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岁月的痕
内容
内容推荐
《岁月的痕》是一部反映乡村振兴题材的长篇小说力作。作者刘公采访了多个乡村,住在农户家体验生活,与多名第一书记促膝长谈,取得了第一手有温度的素材。经过反复构思,把驻村第一书记如何引导农民摆脱贫困,如何化解邻里矛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如何把住在山区危房的乡亲们搬迁到安全地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篇篇感人的故事,从通电、修路入手,再因地制宜,在种植和养殖上下功夫,组建青山绿水公司,让农副产品有销路,同时把有实力的企业引进村里,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务,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卖出自己的鲜果。同时,利用山村有山有水的先天条件,搞乡村旅游项目,把每一个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几十户农民逐渐走出了贫困,走向了富裕,实实在在地把过去的贫困乡村变成了现在的富裕乡村、和谐乡村、幸福乡村。
作者简介
刘公,30多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鲁院学员,陕西省作协中短篇小说委员会专家委员,陕西省精短小说研究会会长,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陕西省军人事务厅特聘专家,陕西小小说终身文学奖得主,咸阳市委市政府有突出贡献专家,咸阳文学院院长,咸阳作协副主席。50多次获得国内外文学奖。先后在《小说选刊》《文艺报》《延河》《作家》《北京文学》《小说界》《山东文学》等省以上报刊发表作品500多万字。小说《傻子一样的葡萄》《灵魂撕裂的那一刻》分别入选第五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多篇小说被翻译到国外,入选国内外中学大学语文教材,被收录到《中国新文学大系》《新中国70年微小说精选》《建党一百周年微型小说精选》等大型图书。小说改编为电影三部,两部获得电影奖。
目录
《岁月的痕》无目录
序言
我们的祖祖辈辈,大多
来自广袤的农村,出身于布
衣。无数农民的默默奉献,
成就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我们这一代人应该传承
,我们的下一代人更应该铭
记。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贫穷时了然于胸,富裕了
更不能忘祖。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大厦,是成千上万农民
的浴血奋战,用孱弱的身躯
垒起来的。当年被迫给苏联
还债,是无数农民勒紧裤带
忍饥挨饿交付的。为缓解城
市压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是广大厚道的农民张开双
臂接纳的。改革开放以来城
市化的进程,是几亿农民用
辛勤的汗水一砖一瓦铸就的

祖国富强了,家庭富有
了,千万不能忘记我们赖以
生存的农民朋友。
谨以本书,向千千万万
的农民朋友致敬。
导语
讴歌当代农民的精品力作,展现乡村振兴的立体景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厦,是成千上万农民的浴血奋战,用孱弱的身躯垒起来的。当年被迫给苏联还债,是无数农民勒紧裤带忍饥挨饿交付的。为缓解城市压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广大厚道的农民张开双臂接纳的。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进程,是几亿农民用辛勤的汗水一砖一瓦铸就的。
精彩页

坐西向东,背靠土坡,土坡不高,海拔大约300米。面向堰塘,堰塘不大,28户人家都可以走出自家小院,径直走到堰塘边。堰堤靠南,下方有一孔水井,是全村人唯一饮用水的源泉。走过堰堤。一片硕大的柿子树林映入眼帘,微风吹过,巴掌大的柿叶抖动着身躯,像欢迎凯旋的将士般热情。经过柿子园再向东,要爬一个坡,牛车宽的土路一直延伸到坡顶,这条路是出村的唯一通道。
村北有棵百年的梨树,三人牵手合抱有余,每年秋季摘下的酥梨,家家户户可分到两大筐。村南有两棵皂角树:一棵是公树,树上有很多拳头大的皂角刺核;一棵是母树,总会结很多长长的皂角。男人们把它戳下来,村妇们洗衣时拿上三两条,用棒槌在水边一砸,天然的洗涤剂就派上了用场。
这个村还有4户人家,住在两公里外的岭上,羊肠小道崎岖不堪,雨雪天气都是人驮自行车,吃水靠岭上的一眼山泉,生活物资都是靠人背牛驮。
这个村叫朱家湾,据说是炎帝的出生地,远古时期曾经辉煌得璀璨夺目。
单从房屋的大梁和檩条看,都是完整的杉树,连接处看不到一颗抓钉,都是榫卯巧妙契合。原以为这些上等的杉树来源于本地,可一打听,朱家湾方圆百里并不出产杉树。由此可见,杉树来自异地。当年能把粗壮的杉树运到朱家湾来,说明当时的朱家湾,财力是十分雄厚的。
朱家湾是万福镇最北面的一个村,山多平地少,最高的山叫卧龙寨。朱家湾的房屋很有特色,除北头的成大因与父母分家,是后来建造的独门独院独户外,其他家的房屋都是紧密相连,邻居间住房共墙、院落共墙是普遍现象。虽说都是就地取土,一锹一锹夯起来的土墙,但隔音好,冬暖夏凉。单从这共墙一事来说,就足以证明朱家湾的村民凝聚力强,同心同德,民风淳朴,心里相互装着对方。
不知从何时起,曾经名闻数百里的朱家湾就败落了下来,不像有的村。早就改成了红砖楼板房,家家都有农用车。
第一书记龚道辉在万福镇张强镇长的陪同下,围绕朱家湾转了两个圈,对朱家湾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还有贫困的原因,有了初步的认识。他像是对张镇长说,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担子重啊!”
……
“发爷,不反对我住你家吧?”第一书记龚道辉试探性地问发爷。
“反对啥?我一个孤老头子,成天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你来了,还有个伴,免得我心里闹得慌。只是,我这房子低矮潮湿,让你住埋汰了你。”发爷没有拒绝。
发爷有两间房,一间堂屋一间卧房,房子由于长年不透风,有一股潮霉味,做饭没有专门的灶房,而是在屋檐下搭了个土灶,凑合着做饭。本来镇上要把原来麦场边的两间小房改造一下,作为第一书记龚道辉的住处。第一书记龚道辉一看,小房在村南300米处,住在那孤独不说,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更重要的是不接村气,不能跟村民打成一片,也不便于掌握村里情况。 发爷是村里唯一的五保户。住在村中央,已过古稀之年。个子不高,背微驼,为人厚道,从不多事,特别喜欢小孩。别看发爷在朱家湾最年长,但他家的整洁程度,全村无可比拟。地面没一根草渣,床铺平展,被子叠得有棱有角。
为了解决发爷没有灶房的问题,第一书记龚道辉和村主任胡家鲜一起动手,把发爷的屋檐向下延伸了3米,盖了个不怕雨淋的灶房。为改变发爷屋内的气味,二人又在发爷房屋后墙上开了一扇窗,方便了空气的流动。一周后,发爷家里的潮霉味基本消失了。发爷还是住在内屋,第一书记龚道辉在堂屋支了张钢丝床,铺上带来的被褥,就算是他的落脚点了。这里,就是隋阳市派来的朱家湾第一书记龚道辉的办公室兼寝室。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岁月的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543231
开本 16开
页数 4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24-05-01
首版时间 2024-05-01
印刷时间 202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94
CIP核字 202318150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5: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