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精研宋元史籍与四库文献,从历史文献学入手,立足实证,力求新知。此次收录近作二十四篇,以扎实的个案研究和宏通的阐释解读,一以贯之地探究由文献入史学的路径与方法,摸索历史研究的新范式。
从作者的亲身实践到方法论层面的不断反思,本书亦可看作一部青年学者的养成史,对于历史学、文献学等领域的研习入门,定多启发与共鸣。
图书 | 文献清源与史学问径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精研宋元史籍与四库文献,从历史文献学入手,立足实证,力求新知。此次收录近作二十四篇,以扎实的个案研究和宏通的阐释解读,一以贯之地探究由文献入史学的路径与方法,摸索历史研究的新范式。 从作者的亲身实践到方法论层面的不断反思,本书亦可看作一部青年学者的养成史,对于历史学、文献学等领域的研习入门,定多启发与共鸣。 目录 自序 上篇 宋元史籍 再论宋太宗即位大赦诏——诏令文书流传变异的文献学考察 《说郛》本王易《燕北录》名实问题发覆 李纲《梁溪集》版本源流再探——文献著录与稀见抄本的综合考察 有关《裔夷谋夏录》诸问题的新考索 辽代帝王简谥钩沉——以王士点《禁扁》为中心 契丹国舅别部世系再检讨——兼论《辽史》诸表的文献学与史学史价值 中篇 四库文献 《续资洽通鉴长编》四库底本之发现及其文献价值 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考略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再探 曲解与泛化:《四库全书》纪事本末类衍生史辨 《日下旧闻考》纂修考——兼谈新发现的四库稿本 国家图书馆藏“陆费墀《颐斋文稿》”考辨——兼论陆锡熊对《四库全书》的贡献 下篇 随札论学 《辽史·奸臣传》《逆臣传》传目辨析 《辽史》所见辽朝先世“审吉国”考辨 四库提要所记《通鉴》草卷的长度问题 四库提要篡改《四书反身录》说驳议 吕颐浩《燕魏录》误题《燕魏杂记》原因考 《中华再造善本》所收杭世骏《金史补阙》辨伪 李文田手稿的再发现:国图藏《四库全书表注》初探 《辽史补注》与史注传统 宋辽金史籍与四库学文献整理琐议 “四把钥匙”与治史格局 《辽史》与史源学 《〈辽史〉探源》题外话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献清源与史学问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苗润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6189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23-08-01 |
首版时间 | 2023-08-01 |
印刷时间 | 202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0 |
CIP核字 | 2023063683 |
中图分类号 | G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4 |
宽 | 16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