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人食(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内容
试读章节

奶奶做的辣椒粉就是她的护身符,

保护她走到天涯海角

“没有奶奶手制的辣椒粉就做不出正宗的麻婆豆腐。”林竹以这样的口吻批评了在日本留学时见过的所有“日式麻婆豆腐饭”。

林竹从冰箱里拿出一包东西,打开凑在鼻子底下闻闻,熟悉的气味飘散出来,是奶奶在老家做好了给她带出来的辣椒粉。它们被处理得极干,一粒粒鲜红可爱,呼口气就能飞起一片。

她对气味一直很敏感。这是除了她赖以为生的图形色彩辨识之外的第二大本能。她是一位插画家,在上海有一间工作室,独自生活已有好几年,吃喝一切靠自己。

上海有很多漂亮的老房子。和说人漂亮一样,有时候不一定指外形,而是指气质。上海的老房子里有一些是外形漂亮,有一些是气质漂亮,那些三面或四面临空、附带一座花园的老洋房——距现在也有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甚至有的将近一个世纪。

林竹的工作室就在其中的一幢里。她办生曰会的时候在工作室隔壁一幢老房子里。这些房子通常层高很高,冬暖夏凉,虽然楼梯和楼板常常踩着吱呀吱呀响,但还是有不少人喜欢。冰箱就在玄关的一侧,靠近门口。

“你知道嘛……东京街头日式速食店的菜单上通常都会有麻婆豆腐饭,但那是甜的!”这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而在林竹租住的小公寓里,她把麻婆豆腐发扬光大为“麻婆”一切:“麻婆”所有冰箱里的剩菜——像一句口号一样。

在麻婆豆腐里放入秋葵,或者是切得很碎的藕丁、茄子,甚至有一次她煮了几棵玉米,吃的时候觉得太老了,就把玉米粒剥下来当成了麻婆豆腐的一样配菜,效果还不错。尤其不能忽略:它们和白米饭是绝配。

大铁锅,铁制舂子,石臼,这几样是奶奶制作辣椒粉的基本工具。“这都是从乡下收上来的干辣椒,把它们像这样剪成段,每段大概(手)指肚长短,辣椒蒂要先剪掉。”

“花椒里面的籽要去掉。对,是用手剥开,一颗一颗都要弄干净。”

“炒的时候辣椒和花椒分开炒。舂的时候再一起舂。”

老家的厨房挺大,扎着马尾的林竹小朋友站在奶奶身边,拿一把剪刀在剪干辣椒。她看过很多次奶奶做辣椒粉,不知道为什么她很喜欢厨房里的这股气味,尤其奶奶用大铁锅炒辣椒的时候,她都能想象出把热油浇在辣椒粉上那股一下子被炸开的香气。不过,剪干辣椒这会儿她忍不住哭了。她一面被辣得眼泪汪汪一面问奶奶为什么不会像她这样哭。奶奶说,习惯啦。

一幅描绘小时候和奶奶一起做辣椒粉的温馨漫画,静静躺在她电脑的文件夹里。她把辣椒粉捧在手里,有时候会想起那张画。辣椒粉就是她的护身符,保护她走到天涯海角,即使遭遇一点人生的不愉快也能及时得到安慰。

除了给自己做正餐,她还常常有解馋的需求。比如做一碗从妈妈那里学来的小面。

倒一勺油到锅里,看温度渐渐升得差不多,就把油舀到盛着辣椒粉的一只白瓷小碗里。在油泼辣椒粉的过程中,她一面搅拌一面倒油,看上去油温控制得不错,如果太热的话辣椒粉会被烫焦。

把做好的油泼辣子放一边,然后在锅里下龙须面。面条在开水里翻滚着,她把它们捞起来,盖上切成丝的豆腐皮、烫熟的空心菜叶,浇了一勺油泼辣子,最后洒上葱花。小面做好了。那一碗油泼辣子还可以配几顿小面。不过也不能放久了,东西还是新鲜的好吃。

