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亡天下(南宋覆灭史1268-1279)
内容
内容推荐
南宋亡国,不仅是汉族历史上第一次丧失政权,更是华夏商业文明的一次折翼,是士大夫政治的集体殉难。此后元明清政治日趋保守,中国再无开放包容、朝气蓬勃的经济文化气象。本书记叙从襄阳被围到厓山海战的十数年历史,不限于裁剪故事,而是以时间轴上的史实为生发点,考察南宋末年的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商业状态,探析南宋衰败覆亡的内在逻辑。
本书回答了两个值得后人沉思和借鉴的问题:南宋如何灭亡与何以灭亡。
作者简介
郭瑞祥,河南温县人,出版有:《诗酒趁年华——古诗词里的诗酒人生》;《郭瑞祥说司马懿:忍出个路人皆知》;《天风海雨词中龙:辛弃疾传》;繁体版本《重说司马懿:忍出个路人皆知》;《〈菜根谭〉注译赏析》正在出版中。
目录
楔子:壮烈悲歌
第一章 襄阳攻防战
聚焦襄阳
陷阱
救援
常败将军
蒙古水军
攻城的技术
献城
角色转换
第二章 师相贾似道
军事策略
“王室有同于再造”
不成功的军费审计
“犹把山川寸寸量”
皇帝的智商
“福华”时代
息兵蓄锐
势如破竹
血战阳逻堡
惨败丁家洲
第三章第三种力量
公论代言人
堕落与蜕变
与权势共舞
请诛贾似道
权臣末路
第四章 理学下的士大夫
儒学的尊崇与式微
天理和人欲
士大夫无耻
陈宜中
战、逃还是和
被烧焦的焦山
常州之屠
第五章 一旦归为臣虏
树未倒猢狲已散
临安降
“满朝朱紫尽降臣”
北上
朝拜元廷
青灯古佛了残生
第六章 不屈的压山
新政权
泉州
流亡
血染压山
第七章 忠君还是保民
江陵之失
与城俱亡
“吾惟一死而已”
固守东川
褒贬钓鱼城
第八章 一曲正义歌
临危受命
逃离虎口
“臣心一片磁针石”
“惟有一腔忠烈气”
帝王年表暨本书历史段大事记
主要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论文
序言
自秦始皇横扫六合,一
统天下,各个朝代周而复始
,但始终没有跳出盛衰兴亡
的周期率。尽管每个朝代灭
亡的原因不同,情形有异,
但公认的大朝代中,像宋朝
这样亡于异族的独此一朝。
有人以明朝作比,然而明朝
先亡于农民起义,再由边将
引外族入寇,不能完全算作
被外族吞并。
在古人心目中,有一个
超越国家的概念,那就是“
天下”。所谓“天下”,指的
是华夏文明覆盖的地区。蒙
元兴起于外邦,直到忽必烈
即位,才推行汉化政策,主
动接近和接受华夏文明,由
“蛮夷”入华夏。所以在很多
人心目中,其他朝代属政权
更迭,是“亡国”,而宋朝则
是“亡天下”。
除此之外,南宋灭亡时
士大夫和地方守臣的种种表
现,又与其他朝代大不相同

汉亡时,无论西汉还是
东汉,人们普遍感到“气数
将尽”,大多数臣子主动抛
弃了旧王朝,积极寻求新政
权的构建方式。比如王莽篡
汉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除了东郡太守翟义起兵之外
,朝野上下反对的声音几不
可闻。只是他即位后倒行逆
施,才引发轰轰烈烈的绿林
暴动。东汉黄巾起义后,人
心分崩离析,社会上流行谶
语,如著名的“代汉者当涂
高”,赤裸裸昭示刘氏天下
将尽。诸侯相争,不是为汉
室天下去争,争的是下一个
朝代出自何氏。即使刘表、
刘焉这样的汉室宗亲,也在
釜底抽薪,倾覆汉室。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一
直动荡不安,形成藩镇割据
的局面。又经黄巾之乱,皇
室早已威望不再。唐昭宗成
为藩镇侮辱嬉戏的对象,先
后被军阀和宦官李茂贞、刘
季述、韩全诲、朱温挟持和
幽闭,最后被公然杀害,而
天下竟无人问罪。
然而,宋朝灭亡时情况
要复杂得多。一方面,涌现
了一批忠义敢死之士,坚决
抵御蒙元,一心匡扶宋室,
如血战到死的李芾、宁死不
屈的文天祥等,佚名所撰《
昭忠录》所载为抗蒙(元)
牺牲的人士达一百三十多位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叛变
投敌甚至主动投敌的将领,
如范文虎、吕师夔等。另外
,还有更多人士,不愿担负
失节的骂名,在朝廷危难之
际,干脆溜之大吉,撂挑子
不干,如留梦炎、陈宜中之
辈,以至于太皇太后召集朝
会,只有五人到场。
宋朝末世,形形色色,
不一而足。形成这种局面,
首先应考察宋朝的文化背景

