠过船边。两个人几乎同时身形一动,齐声说差不多了。黄同快了一步,顾不得蒸汽烫,迫不及待地掀开盖子。
只见甑内两条嘉鱼并排躺在陶盘里,俱是通体白嫩,软玉横陈。一股蒸鱼特有的清香,缭绕在四周,令人食指大动。
唐蒙拿起一双竹筷,先伸向黄同那一条。他本以为鱼身没有刮鳞,口感必然欠佳,可谁知一入口,那鳞质变得微脆,与鱼肉相得益彰,味道意外地奇妙且带层次。唐蒙细琢磨了一下,大概是因为嘉鱼腹部自带膏脂,一蒸之下,油花层层渗出,等于先在甑里把鱼鳞煎熬一遍,自带风味。
那边黄同的惊讶,也不输于唐蒙。他的筷子一触到鱼身,鱼肉竟自溃散开来,只见肉色如白璧无瑕,看不到半点血丝或杂质,只在表面浮动着一层浅浅的油光。他夹起一块送入嘴里,几乎是迎齿而溃,立时散为浓浓鲜气,充盈于唇齿之内。他之前愤怒,是担心甘蔗的甜腻会破坏鱼鲜,没想到蔗浆蒸开之后,甜味几乎消失,反而有了提鲜的妙用。
前言序言
本文的源起,是《史记》的《西南夷列传》里的一段记载:
“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牁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馀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上乃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馀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牁江……及至南越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
因为一种食物而被灭国,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例。
这个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其实不是唐蒙这位美食侦探的经历,而是它所展现出的地理认知。
大家读文的时候,也许会替主角们着急——明明那么明显的地理关系,你怎么会想不到?是不是人设太弱智了?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今人不必俯瞰地图,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中国疆域的形状,这是属于现代人的观念。但这种地理观,并非与生俱来,也不是一瞬间形成的,而是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才能演化而来的。
在唐蒙的时代,张骞尚未凿通西域,南越尚未归附,东海之外茫然无知,西南也只能笼统地以诸夷来概括。在那个时代的西汉人眼中,中原之外的广大地区被重重迷雾所笼罩。若要把这些地图点亮,需要有勇气、有谋略以及有着超越时代的地理直觉。张骞有一次去大夏国,发现当地有蜀地产的布匹,问他们说哪里买的?当地商人说,这是从身毒(古印度)买的。张骞立刻意识到,说不定存在一条大汉通往身毒国的商路啊!他赶紧汇报给天子。天子派遣了使者前往西南寻找身毒国,可惜滇王得知之后,把这些使者强行留在昆明,这次探索无疾而终。但是整个西南地区的地理大势,在中原王朝眼中,又变得清晰了一些。
正是有唐蒙、张骞这样的人不断探索,才把“茫然无知”变成“显而易见”,开启了汉文化向南拓展的大潮,乃至形成今日之版图。地理认知改变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最后说说本文的主角枸酱。
在《史记》的各处记载中,此物一直写作“枸酱”,而到了西晋年间成书的《南方草木状》,又将之写成“蒟酱”。至于它的真身到底为何,历来众说纷纭,从古至今猜想至少有十几种:蒟蒻、蒌叶、筚茇、竹茶、扶留藤、枸杞、魔芋、红籽树、枳椇、海椒、生姜等等,并无定论。
本文既然是小说,便选取了其中一种可能性,敷衍成文,并非定论,望读者察知。至于真实历史如何,只能寄希望于有朝一日发现唐蒙墓葬,而且唐蒙把自己这一件功绩留下详细记录陪葬,我们后世之人才能有机会一探究竟了。
书中涉及的南越国各种风土、掌故、用具、建筑风格等,皆有考古佐证。比如赵佗在独舍种下的那几棵枣树,即来源于南越王宫水井里出土的两枚竹简。上面赫然写着“壶枣一木”字样,足见赵佗思念家乡之心。大家有机会去广州的话,可以去南越王博物院看看。
——马伯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食南之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伯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2616099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24-04-01
首版时间 2024-04-01
印刷时间 202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70
CIP核字 2023256767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