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辑历代医家诊治头痛脉案,按常见的十四种脉象编排,并对脉象、鉴别要点、历代医家对脉主病的认识、形成机制、主病、相兼脉加以阐释,同时在医案后附作者按语。
书中所辑医案均为医家明确记载的左右手脉及寸关尺三部脉,以脉参证,辨证详明,论治精准,足以示范。通过对医家病案分析及对脉、证、法的阐释,可以了解临床上如何辨证、立法、选方、用药。
本书为作者多年学习体会和临证心悟,是一部切合实用的中医脉诊与头痛治疗著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供广大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和中医爱好者参考。
| 图书 | 凭脉辨证(头痛证治医案析)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选辑历代医家诊治头痛脉案,按常见的十四种脉象编排,并对脉象、鉴别要点、历代医家对脉主病的认识、形成机制、主病、相兼脉加以阐释,同时在医案后附作者按语。 书中所辑医案均为医家明确记载的左右手脉及寸关尺三部脉,以脉参证,辨证详明,论治精准,足以示范。通过对医家病案分析及对脉、证、法的阐释,可以了解临床上如何辨证、立法、选方、用药。 本书为作者多年学习体会和临证心悟,是一部切合实用的中医脉诊与头痛治疗著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供广大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和中医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赵永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曾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头痛研究中心跟随Peter Goadsby教授(2021年“格雷特·伦德贝克欧洲大脑研究奖”获得者)进行头痛相关疾病的研究及临床诊治工作。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先后师从王玉来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及国医大师薛伯寿教授。 20多年来一直从事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内科疾病相关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老年慢性病的中医药诊疗工作。诊治疾病重视脉诊的应用,遵循“调和五脏,平衡阴阳”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课题、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等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主编科普著作《不再为头痛而头痛》,参编著作6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目录 浮脉 沉脉 迟脉 数脉 虚脉 滑脉 大脉 洪脉 细脉 小脉 微脉 紧脉 弦脉 濡脉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凭脉辨证(头痛证治医案析)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赵永烈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360314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5 |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 首版时间 | 2024-01-01 |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28 |
| CIP核字 | 2023219719 |
| 中图分类号 | R277.710.4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1 |
| 宽 | 171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