两宋之际,帝王“与士大
夫共治天下”,士大夫通过
科举走上政治舞台,政治地
位前所未有。这些乡绅或平
民出身的读书人虽没有收复
幽云、封狼居胥的武功,却
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开太平”的使命感,于是他
们举起复兴儒学的大旗,最
终诞生了理学。理学讲究“
天理”,而忠义气节是天理
的主要内涵之一。二程说:
“固有杀身以成仁者,只是
成就一节是而已。”“忠以事
君,完始终大节。”朱熹注
疏孔子“杀身成仁”:“仁人
,则成德之人也,理当死而
求生,则与其心有不安矣,
是害其心之德也。当死而死
,则心安而德全矣。”认为
为了仁义而死,可以心地坦
荡而且道德完美。正是理学
的价值观深入人心,诞生了
许多宁折不弯的践行者。正
如近人黄节所称:“自宋以
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
,论者以为程朱讲学效。”
但也正是僵化的理学教
条,催生了一批伪君子。理
学倡导“存天理,灭人欲”,
人欲岂可消除?在生存欲的
驱使之下,许多士人表面上
仁人君子,背地里蝇营狗苟
。如贾余庆、刘岊之辈,既
不愿放弃荣华富贵,又不能
挽救社稷黎民于水火,便换
副嘴脸,明为宋朝股肱之臣
,暗里却拼命讨好元人,极
尽龌龊肮脏之能事。
因此,从文化上讲,士
大夫的两极分化,成也理学
,败也理学。
总体来说,宋末人心未
失,但朝纲不振;武将有报
国之心,却难有报国之门;
文臣不乏睿智担当之士,却
纷争不断,拧不成一股绳。
兴亡盛衰自有因果,在强大
的蒙古铁骑之下,临安的宫
殿最终变成了大元的府衙。
其中所谓的因果,文化价值
观只是其中一项,其政治、
军事、经济、体制、用人等
值得全面检讨。如贾似道不
是无能之辈,亦有革新除弊
之举,为何堕落为粉饰太平
、弄权要君、恬嬉逸乐的亡
国之相?
诸多方面,序言不能一
一陈列,而这正是全书的要
旨。
本书记述从襄阳被围到
压山海战的十数年历史,但
不限于裁剪故事,而是以时
间轴上的史实为生发点,考
察南宋末年的政治、经济、
军事、哲学、商业状态,探
析南宋衰败覆亡的内在逻辑
。换言之,本书回答了两个
值得后人沉思和借鉴的问题
:南宋如何灭亡与何以灭亡

2022年底
导语
郭建龙、吴钩、张明扬、张程联袂力荐!
以明白晓畅的文字表现南宋灭亡前后各色人等的忠逆勇怯。
有叛逆,有堕落,有投机,有威权,也有力挽狂澜的努力、忠贞不易的坚守、大义凛然的担当、无可奈何的悲壮。
选取典型人物如投降元军的汉人(以吕文焕为代表)、宋廷中的权臣(贾似道为代表)、社会舆论的代言者(学生及学生运动)、理学影响下的士大夫群体(陈宜中为代表)、正义凛然的孤忠(文天祥陆秀夫为代表)等。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叙述、刻画和分析,串起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
书评(媒体评论)
宋朝有两次亡国经历,
我的《汴京之围》写的是北
宋亡国,郭瑞祥《亡天下》
写的是南宋亡国。两次亡国
有相似的地方,又各有各的
教训,《亡天下》对亡国教
训上挖掘得比较深刻,值得
一读。
——《汴京之围》《盛世
的崩塌》作者 郭建龙
在“宋朝热”中,南宋却
依然很冷,历史写作者关注
较少。郭瑞祥将视线投向南
宋最后十二年,不仅仅写南
宋的亡国经历,而且全面反
映南宋末年政治、经济、社
会、文化全貌,为读者了解
南宋提供了一个窗口。
——《风雅宋》《宋仁宗
:共治时代》作者 吴钩
尽道“厓山之后无中国”
,厓山海战的壮烈也反复出
现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中。
或许是结局过于壮烈,南宋
的衰亡反倒在历史叙事中相
对被忽略了。郭瑞祥兄的新
作带着我们重回钓鱼城—襄
阳—临安—厓山的历史现场
,在叙事中见蒙宋鼎革大时
代,在论人中见南宋士大夫
政治。
通俗写史,却又不止于
说故事;突破脸谱化,却又
不轻言翻案文章。非虚构历
史写作,瑞祥兄深得其中真
意。
——《弃长安》《纸上谈
兵》作者 张明扬
郭瑞祥的《亡天下》一
书带着读者重温了南宋的最
后十二年,有故事有人物有
细节,语言洗练,叙论融合
,是上佳的通俗历史读本。
难得的是,全书广征博引,
阅读参考了大量南宋典籍和
研究成果,辨伪存真、去粗
存精,遴选出自己思考后的
历史景象,深谙当下历史读
本的流行路径。如果你想了
解南宋末期历史,这是一个
不错的选择。
——《故宫传》《制度与
人情》作者 张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亡天下(南宋覆灭史1268-1279)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瑞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3402368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4
出版时间 2023-10-01
首版时间 2023-10-01
印刷时间 202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382
CIP核字 2023113783
中图分类号 K245.07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