作为摩羯座,她总会遇到深夜工作到快崩溃,但仍然从内心深处不能放过自己的时刻。只有食物能拯救她。

P10-17

目录

麻婆豆腐

沙爹肉串

轻炖豆腐球

手冲咖啡

成都凉面

彩虹卷

牛油果拌饭

牛肉汉堡包

港式煲仔饭

水煮鱼

鲜蘑鸡蛋汤

清蒸鲈鱼

皮蛋豆腐

关东煮

上海蛋饺

烈日松饼

河虾粉丝煲

姜饼人

咖喱拌面

序言

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

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

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每当看到那些美食达人的精巧厨艺就艳羡不已,“想学做饭”这个念头突然冒出来,无法遏制。

如果那些达人们能够亲手教我做菜该有多好呢?可惜,就好像单身人士的朋友都是单身人士一样,不会做饭的人身边恰好都没有会做饭的朋友!

拍美食,交朋友,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很有趣的念头。如果每拍一条视频短片就能接触到一个新鲜的人,真是让人好奇和兴奋,特别对于我这种在家蛰伏了一年的人来说。而且我也相信食物的气昧会跟着主人的气息产生不同的变化。我对此深深着迷!

在后来的许多条短片拍摄前,我通常会先吃一顿他/她做的饭菜,有时是好几顿,对他/她的食物产生感情之后,我们就会商量拍一道怎样的菜。所选的菜都有一个前提:必须是有感情的、简单的美昧。每次拍完片后就多了一位新朋友,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以食会友吧。

一人食,不单只介绍食谱,更是分享每个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面对生活的态度。我认为擅长做饭的人,也一定是很会安排生活的人。在他们一丝不苟地对待手中每一种食材,认真专注地吃好每一顿饭的过程中,充满了他们对生活极致的敬意和热爱。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一段或者几段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学会与食物对话,享受它,也尊重它,这正是“一人食”想要传递的善意。

是的,一个人吃饭也可以不孤独,一个人当然也要好好吃饭。

鸣谢:

本书做得很辛苦,采访写作和绘画耗时近一年。这并非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感谢这支小而美的团队:文字作者张爱球,绘本作者Bugi,还有三篇外约书稿,由唐七完成的《成都凉面》和《轻炖豆腐球》,索马里完成的《沙爹肉串》,还有《一人食》的影像采集摄像师House和五者,花絮摄影师赛赛。

蔡雅妮

内容推荐

“一个人吃饭啊……有点孤单。”

“不知道吃什么,觉得怪怪的。”

“比较单调,没有丰富的感觉。”

“随便弄点什么对付一下……”

——很多人都会这么回答。

由蔡雅妮、张爱球著的《一人食(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想告诉你:一个人吃饭,更不能随便,不能将就,它是静静享受、品味快乐的最佳时光,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食物有超乎想象的治愈力量,它能填饱你的肚子,更能治愈你的孤独。

本书记录了20种有故事的食物和有态度的生活方式,用直抵内心的文字,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向所有在热闹的城市中独自吃饭的人传递一种正能量。不管有没有人陪你吃饭,愿你都能从一道精心准备的食物中,找到治愈自己的简单幸福。

编辑推荐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一个人,也要过得精致温暖!食物有超乎想象的治愈力量,它能填饱你的肚子,更能治愈你的孤独。

◆风靡网络的人气美食短片《一人食》文字珍藏版!

◆优酷、腾讯、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争相推荐,出租车、电视、杂志等时尚媒体随处可见。“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的主张已成为微博、微信、豆瓣上超过2000万青年男女热议的话题,成为无数都市白领推崇并热爱的独立、积极、时尚的生活方式。

◆这本由蔡雅妮、张爱球著的《一人食(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不是在教你做饭,而是在教你生活。20位个性十足的主人公,用他们的独家美味,表达了对生活敬意和热爱。除了面包和泡面之外,一个人的餐桌,也可以有更多选择;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很精致温暖。

◆随书附赠《一人食》美食手绘本。亚马逊独家赠送“本来生活网”特供优质食材抵用券(价值200元),打造专属你自己的“一人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人食(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雅妮//张爱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75870
开本 32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2014178545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