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实证主义在微生物学中的嬗变(从罗伯特·科赫到卢德维克·弗莱克)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对微生物学史,尤其是对罗伯特·科赫和卢德维克·弗莱克做了详细研究,总结出了微生物学发展的四个特点:以技术发展为动力,以问题为导向,以证实原则为基础,从还原论到整体论。以此为基础,作者提出了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三种实证主义:朴素实证主义、还原论实证主义和整体论实证主义。作者试图由此建构实证主义在科学领域的形象,探讨实证主义的科学基础。 作者简介 夏钊,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与社会。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安徽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邮电大学等部门多个项目。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文化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风险治理与人类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创新战略专委会委员、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学术前史 第三节 思路与内容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微生物学中的实证主义的兴起 第一节 微生物学前史中的神秘主义观点 第二节 技术革新带来的微生物思想的革新 第三节 传染病和细菌学思想的出现 第四节 以实验为基础的微生物学纷争 小结 从朴素实证主义到还原论实证主义 第二章 科赫的实证主义思想 第一节 科赫细菌理论的起源:炭疽病研究 第二节 科赫对细菌的可视化:显微照相术、染色技巧和显微镜的改进 第三节 细菌与疾病因果关系的构建:创伤感染研究 第四节 关键技术的突破:纯净培养技术 第五节 细菌学理论的因果证明:结核病研究 第六节 实证方法的确立:科赫原则 小结 科赫的还原论实证主义 第三章 微生物学中实证思想的胜利与挫败 第一节 研究理念不同的影响:霍乱研究 第二节 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影响:科赫与巴斯德的争论 第三节 前观念的影响:结核菌素研究 第四节 知识局限性的影响:细菌学的困境 小结 科学实证主义的局限性 第四章 弗莱克对实证主义思想的再思考 第一节 弗莱克思想的科学起源 第二节 梅毒史和瓦色曼反应研究 第三节 弗莱克的思维风格和思维集体理论 第四节 科学事实的发展 小结 一种整体论的观点 第五章 从“科学史”的视角看实证主义 第一节 微生物学思想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微生物学中实证主义的发展 第三节 科学中的实证主义 小结 整体论实证主义 结语 科学、社会和实证主义的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实证主义在微生物学中的嬗变(从罗伯特·科赫到卢德维克·弗莱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夏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1839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4 |
出版时间 | 2023-05-01 |
首版时间 | 2023-05-01 |
印刷时间 | 2023-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6 |
CIP核字 | 2023074204 |
中图分类号 | Q93-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